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背景: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细胞中铝的含量普遍增高.大脑铝中毒与老年性痴呆有一定内在联系.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国外有用于老年性痴呆治疗的报道.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三氯化铝所致急性衰老小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吉林医药学院.材料:实验于2001-02/2003-02在吉林医药学院(原吉林军医学院)药理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模型组,纳洛酮0.1,0.3,0.9mg/kg组,除对照组外,每组小鼠每天皮下注射1次氯化铝70 mg/kg,连续注射7 d;纳洛酮组每只鼠除皮下注射氯化铝外,腹腔分别注射纳洛酮0.1,0.3,0.9 mg,/kg,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方法:用跳台、避暗等实验方法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小鼠肝丙二醛、脑B型单胺氧化酶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三氯化铝所致衰老模型跳台实验结果.②三氯化铝所致急性衰老模型避暗法实验结果.③各组丙二醛和B型单胺氧化酶的比较.结果:①三氯化铝所致衰老模型跳台实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对照组及纳洛酮0.1,0.3,0.9 mg/kg剂量组能够明显减少三氯化铝小鼠5 min内受电击次数和受电击的动物数,24 h重复实验,纳洛酮能够明显延长小鼠第1次跳下平台潜伏期(P<0.01),同时,纳洛酮能够降低三氯化铝小鼠3 min内错误总数和错误频率(P<0.01).②三氯化铝所致急性衰老模型避暗法实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及纳洛酮0.1,0.3,0.9 mg/kg剂量组能够明显延长三氯化铝小鼠进入暗箱的潜伏期及小鼠5 min内受电击次数(P<0.01).③各组丙二醛和B型单胺氧化酶的比较:模型组丙二醛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纳洛酮各剂量组(P<0.01).模型组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纳洛酮对三氯化铝所致急性衰老小鼠记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和降低B型单胺氧化酶、清除过氧化脂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雌二醇对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氯化铝(AlCl3)所致拟痴呆动物模型基础上,探讨雌二醇对拟痴呆小鼠记忆功能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AlCl370mg/d共7d,实验组腹腔注射雌二醇0.3,0.6,0.9mg/kg共20d后,用跳台、避暗等实验方法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小鼠脑内乙酰胆碱脂酶(AchE)及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的含量。结果:AlCl3所致痴呆小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避暗、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增加,以及增加脑MAO-B含量及脑内AchE的含量,雌二醇各剂量组能够减少小鼠电击次数(错误次数),24h重复实验,可延长跳下平台的潜伏期及进入暗箱的潜伏期,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同时降低了脑内AchE和MAO-B。结论:雌二醇对AlCl3所致痴呆小鼠记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纯度银杏黄酮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高纯度银杏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与脑蛋白水解物的效果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1在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实验中心动物实验室进行,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①银杏黄酮5,10 mL/kg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 mg/kg,然后腹腔注射银杏黄酮5,10 mL/kg.②脑蛋白水解物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 mg/kg和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5 mg/kg(0.4 mL).③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 mg/kg和生理盐水0.4 mL.④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 mL.以上用药均共1次/d,连续8周.8周后跳台实验观察和测定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测定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结果:经补充后12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跳台实验结果:银杏黄酮5,10 mL/kg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小鼠学习记忆训练时的错误次数均少于模型组(P<0.05),潜伏期长于模型组(P<0.05),但3组间比较无差异.②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银杏黄酮5,10mL/kg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低于模型组[(14.00&;#177;0.53),(11.00&;#177;2.90),(18.84&;#177;0.49),(24.50&;#177;1.96)nkat/g,P<0.05],但银杏黄酮5,10mL/kg组间比较无差异.③单胺氧化酶活力:银杏黄酮5,10 mL/kg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低于模型组[(14.49&;#177;2.50),(18.43&;#177;3.98),(22.32&;#177;.86),(26.85&;#177;5.46)nkat/g,P<0.05],但3组间比较无差异.④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银杏黄酮5,10 mL/kg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高于模型组(P<0.05),但3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高纯度银杏黄酮治疗可明显改善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组织乙酰胆碱及单胺类递质活性、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有关.其作用与脑蛋白水解物相似,但不同剂量间无差异(5,10 mL/kg).  相似文献   

4.
雌二醇对拟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在氯化铝(AlCl3)所致拟痴呆动物模型基础上,探讨雌二醇对拟痴呆小鼠记忆功能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AlCl3 70mg/d共7d,实验组腹腔注射雌二醇0.3,0.6,0.9mg/kg共20d后,用跳台、避暗等实验方法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小鼠脑内乙酰胆碱脂酶(AchE)及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的含量。结果:AlCl3所致痴呆小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避暗、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增加,以及增加脑MAO-B含量及脑内AchE的含量,雌二醇各剂量组能够减少小鼠电击次数(错误次数),24h重复实验,可延长跳下平台的潜伏期及进入暗箱的潜伏期,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同时降低了脑内AchE和MAO-B。结论:雌二醇对A1C13所致痴呆小鼠记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能增强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纯度银杏黄酮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纯度银杏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与脑蛋白水解物的效果相比较。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1在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实验中心动物实验室进行,取ICR小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①银杏黄酮5,10mL/kg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mg/kg,然后腹腔注射银杏黄酮5,10mL/kg。②脑蛋白水解物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mg/kg和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5mg/kg(0.4mL)。③模型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400mg/kg和生理盐水0.4mL。④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以上用药均共1次/d,连续8周。8周后跳台实验观察和测定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测定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结果:经补充后120只进入结果分析。①跳台实验结果:银杏黄酮5,10mL/kg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小鼠学习记忆训练时的错误次数均少于模型组(P<0.05),潜伏期长于模型组(P<0.05),但3组间比较无差异。②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银杏黄酮5,10mL/kg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低于模型组[(14.00±0.53),(11.00±2.90),(18.84±0.49),(24.50±1.96)nkat/g,P<0.05],但银杏黄酮5,10mL/kg组间比较无差异。③单胺氧化酶活力:银杏黄酮5,10mL/kg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低于模型组[(14.49±2.50),(18.43±3.98),(22.32±4.86),(26.85±5.46)nkat/g,P<0.05],但3组间比较无差异。④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银杏黄酮5,10mL/kg组和脑蛋白水解物组高于模型组(P<0.05),但3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高纯度银杏黄酮治疗可明显改善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组织乙酰胆碱及单胺类递质活性、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有关。其作用与脑蛋白水解物相似,但不同剂量间无差异(5,10mL/kg)。  相似文献   

6.
背景石杉碱甲是中国首创的一种可逆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其对良性记忆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能明显促进啮齿类动物的学习过程和记忆再现. 目的了解石杉碱甲对 D-半乳糖拟衰老模型小鼠在跳台及迷宫实验中增强学习记忆行为的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 单位新乡医学院药物研究室. 材料实验在新乡医学院生理实验室及药物研究室完成.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 100只用跳台法实验和电迷宫法实验,每个实验组各 50只.石杉碱甲片 ,由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 031001;D 半乳糖 ,上海试剂二厂出品. 干预 D 半乳糖对照组和石杉碱甲治疗组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 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 120 mg/(kg· d)D-半乳糖 ,连续 6周 ,空白对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同时在以上处理的第 37天开始 ,3个石杉碱甲治疗组分别用 0.2 mg/kg, 0.4 mg/kg, 0.8 mg/kg的 3种不同剂量灌胃 ,空白对照组和 D-半乳糖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连续 7 d. 主要观察指标跳台法主要观察小鼠在跳台上安全区的潜伏时间和 5 min内小鼠触电次数;电迷宫实验主要观察小鼠逃至右侧电击区的错误次数. 结果跳台法检测结果显示, D 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潜伏期时间较短,错误次数较多.空白对照组 [(9.2± 38.7) s,(4.12± 1.02)次 ]与 D-半乳糖对照组 [(49.7± 27.1) s,(5.17± 0.64)次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石杉碱甲治疗组小鼠的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更明显( P< 0.01).②电迷宫实验结果显示,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逃至右侧电击区的次数明显增加.与 D 半乳糖对照组 [(7.02± 1.06)次 ]比较,空白对照组错误次数 [(6.05± 0.70)次 ]减少( P< 0.05),而石杉碱甲治疗组更明显( P< 0.01),且中等剂量( 0.4 mg/kg)治疗组错误次数更少 [(3.86± 1.80)次 ]. 结论石杉碱甲能有效提高 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显示出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背景:目前构建衰老动物模型的方法主要有注射D-半乳糖,臭氧损伤,去胸腺,采用老龄动物等.因D-半乳糖造模简单、试验周期相对较短,故目前广泛应用于衰老试验研究.目的:使用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行为学、生化以及免疫等方面的评价.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08在南通大学医学院完成.材料:ICR小鼠35只,体质量(18±2)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衰老模型组20只.方法:衰老模型组小鼠用D-半乳糖按120 mg/kg背部皮下注射6周,1次/d,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予药物.主要观察指标:使用Y型电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使用相关试剂盒测定血清中丙二醛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脑中脂褐质含量、单胺氧化酶-B活性以及肝中谷胱廿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化指标;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血清中IgG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γ迷宫显示衰老模型组小鼠记忆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不同时间的正确反应率降低,潜伏期延长;生化指标显示模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及脑中脂褐质含量增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下降,而脑中单胺氧化酶B活力没有明显改变:免疫相关指标显示模型小鼠血清IgG水平下降、脾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的浓度减少,白细胞介素2变化不明显.结论: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记忆功能下降、氧自由基产物增加和抗氧化能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可用于行为学、抗氧化、以及免疫等方面的抗衰老药效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苦荞茶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丙二醛(MDA)和单胺氧化酶(MAO)的影响,探讨苦荞茶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苦荞茶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余组注射D-半乳糖;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用凉白开水灌胃(5 g/kg),苦荞茶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按照苦荞茶2.5 g/kg、5.0 g/kg、10.0 g/kg的量进行灌胃。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MDA和MAO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MD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苦荞茶各剂量组(P0.05);正常对照组的MAO低于衰老模型组(P0.05)。结论苦荞茶可对D-半乳糖造成衰老小鼠的MDA和MAO含量升高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蛇床子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伞形科植物中的香豆素,本课题组曾报道蛇床子素具有Ca2+拮抗作用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另据报道蛇床子素能抑制肝肿瘤等所致血清黄嘌呤氧化酶等升高.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四氯化碳诱发的小鼠肝损伤模型肝损伤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赣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赣南师范学院体育系.材料选用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为(20±2)g.实验药物蛇床子素为成都龙泉高科天然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赣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完成.实验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即对照组,四氯化碳模型组,蛇床子素50,10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蛇床子素50mg/kg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蛇床子素50mg/kg;蛇床子素100 mg/kg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蛇床子素100 mg/kg.1次/d,连续15 d.末次给药后2 h,正常组腹腔注射容量花生油,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 g/L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10 mL/kg1次.禁食,自由饮水,16 h后各组小鼠麻醉下断头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40只小鼠均进入最后结果分析.①给四氯化碳诱导16 h后,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高于对照组(P<0.001).蛇床子素组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四氯化碳所致的谷丙转氨酶的升高,100 mg/kg剂量组显著性抑制四氯化碳所致的谷丙转氨酶的升高(P<0.05),蛇床子素50,100 mg/kg剂量组均可显著性抑制四氯化碳所致的谷草转氨酶的升高(P<0.01~0.001).②模型组丙二醛含量的增加(P<0.05),蛇床子素100 mg/kg剂量组的丙二醛的含量接近对照组,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肝脏丙二醛含量(P<0.05),蛇床子素50 mg/kg组虽没有显著性抑制四氯化碳所致的丙二醛含量的升高,但有抑制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丙二醛含量的趋势.③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组肝组织明显损伤,肝细胞浊肿、气球样变性,病变以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为重.肝小叶内可见轻度、中度肝细胞点状、碎片状坏死;坏死区内有中、重度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汇管区内有单核细胞浸润.蛇床子素50,100 mg/kg组也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破坏、炎性细胞浸润等肝损伤病变,但与模型组比较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尤其是100 mg/kg剂量组表现更为明显.结论蛇床子素能保护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肝损伤,表现为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和肝脏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从天然药物中寻求安全有效的镇静安定类药物为逐年增加的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前期研究发现草问荆总生物季哂辛己玫恼蚓舶捕ㄗ饔?目的研究草问荆总生物碱对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活性的影响以揭示草问荆总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药物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1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理研究室完成.药物选用草问荆总生物碱;烟肼酰胺;选用昆明种小白鼠100只,体质量(20±2)g,雌雄各半.方法草问荆总生物碱对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活性实验小白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同剂量(15 mg/kg,30 mg/kg,45 mg/kg,60 mg/kg)的草问荆总生物碱组,每组10只.给药30 min后,处死小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草问荆总生物碱对烟肼酰胺抑制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活性实验小白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烟肼酰胺组,烟肼酰胺加草问荆总生物碱不同剂量组(20 mg/kg+15 mg/kg,20 mg/kg+30 mg/kg,20 mg/kg+45 mg/kg,20 mg/kg+60mg/kg).每组10只.给药30min后,立即采用脊髓脱臼法处死小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活力,计算单胺氧化酶-B相对活力和单胺氧化酶-B活力提高(或抑制)百分率.结果给药前后动物数均为每组10只,无异常或死亡现象.①草问荆总生物碱对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活性的影响草问荆总生物碱15 mg/kg,30 mg/kg,45 mg/kg,60 mg/kg组单胺氧化酶-B活力均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5.57±1.14),(16.78±1.10),(18.16±0.50),(22.72±1.26),(13.74±0.81)mkat/g.②草问荆总生物碱对烟肼酰胺抑制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活力的影响草问荆总生物碱可对抗烟肼酰胺抑制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活性作用,当草问荆总生物碱45 mg/kg时可完全对抗烟酰胺的抑制作用(酶活力抑制百分率为-4.62%),当草问荆总生物碱60mg/kg时则可将其抑制作用翻转为激活作用(酶活力抑制百分率为-77.92%).结论草问荆总生物碱可显著提高小鼠脑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能够对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烟肼酰胺抑制单胺氧化酶-B的作用.大剂量草问荆总生物碱(60 mg/kg)可将烟肼酰胺对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作用翻转为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能对抗东莨菪碱、D-半乳糖等因素引起的动物学习记忆障碍.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淀粉样β蛋白所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脑和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药理学系.材料实验于2002-03/06在首都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完成.实验选用4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痴呆模型组、葛根素25 mg/kg组、葛根素50 mg/kg组,每组10只.方法①造模小鼠戊巴比妥钠麻醉,痴呆模型组、葛根素25 mg/kg组、葛根素50 mg/kg无菌操作下一次性右侧脑室内注射淀粉样β蛋白3μL/只.假手术组操作同模型组,但不注射淀粉样β蛋白.②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葛根素25 mg/kg组腹腔注射25 mg/kg;葛根素50mg/kg组腹腔注射50mg/kg.各组于造模当日开始给药,12 d后开始行为学检测.③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记录2 min内寻找到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航行距离,初始角度及搜索策略,作为学习成绩.④小鼠完成上述实验后,乙醚麻醉眼眶取血,制备血清,然后断头处死,迅速取右脑冰浴下制备脑匀浆,检测脑、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到达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搜索策略及初始角度.②各组小鼠脑、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结果4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葛根素25 mg/kg和50 mg/kg组逃避潜伏期、航行距离缩短(P<0.05~0.01).搜索策略及初始角度结果显示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各组小鼠随机+边缘式策略的出现率逐渐下降;其中假手术组及葛根素25 mg/kg组、葛根素50 mg/kg组的下降速度和程度较痴呆模型组快,同时趋向+直接式的增加速度和程度也较痴呆模型组快.初始角度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葛根素25 mg/kg组、葛根素50 mg/kg组能使模型小鼠脑及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多、丙二醛的减少(P<0.05~0.01).结论葛根素可对抗淀粉样β蛋白的神经毒性,使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提高,与剂量无关,可能与清除脑自由基及提高抗氧化活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非特异性拮抗剂,已被用于治疗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异常释放有关的多种疾病.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实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能够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目的观察了盐酸纳洛酮在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实验模型中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并做量效分析.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区组设计.单位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取SD大鼠250只,随机分成6组纳洛酮0.3,1.0,3.0,9.0 mg/kg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方法采用Feenl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于损伤后30 min开始给药.前4组每天分别给予盐酸纳洛酮0.3,1.0,3.0,9.0 mg/kg腹腔注射;阳性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2 mg/只腹腔注射;阴性对照组给予0.5 mL/只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最长疗程为14 d.主要观察指标每天进行MNSS神经功能评分,伤后第2,4天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通过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的含水量.结果250只大鼠中造模成功并进入结果分析172只.盐酸纳洛酮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纳洛酮1,3,9 mg/kg三组的情况优于0.3 mg/kg组(P<0.05),而这三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纳洛酮治疗组大鼠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盐酸纳洛酮内部各实验组之间,0.3mg/kg组的脑含水量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他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能够降低大鼠急性颅脑损伤后的脑水肿,对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背景莨菪碱类药物改善微循环和作为中药麻醉剂已在国内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莨菪类生物碱抗吗啡成瘾作用的动物实验缺乏深入报道.目的观察莨菪类生物碱与吗啡合用对抗吗啡致小鼠依赖性的作用,以期为开发防治阿片类物质成瘾的莨菪类药物提供实验学依据.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大学医学院的生理学实验室.材料本实验于2004-06/2004-08在河北工程学院医学部生理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昆明小鼠50只,2月龄,体质量(20±2)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方法依据吗啡成瘾动物的依赖性评价指标,选择痛阈和纳络酮跳台反应作为观察项目.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吗啡组、东莨菪碱组、山莨菪碱组和阿托品组,每组10只.分别于第1天至第7天每天用热板法观察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吗啡及莨菪类生物碱合并吗啡后1 h的痛阈.并于末次(第7天)给药后6 h,腹腔注射纳络酮5 mg/kg催促,观察30 min内小鼠跳跃次数.主要观察指标①吗啡成瘾小鼠的痛阈;②吗啡成瘾小鼠的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数(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吗啡组小鼠的痛阈明显下降(P<0.05或P<0.01),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明显增加.东莨菪碱与吗啡合用7 d后,明显提高吗啡依赖小鼠的痛阈(P<0.01),并减少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P<0.05);阿托品和山莨菪碱与吗啡合用在提高吗啡依赖小鼠痛阈方面作用较弱,但减少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的作用较强(P<0.01).结论莨菪类生物碱均具有不同程度对抗吗啡依赖性的作用,为吗啡依赖患者的戒断作用提供重要的实验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In mice rendered morphine-dependent by pellet implantation for 3 days, the administration of pargyline 6 hours after pellet removal intensified narcotic abstinence behavior, particularly the narcotic withdrawal jumping response. Pargyline, 75 mg/kg i.p., caused a 6- to 9-fold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jumping in mice withdrawing from morphine 6 hours after removal of the pellet, whereas this effect was not observed: 1) 1 hour after the injection of pargyline or 2) in animals still implanted with the morphine pellet. The 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 of pargyline required to elicit withdrawal jumping in mice implanted with morphin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hysical dependence. The ED50 for 72 hours was about one-sixth that after 24 hours of implantation. Additionally, pargyline potentiated naloxone-precipitated withdrawal jumping as evidenced by a reduction of the naloxone ED50 by approximately one-half. Administration of other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 such as pheniprazine, iproiazid or tranylcypromine failed to alter the indicence of jumping in dependent mice undergoind abrupt morphine with drawal. Further, dopamine receptor stimulation by amphetamine, pheniprazine or amantadine antagonized the pargyline-induced jumping respons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withdrawal jumping observed after pargyline in morphine-dependent mice is not related to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ion but rather to a possible pargyline-induced decrease in dopaminerg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15.
背景青风藤临床用于治疗阿片类戒断综合征有明显的疗效,但该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中药青风藤及其有效成分青藤碱对吗啡依赖动物模型催促戒断反应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对象体外实验研究对象为豚鼠离体回肠,分为正常回肠对照组,吗啡依赖回肠组,青风藤系列剂量组,青藤碱系列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体内实验研究对象为昆明种小鼠,共10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4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模型组,青风藤组,青藤碱组和丁丙诺啡组.干预体外实验,在吗啡依赖豚鼠回肠段的恒温浴槽中,预先加入青风藤醇提液(1,2,4g/L),青藤碱(10,50,150μmol/L)或尼莫地平(0.3μmol/L),1 min后再用纳洛酮催促.体内实验,对吗啡依赖小鼠分别给予青风藤醇提液(20 g/kg,灌胃),青藤碱(60 mg/kg,腹腔注射),丁丙诺啡(0.4 mg/kg,腹腔注射),或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给药3 d,药后30min给予纳洛酮催促.豚鼠离体回肠实验采用PC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测定豚鼠回肠收缩张力变化.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试验观察纳洛酮催促后30 min内各组小鼠跳跃反应的动物数及小鼠体质量的改变,连续观察4 d.主要观察指标①豚鼠回肠收缩张力.②小鼠跳跃反应的动物数.③大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在离体豚鼠回肠实验中,纳洛酮催促引起的回肠收缩张力在正常对照组和吗啡模型组分别是(0.46±0.167),(2.11±0.566)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933,P<0.01).青风藤3个剂量组的催促回肠收缩张力分别是(1.37±0.33),(0.85±0.271),(0.62±0.137)g,与吗啡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3.203,5.701,7.268,P<0.01).青藤碱3个剂量组的回肠收缩张力分别是(1.78±0.355),(1.28 ±0.233),(0.88±0.232)g,其中中、高剂量组与吗啡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3.843,5.694,P<0.01).在纳洛酮催促的吗啡依赖小鼠模型中,在实验的第7,8,9天(吗啡已撤退),吗啡模型组小鼠的跳跃只数最多,青风藤组和青藤碱组跳跃的动物较少.各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42.776,37.960,22.355,P=0.000).在给予吗啡造模的7 d中,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撤离吗啡后,在第9,10天,小鼠体质量逐渐恢复并增加.与吗啡模型组相比,青风藤组和青藤碱组小鼠体质量恢复较快.在实验的第10天,丁丙诺啡组小鼠体质量较青风藤组和青藤碱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871,P<0.01,t=2.819,P<0.05).结论青风藤和青藤碱在体内外均能有效抑制吗啡依赖模型纳洛酮催促的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16.
背景莨菪碱类药物在改善微循环、抗休克和作为中药麻醉剂在我国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东莨菪碱抗吗啡成瘾作用的动物实验报道较少.目的了解东莨菪碱对吗啡致小鼠依赖性的影响,为开发东莨菪碱药物有无戒毒作用提供实验室依据.设计完全随机、实验对照、开放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河北工程学院生理实验室;实验对象为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60只,2月龄,体质量(20±2)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中心动物室提供.干预将60只小鼠随机抽签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盐水组),吗啡组,4mg/kg东莨菪碱组,0.4mg/kg东莨菪碱组,吗啡+4mg/kg东莨菪碱组,吗啡+0.4mg/kg东莨菪碱组.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次/d,连续7 d.6组分别于第1~7天用热板法观察给药后1 h的痛阈.并于第7天给药后6 h,腹腔注射纳络酮5 mg/kg催促,观察30 min内小鼠跳跃次数,并结合第1,7天肛温评定小鼠依赖形成.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痛阈;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数(率);肛温结果吗啡依赖组小鼠痛阈下降,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增加,肛温下降.东莨菪碱(0.4,4 mg/kg×7 d)能明显提高依赖性小鼠的痛阈,减少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恢复其肛温.结论东莨菪碱有对抗吗啡致小鼠依赖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海洛因能很快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其脂溶性强,起效快,然而药物依赖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探索药物依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特别是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探索与海洛因依赖性形成有关的特异性基因表达,以期阐明海洛因依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材料:C57BL/6J小鼠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只。药品和试剂有海洛因、Tripure分离试剂、PolyATtractmRNA分离系统Ⅲ等。方法:实验组小鼠采用递增法皮下注射海洛因法建立海洛因依赖小鼠模型,连续注射7天,第7天9:00一次皮下注射80mg/kg,2h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mg/kg。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及同剂量的纳洛酮。注射纳洛酮后立即将各组小鼠放入玻璃观察罩内,观察15min内跳跃次数,15min内出现眼睑下垂、腹泻、湿狗样拌动及前爪震颤的动物数,之后马上断头处死,采用Trripure分离试剂盒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脑组织的总RNA及其全部mRNA。然后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杂交产物扩增,凝胶电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脑组织总的RNA、mRNA量;海洛因依赖小鼠脑内差异表达的cDNA片断。结果:各组小鼠测试结果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注射纳洛酮后各组戒断症状观察结果: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纳洛酮后皆出现戒断症状,15min内跳跃次数为(9.75±1.65)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两组小鼠脑组织总RNA、mRNA量的比较及海洛因依赖小鼠脑内差异表达的cDNA片断:实验组小鼠脑内总RNA和mRNA量均较对照组高,mRNA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二轮轮抑性消减杂交后,获得杂交混合物,经PCR和巢式PCR扩增,获得了差异表达的cDNA片断。结论:海洛因依赖戒断可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海洛因依赖小鼠脑内可能存在特异性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8.
背景近年研究显示,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可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引起的损害,改善脑循环障碍和神经元的功能,而关于银杏叶提取物对认知功能等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影响的实验或临床研究相对滞后.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高级功能活动的作用,为临床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提供实验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病医院老年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2-06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部完成.选择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老龄对照组、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75 mg/kg组、银杏叶提取物150 m/kg组,银杏叶提取物500 mg/kg组,每组8只.方法采用东莨菪碱致老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拟老年性痴呆动物模型,其中正常老龄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银杏叶提取物各组分别按75,150,500 mg/kg银杏叶提取物灌胃,50~400g/次,单次连续给药5 d,于第6天测试水迷宫及避暗试验,测试期间停止灌药,以水迷宫和避暗实验等学习记忆行为训练及生化检测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动物学习记忆行为和脑海马区乙酰胆碱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游迷宫所需时间.②各组大鼠游迷宫错误次数.③各组大鼠避暗试验所需时间及错误次数.④各组大鼠脑海马区乙酰胆碱及蛋白质含量.结果银杏叶提取物150 mg/kg组中除1只大鼠不明原因死亡外,银杏叶提取物75,500 mg/kg组各有1只大鼠在灌胃时逃走,最终进入结果分析大鼠为37只.①银杏叶提取物各剂量组造模大鼠游迷宫所需时间和途中错误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游迷宫所需时间和途中错误次数明显高于正常老龄对照组(P<0.01).②银杏叶提取物500,150,75 mg/kg组大鼠为达到暗环境被动回避试验内容,学习过程明显短于模型组[(156.78±25.97),(172.66±13.56),(198.54±17.12),(208.34±28.56)s,P<0.05或P<0.01].模型组学习时间较正常老年对照组显著延长[(208.46±28.56),(127.46±11.03)s,P<0.01];银杏叶提取物500,150,75 m/kg组发生电击的错误次数也明显少于模型组[(3.41±0.26),(6.97±0.35),(7.23±0.62),(8.38±0.92)次,P<0.01],银杏叶提取物500mg/kg组电击次数显著少于150mg/kg组(P<0.01),150mg/kg组明显少于75mg/kg组(P<0.05).③银杏叶提取物500,150,75 mg/kg组造模大鼠海马乙酰胆碱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421.89±36.32),(387.45±32.76),(380.17±41.25),(36528±11.42)mg/g,P<0.05或P<0.01],而银杏叶提取物500 mg/kg组的海马乙酰胆碱含量显著高于银杏叶提取物150,75 mg/kg组(P<0.01).另外,与正常老龄对照组比较,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组大鼠海马脑区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41.75±3.82),(95.13±6.34)mg/kg,P<0.01],在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后,造模后的实验大鼠海马脑区蛋白质含量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改善实验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显著增加海马脑区乙酰胆碱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