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克锋 《海南医学》2009,20(6):77-78
目的总结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转归、误诊原因与救治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表现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1例,分析归纳其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危重,多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率较高。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非常相似,易被误诊为AMI,应注意与AMI鉴别。  相似文献   

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手段,故临床上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笔者通过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1997年以来确诊的7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对其中5例心电图酷似STEMI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临床分析。心电图表现为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重症患者更容易误诊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从而可能错误地实施溶栓治疗。急诊冠脉造影(CAG)是有创性检查,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AMI的鉴别诊断中,对于心电图为非广泛性ST段抬高者应尽早行CAG。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8~2011年间收治的27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点、临床表现、诊疗方法等.结果14例患者经治疗后,呼吸困难、头晕、乏力、胸痛、心悸、发热等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1.9%.5例患者仍存在病理性Q波,4例患者有阵发性心悸,2例患者存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死亡率为7.4%.结论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掌握临床资料,早期监测心电图,动态观察心肌酶变化,并仔细与急性心肌梗死做鉴别诊断,以便在确诊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对症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各异,但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较为少见。本研究共收治24例此类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表现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1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1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有低热、咳嗽、咽痛等上感症状者7例;胸闷、气促7例,胸痛6 例,心慌4例,恶心、呕吐3例,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表现酷似下壁心肌梗死3例,前间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心肌梗死3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下壁心肌梗死1例;其中有5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 对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及分析心电图,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因病毒侵犯部位、范围不同,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遗留心律失常或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仍以综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发展迅速,在诊断中应注意对临床资料的评估,及时准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伟 《广西医学》2008,30(8):1152-1154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和心电学特征的异同。方法对9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及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心肌酶谱与心电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两者临床有区别,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特征为:(1)常见于青壮年,发病前或发病时常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史,且常伴发热,Ⅲ°房室传导阻滞及阿-斯综合征发生率较高。(2)心肌酶谱一般呈轻至中度升高,尤其是CK-MB甚至可在正常范围,心肌酶峰不显著,CK峰值、CK-MB峰值及CK峰值/ST段抬高导联数比值、CK-MB峰值及CK峰值/ST段抬高导联数比值均明显低于AMI组(P<0.01)。(3)心电图损伤性改变显著,病理性Q波常呈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多数呈QS或QR型,经适当治疗一般2~3d内消失;而AMI组多数呈qR型,且病理性Q波逐渐加深、加宽、范围扩大或出现等电位性Q波。(4)ST段抬高和无对应性ST段压低。(5)病理性Q波与ST抬高发生的导联"不吻合",且不能用某支冠状动脉阻塞来解释心电图改变。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AMI可根据临床、心肌酶谱与心电学演变等特征,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转归,提高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6例;其中7例出现急性左心衰,6例出现心源性休克,3例出现阿一斯综合征,5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治愈8例,好转4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I陆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早期静脉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黄芪注射液、抗病毒和静脉丙球治疗有良效;同时积极治疗危重并发症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东旭 《中原医刊》2011,(23):105-106
目的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FVM)的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收集临床表现酷似心肌梗死(M1)并具有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0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冠状动脉正常的AFVM16例,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讨论其诊断,心电图特征、诊治方法及顸后。结果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血清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极其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误治。结论酷似MI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血清心肌酶异常酷似AMI。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十分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是鉴别两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惠平 《吉林医学》2009,30(10):935-935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多为年轻发病,有感染史,心电图多为频发早搏,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而急性心肌梗死多为中老年发病,有冠心病易患因素,心电图多为异常Q波伴ST—T改变,心肌酶高,且有衍变规律。本文5例确诊为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均有异常,Q波伴ST—T改变,酷似心肌梗死。故异常Q波伴ST—T改变并非心肌梗死所特有,其他如心肌病等亦可出现,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方法,提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对2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00%;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严重时会发生猝死,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为该病诊断的常规手段。超声心动图对该病的诊断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自1998~ 2 0 0 0年对 4 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 2 0 0 0年住本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4 4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18例 ;年龄 6~ 5 1岁 ,平均 2 8.6岁。患者均符合 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SSH 14 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均于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 因病毒侵犯部位、范围不同,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遗留心律失常或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仍以综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发展迅速,在诊断中应注意对临床资料的评估,及时准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使用美国惠普IMAGE POIN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取仰卧位或左侧位,采用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左室短轴切面对1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异常者室间隔或(和)左室后壁、二尖瓣有不同程度改变。提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3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心肌酶增高持续时间长,但无心肌梗死时的酶峰变化;少数患者可遗留心脏扩大,其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在诊断中应强调对临床资料评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本院的精心治疗5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本院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情况、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2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84.6%。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急性期(均存在心源性休克),另2例死于急性肺水肿。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欠佳,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尽早诊断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刘贻平 《吉林医学》2014,(3):548-548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为今后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死亡,其中3例死于重症心肌炎并发的急性肺水肿,1例死于重症心肌炎引发的全身器官衰竭,2例死于重症心肌炎并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剩余24例患者经治疗后,胸闷、心悸等现象得到明显的缓解,肌钙蛋白、心肌酶水平恢复正常。4例遗留偶发房性早搏,8例遗留偶发室性早搏,2例遗留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迅速,病程进展快,患者的死亡率较高。虽然其临床表现多样,但很多诊断手段难以施行。故而,为了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临床上必须严格做好早期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救治措施。同时积极做好各类危重并发症的应对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酷似急性心肌梗死2例王富军,曹雪笠,李金凤,武艺附属四院内科(050011)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急性例1,男性,16岁。发热后出现心前区憋闷样剧烈疼痛,伴大汗、恶心、呕吐。查体:T36.1℃,P75,R18,Bp12/8.6kPa。心...  相似文献   

20.
王琼涛  金秀  杨海珍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85-1086,1158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心肌炎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方法对37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中,有低热、咳嗽、咽痛等上感症状8例,胸闷、气促8例,胸痛5例,心慌10例,恶心、呕吐8例,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表现酷似下壁心肌梗死8例、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前壁心肌梗死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前壁+下壁心肌梗死2例。结论急性重症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对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动态分析患者心电图演变,及时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等检查认真鉴别,以尽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