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讨环孢菌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 (MMF)方案对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H 2 )半相合非清髓性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预防作用 ,建立了H 2半相合小鼠 (供鼠为C5 7BL/6J,受鼠为C5 7BL/6J×BALB/C杂交F1代小鼠 )的非清髓性骨髓移植模型。采用CSA +MMF或CSA +MTX作为aGVHD预防方案 ,观察 5 0天 ,记录受鼠发生aGVHD情况。结果显示 ,未做aGVHD预防的小鼠在移植后 2 2 - 2 5天出现典型的aGVHD症状 ,aGVHD发生率为 75 % (15 /2 0 ) ,致死率为 10 0 % (15 /15 )。接受aGVHD预防的小鼠 ,aGVHD症状和病理表现均明显减轻 ,CSA +MTX方案组aGVHD发生率为 4 0 % (8/2 0 ) ,致死率为 6 2 .5 % (5 /8) ,CSA +MMF方案组aGVHD发生率为 30 % (6 /2 0 ) ,致死率为 5 0 % (3/6 ) ,均显著低于未预防组 (P <0 .0 5 ) ,但两预防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SA +MTX预防方案能有效降低H 2半相合非清髓性骨髓移植小鼠aGVHD的发生率和致死率 ,而CSA +MMF方案能进一步减轻aGVHD的症状及病理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对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作用。方法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完全不相合的纯种近交系小鼠[供鼠为雌性 C57B/L6(H-2~b)鼠;受鼠为雄性 BALB/c(H-2~d)鼠]建立 allo-HSCT 后 aGVHD 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3组,给予 TIMP(A 组)、环孢菌素 A(CsA)(B 组)作为 GVHD 的预防方案。结果移植小鼠出现典型的 aGVHD 症状,未用 aGVHD 预防方案的移植小鼠(C 组)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5天~第7天,全部死亡。用 aGVHD 预防方案的 A 组和 B 组小鼠 aGVHD 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较 C 组显著延长[分别延长(4.8±1.4) d 和(4.3±0.9)d,p<0.05]。不同 aGVHD 预防方案的移植小鼠之间,移植后外周血常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预防方案后,移植小鼠 aGVHD 病理表现减轻。结论 TIMP 能有效预防小鼠 allo-HSCT 后 aGVHD,减轻其症状和病理损害程度,显著延长平均生存时间。TIMP 对造血干细胞植入和造血恢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H-2单倍相合小鼠非清髓骨髓移植后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建立了H-2单倍相合小鼠非清髓骨髓移植模型,环孢菌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MMF)预防aGVHD,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移植后不同时间点上小鼠脾脏中IL-2、INF-γ、IL-4及IL—10的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仅接受非清髓性预处理小鼠的脾脏中各因子的mRNA表达较预处理前略有升高。未做aGVHD预防给药的小鼠(第2组)IL-2、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在移植后急剧升高,分别在21天、14天达峰值,之后显著下降,35天时基本恢复至移植前水平。接受GVHD预防给药的小鼠(第3组)IL-2、IFN-γ的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第2组相似,但峰值明显低于第2组。第2组和第3组小鼠IL-4的mRNA表达水平均在移植后14天达峰值,但第3组的峰值较第2组为高,且在此后的下降中较第2组缓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在移植后逐渐升高,在14天达到一个高峰,21天时下降,之后再次升高直至35天。结论:H-2单倍相合小鼠非清髓骨髓移植后脾脏内IL-2、IFN-γ、IL-4及IL—10均呈上调表达,应用CsA和MMF则可下调IL-2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降低了a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昆明山海棠预防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昆明山海棠(THH)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小鼠血浆IFN-y、IL-4、IL-10浓度的影响,探讨THH预防aGVHD的可能机制。方法BALB/c受鼠清髓性预处理后输注C57BL/6供鼠的骨髓细胞和脾细胞混合液,建立aGVHD模型。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A组)、环孢素(CsA)预防组(B组)、THH预防组(C组)、THH和CsA联合预防组(D组)。观察aGVHD发生情况和受鼠嵌合体植入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受鼠血浆IFN-y、IL-4、IL-10浓度。结果①B、c、D组受鼠血浆IFN-y的浓度明显低于A组(P〈0、05),D组下降最明显;IL-4浓度无明显变化;IL-10浓度均高于A组(P〈0.05),D组上升最明显;②A组受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为9d,B、C、D组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均〉30d,较A组明显延长(P〈0.05);③A组受鼠均有典型翘毛、弓背、腹泻、体重减轻表现,20d内全部死于GVHD;B、C、D组仅有翘毛、弓背表现,腹泻、体重减轻不明显;B、C组病理改变皮肤无异常,仅肝脏或小肠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D组存活小鼠病理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均比A组轻;④B、C、D组受鼠+30天骨髓细胞表面H-2^b分子百分率分别为(99.18±0.58)%、(97.68±0.59)%、(99、15±0.11)%。结论THH可以调节aGVHD小鼠细胞因子分泌,可用于aGVHD的预防,小剂量THH与CsA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减少CsA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Toll样受体(TLR5)激动剂鞭毛蛋白(flagellin)对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不合的纯种近交系小鼠〔供体鼠:雄性C57BL∕6鼠;受体鼠:雌性BALB∕c鼠〕建立allo-HSCT的aGVHD动物模型。受鼠随机分为3组:鞭毛蛋白组,于移植前后2次尾静脉注射高纯度(纯度≥95%)的鞭毛蛋白50μl〔5μg∕(只.次)〕预防aGVHD;单纯移植组,移植后仅给予等容量PBS;单纯照射组,仅照射不移植,亦给予等容量PBS。观察比较移植后aGVHD的表现。结果表明,移植小鼠均出现典型的aGVHD症状,单纯移植组小鼠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4-5天。用鞭毛蛋白作为aGVHD预防方案小鼠的aGVHD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较单纯移植组显著延长(P<0.05)。三组小鼠移植前外周血白细胞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照射后第14、21天,鞭毛蛋白组较单纯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性升高(P<0.05)。鞭毛蛋白预防组移植小鼠aGVHD病理表现较单纯移植组明显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鞭毛蛋白组与单纯移植组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Treg细胞/CD4+T细胞含量结果也表明,移植后2-4周鞭毛蛋白组小鼠的Treg细胞数较单纯移植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鞭毛蛋白对小鼠allo-HSCT后发生aGVHD有预防作用,能减轻其症状和病理损害程度,显著延长其平均生存时间,其机制有可能通过增加移植后小鼠的Treg细胞含量,从而有效改善并减轻移植后小鼠aGVH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阻断活化的供鼠T淋巴细胞CD137-CD137L共刺激途径控制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其机制。方法供、受鼠的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分别加入抗CD137L单抗或不加抗CD137L单抗培养后与供鼠骨髓细胞混合移植给受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受鼠T细胞亚群的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移植后受鼠GVHD的临床及病理改变。结果与未用抗CD137L单抗组相比,应用抗CD137L单抗组CD3^+CD8^+T细胞明显降低(P<0.01);IFN-γ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1),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移植后未预防GVHD组(A组)小鼠移植后15d内均死于aGVHD。采用甲氨蝶呤+环孢素预防GVHD组(B组)小鼠100%发生aGVHD,但临床及病理改变程度较A组轻,平均存活时间[(9.5±2.5)d]较A组[(7.5±1.5)d]略有延长。采用抗CD137L单抗预防GVHD组(C组)受鼠aGVHD的发生率为70%,程度比A、B两组轻,与A、B两组相比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平均存活时间[(16.0±2.5)d]明显延长(P<0.01),30%的小鼠生存时间大于30d。结论抗CD137L单抗体外阻断CD137-CD137L共刺激途径能有效控制小鼠GVHD,可能与影响Ⅰ类和Ⅱ类T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1986年美国西雅图建立的环孢素(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由于明显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及改善长期生存而成为预防GVHD的金标准方案,但临床明显的急性GVHD(aGVHD)(Ⅱ~Ⅳ度)的中位发生率仍达40%。随着多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出现,GVHD的预防方案亦在不断得到改进和替代。霉酚酸酯(MMF)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免疫抑制剂已广泛用于非清髓性移植及无血缘关系供者移植,而用于同胞HLA相合清髓性移植报道有限。我们采用CsA联合MMF方案预防GVHD用于42例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观察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与副作用。所选供者均为HLA A、B、DR位点与患者完全相同的同胞兄弟姐妹。供者经 2 5 0 μg/kgrhG CSF动员 5天后 ,单采外周血干细胞 1- 2次。 4例白血病病人经过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 ,输入单个核细胞 6.78× 10 8/kg± 1.96× 10 8/kg( 5× 10 8/kg - 8.67×10 8/kg) ,其中CD3 4 为 15 .0 2× 10 6 /kg± 8.93× 10 6 /kg ( 5 .3× 10 6 /kg - 2 4 .2 3× 10 6 /kg) ,用MTX CsA MMF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结果表明 :移植前 2天到移植后 2天白细胞降至最低 ,移植后 11- 17天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 ,移植后 11到 5 5天血小板 >5 0× 10 9/L。 4例中 2例出现aGVHD ,2例出现cGVHD ,2例出现感染。移植后 2 8天复查骨髓显示造血恢复 ,STR位点的DNA检查显示供者细胞生长。结论 :采用改良Bu/Cy方案和用MTX CsA MMF预防aGVHD方案进行PBSCT治疗白血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霉酚酸酯(MMF)联合环孢菌素A(CsA)和短程甲氨蝶呤(MTX)预防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患者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当天始联合应用MMF(骁悉胶囊)1.0 g/d,CsA 3 mg  相似文献   

10.
霉酚酸酯等新三联在肾移植术后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及肺部感染的情况。方法:89例肾移植后应用皮质激素(Perd),环孢素(CsA),MMF(或)硫唑嘌呤(Aza)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分成MMF组52例,Aza组37例,MMF组中适当减少CsA用量。结果:临床观察3个月中,急性排斥(AR)发生率MMF组7.7%(4/52),Aza组16.2%(6/37),肺部感染率MMF组13.5%(7/52),Aza组21.6%(8/37),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MMF组方案对减少AR发生率与并发肺部感染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过程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状况 ,探讨其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 5 0例 (急性 2 9例 ,慢性 2 1例 ) ;预处理采用环磷酰胺 (CTX) +足叶乙甙 (Vp16 ) +全身照射 (TBI)或CTX +TBI方案 ;32例患者GVHD预防采用常规环孢菌素A(CsA) +短程甲氨蝶呤 (MTX)方案 ;18例患者采用霉酚酸酯 (MMF)联合CsA +短程MTX方案。结果 患者经allo PBSCT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 L和血小板 >2 0× 10 9 L时间分别为移植后 14 (10~ 2 2 )d和 2 0 (10~ 6 8)d。发生急性GVHD(aGVHD) 2 0例(40 % ) ,其中Ⅲ~Ⅳ度 6例 (12 % )。生存 6个月以上可评价的 33例中 2 2例 (6 6 7% )发生慢性GVHD(cGVHD) ,其中广泛性 11例 (33.3% )。aGVHD阳性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为 (2 77.3± 2 6 .4 )U L ,CD2 5+ 细胞为 (8.1± 3.4 ) % ,明显高于aGVHD阴性组 [分别为 (12 8.1± 96 .7)U L和 (3.6±1.7) % ](P <0 .0 5 )。采用MMF联合CsA +MTX方案组aGVHD和广泛性cGVHD发生率分别为 16 .7%和 9.1% ,明显低于常规CsA +MTX方案组 (分别为 5 3.1%和 4 5 .5 % ) (P <0 .0 5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30 (3~ 70 )个月 ,GVHD阳性组  相似文献   

12.
探索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应用CD25单克隆抗体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在1999年2月至2001年11月期间,对28例白血病病人进行HLA2—3个位点不合骨髓移植,其中2000年11月前完成的不使用CD25单杭的15例为对照组,此后完成的13例为本方案组,两组供均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Lenograstim)250μg/d,皮下注射,连用7天后采髓;环抱菌素A,氨甲蝶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霉酚酸酯(MMF)联合用于GvHD预防。研究组病例在移植前2小时和移植后第4天加用CD25单克隆抗体(Basiliximab)进一步预防GvHD;并对两组移植后植入,GvHD发生和无病存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8例患移植后均植入成功,植入直接证据的检测证实完全供造血,两组造血重建时间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未用抗体的对照纽急性Ⅱ—IV度GvHD发生率33.3%,本方案组加用CD25单克隆抗体,无1例发生急性Ⅱ—IV度GVHD,两组之间差异有显性(P<0.05);慢性GvHD发生均为局限性,两组的差异无显性(P>0.05)。对照组中位随访26(15—36)月,活存9/15例,本方案组中位随访8(3—15)月,活存12/13例,Kaplan—Meier存活曲线分析与对数秩检验,本方案组1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加用CD25单克隆抗体有利于急性重度GvHD的预防,显提高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非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与单倍型相合供者移植(Hi-HSCT)的临床疗效.方法 接受URD-HSCT和Hi-HSCT的血液病患者分别为25例和30例,以改良BUCY方案或TBI/CY方案预处理,以环孢素联合甲氨蝶呤及霉酚酸酯为基础方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部分患者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及CD25单抗.结果 URD-HSCT组均获造血重建,中位随访13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DFS)(54.1±11.9)%;Hi-HSCT组29例造血重建,中位随访10.3个月,3年DFS(43.1±9.1)%(P=0.13).两组累积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0.0%(10例)和37.9%(11例)(P>0.05).血液病复发各2例(复发率8.0%和6.0%,P>0.05),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40.0%(10例)和56.7%(17例)(P>0.05),死因依次为重度aGVHD合并感染、重症肺部感染和血液病复发.结论 URD-HSCT及Hi-HSCT均为治疗难治及高危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应个体化选择最适供者,重度aGVHD和继发感染仍需要更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高压氧(HBO)在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和提高生存率中的作用及机制。给受致死量照射的C57BL/6受鼠注入供鼠BALB/c骨髓与脾淋巴细胞的混合液,分别给与高压氧、环孢素A、氨甲蝶呤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T细胞及其亚群和黏附分子CD3^+、CD4^+、CD8^+、CD4^+CD11a^+、CD4^+CD18^+、CD8^+CD11a^+、CD8^+CD18^+的表达,用ELISA和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10和TNFα的表达。结果表明:HBO组小鼠11天的活存率明显高于异基因移植组及CsA+MTX组;HBO和CsA+MTX可明显降低脾组织中CD3^+、CD4^+、CD8^+、CD4^+CD11a^+、CD4^+CD18^+、CD8^+CD11a^+、CD8^+CD18^+的表达(P〈0.05);HBO组小鼠血清IL-2和TNFα的浓度及脾组织中IL-2和TNFα mRNA的含量都低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组(P〈0.05),但高于CsA+MTX组;HBO组小鼠脾组织中IL-4和IL-10 mRNA的含量显著高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组和CsA+MTX组(P〈0、05)。结论:高压氧在对抗aGVHD和提高活存率方面优于环孢素A和氨甲蝶呤,其抗aGVHD的作用机制与调节促炎/抑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及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与HLA 6/6位点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对比研究,探索HLA不全相合的血缘关系供者allo-HSCT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3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接受HLA 1~3个位点不合血缘关系供者allo-HSCT(HLA不合组),全部在预处理中加用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总量10 mg/kg,~4 d~~1 d静脉输注);28例接受HLA 6/6位点相合同胞供者HSCT(HLA相合组),5例(18%)应用ATG.两组均采用G-CSF动员十细胞和环孢素A+短程甲氨蝶呤+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两组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HLA不合组与HLA相合组Ⅱ~Ⅳ度急性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4%和32%(P=0.98),Ⅲ~Ⅳ度急性GVHD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3%和11%(P=0.84).HLA不合组和HLA相合组的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57%和77%(P=0.14),3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57%和69%(P=0.28).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的疾病状态(P=0.006)和CMV感染(P=0.04)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处于疾病稳定期的患者,HLA不合组和HLA相合组的OS率相近(分别为87%和81%,P=0.65);处于疾病进展期的患者,HLA不合组的OS率明显低于HLA相合组(分别为21%和71%,P=0.02).结论 对于缺乏同胞HLA配型相合供者的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HLA不全相合血缘关系供者的allo-HSCT是可行的.疾病进展期患者进行HLA不全相合血缘关系供者allo-HSCT风险性高,应通过改良预处理方案和加强移植后支持治疗以提高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比较血缘与非血缘关系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采用氟达拉滨(Flud)联合白消安(BU)组成的FB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和移植相关并发症.方法 采用FB(Flud 30 mg·m~(-2)·d~(-1)×5d;BU 4 mg·kg~(-1)·d~(-1)×3 d)方案alloPBSCT治疗CML共44例,接受血缘关系移植29例(血缘组),接受非血缘关系移植15例(非血缘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防:血缘组为霉酚酸酯(MMF)+环孢素(CsA)+甲氨蝶呤(MTX),非血缘组在上述基础上另加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5 mg/kg×4 d).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取得造血功能重建,血缘组与非血缘组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7(9~18)d和13.6(12~17)d,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3(9~20)d和14.7(10~26)d.但血缘组与非血缘组分别有2例与1例患者移植后5~8个月发生继发性植入排斥,其中血缘组1例再次行同一供体移植,重获造血功能重建.血缘组累计发生aGVHD共4例(13.8%),均为Ⅱ度;存活6个月以上28例患者中发生慢性GVHD(cGVHD)13例(46.4%),其中局限型和广泛型分别为10例和3例.非血缘组累计发生aGVHD共5例(33.3%),其中Ⅰ~Ⅱ度4例,Ⅲ度1例;存活6个月以上14例患者中发生cGVHD 8例(57.1%),其中局限型和广泛型分别为5例和3例.血缘组有2例患者移植后复发,给予冻存G-CSF动员的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输注(DSI)1~2次后再获得CR.本组中位随访时间34.7(2~73)个月,累计移植相关死亡10例(22.7%),主要死因是间质性肺炎、GVHD及继发排斥伴重症感染;34例患者存活,预期5年总生存率(0S)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7.0%和73.9%;其中,血缘关系移植5年0s和DFS分别为79.0%和74.1%,非血缘关系移植5年OS和DFS均为73.3%.结论 以氟达拉滨联合白消安组成的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allo-PBSCT治疗CML,无论是血缘移植还是非血缘移植均安全有效,重度GVHD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均不高,但少数患者需加强植入监测,并及时采用DSI或DLI等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供者应用G CSF与受者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与霉酚酸酯 (MMF)HLA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的可行性 ,对 1 7例白血病病人进行HLA 2 - 3个位点不匹配的相关供者的骨髓移植。 1 7例病人中 1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R2 6例 ,>CR2 4例 ,复发状态 1例 ) ,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CR1 1例 ,CR21例 ) ,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期 2例 ,加速期 2例 )。预处理方案是阿糖胞苷 3 0 g/m2 ,2次 /日 ,连用 3天 (于移植前 7至 5天 )、环磷酰胺 45mg/ (kg·d) ,连用 2天 (于移植前 5天和移植前 4天 )和全身照射 1 0Gy ,分 2次 (于移植前 2天和移植前 1天进行 )。供者应用G CSF 2 50 μg/d ,连用 7日后采髓 ;预防GVHD除应用CSA和MTX外 ,在移植前 4至 1天应用ATG 5mg/ (kg·d) ,移植后 7天开始每天加用霉酚酸酯 1 0 g ,连用 1 0 0天。结果表明 :1 7例移植后均取得植入 ,中性粒细胞 >0 5× 1 0 9/L的中位天数是 1 8(1 3 - 2 3)天 ,血小板 >1 0× 1 0 9/L的中位天数是 2 0 (1 6 - 32 )天。Ⅱ -Ⅳ度急性GVHD病人 5例 (2 9 4% ) ,其中 2例肠道Ⅱ度急性GVHD ,2例肠道Ⅲ度急性GVHD ,1例肝和肠道Ⅳ度GVHD。可评价的慢性GVHD病例 9例 ,均发生慢性局限性GVHD。未发生移植方案相关Ⅲ级以上的毒性。中位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