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嗜酸细胞类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资料为2002年笔者在浙大医学院附属一院进修期间所遇病例,病理切片经浙江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专家会诊确诊。患者男性,48岁,平素体健,常规体检行X线胸片摄影发现右肺不规则肿物,考虑为良性肿瘤而入院,行手术切除。术中所见:右上肺近肺门处有一2.0cm×2.0cm×1.5cm肿块,切面呈鱼肉样。病理巨检:破碎组织2块,总体积2.5cm×2.0cm×1.5cm,表面光滑,有不完整的包膜,切面实性,淡红色,质软,鱼肉状。镜检:边缘部分有薄层纤维包膜,部分被覆支气管黏膜。瘤细胞呈片状、梁状、巢状、菊形团及绸带样排列,可见腺泡状区域。有少量富于血管的纤维组织间质…  相似文献   

2.
希腊国际肺癌大会—肺类癌专题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怀申 《肿瘤》1994,14(5):304-305
希腊国际肺癌大会──肺类癌专题讨论吴怀申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200030)编者按:国际肺癌大会于1994年6月22~26日在希腊雅典举行。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吴怀申副教授为组委会特邀中国代表,担任“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肺类瘤”分会场主席。现将其中肺类癌...  相似文献   

3.
双重类癌1例     
肺类癌和十二指肠类癌均少见,而多原发类癌更少见。我科曾收治1例双重原发类癌,报告如下:患者男性,维吾尔族,73岁。1986年6月因“咳嗽、咯痰1周”就诊。支气管镜检查: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内1.5cm处可见一新生菜花状肉芽组织,呈紫色,表面光滑,堵塞中叶气管开口,质脆,易出血。活检:见肿瘤细胞。同年8月29日行右肺中叶切除术。病理诊断:右肺中叶类癌。12年后,又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周”入院。胃镜(病理诊断)(1998年8月19日):十二指肠类癌。于1998年9月24日手术切除胃大部及十二指肠球部,行胃…  相似文献   

4.
1 病案摘要患者男 ,72岁。因咳嗽、血痰、胸痛 3月伴发作性喘鸣、面颊潮红、呕吐、头痛 2天入院。查体 :左下肺DP诊呈浊音 ,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心率 6 0次 /分 ,律齐 ,无杂音 ,腹部无异常。查血象高 ,血沉 5 5mm/h ,肺CT示左下肺占位病变约 70 7mm× 88 4mm。入  相似文献   

5.
Wei S  Li X  Chen J  Zhou Q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9):733-738
支气管肺类癌是罕见的肺部肿瘤,总体生长缓慢、预后尚可。根据其临床特征往往可以推测支气管肺类癌的诊断和亚型并指导治疗。其中年轻、CT表现为中心型肿瘤且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典型类癌的可能性较大。此亚型远处转移几率小,在手术治疗前除胸增强CT外可以不进行其它的常规术前分期检查。中心型肿瘤临床怀疑纵隔淋巴结累及或周围型肿瘤临床怀疑肺门纵隔淋巴结累及的病例,可能为不典型类癌。此亚型应做全面术前评估和分期。累及纵隔淋巴结的不典型类癌预后相对较差,应行多学科积极治疗。支气管肺类癌虽然其生物学特性不活跃,但均为恶性肿瘤,放化疗效果差,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彻底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的肺组织是此类肺肿瘤外科治疗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6.
肺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 PC)是一种少见的肺内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实体肿瘤,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临床上对其认识仍尚浅。PC在流行病学、外科治疗、药物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PC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肺类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类癌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癌。 1914年Gossett[1] 发现类癌源于肠腺腺管基部的嗜银细胞 (Kultschitzky细胞 ,K细胞 )。K细胞最初被认为起源于胚胎的神经嵴 ,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可能来源于内胚层或多潜能分化特征的支气管上皮干细胞[1,2~ 5] 。类癌可发生于几乎身体各个部位 ,而这与K细胞的广泛分布相关[6] 。本文就近年来肺类癌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 命名肺类癌代表了一系列疾病。 1944年 ,Engelbreth Holm指出肺类癌中的一部分具有更高的恶性度[7] 。 195 6年 ,Bensch等[8]经过电镜观察发现肺类…  相似文献   

8.
9.
为了探讨肺类癌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对12例肺类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12例惠者中2例伴有类癌综合征,2例术前经纤支镜确诊。术式包括肺叶切除9例,开胸探查1例,全肺切除2例,无手术期死亡和并发症。全组5年生存率为72.65%.类癌5年生存率为84.23%,不典型类癌为66.6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肺类癌属低度恶性肿瘤;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光镜HE染色常可诊断,但嗜银染色及电镜确定特征性嗜银性神经内分泌颗粒是确诊的可靠标准;治疗应以保守性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尽量保留肺功能为手术原则;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肺癌。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特点、生物学特性,探讨合理的手术指征及更好的综合治疗方式.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988年3月~2003年7月我院收治的8例支气管肺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典型类癌7例,非典型类癌1例,均未发现类癌综合征.临床表现与肺癌比较缺乏特征性.影像学检查中心型5例,周围型3例;病灶位于主支气管者均引起狭窄,位于段支气管以下者表现为分叶状球形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患者均行完全手术切除加淋巴结清除术,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明确诊断.结论类癌属于神经内分泌癌,典型类癌恶性程度较低,非典型类癌恶性程度介于典型类癌和小细胞癌之间.典型类癌的治疗方式应采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即完全切除加淋巴结清除再加辅助化/放疗.  相似文献   

11.
胸腺类癌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性,27岁,因剧烈干咳,胸痛2月余,胸片发现纵隔肿物2周,于1985年9月30日在我院外科行手术切除术,术中见肿物2cm×3cm×1cm大。术后病理为:胸腺类癌。1988年9月,患者出现胸背部、颈部疼痛,左颈淋巴结肿大1cm×1cm,2.5cm×1.5cm大、质中、活动、无痛。HP:120次/1min,偶发房早、心尖区闻及Ⅰ~Ⅱ°SM,吹风样、局限。心脏B超示:少量心包租液。胸片示:类癌双肺内各-1cm×1cm大之转移灶。胸腰椎片示:T12椎体及附件转移。左锁骨上淋巴结活俭病理示:大量中等大小、圆形、分化良好的癌细胞,胞浆含嗜红颗粒,性质同原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类癌(PC)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PC的认识。方法收集48例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大小、N分期、远处脏器转移和TNM分期等与PC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48例PC患者中,典型类癌(TC)30例,不典型类癌(AC)18例;临床表现以咳嗽、痰中带血为主;3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1例患者行姑息性放化疗或对症支持治疗。48例P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83.3%、7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理类型、N分期、远处脏器转移、TNM分期P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是P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 PC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据术后病理。手术切除为PC的主要治疗手段,TNM分期是P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辅助化疗在PC治疗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肺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 PC)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预后与其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分析PC组织中PD-1(programmed death-1)和PD-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类癌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20例PC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和PD-L1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Hscore(HS)评分系统(0-300)对肿瘤组织中PD-L1和PD-1的表达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 PD-1和PD-L1在P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45%(9/20)。其中,在吸烟PC患者中,PD-1的阳性表达率为63.64%,明显高于不吸烟的患者(11.11%, P<0.05);PD-1与PD-L1的阳性表达与类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有无转移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PD-1和PD-L1的表达在40%左右的PC患者中呈阳性。其中,吸烟类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这些结果提示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P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肺类癌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与预后的影响因素,对12例肺类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12例患者中2例伴有类癌综合征,2例术前经纤支镜确诊。术式包括肺叶切除9例,开胸探查1例,全肺切除2例,无手术期死亡和并发症。全组5年生存率为72.65%,类癌5年生存率为84.23%,不典型类癌为66.68%。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肺类癌属低度恶性肿瘤;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光镜HE染色常可诊断,但嗜银染色及电镜确定特征性嗜银性神经内分泌颗粒是确诊的可靠标准;治疗应以保守性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尽量保留肺功能为手术原则;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肺癌。  相似文献   

15.
73例肺类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 类癌在肺部肿瘤中较为少见、对其特点知之较少.本研究拟观察肺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 Tumors)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73例肺类癌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组织类型、TNM分期等进行单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的1年、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7%、68.496、64.1%和55.8%,好于其它类型肺癌.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P=0.044)、TNM分期(P<0.001)、肿瘤大小(P=0.007)、肿瘤位置(P=0.032)、组织类型(P=0.009)、有无术后辅助治疗(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2)和M分期(P=0.001)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困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5)、肿瘤位置(P=0.038)和TNM分期(P=0.046)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原发性肺类癌预后好于其他肺癌、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冈素是肿瘤大小、位置及TNM分期.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4岁.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6个月,复发加重一周.不伴食欲减退、发热及黄疸,来院检查,T36.5,Murphyls征阳性,右上腹未扪及包块,B超发现胆囊前后径2.8cm,内有1.3×1.2cm中等回声团块突出于囊内,未见声影.CT示胆囊中有一低密度团块,直径1.2cm,胆囊壁光滑,无钙化,肝脏和周围淋巴结未见异常.人院诊断为胆囊息肉.胆囊切除术顺利.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膀胱类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67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余,于2006年12月29日入院。查体:以往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多年;BP 22/14kPa;临床检验除镜下血尿外其他化验均无异常;B超和CT提示膀胱内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查视野不清未发现肿物。  相似文献   

18.
刘军  高尾哲人 《肿瘤》1998,18(5):377-377
小肠恶性肿瘤较少,占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1],小肠类癌肿瘤占小肠恶性肿瘤的47%。在日本曾报告过62例。作者就一例因贫血而怀疑小肠肿瘤,经术后病理组织检查诊断为回肠类癌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6岁。主诉:贫血。1996年5月在日本大阪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肺类癌的临床治疗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4年1 月至2005年8 月病例资料完整的肺类癌2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典型类癌15例,不典型类癌12例;无吸烟史12例,有吸烟史15例,其中吸烟指数<400 的2 例,≥400 者13例。临床表现以咳嗽、痰中带血为主;肺类癌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分类无相关性(χ2=2.87,P=0.091),纤支镜活检22例,有明确病理诊断1 例;共24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21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其中3 例行全肺切除,18例单纯肺叶切除;保守性袖状切除术3 例。接受术后辅助性化疗或单纯化疗的患者,方案以顺铂或卡铂为主的二联或三联药物。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96.2% 、90.4% 和64.6% 。与肺类癌预后相关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分期(χ2=4.26,P=0.04)和淋巴结转移情况(χ2=4.22,P=0.040)。 结论:肺类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改变,纤支镜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低。肺类癌的预后较好,预后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术后辅助性化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