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  李志道 《吉林中医药》2011,31(11):1121-1122
人参历为大补元气之圣药,元气是根于肾的,但是参照归经理论,人参归为脾肺经或者脾肺心经,是不能直接补元气的。从元气补充理论着手,足三里作用提供佐证,以及今人提出的人参应归肾经学说,提出人参大补元气,其实为补益脾肺心之气,通过流通气化,起到滋补元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旋复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淑芳 《新疆中医药》2007,25(5):125-125
旋复代赭汤,出自仲景《伤寒论》。方由旋复花、赭石、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7味中药组成。原方用于"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意气不除者"。方中旋复花性温而下气消痰,降逆以除噫,为君。代赭石体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但味苦气寒,为臣药。生姜化痰散寒止呕,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佐药,辅君臣以平噫气而消痞,人参益气补虚。甘草、大枣补益中气兼养脾胃共为佐使。后世运用治胃气虚寒之反胃、呕吐、嗳气等症,皆取本方益气和胃,降逆化痰之功。  相似文献   

3.
张锡纯先生善用人参、党参,并用人参、党参与他药配伍应用治疗各科疾病且临床疗效较好.其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人参、党参的阐发具有独创性.并通过总结与梳理张锡纯对人参、党参的论述以及方剂与医案中对人参、党参和其他药物的配伍运用归纳总结了补降对药如人参、党参与代赭石、苏子,以引气归元、补中降逆、助阳入阴、开通气血;补益...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和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其论病辨证、立法处方乃至用药都有许多独创的经验.兹仅就《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用代赭石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作一探讨与分析.1 元气将脱,急用赭石配人参引而固之 吐衄不止,血出过多,或霍乱吐泻,或虚劳喘嗽而治疗不当等都可导致阴阳不相维系,阳气浮越之危候,症见精神恍惚,昏昏似睡,懒于言语,喘逆大作,心悸怔仲,淋漓大汗,脉浮而芤,或结代而摇摇无根等.急用代赭石与人参配伍,代赭石可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直至涌泉,而上焦之逆气浮火,皆随之顺流而下,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气得人参之峻补而顿旺,能吸引上焦之逆气浮火下行,从而挽回将脱之元气.在此基础上,再视病症之不同而以相当之药辅佐之.吐衄可配生地、三七、生白芍等,霍乱吐泻可配朱砂、生山药、山萸肉等,虚劳喘嗽可配生山药、枸杞、生地等.  相似文献   

5.
旋覆代赭汤为<伤寒论>方,由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7味药物组成.用治伤寒在表,汗、吐、下不当所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痰气痞证.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噫,代赭石重镇胃中冲逆之气,两药协同,镇逆降气、消痰和胃力强,为方中主药;半夏、生姜化痰消痞,降逆和胃,助主药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健脾益胃、扶正祛邪,防重镇燥散伤胃;炙甘草并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  相似文献   

6.
张锡纯思想上传承于中医经典,又不泥于传统,大胆创新,衷中参西,自创众多卓有成效的方剂,其对于肾主纳气有独特的认识,总结如下:肾不纳气的机制——肾阴虚,冲气挟胃上逆迫肺;重视肾不纳气的症状鉴别——喘、满闷(吸气难,气上迫);肾不纳气的脉象——脉多数;治则治法包括填补下焦真阴、敛浮阳、补脾阴、补益元气;张景岳、叶天士是其学术源流。研究其治疗肾不纳气的学术思想与方药的应用,对于肾不纳气的理论理解及喘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淑云 《中医杂志》2007,48(4):376-376
答:人参、党参、太子参都是临床常用的补益药,它们的功能主治不同,用量用法、所含化学成分也不同,如人参的根主要含人参皂苷,党参的根主要含蒲公英萜醇乙酸脂和木栓酮等,太子参的根主要含糖果糖氨酸等。此三药来源不同,科属不同。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性味均甘平,主要归肺、脾经,都有补气之功能。人参大补元气,有补脾养肺,生津安神,复脉固脱之功能;党参则偏重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能;太子参则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能。三药都有补血作用。中医学十分重视气血的关系,气能生血,又能行血也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是气的载体,所以对于血虚、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均可用补气生血之法。临床用药关键在于对证用药,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王滨  门宝 《河北中医》2001,23(3):236-236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对近代中医界影响较大 ,尤其在治喘方面极具特色。笔者不揣浅陋 ,就张锡纯从胃治喘特色进行以下探讨。1 胃气冲气上逆 ,迫肺致喘 ,治以降胃镇冲 ,人参配代赭石世医论喘 ,恒责之肺肾二脏居多 ,而张锡纯根据自己的体验心得 ,灵活应用 ,创新变通 ,认为治喘不离治胃 ,其机理为 :“脾体中空 ,能容纳诸回血管之血 ,运化中焦之气 ,以为气血宽闲之地。”脾升胃降 ,阴阳自调 ,若脾胃受邪 ,阴阳失调 ,常导致宽闲之地变为紧缩或胀大 ,气血壅激 ,胃气失其息息下行 ,而转上逆迫肺 ,即可作喘 ,进一步阐述了胃气上逆带动冲气上攻…  相似文献   

9.
<正>党参、人参均为补气要药,具有补气健脾、益肺生津之效,常用于各种气血不足或津气两伤之证,并能安神定智。然人参大补元气,挽救虚脱,功效卓著;党参不及。党参同具人参功效,但效力弱,为平补和缓之品,为补益脾胃之要药,男女老幼皆宜。当党参作为人参之  相似文献   

10.
人参是“百草之王”,能够大补元气、回阳救逆,且作为治疗虚劳补益第一要药应用至今,然而其“大补元气”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虽然,现代研究发现人参皂苷、多糖等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其现代药理作用与传统功效的内在联系还不清楚,且缺乏科学的阐释。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工作,对人参传统功效的中医学内涵及应用、现代研究进展及展望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更深入研究人参传统功效的科学内涵及诠释其临床药效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以重镇降逆、调理胃气之代赭石、磁石、生龙骨、生牡蛎、陈皮、木香、人参等药组成二石龙牡汤治疗顽固性呃逆300例,总有效率98.7%。随访1年,268例中仅复发37例。  相似文献   

12.
申子龙  赵文景 《陕西中医》2019,(9):1272-1274
张锡纯将虚喘分成肾不纳气之喘,脾胃虚弱、胃气上逆之喘,大气下陷之喘,劳瘵作喘四个类型,认为肾不纳气虚喘与冲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上逆密切相关。在治疗虚喘上重视维护五脏气机升降出入,认为虚喘不仅属肺在肾,而且与脾胃、肝及心关系密切。具体治疗应在补肾的同时,重视镇冲气、镇胃气、镇肝气,发展、创新了肾不纳气的治法,方剂常用参赭镇气汤、薯蓣纳气汤;对于脾胃虚弱、胃气上逆之喘,立足于恢复脾胃功能,在健脾益胃的基础上,重视和胃降逆治法;提出了大气下陷之喘,立法升阳举陷,并创制了升陷汤、回阳升陷汤、理郁升陷汤、醒脾升陷汤;治疗喘证擅用对药山药、牛蒡子,人参、代赭石、生黄芪、知母、白术、龙骨、牡蛎,麦冬、半夏,丰富了虚喘论治内容。  相似文献   

13.
总结国医大师张志远运用赭石治疗胃病的经验。认为治疗胃病以恢复胃气肃降为要,赭石为降胃气、降逆气的要药,尤适用于胃病的治疗。常以赭石配伍柴胡、吴茱萸以解郁降逆,配伍大黄、瓜蒌以消痰降气,配伍沉香以调气畅中,配伍人参以开壅补虚。对于肝胃不和者,在疏肝理气药中加入赭石可以降肝平冲,恢复胃气的通降之性;对于胆胃不和者,在利胆化痰药中加入赭石可使痰浊下降,胆火达胃,胆之清气自可升发;对于脾胃不和者,在健脾温胃药中加入赭石可以镇逆安中,使虚可受补;对于肺胃不和者,在润肺清胃药中加入赭石可以降胃和阴,直折亢火,佐金肃气,培土生金,助化津液。  相似文献   

14.
常见的冲胃气逆疾病有脑充血、呕吐、吐衄、喘证、膈证、倒经等,张锡纯认为引起此类疾病的病理基础是肾虚、肝火、胃气虚弱等。对于此类疾病,张锡纯喜用降逆药物配合对症的补益之药治疗。降逆药物,张锡纯常取代赭石、半夏,认为两药皆是镇降冲胃气逆的良药,补益药物,能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从根本上治疗引起冲胃气逆的病理基础,另外张锡纯还用升提大气的方法治疗冲胃气逆引起的倒经等病。  相似文献   

15.
旋复代赭汤为《伤寒论》方。由旋复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炙甘草、半夏、大枣组成。方中旋复花消痰下气、软坚散结;代赭石重镇降逆,配生姜、半夏和胃化饮而消痞;人参、甘草、大枣补脾益胃。俾和胃以化痰,重镇而降逆。此方和胃降逆、化痰下气以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锡纯治咳喘临证药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名医张锡纯 ,在祖国医学理论与临证方面别具一格。其论治咳喘病提出大气下陷致喘学说 ,力主升补 ;认为虚喘治疗当责肝肾 ,并创立调理脾胃法以平喘。在遣方用药上也多有发明 ,并喜用药对 ,现将其治疗咳喘病常用的药对浅析如下。1 赭石配人参 ,纳气归肾以平喘张氏治疗虚实喘逆迫促、痰涎壅盛之证 ,常以赭石配伍人参 ,如参赭镇逆汤。认为赭石能镇逆气 ,且其饶有重坠之力 ,于气分实分无损 ,况气虚者又佐以人参 ,尤为万全之策也。赭石可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至涌泉 ,而上焦之逆气浮火 ,皆随之顺流而下 ,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气得人参之峻补而顿旺 …  相似文献   

17.
虚喘以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为主要特征。大多由于脏腑虚衰,影响于肺而成。而主要病理变化在肺、脾、胃、肾。虚喘不同于实喘,由于脏腑虚弱,元气大伤,又“喘而气损之”,所以虚喘一发多为重症危候,治疗时单纯降逆气往往效果不甚明显。这是因为一则虚喘之势非重镇不能收敛,二则不补虚已降之气无所归附,因此必须镇摄以治标,补虚  相似文献   

18.
代赭石亦称赭石、血师、赤土、土米等,异名繁多,其主要成分是Fe_2O_3,其性平微寒味甘,入心包及胃经、肝经,具有平肝潜阳、降逆平喘、镇惊止痛、平逆止呕、收敛止泻、补血止血等功效。家父贺耀庭善用此药,笔者以此药为主治疗多种沉疴痼疲,现举验案如下: 1 喘证(支气管哮喘) 哮喘顽证,常规之法医之常有不效者,  相似文献   

19.
麦门冬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门冬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方中重用麦门冬甘寒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虚热;用半夏降逆下气化痰,虽属温燥之品,伍于大量清润药中,则得其所制,独取善降肺胃虚逆之气;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养胃益气,气能生津,津液充沛,虚火自敛,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药仅6味,主从有序,  相似文献   

20.
麦门冬汤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由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六味药组成。原书云:“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其功能滋养肺胃,降逆下气。笔者根据异病同治之原则,将本方用治失音,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举例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