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系指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等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无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本病分为腹泻型(D-IBS)、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未分型,其中以D-IBS最为常见[1],症状常反复发生,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运用热敏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敏灸疗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严格将60例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疗法,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80.0%,对照组的愈显率为43.3%。结论:热敏灸在改善大便次数、食欲不振、舌苔及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电针,且本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疗程短,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IBS-D患者和60例健康者,通过灸感探查法查找出热敏腧穴,分析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概率,探讨热敏腧穴与IBS-D的相关性。结果:(1)IBS-D患者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率为88.33%;(2)IBS-D患者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在天枢、命门穴区出现率较高,其次是在大肠俞、足三里、关元穴区。结论:热敏腧穴与IBS-D具有高度相关性,研究其相关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热敏灸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简弄根  龚光辉 《光明中医》2014,(5):1022-102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配合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连续进入观察,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治疗组30例采用痛泻要方配合热敏灸治疗;B组对照组30例采用痛泻要方治疗;C组对照组30例采用热敏灸治疗。结果治疗后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C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配合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针刺加热敏灸疗法与单纯针刺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加灸组(32例)和针刺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法,均取天枢、足三里、公孙等穴,针加灸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治疗,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针加灸组愈显率为87.5%(28/32),针刺组愈显率为37.5%(12/32),针加灸组优于针刺组(P<0.01)。针加灸组对各症状积分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P<0.01,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灸疗法治疗IBS-D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6.
三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ng FX  Zhang RH 《中国针灸》2011,31(2):153-154
肠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根据临床特点可分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由于该病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采用三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热敏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饱和灸量组(30例)和传统灸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热敏灸治疗,选择热敏灸感最强的腧穴实施艾条温和悬灸,饱和灸量组艾灸时间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传统灸量组每次15min,两组均每日2次,共治疗5天,第6天起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0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饱和灸量组愈显率为75.0%(21/28),传统灸量组愈显率为44.4%(12/27),饱和灸量组疗效优于传统灸量组(P0.05);两组患者腹泻、腹胀、腹痛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饱和灸量组腹泻、腹胀症状评分较传统灸量组降低更明显(0.87±0.13vs 1.27±0.21,P0.01;1.12±0.41vs 1.32±0.26,P0.05)。结论:消敏饱和灸量艾灸治疗IBS疗效优于传统灸量艾灸治疗,消敏定量是个体化的动态灸量,因人而异,是热敏灸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铺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32例)、单纯针刺组(31例).铺灸组采用腹部中脘到关元与背部肝俞到大肠俞为铺灸部位;针刺组穴取:天枢、气海、脾俞、胃俞、大肠俞、上巨虚、中脘、关元、肝俞,行平补平泻手法.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铺灸与单纯针刺对D - IBS患者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两组比较P>0.05,从治疗后症状改善的情况和安全无创伤方面观察,铺灸组的治疗作用优于单纯针刺组.结论:铺灸能更加有效安全的提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IBS(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应用辨证穴位灸配合针刺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两组治疗后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愈率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52.17%(P〈0.05)。结论:运用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腹泻型IBS(IBS-D)具有简、易、效、廉等特点,明显优于应用辨证穴位灸配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IB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督脉灸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56%,对照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HAMA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督脉灸治疗IBS-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加味胃风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和评估中药加味胃风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33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服中药加味胃风汤;对照组33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用洛派丁胺、复方颠茄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显效8例,有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9.70%.两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胃风汤治疗肠易微综合征腹泻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肠康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康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给予肠康汤治疗;对照组100例予匹维溴铵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对照组72%,两组比较临床疗效P<0.01。结论:肠康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铺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长期反复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大便性状及排便频次改变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根据罗马IV诊断标准,可分为4个亚型,其中临床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迄今为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基本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一直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但理化检查无明显异常。其中以腹泻、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称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arrhea,IBS-D)。西医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且尚无确切有效疗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凭借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在IBS-D临床治疗中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刺并热敏灸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符合条件的5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给予针刺并热敏灸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痛泻要方煎剂口服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8周进行随访.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16.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日益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IBS-D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在辨证治疗方法、病因病机、证候规律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结合近几年研究,概述中医药治疗IBS-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燕琨  贾树才 《天津中医》1998,15(6):247-247
  相似文献   

18.
孟小丽 《中医研究》2007,20(9):34-3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近年来已被公认为是一类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心身疾病,表现为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腹胀、便秘、黏液便、便后窘迫感等消化道症状,有时还伴有头昏、心烦、失眠、焦虑、抑郁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其中又以精神因素最为主要。2000-01—2006-1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理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排便过程异常及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笔者自2003年4月至2005年6月采用中医辨证内服理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并与思密达治疗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慢性、反复性腹痛或腹部不适,同时伴有排便异常及排便习惯改变的一种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为常见。近年来关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斐然。该文就近5年本病的中医药专方治疗、中医外治治疗等方面文献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