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人工鼻吸氧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鼻吸氧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人工鼻导管接人工气道吸氧;对照组: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接导管吸氧,管口覆盖无菌湿纱块,定时或持续滴湿化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保温湿化过滤作用及预防感染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人工鼻吸氧对人工气道患者吸入气体有保温湿化过滤作用,增加患者舒适感、改善痰的性状和颜色,有效减少痰痂形成,降低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需长期氧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吸氧,对照组给予传统吸氧管吸氧,观察2组患者氧气湿化装置细菌污染情况及吸氧的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湿化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装置抗菌效果及湿化气道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氧装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在基层医院心内科应用的研究可行性,选择一种合适的临床氧疗方法。方法:将90例的基层医院心内科且符合吸氧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吸氧条件为采用常规湿化瓶,观察组患者的吸氧条件为采用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对比两组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鼻咽的不适发生率及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结果:对照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6.67%,观察组的氧气湿化瓶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5.5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鼻咽干燥鼻咽发痒及氧气异味的不适发生率分别为53.33%、57.78%、15.56%,观察组患者在鼻咽干燥、鼻咽发痒及氧气异味的不适发生率分别为15.56%、13.33%、13.33%,观察组在鼻咽干燥及鼻咽发痒的不适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氧气异味方面(P>0.05);对照组的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为(39.1±0.5),观察组的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为(32.5±0.2),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G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应用于基层医院的心内科,可降低氧气湿化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患者鼻咽的不适发生率、吸氧装置的噪声强度,并能够减少护理时数及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YYX型一次性吸氧装置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对照组应用传统吸氧装置,比较2组吸氧舒适度及吸氧装置准备时间.结果 观察组吸氧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吸氧装置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YX型一次性吸氧装置在有效保证湿化效果的情况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氧装置,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是一种可靠、方便的吸氧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型氧气输送和加湿装置OT-MⅡ型一次性吸氧加湿装置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呼吸科病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OT-MⅡ型一次性吸氧湿化装置,对照组采用传统氧气湿化装置.比较2组吸氧管折压报警次数、湿化噪音影响、氧气湿源物质内细菌污染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报告每日折压报警次数为(3.3±0.9)次多于对照组的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白天和夜间明显感受到湿化噪音的人数均为0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和2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湿源物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的仿生学氧气湿化及输送系统,在保证氧气加湿效果和按需足量输送的同时,消除了传统氧气湿化液污染的风险,降低了吸氧气泡噪音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改善了患者吸氧的适从性,进而有助于保证氧疗效果并保护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YYX型一次性吸氧装置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对照组应用传统吸氧装置,比较2组吸氧舒适度及吸氧装置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吸氧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吸氧装置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YX型一次性吸氧装置在有效保证湿化效果的情况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氧装置,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是一种可靠、方便的吸氧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人住ICU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1J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组)59例和对照组(开放性吸痰管联合加温加湿器组)55例,对两组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应用人工气道时间、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住ICU的时间、住院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好的病例多于对照组,导管痰痂病例少于对照组;应用人工气道时间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在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的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无湿化意外出现,对照组发生呛水8例。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进行气道管理,能够满足加热加湿吸入气体的要求,有利于改善气道湿化效果,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APACHEⅡ评分、Pa O2、Pa 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 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气管切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86例气管切开无使 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人工鼻湿化;对照组37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面罩间断湿化,两组均配合沐舒坦液体间断气道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护士吸痰次数、湿化效果.结 果 观察组刺激...  相似文献   

10.
恒温湿化吸氧具有防止呼吸道干燥、痰液浓稠,避免或减轻吸氧致气道高反应性等不良刺激反应。为此我们研制恒温湿化瓶(获得中国专利)对48例慢性肺心病(COPD)心衰的临床治疗观察,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型氧气输送和加湿装置OT-MⅡ型一次性吸氧加湿装置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呼吸科病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OT-MⅡ型一次性吸氧湿化装置,对照组采用传统氧气湿化装置.比较2组吸氧管折压报警次数、湿化噪音影响、氧气湿源物质内细菌污染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报告每日折压报警次数为(3.3±0.9)次多于对照组的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白天和夜间明显感受到湿化噪音的人数均为0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和29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湿源物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的仿生学氧气湿化及输送系统,在保证氧气加湿效果和按需足量输送的同时,消除了传统氧气湿化液污染的风险,降低了吸氧气泡噪音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改善了患者吸氧的适从性,进而有助于保证氧疗效果并保护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周官发 《黑龙江医药》2023,(5):1142-1145
目的:探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辅助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两组患者于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治疗,治疗时间为7天。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力学指标[气道阻力(RAW)、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plat)]、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并发症。结果:两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及SaO2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AW、Pplat低于对照组,Cst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PC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辅...  相似文献   

13.
刘新会  杨秀娜  孙磊  张传静 《河北医药》2014,(13):1978-1979
目的:观察脱离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脱离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患者100例,随机选择50例为试验组,行持续恒温气道湿化,选择50例为对照组,行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比较2组湿化良好率、湿化过度率和湿化不足率,同时比较2组气道各种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方法相比,湿化良好率(90%VS 72%)明显升高,湿化不足率(6%VS 24%)明显下降(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持续恒温气道湿化组明显低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 P <0.05)。气管切开术后不良反应有如下几种:痰液阻塞、肺不张、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患者自觉不适感等。结论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持续氧雾化湿化在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1例需要人工气道湿化的脑出血、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气管切开日期的单双日分为2组,单日35例采用持续氧雾化气道湿化法,为氧雾化湿化组.双日36例采用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法为滴注湿化组.对2组患者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及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氧...  相似文献   

15.
何怡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5):654-655
目的探讨零感一次性吸氧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肿瘤吸氧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零感一次性吸氧管;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氧气湿化输送系统吸氧,观察吸氧患者满意度及用氧后湿化单元细菌培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湿润度、自觉安全性、使用时间、噪声、操作时间方面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氧后湿化单元细菌培养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吸氧患者使用零感一次性吸氧管可明显提高用氧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4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和研究组7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脱机天数、1个月插管率以及3个月时患者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脱机天数为(20.3±9.3)d,对照组患者脱机天数为(26.5±11.0)d,比较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患者1个月插管率与对照组比较相近差异不显著(P> 0.05),而3个月时病死率方面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相比,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在治疗呼吸衰竭上具有有效、安全及易耐受等特点,其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刘新会  孙磊  常燕  张传静  洪欣 《河北医药》2010,32(18):2528-2529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应用间断常温气道湿化和持续恒温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应用间断常温气道湿化和持续恒温气道湿化2种气道湿化方法 ,比较2组湿化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湿化良好明显高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方法 [42例(91.30%)与39例(82.98%)],湿化不足明显低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方法 [2例(4.35%)与5例(10.64%)]。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肺部感染、痰液阻塞、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法。结论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给予急诊抢救患者持续的未经湿化中低流量的吸氧,观察其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可行性。方法将中低流量吸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连接氧气表,安装未加任何湿化液的湿化瓶;对照组患者常规蒸馏水湿化。比较两组患者<12 h、12~24 h和24~48 h患者呼吸道反应及湿化瓶的细菌检测指标,护士安装吸氧装置的时间统计。结果两组患者均无鼻咽部的明显不适,鼻黏膜干燥血丝现象比较无明显差异,湿化瓶的细菌检测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未添加湿化液的吸氧装置安装更简便,缩短了抢救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患者中低流量给氧无需湿化,干燥给氧的的湿化瓶无需每日更换,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中采用不同人工气道湿化器的应用效果及其管理。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温人工气道湿化器治疗,实验组采用恒温人工气道湿化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例刺激性咳嗽,3例气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52.5%)(P<0.05)。结论 ICU患者疾病类型较多,临床上采用恒温人工气道湿化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48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4例,A组患者接受湿纱布覆盖法治疗,B组患者接受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治疗,两组湿化液全部采用灭菌注射用水.观察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刺激性咳嗽以及管道痰痂形成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刺激性咳嗽以及管道痰痂形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B组患者未形成管道痰痂.结论 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可以起到提高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