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u G  Liao LM  Hu Y  Li D  Ju YH  Wu J  Liang WL  Xiong ZS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3):1774-1777
目的 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合并OAB患者37例,年龄52~89岁,平均(76±3)岁.术后3~6个月之内复查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术后平均随访4.9个月,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影像尿动力学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平均IPSS评分29.6±5.2,术后下降到4.6±1.2.术前平均QOL评分4.3±0.9,术后下降到1.2±1.0.术前平均Qmax为(6±3)ml/s,术后升高到(21±5)ml/s.术前残余尿量平均(167±11)ml,术后下降到(41±18)ml.随访期间86.5%的患者OAB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但仍有13.5%的患者术后OAB症状持续存在.结论 合并OAB的BPH患者存在明确膀胱出口梗阻时,可以首先解除膀胱出口梗阻,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残留有OAB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高龄并高危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患者69例.结果:69例平均手术时间38 min,平均失血58 ml,切割获取前列腺组织平均重量51 g,无水中毒及尿失禁发生,治疗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PVR)分别为( 27.4± 5.8)分、( 5.0± 0.4)分、( 7.6± 2.1)ml/s、( 133.0± 41.8)ml,治疗后1个月分别为( 17.3± 4.7)分、( 2.9± 0.5)分、( 14.4± 3.2)ml/s、( 16.0± 8.6)ml,治疗前后IPSS、QOL、Qmax、P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UPKVP是治疗高龄并高危BPH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应用70W2μm连续波医用激光对70例BPH患者行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患者年龄65~84,72.6±4.7岁。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测得前列腺体积80~128ml,平均96±13ml。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记录并统计分析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剩余尿量(PVR)等指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80.2±16.9)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输血病例。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4±0.3d。术后随访3个月,IPSS及QOL评分由术前平均27.9±4.6及4.9±0.6分别下降至5.7±2.0及1.3±0.8,Qmax由术前6.2±2.0ml/s增加至术后18.4±1.9ml/s,PVR由术前118.4±60.0ml下降至术后22.3±9.9m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术前仍保持性功能者,术后均保留性功能。术后无尿失禁发生。结论 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但对其长远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红激光汽化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9月本院采用红激光汽化术治疗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观察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记录并统计分析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等指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42例患者均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61.52±18.48) min,术后平均尿管留置时间(4.57±1.42)d.3个月后复查,IPSS评分由术前(27.33±3.95)分降至(9.05±1.45)分,QOL评分由术前(5.17±0.79)分降至(0.95±0.56)分,Qmax由术前(6.07±1.97) mL/s升至(19.05±1.93) mL/s,PVR由术前(107.76±66.99)mL下降至(17.05±6.74) mL,血红蛋白术前术后稳定.结论 红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与TURP治疗BPH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4例BPH患者随机均分成PKRP组和TURP组,比较两组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结果:PKRP组72例、TURP组7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PKRP组尿道外口狭窄2例,膀胱颈挛缩1例,TURP组尿道外口狭窄6例,膀胱颈挛缩4例;PKRP组Qmax为(22.6±4.6)ml/s,PVR为(8.6±4.4)ml,IPSS为(4.6±1.2)分,QOL为(1.2±0.6)分;TURP组分别为(24.2±4.2)ml/s、(9.6±3.6)ml、(4.4±1.0)分、(1.4±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与TURP治疗BPH疗效相近,但PKRP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较TURP明显减少,手术安全性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 470nm半导体激光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治疗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1470nm半导体激光对46例BPH患者进行激光汽化切除术。患者年龄62~86岁,平均前列腺体积为(56.2±12.1)ml。同时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前后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剩余尿量(PVR)等指标,评估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5.6±14.8)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输血病例。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2~4d,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5±0.4)d;IPSS术后1个月为(8.8±2.2)分,3个月为(7.6±1.2)分,明显低于术前[(18.5±3.6)分,P0.01],Qmax及PVR明显好于术前(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尿失禁及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结论:1 470nm半导体激光汽化术治疗BPH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结扎膀胱前列腺侧血管蒂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Madigan)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访1月~1年,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IPSS由术前(25.6±2.1)分降至术后(7.2±1.2)分,Qmax由术前(7.9±2.2)ml/s提高到术后(19.1±2.5)ml/s。结论结扎膀胱前列腺侧血管蒂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可行的,降低了改良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附2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积极进行个体化围手术期处理的基础上对216例高龄高危BPH患者行TURP术。结果本组216例安全实施TURP,手术平均时间46min,电切前列腺组织平均41g。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排尿通畅,无一例水中毒、永久性尿失禁及继发性出血。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30.5分降到7.8分,剩余尿(PVR)由156ml降至20ml,最大尿流率(Qmax)由8ml/s增至20ml/s,生活质量评分(QOL)由4.9分降到1.5分,治疗前后IPSS、PVR、Qmax、QOL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加强个体化围手术期的处理,TURP仍是治疗高龄高危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出口梗阻两种术式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和评价小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和经尿道切除前列腺加膀胱颈内切开术 (TURP TUIBN)的治疗效果。 方法  1993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 ,经耻骨上行前列腺摘除术 2 2例 ,TURP加TUIBN 2 8例。开放组患者平均年龄 6 5岁 ,平均病程 6 5个月 ,术前前列腺平均重量 2 8g ,手术切除前列腺平均重量 7g;TURP加TUIBN组患者平均年龄 6 7岁 ,平均病程6 0个月 ,术前前列腺平均重量 2 5g ,手术切除前列腺平均重量 8.6g。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及术后随访时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两组手术均由同 1名医师操作完成。对比研究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最大尿流率 (Qmax)、剩余尿量 (PVR)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 结果 开放组IPSS由术前 (2 4 .6± 3.8)分降至术后 (15 .2± 3.4 )分 ,Qmax由术前 (8.3± 2 .9)ml/s升至术后 (9.5± 3.6 )ml/s,PVR由术前 (2 2 0± 30 )ml降至术后 (90± 2 0 )ml,术后平均住院 14 .2d。TURP加TUIBN组IPSS由术前 (2 4 .9± 4 .2 )分降至术后 (5 .8± 2 .7)分 ,Qmax由术前 (8.0± 3.1)ml/s升至术后 (2 3.2± 3.8)ml/s,PVR由术前 (2 30± 2 8)ml降至术后 (15± 4 )ml,术后平均住院 8.5d。比较两组IPSS、Qmax、PVR术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10月40例BPH患者,根据数表法随机分为PAE组(20例)及TURP组(2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疗效评价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前列腺体积(PV)、排泄后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组间术前IPSS、QOL、PV、PVR、Qmax、PS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12个月,2组患者IPSS、QOL、PV、PVR、PSA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均0.05),Qmax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3个月2组间疗效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12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UR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AE组(χ~2=4.329,P=0.037)。2组间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147)。结论 PAE和TURP治疗BPH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术后3个月TURP疗效优于PAE,但PAE更微创、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尿道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84例前列腺增生病人,根据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信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主观症状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勃起功能专项评分(IIEF-EF评分),客观症状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最大逼尿肌压力(MDP)等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主观症状和客观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IPSS评分为(7.92±1.47)分,低于对照组的(12.45±3.56)分,QOL评分为(1.26±0.53)分,低于对照组的(2.35±0.47)分,IIEF-EF评分为(18.41±5.62)分,高于对照组的(15.04±4.97)分,Qmax为(16.47±3.57)ml/s,大于对照组的(12.58±3.61)ml/s,PVR为(5.91±1.19)ml/s,少于对照组的(9.87±2.24)ml/s,MDP为(47.15±4.85)cmH_2O,大于对照组的(40.05±4.71)cmH_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IIEF-EF评分、Qmax、PVR和MD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病人钬激光剜除术后尿道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确切、可靠,具有术后排尿、控尿和性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70W 2μm连续波医用激光对65例高龄高危BPH患者行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患者年龄80~92岁,平均(84.6±2.7)岁。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记录并计算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0.8±7.5)min,术中出血量(60.0±12.0)mL,无输血病例。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3.0±1.0)d。术后随访3月,IPSS及QOL评分由术前平均24.6±4.5及5.2±0.2分别下降至6.8±1.2及1.4±0.3,Qmax由术前(4.3±0.5)mL/s增加至术后(18.6±1.5)mL/s,PVR由术前(60±0.5)mL下降至术后(15.6±4.6)mL,手术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无尿失禁及继发性出血。结论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高龄高危BP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功率双波长(980nm/1 470nm)龙激光汽化术治疗BPH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15年8月~2016年8月应用高功率双波长(980nm/1 470nm)龙激光汽化术对我院收治的的58例BPH患者进行了治疗。应用直射光纤接触式汽化及"扫雪技术",将前列腺部尿道汽化消融成类似于TURP术后的宽敞腔道。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前列腺体积(经直肠超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等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并评估该技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术前(45.6±27.7)ml vs.术后(28.6±12.2)ml,P=0.000],IPSS明显降低术前[(23.7±5.6)vs.术后(8.1±3.8),P=0.000],Qmax显著增加[术前(8.2±3.1)ml/s vs术后(20.0±2.3)ml/s,P=0.000)],PVR明显减少[术前(170.2±115.5)ml vs.术后(33.6±26.9)ml,P=0.000)],QOL明显改善[术前(4.7±1.1)vs.术后(2.2±0.9),P=0.000]。术后6个月,此5项主、客观参数都有进一步改善。术中、术后无输血,也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尿路刺激症状:本组为15例(25.9%),多于术后2周消失。3例急迫性尿失禁,于术后2周~1个月左右恢复。结论:我们首次报道高功率双波长(980nm/1470nm)龙激光汽化术治疗BPH,可明显改善IPSS、Qmax、PVR和QOL,且并发症轻微。该技术为BPH的激光治疗带来了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前行压力一流率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BPH患者69例,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直线被动尿道阻力关系(PURR)图结果分为膀胱出口梗阻(BOO)组50例,无或可疑BOO组19例,术前行剩余尿、尿流率、膀胱有效容量和压力-流率测定,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3个月复查比较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无或可疑BOO组和有BOO组平均Qmax分别为12.8 ml/s和7.6 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年龄、膀胱最大容量、剩余尿、膀胱有效容量、IPSS和QOL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平均Qmax分别提高了7.2 ml/s和10.8 ml/s,BOO组Qmax提高幅度与无或可疑BO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PSS和QO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S和QOL的改善幅度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O组术前逼尿肌活动过度21例(42%),无或可疑BOO例组逼尿肌活动过度7例(37%)。BOO组和无或可疑BOO组术后3个月IPSS和QOL等参数改善不明显分别有15例(30%)和6例(32%)。结论压力-流率测定有无BOO,对大部分BPH患者仍有预测疗效的作用;但术前膀胱有效容量大小以及逼尿肌活动过度等因素影响了手术疗效。部分伴严重下尿路症状(LUTS)的BPH患者无BOO,手术疗效满意。术前BPH患者压力-流率测定应有选择应用,结果分析个体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剥橘式切除术(TmLRP-TT)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12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66例行TmLRP-TT,58例行TURP。术前2组年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并记录手术前后血电解质、手术时间、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Qmax、PVR、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mLRP-TT组和TUR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7.4±16.2)min及(50.9±13.9)min,导尿管留置时间(1.9±0.5)d及(3.6±0.7)d,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8±1.4)d及(6.7±2.2)d,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LRP-TT、组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无需膀胱冲洗,无低钠血症发生; TURP组有3.4%(2/58)术中输血,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7±0.6)d,44.8%(26/58)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术后3个月,2组患者IPSS、QOL、Qmax、PVR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URP相比,TmLRP-TT治疗BPH切割精准、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近期疗效和TURP相似,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剜切术用于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1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增生剜切术(前列腺等离子剜切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组织切除质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价术前、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残余尿量(PVR)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59.74±12.63)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2.62±17.95)ml、前列腺组织切除质量平均为(35.77±8.72)g、膀胱冲洗时间平均为(24.11±3.98)小时、留置导尿管时间为(88.12±14.86)小时、术后住院时间为(4.52±1.28)天,术后并发症率为12.0%(18/150)。术后6个月IPSS评分、QOL评分及PVR明显低于术前,Qmax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前列腺等离子剜切术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福施乐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福施乐治疗B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60例BPH患者采用福施乐治疗12周。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和前列腺体积为主要疗效指标,以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平均尿流率(Qave)为次要疗效指标,来评价福施乐治疗BPH的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IPSS评分、Qmax、PVR、QOL评分、Qave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前列腺体积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福施乐可明显改善BPH患者的排尿症状,增加尿流率,减少残余尿,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BP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需外科手术治疗的BPH患者41例,年龄57~88岁,平均71岁.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27 ~ 95 ml,平均(58.5±19.4) ml.接受120 W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PSS、QOL、Qmax和残余尿量(PRV)等指标.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电解质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41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2.9±10.7)min,血红蛋白平均下降(5.36±2.78) g/L.所有患者未输血,未发生电解质紊乱.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2.5±0.7)d.术后下尿路梗阻症状均有缓解.术前IPSS 25.3±5.4、QOL4.8 ±1.1、Qmax(8.0±3.2)ml、PVR(75.0 ±29.9) ml.术后1、6和12个月IPSS分别为7.2±4.7、5.3±4.5、4.5 ±4.0;QOL分别为2.2±1.5、1.4±1.3、1.1 ±1.1.无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未出现尿失禁和膀胱颈挛缩等并发症.结论 2μm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可明显改善BPH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手术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围手术期安全,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450 nm半导体蓝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23年3—11月40例采用450 nm半导体蓝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的BPH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变化及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1月Qmax明显高于术前[(16.8±2.5)mL/s vs.(7.9±2.1)mL/s,P<0.05],术后PVR明显低于术前[(14.6±11.4)mL vs.(110.0±42.1)mL,P<0.05],术后IPSS [(11.8±4.0)分vs.(25.0±3.1)分,P<0.05]及QoL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2.5±0.6)分vs.(5.1±0.9)分,P<0.05]。患者手术时间(52.5±15.5)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2.3±4.9)h,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6.5±3.8)g/L。2例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介入栓塞术(PAE)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9例高危BPH患者进行PAE治疗,对其随访半年以上,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年或以上的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PVR)、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