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骨巨细胞瘤是起源于骨的非成骨性结缔组织的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多数骨巨细胞瘤发生在长骨的骨端,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而不典型部位的骨巨细胞瘤,因缺乏特征性的X线征象容易误诊,笔者收集了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主要对其X线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摄X线平片和cT平扫,9例行MRI检查。结果45例ABC发生于长骨37例,占82.2%;发生于骨盆8例,占17.8%。伴有骨巨细胞瘤和骨纤维结构不良各l例。结论正确认识ABC发病机理及病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X线、CT和MRI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是正确诊断ABC,避免误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临床确诊率。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09年3月经X线平片诊断为骨巨细胞瘤17例患者X线平片、CT片、MRI片,并与病理结果结合分析。结果:本组17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中囊性型6例,溶骨型9例,恶性2例;伴动脉瘤样骨囊肿的2例,复发3例。X线及CT扫描均见骨端偏心膨胀性改变,无钙化,无硬化,部分病例可见粗大骨嵴,MRI在显示病灶范围、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周围结构受累情况及部分细节的表现上明显优势于其他影像手段。结论:X线平片结合CT、MRI对骨巨细胞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CT及MRI表现,其中全部病例行X线平片检查,16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结果 2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骨14例,骨盆2例,额骨1例,距骨1例,跟骨1例,腰骶椎各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DR平片均表现为膨胀性骨破坏,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行囊状膨胀性骨破坏13例,皂泡状混杂密度2例,腰椎体见有溶骨型破坏1例。其中软组织肿块12例,液液平面8例,MRI主要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6例T1WI上低信号内见混杂信号,5例在T2WI见液平面。结论综合运用多种影像检查方法 ,可提高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并给临床提供更多病变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余乐平  余文行 《江西医药》2010,45(4):353-355
目的探讨骨干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特征,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干巨细胞瘤的X线平片、CT、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骨干细胞瘤中,仅1例伴发动脉瘤样骨囊肿,CT、MRI对软组织肿块、骨性分隔等侵袭性特征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且以MRI为更佳。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尤其是CT、MRI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组织学构成。结论骨干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尤其是CT、MRI能更好评价其对软组织蔓延等侵袭性特征并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溶骨型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方法对10例病理诊断溶骨型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及临床体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以骨质破坏为主。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年龄,可对溶骨型骨巨细胞瘤做出较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骨巨细胞瘤是临床骨胳中发病率较高的肿瘤。通常好发长骨的干骺部,而发生于眼眶骨的则少见,本文报道近十年经临床手术切除,病理确诊3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①男1例,女2例;发病年龄3岁1例,42岁1例,52岁1例,瘤体位于左眼眶上壁2例,右眼眶下壁1例。②X线表现;眼眶病变部位呈多囊性样改变,骨皮质变薄。③病理检查:瘤体直径为4.5cm—7.2cm,边界清楚,骨质膨隆,外层为蛋壳样薄骨壳,切面松胀,呈暗红与黄白相间,伴有小灶性出血坏死。镜下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表现.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5例,其中男4例,女1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的表现及其对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 5例X线平片4例显示瘤巢,2例有软组织肿胀,1例误诊为骨巨细胞瘤.结论 瘤巢是确诊骨样骨瘤的关键,X线平片是诊断骨样骨瘤的重要的检查方法,但不典型的病灶可能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9.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骨的一种膨胀性、溶骨性、腔内充满血液的良性病变.1950年 Jaffe 和 Lichensten 在单纯性骨囊肿的病例中发现囊内有活动性血液,并且 X 线检查具有“气球”样特点,因而称之为动脉瘤样骨囊肿。这种疾病国内鲜见报告,我院自1985年至1980年共收治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岁、14岁和58岁。发病部位:左下颌骨双尖牙区;上腭骨;右上颌骨侵及筛窦。治疗效果:选用手术根治术切除病变骨体,其中一例侵及筛窦病例术后放疗,并观察3个月,未见复发,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63和S-100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这两种抗体是否可在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中起辅助作用从而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骨巨细胞瘤和其他一些富于巨细胞的骨肿瘤进行p63和S-100染色比较。结果 p63在骨巨细胞瘤和软骨母细胞瘤中表达阳性(P>0.05),在动脉瘤样骨囊肿,骨的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骨肉瘤中表达阴性(P<0.05)。S-100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阴性,在软骨母细胞瘤中表达阳性(P<0.05),而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等其他富于巨细胞肿瘤中表达阴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p63和S-100或许在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中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诊断学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及要点笔者收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1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骨13例,其中胫骨7例、股骨2例,桡骨2例、肱骨2例,颈椎椎体1例、骨盆1例、跟骨1例。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只要认真综合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对大部分病例不难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少见部位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特征表现,以提高对动瘤样骨囊肿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平片和CT片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脉瘤样骨囊肿的CT特征表现。结果病变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破坏14例;CT显示囊内纤维性或骨性间隔4例;密度不均呈多囊状,病变大部为液性低密度区,边缘表现为分叶状细薄骨壳10例;且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可有骨硬化。增强扫描,囊腔间隔强化而更清晰。结论 CT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囊内的表现,对其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CT表现特点,评价CT检查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X线平片和CT表现。结果ABC表现为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病灶密度不均,15例可见蜂窝样低密度影或液-液平面,13例出现软组织肿块。结论CT对ABC内部结构及软组织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肿瘤样病变。ABC的病理特点不同于骨巨细胞瘤和其他骨肿瘤,其手术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ABC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探讨,以期提高ABC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骨远端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病种、发病比率及其影像表现。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统计的4172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28例腓骨远端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腓骨远端骨肿瘤发病率为0.67%,良性居多,按发病比率由高至低排在前7位的依次为骨软骨瘤、骨囊肿、骨肉瘤、Ewing肉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和骨巨细胞瘤,其部位及影像表现均有一些各自的特点。结论腓骨远端骨肿瘤及肿瘤样改变,结合其部位特点、影像表现,并运用病种的发病比率的高低顺序综合考虑,对其诊断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应用骨水泥充填骨肿瘤切除或刮除术后缺损43例的初步观察,方法简便,近期效果满意。男24例,女19例;年龄7~63岁,平均27.7岁。本文治疗的肿瘤有骨巨细胞瘤、内生软骨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嗜酸性肉芽肿、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化性纤维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软骨瘤、软骨肉瘤、骨髓浆细胞瘤、骨恶纤、骨转移癌等。随访40例,平均时间32个月,除2例复发外,均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7.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多位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跖骨动脉瘤样骨囊肿非常罕见,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21岁。右足背肿物1年,逐渐增大,活动较多后疼痛,穿鞋困难,1年前右足扭伤病史。查体:右足背明显肿胀,未见静脉怒张,皮温不高,足背压痛,可触及7 cm×6 cm×4 cm肿物,质硬,位置固定,双踝及跖趾关节活动可,足背动脉可触及。X线平片示右足第2跖骨明显膨胀性骨质破坏(图1),病变累及整个跖骨,皮质菲薄,局部骨皮质断裂,跖骨头处可见细小骨嵴影。手术将跖骨完整切除。病理诊断为ABC。  相似文献   

18.
骨巨细胞瘤是骨骼的原发性肿瘤,无典型X 线表现者常易误诊。现报告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皆呈不典型 X 线表现。术前有4例误诊为溶骨型骨肉瘤,1例误诊为急性骨髓炎,另1例虽未误诊但 X 线表现也不典型,现分别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33岁,住院号27832。於80年3月23日入院。左膝关节疼痛肿胀半年余,进行性加重,近来不能行走。住院当日照左膝  相似文献   

19.
王维奇  荣阳  刘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12+114-112,114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X线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6例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及诊断价值。结果 206例骨巨细胞瘤发生了长管状骨188例,位于膝关节附近者146例,病变多为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缺损区。结论骨巨细胞瘤偏心性位于骨端,向关节面和干骨端扩张,是发生在成年人的单发良性肿瘤,偶有多发者。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分析作出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发病规律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单位1963年1月至2010年9月1161例经病理证实的股骨远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病种分布、发病比率、好发年龄及其影像学表现。结果1161例股骨远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良性肿瘤695例,恶性428例,肿瘤样病变38例。发病率前三位的分别是骨软骨瘤372例占32%,好发年龄5—25岁;骨肉瘤428例占27.9%,好发年龄10—25岁;骨巨细胞瘤199例占17.1%,发病年龄20~50岁。其余病变发病率相对偏低,由高到低依次为软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纤维肉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瘤、恶性淋巴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血管瘤;转移瘤。由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与软骨瘤大部分病例未作手术,其实际发病情况较经病理确诊者为高。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各自的相对特征性。结论股骨远端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虽然病种类型多,但其病种分布和发病比率有明显的差别,结合发病年龄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股骨远端的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