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 R CP)诊断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原因及梗阻程度的能力。背景:可用成像设备的局限性使M R CP的应用增多,M R CP是评估胆管梗阻患者的一种非侵入性的高精确技术。研究:共30例患者参与本研究。以应用脂肪抑制技术的T2加权快速旋转回声行M RCP,通过外科探查和临床随访证实M R CP的检查结果。结果:除1例患者外,M R CP均能够准确测定导管扩张和梗阻的水平。除外3例患者,M R CP可探明其他患者的梗阻原因。未探测到1例微扩张的导管系统中的胆总管结石,1例局限性慢性…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结石186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的外科治疗水平,对本院 1988 年 2 月~2004 年 1 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 186 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现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 186 例中,男性 90 例,女性 96 例;年龄 21~76 岁。经历 1~3 次胆道手术史者 18 例(9.7% ),其中胆管切开取石外引流者11 例(60.1% ),胆管切开取石内引流者 7 例(38.9% );有反复黄疸史者 182 例 (97.8%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发作胆管炎症状。术前均经 B 超、CT、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 RCP)单独或联合诊断或术中经胆道镜探查或胆道造影而诊断,并经手术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肝门胆管狭窄常见病因并评价影像学检查对肝门胆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北京军区总医院143例资料完整的肝门胆管狭窄患者病因及超声(US)、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结果,评价各影像检查对肝门胆管狭窄适应证及诊断价值。结果肝门胆管狭窄中恶性肿瘤占84.62%,良性病占15.38%。肝门胆管癌占72.73%,胆囊癌占6.98%,肝细胞癌并发门静脉癌栓2.80%,大肠癌肝门转移2.10%。良性狭窄以损伤性胆管、胆管囊肿、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结石及Mirizzi综合征多见。US、ERCP、PTC及MRI+MRCP诊断肝门胆管狭窄的准确率分别为84.62%、92.71%、100.00%、100.00%。结论现代影像学检查在鉴别肝门胆管狭窄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其良恶性病灶可切除性进行准确的术前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超声、腹部CT(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等三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简称ERCP)确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比较B超、CT和MRCP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 R CP确诊胆总管结石患者261例,B超、CT和M R CP对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41.7%、55.6%和81.5%,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管≤0.8c 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47例,B超、C T和M R C P对胆总管不宽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21%,30.8%和56%,B超与C 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 R C P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显示肝外胆管结石方面,MR CP明显优于CT和B超,尤其肝外胆管不宽的患者,B超和CT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胆管变异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影像表现,探讨MRCP对胆道变异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300位行MRCP患者影像分析胆系结石与胆管变异的相关性,另分析经皮穿刺造影(PTC)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的29例胆管异常MRCP的特异性与灵敏性。结果以PTC或ERCP为标准来分别判定超声、CT及MRCP检查胆管变异结果,三者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82%及57.14%、92.00%及50.00%、92.59%及100.00%。MRCP诊断胆管变异的灵敏性及特异性高于超声及CT检查,与超声检查灵敏性结果无明显差异。胆囊、胆囊管结石的情况胆囊管变异患者发生胆囊、胆囊管结石的概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0,P0.05)。结论 MRCP对胆管变异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在诊断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 (RPC)中的意义 ;方法 :在十二指肠镜下将造影导管插入胆管后注入造影剂显示肝内外胆管及胆囊 ;结果 :在 1 32例次ERCP检查中 ,5 8例 ( 47 5 % )经ERCP诊断为RPC ,其中 ,43例 ( 74 1 % )伴有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最好发于左肝内胆管。伴有胆囊结石及胆管狭窄的病人分别为 1 0例( 1 7 2 % )及 5例 ( 8 6 % )。但因部分病人胆管狭窄梗阻 ,肝内胆管显影不满意 ,实际比例可能略高于此 ;结论 :ERCP可以全面地展现出胆管系统形态学上的异常表现 ,准确定位结石 ,鉴别易于RPC混淆的疾病 ,在RPC的诊断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与肝内感染、胆汁淤滞、胆道蛔虫等因素有关。肝内胆管结石可弥漫存在于肝内胆管系统,也可发生在某肝叶或肝段的胆管内,且左叶明显多于右叶。在临床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症状一般不很典型,在病程的间歇期多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在急性期则可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症状(黄疸、畏寒、发热等)。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比较复杂,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外,还可通过B超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检查,以显示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和肝胆管的狭窄及扩张情况。此外,CT检查对肝内…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研究目的: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 CP)对于胆管狭窄而腹部影像学未发现肿块的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诊断手段,但其诊断的准确性有限。本项前瞻性研究目的是评价胆管内超声(ID US)区分良、恶性胆管狭窄的价值。患者与方法:61例腹部CT未发现肿块而ER CP检查发现胆管狭窄的无痛性黄疸患者,接受高频(20M H z)缆线引导探头的IDU S检查。通过组织病理学证实或临床随访作出最终诊断。评价ID US、ER CP或IDU S联合ER CP辨别恶性胆管狭窄中的诊断效果。结果:43例患者恶性胆管狭窄,18例良性狭窄。ER CP作出25例假阴性诊断,其中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肝内胆管结石并高位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86~ 2 0 0 0年 ,14 5例肝内胆管结石并高位胆管狭窄用B超、PTC、ERCP、CT、术中胆道造影确诊。采用联合手术 ,包括超声碎石镜、纤维胆道镜和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经肝门 (包括肝方叶切除 )途径切开肝总管、左右Ⅰ、Ⅱ级肝管狭窄段 ,狭窄胆管整形 ,自体带蒂胆囊瓣、肝圆韧带修复治疗。结果 :14 5例肝内胆管结石全部清除 ,高位胆管狭窄解除 ,并保留了胆总管正常生理通道和胆管末端括约肌的功能。术后无胆管炎症状出现。结论 :超声碎石镜和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自体带蒂胆囊瓣、肝圆韧带修复高位胆管狭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选择性PTC对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进行B超引导下选择性PTC。结果:可确定肝内胆管扩张狭窄以及结石的病变部位和范围。结论:B超引导下选择性PTC对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和胆管结构诊断以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了有胆管改变的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及纤维內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112例的X线片进行分析。把胆管改变分为结石梗阻、恶性狭窄或梗阻、良性狭窄或梗阻三类。指出结石梗阻的腔内充盈缺损和杯形梗阻是最可靠的诊断征象,恶性狭窄或梗阻单从形态虽然缺乏特征性,但按四段分段法(即肝门水平、胰腺上段水平、胰腺段水平及壶腹部水平)及胆管有无移位进行分析,多数病例也可确定其病因,良性狭窄或梗阻可见于手术创伤(根据病史)、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胰腺炎缩窄性乳头炎,也可根据病变部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共检出肝外胆管结石15例,肝内胆管结石10例,肝内外结石共25例;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共16例肝外胆管结石,8例肝内胆管结石,23例肝内外结石,3例漏诊,漏诊率为6%,诊断符合率为94%。结论临床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诊断检查肝外胆管结石疾病存在较高诊断符合率,且存在无创、简便、安全等特征,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我医院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经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进行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通过腹部CT检查,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的为53例,诊断率为53.00%;本次研究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通过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的为88例,诊断率为88.00%;经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的结果准确性明显高于经腹部CT检查的结果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正确率更高,更加具有优势,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联合磁共振成像诊断胆道梗阻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MRI对胆道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胆道梗阻患者,包括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胰头癌、胆管癌、胆囊癌、肝母细胞瘤、胆总管囊肿,术前行MRCP联合MRI检查.与手术结果对比,回顾性评价术前MRCP联合MRI定性及定位诊断.结果:①定位诊断:对肝内胆管结石梗阻部位显示率为87.5%,对其他梗阻部位显示率为100%;②定性诊断:术前诊断胆总管结石正确率为94.7%,肝内胆管结石正确率为75.0%,其他胆道梗阻正确率为90.9%~100%.结论:MRCP联合MRI作为无创性检查技术,可提高胆道梗阻病因的定性诊断率,对提高胆道梗阻性质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er 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诊断肝胆管结石85例,造影结果经手术验证,结石的正确诊断率92.7%,肝胆管狭窄的诊断率83.7%,文中讨论了PTC对肝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本组病例中假阳性结石及假阴性结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 MR) 胆管造影对胆石症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 用重T2 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作MR 胰胆管造影263 例, 采集资源影像后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3 D 重建。结果: 发现65 例胆结石。胆总管结石( 或伴胆囊、肝内胆管结石) 54 例, 其中嵌顿性结石19 例、非嵌顿性结石30 例、复合性胆总管结石5 例; 胆囊结石( 或伴胆管扩张) 11 例。其MR 胆管造影表现, 各具有形态特征。结论: MR 胆管造影能确定胆石的存在、大小和数目,诊断准确性高、定位精确。它属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技术, 安全、有效, 特别适用于不准备作介入治疗的胆石症者, 可作为有效的术前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结石伴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86例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患者的外科治疗,其中狭窄胆管切开成形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2例(占48.7%);肝部分切除术44例(占51.3%)。结果术后B超及胆管造影检查:左肝内胆管结石49例,治愈47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1例,治愈8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12例手术后治愈;余14例残余肝内胆管结石经1~4次术后胆道镜取石;9例取净肝内残余结石而治愈。随访1~8年者75例,无再手术率。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理想术式,一些非肝切除术有时亦是可取的,术后纤维胆道镜检查与治疗对诊治残余结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Muhiplanar reformation,MPR)技术在胆管阻塞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结合MPR技术对60例临床疑似胆管阻塞的患者进行诊断.其中24例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16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v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ERCP)检查,28例行病理活检或外科手术.将16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MRCP成像、ERCP、病理活检及外科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结果:检查结果如下:胆总管结石34例.恶性狭窄14例,良性狭窄2例.胆石症12例.16层螺旋CT诊断且日管结石的准确率为91.1%.16层螺旋CT诊断胆管狭窄的准确率为88.9%.其中1例小胆总管结石未能检出,2例初诊为胆管结石的病人后经诊断为恶性胆管狭窄.结论:16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是一种快速、无创技术,在诊断胆管阻塞原因方面具有极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右后叶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25例右后叶胆管结石病人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和随访,随访率82%。结果 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优良率91.2%结石复发率为14.4%,肝叶切除最好。结论 利用现代影像检查和良好的胆系造影能明确右后叶胆管结石的诊断。B超加PTC是最有意义和最佳的术前诊断检查。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内胆管结石状况和肝胆系统的病理改变选择合理的术式:孤立性右后叶胆管结石应积极行单纯性肝叶、段或亚段肝切作,从严掌握胆肠吻合指征,合并多叶、多段广泛多发胆管结石并多处胆管狭窄需采用几种方式的联合手术,配合术中B超和胆道镜取石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58-1659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肝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肝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64)与对照组(n=136),观察组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肝内胆管结石清除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P<0.01);胆管狭窄解除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P<0.01);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P<0.01)。结论:胆道镜用于肝切除术后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的治疗,能够在彻底清除胆管结石的基础上有效解除胆管狭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