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中医学症状产生的根源是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中医学症状有其基本的病机,然而引起这些基本病机的原因则因不同疾病:不同证而别。中医学整体审查的目的是辨证论治,在辨证过程中特别强调一些代表该证主要矛盾的主要症状。中医学症状对疾病的诊断意义比较有限,其广度有待扩展。中医学症状依然欠客观、标准、量化,尚须进行深入的研究,亦须在较高层次上阐明中医学症状的病理本质。  相似文献   

2.
李瑞琴  宋建平 《新中医》2009,(6):117-118
1 疾病的中医基本病机、证型有规律可循 中医学认为,每一种疾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演化趋势、转归预后等方面均有其特点与规律,治疗有相应的基本原则与方药。同一疾病由于病变阶段、个人体质、外部环境等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证,有着不同病机,其治法与方药亦相应有别。根据疾病在变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病位、病变程度分类所产生的中医证型均可称为基本证型,所反映的病机即是该病的病机特点,其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寻求其它原因如病人体质、身患其他疾病、治疗经过、工作生活环境等对中医证型的影响规律相对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3.
论阳虚痰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文蓉  卢泰坤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72-16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近年,由于生态改变导致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导致生活紧张等原因,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医学没有COPD这一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症状及特点,应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咳嗽、喘病、痰饮等范畴。笔者通过对本病的深入研究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阳虚痰瘀、壅塞气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现就其发病机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论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朝瑜 《天津中医药》2004,21(5):430-432
抑郁症属中医学中的情志疾病,是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虽临床表现不一,但都有共同病因,即情志不遂,由此而产生的共同病机系以气滞、气逆为主的气机失调,与瘀血、痰结、寒热互结合而为病。气机失调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与抑郁症相关的中医病证散见于古代医籍中,包括:郁证、癫病、梅核气、百合病、脏躁等。其基本治则为理气、降逆、散结。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病机复杂。基于这种复杂性,本文将高血压病的病机分为基本病机、症状病机、证候病机、疾病病机和微观病机等几个不同层次,并分析病机层次间的联系,及各层次的理论和临床意义,着重指出了症状病机在高血压病痛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病机是中医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根据不同标准可有不同的层次划分。论述症状病机、证候病机、疾病病机三者的内涵与关系,尤其强调疾病病机的重要性。糖尿病肾病的疾病病机为阴精丢损,导致命门真阴亏虚,继发肾气、肾阴、肾阳化源均不足,治疗当填补真阴;证候病机为肾气、肾阴、肾阳亏虚,继而产生痰湿、瘀血等邪实停留的"虚气留滞"病机,强调正虚是产生邪滞的前提,治疗强调扶正以祛邪;症状病机是表现于外的直接病机,是辨证、辨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异病同证"是中医学对病证关系的特殊认识,起初是指不同的病具有相同的病机,从而表现出相同的证候,反映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临证中主要体现在一方用于治疗多种病证。随着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形成,"异病同证"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多指西医诊断不同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从而表现出相同的证候。股骨头坏死、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是发于髋关节骨骼、软骨及滑膜的3个不同解剖组织的3种疾病,在疾病的晚期出现了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和腰膝酸软、行走无力的证候,无论是症状体征或中医证候,均表现出其相似性,体现着中医学"异病同证"的思想,本文从临床症状、影像变化、中医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探析3种疾病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结果发现,除了临床症状体征相似,3种髋关节骨病晚期均见关节软骨退变、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质增生及软骨下骨囊变等相似X射线表现;肾藏精、主骨生髓,只有肾精充足,筋骨方可得以骨髓充养,肝藏血、主筋,肝血充足筋骨才能濡养,病至晚期,3种疾病与肝肾脏腑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肝肾不足、经脉筋骨失养是3种髋关节骨病晚期的共同病机,肝肾亏虚、腰膝酸软、行走无力亦成为其共同证候。不仅为"同证"提供理论依据,也有助于"异病"的鉴别诊断、提高髋关节疾病的诊断水平、丰富中医学"异病同证"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中很重要的概念。"辨证论治"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辨证论治"即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理论。辨证论治所辨的对象是证候,即症状和体征,辨的结果是疾病的病机,病机又是论治的依据或前提。病机与证候不能混用,另创"证候"概念代替病机是脱离中医基本理论的错误作法。"证"的研究实际是脏腑病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也就是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异病同治"的思想最初体现在《黄帝内经》的论述中,最终真正确立于《伤寒杂病论》[1-2]。"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中的特色之一。中医学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是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中医治疗疾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疾病本身,而是着眼于疾病的"证",不管是什么疾病,只要在其发  相似文献   

10.
胃脘痛既是一个独立的病症,又是脾胃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者,均可归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其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两脏,以肝郁气滞、脾运失职、胃失通降为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显著。现就近年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