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及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入我院的200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慢性胃炎的内镜表现》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分为两类,A类患者117例,B类患者83例。均行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及Hp感染检测,分析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及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胃镜下A类患者病理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并以白色居多,血管充分暴露且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B类患者病理表现为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A类患者病理诊断符合率、肠上皮化生率、不典型增生率、Hp感染率分别为71.79%、11.11%、9.40%、54.70%,均低于B类患者(85.54%、21.69%、22.89%、73.49%,P<0.05)。结论 CAG患者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Hp感染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内镜诊断及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探讨提高两者符合率的方法.方法:纳入内镜诊断并行病理活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92例,对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CAG内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了解两者诊断CAG的符合率.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内镜下表现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均经内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CAG82例,诊断符合率为68.33%。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变薄(A)和白相为主、血管暴露并透明可见(B)37例,病理证实为CAG17例,占45.95%;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粗糙(C)33例,病理证实为CAG19例,占57.58%;内镜下表现为可见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D)15例,病理证实为CAG9例,占60%;内镜下表现为A+B+C19例,病理证实为CAG17例,占89.47%;内镜下表现为A+B+D16例,病理证实为CAG15例,占93.75%。结论:内镜下多种表现对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价值,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内镜诊断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06例内镜诊断的CAG患者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内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应用尿素酶法检测Hp.结果:(1)106例CAG胃镜下表现为A型24例(22.6%),B型 36例(34.0%),C型46例(43.4%).106例内镜诊断CAG患者中病理诊断CAG 89例,符合率为84.0%(89/106).(2)C型患者中重黏膜萎缩率最高为60.9%,B型为8.3%,A型为12.5%,C型与B型、A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Hp感染率C型>B型>A型,三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镜检查是诊断CAG的最佳手段,CAG的Hp感染率较高,且随着萎缩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病理诊断的临床对比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内镜检查以及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诊断42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25例结果确诊,其中17例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59.52%(25/42);内镜下黏膜变薄、白相为主、黏膜粗糙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83.33%)、异型增生6例(50.00%)、肠上皮化生3例(25.00%);三种内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以内镜下黏膜变薄、白相为主、黏膜粗糙的诊断符合率要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内镜下表现。结论内镜检查可见胃粘膜粗糙、变薄以及白相等表现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因此临床检验可以将内镜检查相结合,以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胃镜检查后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择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胃镜诊断为CAG的11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其和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及其与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在胃镜诊断下判断为CAG的110例病人当中,Hp为阳性的病人为48例,占总数43.64%;病理学诊断为CAG的病例中,Hp阳性共43例,占总数64.18%。病理诊断的CAG病例Hp阳性率明显比胃镜检查的CAG病例高(P 0.05)。胃镜下CAG表现及其与Hp感染相关性中,存在伴发表现者Hp阳性率明显比一种表现者更高(P 0.05);萎缩程度越高,肠上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均加重,且Hp感染程度增高(P0.05)。结论胃镜检查对于CAG的诊断有着一定的临床价值,但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CAG结果常存在较大差异,应积极全面分析临床表现、Hp感染情况及病理相关形态改变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加强病例随访,以提高病人治疗和预后的安全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萎缩程度与肠上皮化生(IM)程度、异型增生(ATP)程度及HP感染程度有相关性,可以结合三者的程度为CAG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内镜诊断CAG临床符合率为71.25%,合并肠上皮化生占50.88%,合并异形增生占29.82%。C型诊断率显著高于A、B型(P0.05),C型内镜表现患者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率亦显著高于A、B型(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占64.91%,有吸烟史的占70.17%,有肠胃病史的占66.67%,有腹痛史的占71.93%,表明患者的年龄、肠胃病史、吸烟史、腹痛史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出现有关(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中,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两种方式联合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意义极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的关系及根治Hp对萎缩性胃炎的影响。 方法 :对胃活检组织病理切片进行Hp的检测 ,并对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CAG伴肠化、CAG伴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Hp阳性患者进行Hp的根除治疗 ,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Hp感染与CAG关系密切 (P <0 .0 5 ) ;与CAG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显著相关 (P <0 .0 1) ;根除Hp后CAG、CAG伴肠化逆转不明显 (P >0 .0 5 )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有显著好转 (P<0 .0 5 )。结论 :①Hp感染与CAG有关 ,与CAG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显著相关。②根除Hp有助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逆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和相对应的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相关性。方法:将我院102例病理诊断明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按Hp感染的细菌密度,活检病理的腺体的萎缩程度的轻、中、重度及肠化程度的轻、中、重度对比分析。结果:Hp感染密度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萎缩程度呈正相关(<0.01),但与肠化程度不相关(>0.01)。结论:在病理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中,Hp感染细菌密度与萎缩程度正相关。Hp感染细菌密度与肠化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炎类型与反流性食管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ao BX  Duan LP  Wang K  Xia ZW  Lin SR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674-2678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炎类型及食管酸暴露的影响,特别是 Hp 的定植密度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关系,进一步探讨 Hp 在反流性食管炎(R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具有典型反酸、烧心等症状的22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胃食管24h pH 监测。根据胃镜下食管黏膜有无糜烂诊断 RE 或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结合胃镜及病理,将胃炎分为4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组(CNAA 组,胃窦慢性非萎缩炎症为主,胃体部黏膜基本正常);慢性非萎缩胃炎组(CNAG 组,胃窦、体均有明显慢性非萎缩性炎症);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组(CAA 组,慢性胃窦萎缩性炎症);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 组,慢性胃窦、体部多灶性萎缩性炎症)。WS 染色诊断 Hp 感染状态,并根据 Hp 定植密度分为轻、中、重度感染。24h pH 监测以DeMeester 积分≥15为阳性诊断标准。结果 223例 GERD 患者中62例(27.8%)胃镜证实为 RE,余161例(72.2%)为 NERD。Hp 阳性者67例(30.0%),Hp 阳性及 Hp 阴性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RE发生率、pH 监测阳性率、DeMeester 积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3例患者中 CNAA 45例(20.2%),CNAG 88例(39.5%),CAA 65例(29.2%),CAG 25例(11.2%)。Hp 阳性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胃窦、胃体部非萎缩性慢性炎症(56.7%),与 Hp 阴性组患者胃炎的构成比显著不同(P<0.05);RE 组 CAG 所占比例低于 NERD 组(6.5%比13%);67例 Hp 阳性的 GERD 患者中,胃体部中重度感染组的24h pH 监测阳性率及胃内平均 pH 值与轻度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4%比73.5%和2.3±0.8比2.0±1.1,P<0.05)。结论 Hp 感染对胃炎的类型和部位有明显的影响;Hp 感染的部位和程度对胃内酸度及食管酸暴露的程度亦有显著影响;弥漫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对 RE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有病理结果的226个病例,分析内镜下表现,研究其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内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226例,病理诊断为CAG 165例,非CAG 61例,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73%,镜下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黏膜粗糙,颗粒状或结节样表现及两者均有者敏感度分别为12.7%、50.9%、26.5%,特异度分别为83.6%,34.4%、83.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7%、67.2%、85.7%。胃窦、胃角、胃体、贲门下区、胃底分别有100、30、15、17、3例;黏膜隆起凹陷者共41例,其中CAG 37例,肠上皮化生35例,符合率分别为90.2%、85.4%;CAG伴肠化、上皮内瘤变、疣状胃炎、充血糜烂、息肉分别有135例(81.8%)、18例(10.9%)、17例(10.3%)、65例(39.4%)、15例(9.1%)。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关性稍差,镜下各种表现的灵敏度均不高,两种表现兼具者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表现者。胃黏膜隆起凹陷可作为诊断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镜下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以此来探讨胃镜检查在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且直视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240例,所有病例在胃镜检查之后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40例患者在胃镜直视下均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病理检查确诊214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112例伴随肠上皮化生,46例伴随异型增生;26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89.2%。胃镜下的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为20.5%-98.2%。胃镜下三种表现同时存在时对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敏感性较高,且阳性率与单一表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174例为Hp阳性,66例为Hp阴性;Hp阳性患者肠上皮化生占73.2%(82/112),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的27.8%(30/11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将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蔡雯  赵玲  吴学勇  涂丽 《河北医学》2023,(12):2059-2063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与14C尿素呼吸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102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内镜检查及14C尿素呼吸试验,比较Hp阳性组及Hp阴性组患者的14C-UBT检测值,并分析慢性胃炎患者内镜下表现与14C-UBT检测值的关系;比较不同胃炎类型患者14C-UBT检测值。结果:Hp感染阳性患者14C-UBT检测值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内镜下有皱襞增生的慢性胃炎患者14C-UBT检测值大于无皱襞增生,有萎缩患者的14C-UBT检测值大于无萎缩患者(P<0.05)。10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共检出浅表性胃炎40例、糜烂性胃炎9例、萎缩性胃炎53例,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14C-UBT检测值大于浅表性胃炎患者(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14C-UBT检测值与Hp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镜及胃黏膜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接受胃镜及胃黏膜病理、Hp检测,统计所有患者的Hp阳性率,分析Hp感染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p阳性率为70.89%(63/89)。Hp阳性者胃黏膜萎缩程度、肠化分级、活动性、炎症程度分别与Hp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萎缩程度、肠化分级、活动性和炎症程度与Hp感染呈正相关(r=0.265、0.267、0.210、0.472,均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感染与萎缩程度、肠化分级、活动性及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胃炎(CG)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内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352例老年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之间进行相关性对照研究?结果:内镜下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NAG)225例,萎缩性胃炎(CAG)127例?与病理诊断比较,非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98.67%,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66.93%?多项内镜表现同时存在对病理诊断的相关性(85.50%)显著提高?结论:非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可信度较高,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缺乏足够的相关性,但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且多项内镜表现同时存在时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目前内镜下的诊断尚不能替代黏膜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慢性胃炎患者特点与病理诊断的对比。方法:选取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改变。结果:胃镜下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13例,而病理诊断为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79例,而病理诊断为8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误差较大,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几乎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较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更高的HP感染、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比例。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定期复查,及早发现早期胃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12月胃镜检查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病例对照分析计算。分别总结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各种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CAG的镜下表现的临床价值。结果:胃镜诊断的70例CAG病例中,病理诊断CAG51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85%。结论:CAG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病理诊断中的镜下描述及临床意义价值较高,但胃镜检查有助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8.
薛振龙 《当代医学》2010,16(31):53-54
目的探讨胃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胃镜诊断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镜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分别计算胃镜下CAG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CAG、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敏感性,HP感染和肠上皮化生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CAG中病理诊断107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9.2%。胃镜下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CAG的敏感性为20.5%~98.2%。胃镜下3种表现共存时对病理诊断CAG、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敏感性较高,其阳性率与单一表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镜直视下的黏膜变薄、皱襞变平;血管透见、白相为主,黏膜粗糙、颗粒状或结节样改变共存时对CAG、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病理诊断价值最高,但正确的诊断还需要胃镜直视与病理诊断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  沈鼎明  沈薇  李孝生  冷志  何璐 《重庆医学》2005,34(12):1843-1843,184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CAG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计算胃镜下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CA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57例患者中胃镜诊断CAG41例,CAG合并浅表性胃炎(CSG)16例;病理诊断CAG28例,CAG合并CSG10例,CSG19例。CAG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6.67%。CAG胃镜下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的敏感性(41.32%~65.78%)均不高。胃镜下某些表现对病理诊断CAG的特异性较高,如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透见对CAG病理诊断的特异性为73.67%,若胃黏膜皱襞变薄,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和血管透见,黏膜粗糙不平和颗粒样改变等3种胃镜下表现并存时则对CAG病理诊断的特异性高达100%。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和病理诊断有一定相关性,胃镜和病理检查的紧密结合有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胃泌素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老年人更容易接受的CAG的诊断方法.方法:对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40例浅表性胃炎(CSG)患者,进行血清胃泌素水平、Hp、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比较:CAG组血清胃泌素水平较CSG组有显著降低(P<0.01);CAG Hp阳性组较CSG Hp阳性组也有明显降低(P<0.05);CAG组CD4、CD4/CD8较CSG组有显著降低,特别在Hp阳性组降低更明显(P<0.01),CD8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血清胃泌素、CD4、CD8、CD4/CD8诊断CAG的最佳界值分别为9.2(敏感度0.702,特异性0.974),27.7(敏感度0.787,特异性0.513),28.6(敏感度0.787,特异性0.872)和0.95(敏感度0.617,特异性0.769).结论:血清胃泌素可作为CAG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结合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及Hp检测,对老年人CAG筛选、病情发展及预后的评估均有一定意义,对难以接受内镜检查的老年人增加了一些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