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AR)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MIMIC-Ⅲ数据库中于2001~2012年入住ICU的HFpEF患者进行分析,共入组1 228例HFpEF患者,通过X-tile软件,以AAR最佳截断值分为高AAR组(AAR≥1.42)和低AAR组(AAR<1.4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住ICU后1年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FpEF患者AAR与入住ICU后1年全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高AAR组患者的年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房颤/房扑的比例及血清肌酐水平高于低AAR组,体重、BMI、收缩压、血红蛋白水平、使用利尿剂的比例低于低AA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高AAR组HFpEF患者的生存率低于A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AR、年龄、BMI、收缩压、使用利尿剂是HFpEF患者入住I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心肾综合征(CR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1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PLR测定水平绘制PLR预测CRS预后的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别以心源性死亡或心衰再入院为终点事件绘制Kaplan-Meier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CRS患者心源性死亡和心衰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PLR的最佳截断值为213.92,据此将CRS患者分为低PLR组(<213.92)576例,高PLR组(≥213.92)375例。与低PLR组相比,高PLR组年龄升高,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降低,脑钠肽前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P<0.05)。分别以心源性死亡和心衰再入院为终点事件,Log-rank检验显示低PLR组CRS患者生存状况均好于高PLR组(P均<0.001)。高PLR、高龄、高脑钠肽前体、高C反应蛋白为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HR(95%CI)为2.573(2.000~3.310)、1.649(1.419~1.917)、1.111(1.045~1.181)...  相似文献   

3.
目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是诊断心力衰竭的有力标记物。本文旨在研究肾功能不全(血肌酐(Cr)>133μmol/L)的情况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的变化,并初步探讨Cr>133μmol/L时NT-pro BNP诊断心力衰竭的截断值。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20例合并肾功能不全未行血液透析治疗)和115例心功能正常患者(其中39例合并肾功能不全),测定其血浆NT-pro BNP和血肌酐浓度。结果无论正常组还是心衰组中,肾功能不全患者的NT-pro BNP浓度明显高于相应的肾功能正常患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的截断值2 200 ng/L时诊断心力衰竭伴肾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敏感性(0.795)和特异性(0.797)。结论NT-pro BNP检测结果明显受到肾功能的影响,当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肾功不全时NT-pro BNP相对升高,相应的提高其截断值可以有效提高心力衰竭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LAR)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中在ICU住院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LAR与患者28 d全因死亡风险的整体关系。根据RCS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LAR组和高LAR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LAR与28 d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患者1 659例。死亡组年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肌酐,乳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镁,国际标准化比值,合并恶性肿瘤、心源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的比例均高于存活组,而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值及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比例均低于存活组(均P<0.05)。LAR与患者28d全因死亡风险整体呈非线性趋势关系(χ2=46.930,P<0.05),且死亡风险随LAR的升高而增加(均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功能不全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 2012 年于解放军总医院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装置的51 例心衰患者。根据肾病膳食改良试验(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 公式法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将患者分为两组:显著肾功能不全组(GFR < 60 ml/min) 和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组(GFR ≥ 60 ml/min),观察其治疗和预后情况。 结果 经平均31.4 个月随访,显著肾功能不全组全因死亡率(Logrank检验P =0.02) 及全因死亡与因心衰住院联合终点事件风险(Log-rank 检验P =0.001) 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组。Cox 回归分析显示GFR、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le end systole diameter,LVEDd) 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ERB) 治疗与全因死亡及因心衰住院风险升高显著相关。 结论 肾功能不全显著增加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4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素氮(BUN)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86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取所有患者BUN的中位数M=14 mg/d L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高BUN组和低BUN组,并比较两组基线人口统计学资料、BUN、血红蛋白、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水平、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及病死率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死亡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BUN组心衰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比、收缩压、体质量指数(BM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YHA IV级比率、NT-pro BNP水平高于低BUN组患者(P均0.05);血红蛋白、GFR及LVEF低于低BUN组患者(P均0.05)。对影响患者死亡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N水平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尿素氮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GFR相比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度、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对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中度、重度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对其进行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分别分A,B组,分别观察比较其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经抗心衰治疗后BUN、Cr、UA、Cys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经抗心衰治疗后Cr、UA、Cys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重度心衰患者随着心功能改善,其肾功能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观察和分析肾功能不全对慢性充血性心衰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慢性心衰住院病例,共入选273例患者,根据血肌酐值将273例患者分为A(肾功能正常)、B(肾功能代偿期)、C(肾功能失代偿期)三组,分析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等.结果 分析273例患者,其中合并肾功能失代偿期者99例(36.3%).与A、B组的患者相比,C组患者年龄较大,心功能较差,病死率高.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在肾功能失代偿期的患者明显升高(P<0.01).肾功能不全是增加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住院时间长,住院病死率高,肾功能不全与心衰的预后密切相关,肾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与肾功能正常者相比,其死亡率可增加40%~200%,肾功能不全是增加慢性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肾功能不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及肾功能不全对CHF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NYHA心功能Ⅲ,Ⅳ级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结果 CHF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5.5%.NYHA心功能Ⅳ级患者的血清Cr浓度明显高于NYHA心功能Ⅲ级患者(P<0.01);在血清Cr浓度升高的患者中,NYHA心功能Ⅳ级的比例较高,而NYHA心功能Ⅲ级的比例较低(均P<0.05),且血清Cr与B型脑钠肽(BNP)呈正相关(P<0.01).CHF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明显升高(P<0.01).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血清Cr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的回归系数为0.01,优势比(OR)为1.01(P=0.007,95%CI:1.003~1.017),BUN的回归系数为0.088,OR为1.092(P=0.009,95%CI:1.022~1.167).结论 Cr,BUN分别是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是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合并肾功能异常情况及心、肾功能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住院慢性心衰患者34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门诊体检的心功能正常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一般资料、基础疾病及相关指标和肾功能异常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合并肾功能异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人员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构成情况、心率、血压、Scr、BUN、UA、GFR、LVEDD、LVEF、LAD、I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肾功能异常162例,占46.6%(162/348);对照组合并肾功能异常19例,占15.8%(19/348).观察组合并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NYHAⅡ级85例,伴发肾功能不全19例,占22.4%;Ⅲ级124例,伴发肾功能不全30例,占24.2%;Ⅳ级139例,伴发肾功能不全51例,占36.7%.观察组NYHAⅣ级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NYHAⅡ级和NYHA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Ⅱ级和NYHAⅢ级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易合并肾功能异常,心功能减退者其肾功能异常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特异性的膜受体1(TNFR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尿酸(uric acid, U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AMI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者与未合并者TNFR1、MCP-1、UA及肾功能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NFR1、MCP-1、UA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因子对AMI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108例AMI患者中,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者48例(合并组),未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者60例(未合并组)。合并组TNFR1、MCP-1、U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合并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示,TNFR1、MCP-1、UA与S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各肾功能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队列研究分析血清白蛋白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HF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伴随疾病、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药物治疗情况等资料(源于GREATWAL研究,编号:NCT04062500)。排除其他类型HF等情况后,最终纳入317例HFpEF患者。根据血清白蛋白的中位数把HFpEF患者分为低白蛋白组(<40g/L)和正常白蛋白组(≥40g/L),并比较了两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此外通过K-M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评估血清白蛋白对HFpEF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负相关(rs=-0.242,P<0.001),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肌酐无关(P>0.05)。在K-M生存曲线分析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11)。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低白蛋白分组的HFpEF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比为2.255(95%CI:1.183~4.301,P=0.014)。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低白蛋白分组的HFpEF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比为2.095(95%CI:1.098~3.998,P=0.025)。结论血清白蛋白可能是HFpE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联合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与峰值收缩压(peak SBP)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3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就诊并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的慢性心衰患者170例, 射血分数均<40%, 随访患者直至出现全因死亡事件或随访结束, 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心肺运动试验结果, 探索慢性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预测指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47(182, 1 764)d, 34例患者出现全因死亡事件, 死亡患者较幸存患者糖尿病患病比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使用比例、VE/VCO2 slope和peak SBP*VE/VCO2更高, 峰值耗氧量(peak VO2)更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E/VCO2 slope和peak SBP*VE/VCO2预测慢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8(P=0.008)和0.681(P=0.001), 最佳阈值分别为>40.95(P=0.008)和>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FT3/FT4)比值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0 607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重要数据缺失、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及失访患者后最终纳入9 343例。以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为终点事件,平均随访3.2年(2~8年)。最终死亡3 915例,其中心血管死亡2 728例。根据FT3/FT4比值将患者三等分为3组,比较3组患者基线资料,Cox回归以及Kaplan-Meier (KM)生存分析FT3/FT4比值对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整体鉴别指数(IDI)分析FT3/FT4比值联合NT-pro BNP评估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价值。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T3/FT4比值是心衰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强预测因子。FT3/FT4比值每升高0.1,心衰患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4.8%(HR=0.852,95%CI:0.765~0.948,P=0.003),心血管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1):1641-1645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登记管理的17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透析数据、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入透时的基本信息、基线实验室指标、基线RDW及随访期内的平均RDW;Cox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及RDW能否预测老年MHD的全因死亡及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2例老年MHD患者,平均(66.3±6.1)岁,透析龄(27.3±15.3)个月,其中男性94例(54.6%),随访期内患者死亡37例,和生存组相比较,死亡组基线RDW、时间平均RDW、血PTH高、血C反应蛋白(CRP)、血脑钠肽(BNP)高(P<0.05),血白蛋白低(P<0.05)。校正多项混杂干扰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RDW、血白蛋白、血CRP、血BNP是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结果显示,RDW=14.75%是预测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最佳截点(P<0.01)。结论:高RDW是老年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晏堃 《广西医学》2006,28(10):1565-1566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 将10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 足够热能,对照组为低蛋白饮食 足够热能.治疗10 d及30 d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和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结果 治疗30 d后,治疗组BUN、Cr明显下降(P<0.05);PA、ALB较对照组有所增高(P>0.05).结论 优质低蛋白饮食能够延缓慢性肾不全患者肾功能的恶化,并能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入院时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 Ⅰ,apoA Ⅰ)水平对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15日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首诊为PE的患者161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apoA Ⅰ预测全因死亡的最适截断值,根据其结果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以入院时间为起始点,2019年9月15日为随访截止时间,研究截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描绘生存曲线及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2条生存曲线,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apoA Ⅰ等对PE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随访期间死亡39例,病死率24.22%.ROC曲线计算apoA Ⅰ最佳截断值为0.965 g/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the curve,AUC)为0.716,95%CI=0.616~0.815.高水平组(≥0.965 g/L,112例)、低水平组(<0.965g/L,49例)患者分别死亡15例、24例.高水平组PE患者病死率约为13.39%,低水平组病死率为48.98%.使用单因素Cox分析,对PE患者预后有意义的指标包括年龄、危险分层、TC、恶性肿瘤史、使用他汀类药物、apoA Ⅰ水平(P<0.2).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PE预后的独立因素为年龄(P=0.001)、使用他汀类药物(P=0.003)、恶性肿瘤史(P=0.001)、apoA Ⅰ水平(P=0.004).apoA Ⅰ <0.965 g/L对PE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Log-rank检验显示,低水平组apoA Ⅰ生存率明显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入院时apoAⅠ的降低与PE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能够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甲状旁腺素(PTH)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18例疑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同时检测BUN、Cr、PTH,根据BUN结果分成A、B、C三组。A组(n=67)BUN≤7.14mmol/L,B组(n=31)7.14 mmol/L21.4mmol/L并比较三项指标,同时检测正常对照组的相同三项指标。结果A组的BUN、Cr、PT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PTH与BUN、Cr呈线性正相关(r分别=0.73,0.66,P均<0.05)。结论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检测PTH可以监测肾衰竭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珍珍  叶莉莉  陆建红  范德墉 《浙江医学》2024,46(7):722-727,746
目的探讨强离子间隙(SIG)对急性肾损伤(AKI)危重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IV)(V2.0)获取2008年至2019年ICU中成年AKI患者9118例的数据。根据AKI危重患者90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SIG水平与90d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确定SIG的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低SIG组和高SIG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低SIG组和高SIG组30和90d累积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SIG与AKI患者30、90d全因死亡率的关系。亚组分析进一步研究SIG水平与90d全因死亡率可能的交互作用。结果根据AKI危重患者90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6058例和死亡组3060例,90d全因死亡率为33.56%。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查尔森合并指数、阴离子间隙、白蛋白、血磷、SIG、WBC、Hb、红细胞分布宽度、PLT、肌酐、尿素氮、PT、PaO2、血总钙、血镁、去甲肾上腺素、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合并高血压、房颤、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心肌梗死、心脏骤停、脓毒症比例、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CS分析显示,AKI危重患者SIG水平与90d全因死亡风险呈非线性趋势关系(P=0.010)。以SIG=4.87mmol/L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SIG组(<4.87mmol/L)4592例和高SIG组(≥4.87mmol/L)4526例。低SIG组30和90d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9.60%和26.26%,高SIG组分别为33.65%和40.9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与低SIG组比较,高SIG组患者30和90d累积生存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高SIG水平(≥4.87mmol/L)是AKI危重患者30和90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亚组分析显示,除了年龄、合并高血压外,大多数亚组分层因素对SIG水平与90d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高SIG水平(≥4.87mmol/L)是AKI危重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SIG对AKI危重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预后不良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老年住院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 EF)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07年8月至2012年2月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不同病因的340例老年HFr EF患者,依据血清LDL-C水平分为3组:低水平LDL-C组(LDL-C≤2.266 7 mmol/L),中等水平LDL-C组(LDL-C≤2.873 3 mmol/L),高水平LDL-C组(LDL-C>2.873 3 mmol/L),分析各组全因死亡率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水平LDL-C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340例患者中共116例发生全因死亡。其中高水平LDL-C组全因死亡率为23.89%,低于中等水平LDL-C组36.09%及低水平LDL-C组43.36%(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水平LDL-C组全因死亡低于其余2组(Log Rank=12.595,P=0.002)。根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低水平LDL-C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是高水平LDL-C组患者的2.135倍(95%CI:1.311~3.477,P=0.002)。结论高水平的LDL-C与老年住院HFr EF患者长期全因死亡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