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刺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在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采用针刺、维生素B12穴位注射疗法与常规针刺方法对照观察.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82.5%,对照组痊愈率52.5%,3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97.5%,对照组痊愈率77.5%,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面神经麻痹采用针刺、维生素B12针穴位注射法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透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5例,采取透刺加电针的疗法;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针刺法加电针,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69.33%,对照组痊愈率48.0%,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透刺加电针的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患者采用针刺廉泉、外金津玉液、人迎、天突以及配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每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以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痊愈率为35.7%,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改善中风后吞咽功能的方法,可明显改善吞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5,(9):1234-123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80%,显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20%,显效率80%,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显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纯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均有效,但针药结合可缩短病程,提高痊愈率,减少后遗症发生,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大陵、"失眠"穴治疗顽固性失眠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廷樾 《中国针灸》2005,25(5):331-332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91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常规针刺组(43例).观察组取大陵、"失眠"穴;常规针刺组取常规穴位.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1.25%,常规组治愈率34.8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观察组1疗程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针刺大陵、"失眠"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取穴法.  相似文献   

6.
王敏  范江俊  武琳 《陕西中医》2010,31(12):1647-1649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针刺法治疗脑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漏尿次数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0例脑中风后尿失禁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在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西医基础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益气针刺法(以百会、关元、气海为主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以中极、膀胱俞、三阴交为主穴),2组均每日施针1次,14次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漏尿次数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漏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补肾益气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漏尿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王建国  何丽娟 《中国针灸》2007,27(3):191-192
目的:对比温针灸与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加TDP照射组,两组均取犊鼻、膝眼、阳陵泉等穴,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温针灸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0.0%,针刺加TDP照射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8.
王雪峰  滕旭 《中国针灸》2005,25(2):92-94
目的:比较针刺推拿法与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推拿疗法;对照组口服西药思密达.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5.0%,对照组痊愈率为3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能迅速缓解病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十三鬼穴为主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随机将6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西医综合及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及高压氧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C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西医综合治疗更有助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中26例急性期患者采用针刺健侧对应穴,15例静止期患者采用浅刺法针刺患侧,2例恢复期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并与36例常规针灸治疗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两组取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7%,对照组为75.0%,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所需平均疗程为2.7个,对照组为4.0个,两组在治疗疗程上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外科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取脑外科中、重度意识障碍患者92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及药物组,每组46例.针药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针刺强刺激十二井穴、水沟,电针百会、四神聪、智三针(神庭、本神);药物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100.0%,药物组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强刺激十二井穴、水沟以及电针头穴对脑外科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针刺介入治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价脑血管疾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水沟、内关、三阴交、大椎、至阳等穴位用醒脑开窍手法加常规药物治疗,并设立单纯药物对照组.结果:针刺组治愈率30.25%,显效率36.42%,好转率27.78%,总有效率94.45%.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年龄小、病程短者疗效好;脑梗死较脑出血疗效显著.结论:针刺可提高脑血管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性功血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针灸与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性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性功血患者随机分成针灸治疗组110例和西药对照组12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主穴为百会、关元、合谷、三阴交等,对照组采用口服安宫黄体酮等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两组间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性功血疗效显著且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4.
针刺加推拿治疗冻疮1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峰  王英  肖一宾 《中国针灸》2005,25(3):171-172
目的:比较针刺为主辅以推拿与药物治疗冻疮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64例冻疮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36例)和药物组(128例).针刺组取"回阳九针穴"(即哑门、劳宫、三阴交等9穴)为主针刺辅以推拿;药物组以外用冻疮膏为主治疗.结果:针刺组治愈111例,总有效136例,有效率为100.0%;药物组治愈55例,总有效98例,有效率为76.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辅以推拿治疗冻疮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雒荣东 《中国针灸》2004,24(5):315-316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与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探讨治疗本病的最佳疗法.方法:将本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天枢、长强、足三里等穴位注射小剂量聚肌胞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内科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7.0%,对照组为60.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针刺与西药治疗小儿多动症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学兵  刘红姣  彭剑虹 《中国针灸》2007,27(12):904-906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和西药治疗小儿多动症(MBD)的疗效差异,探寻临床治疗MBD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4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大椎、神阙,西药组采用口服西药氟哌啶醇。疗程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美国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针刺组量表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10±0.37,97.1%;西药组分别为15±0.93,82.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极显著性意义(P<0.01,P<0.0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随访2~10个月,针刺组效果仍能维持。结论:针刺大椎、神阙能更有效地治疗小儿多动症。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予相同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另加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神志、语言、运动功能及预后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有助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眼外肌不全麻痹的较佳疗法.方法:将90例眼外肌不全麻痹慧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水沟、风池、翳风、翳明、太阳、睛明、攒竹等穴针刺;西药组采取Vit B1、Vit B12肌肉注射,口服三磷酸腺苷(ATP)治疗;针药组采取针刺组及西药组的治法.比较3组疗效.结果:针药组痊愈率为66.7%,显著高于针刺组的26.7%与西药组的26.7%(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西药治疗眼外肌不全麻痹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针刺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西药组30例,采用临床疗效统计、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评分及放射免疫分析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5例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97,14%,症状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下降的雌二醇(E2)水平上升、升高的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下降,并且针刺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在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改善,尤其是对血清有关激素的影响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结论: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