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督益髓针法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对TCD相关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58例TOB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采用通督益髓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8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D基底动脉各项血流速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D基底动脉各项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益髓针法能改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结合枕三经排刺法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用醒脑开窍结合枕三经排刺法,对照组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S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结合枕三经排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最早由Caplan[1]报道并命名的,是由于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TOB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病情危重,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积极地综合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我科于2006年至2009年收治TOBS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敏  王键 《吉林中医药》2008,28(5):360-361
1 病案举例 患者,女,71岁,因意识不清半个月于2007年10月20日入院.刻诊:意识不清,鼻饲及留置导尿中.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0/80mmHg,浅昏迷,瞳孔直径左5mm,右3mm,左侧瞳孔呈椭圆形,对光反射迟钝,双眼球结膜水肿,伸舌居中,咽反射存在,颈软,活动无抵抗,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肱二、三头肌及膝腱反射对称,双下肢Babinski征( ).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是一种特殊表现的脑血管病,病变累及基底动脉顶端2cm范围内的5条血管(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系基底动脉尖部分缺血或闭塞所致血液循环障碍,以致丘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5例TOBS患者资料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特点、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林某 ,男 ,6 5岁 ,于 2 0 0 1年 6月 15日入院。主诉 :突发头晕、左眼视物模糊伴幻视 12天。现病史 :患者 2 0 0 1年 6月 3日突发头晕 ,左眼视力模糊 ,站立不稳 ,无头痛、四肢麻木乏力等不适。 6月 6日感全身乏力 ,视物模糊 ,应答失误 ,幼视 ,时兴奋 ,时嗜睡。头部CT检查示“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ay syndrome,TOBS)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对19例确诊为TOB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的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临床特点多样化,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为主,头颅MRI为TOBS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结论:TOBS的预后较差,但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有效的治疗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5~2013年收治的4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并观察疗效。结论:早期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行头颅MR检查确诊本病,尽早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可减少TOBS患者的致残率,同时对于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998年9月-2007年12月本院诊治该类患者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TOB区局部解剖的特点,此区血液循环障碍常出现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且临床表现多样。其主要病因为脑栓塞,其他为心脏病史、脑卒中史、糖尿病史,血流变学改变也是其原因之一。其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临床中,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颅脑MRI成为其确诊的关键,治疗亦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现就所收治的其中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诊疗体会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头针及舌下针结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假性延髓麻痹是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多见于脑卒中病人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造成的核上性损害 ,临床以吞咽障碍、构音障碍、声音嘶哑等为主要表现 ,病人常因进食困难导致营养不良、代谢紊乱或因异物呛入气管而引起肺部感染 ,甚至因异物误咽入气道而窒息死亡。我们采用头针[1 ] 与舌下针[注] 结合 ,治疗假性延髓麻痹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2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全部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塞或脑出血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组 44例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 8例 ,病程最短 2 0天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并通过经颅多普勒(TCD)观察两组治疗对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痊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2.5%,无痊愈者。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TCD发现治疗组使大脑各动脉的流速明显加快,并改变了左右脑血流的失衡状态,针剌前后VM比较P〈0.01。结论:头针结合体针对假性延髓麻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scalp acupuncture,body acupuncture plus moxibustion with box in treating enuresis.MethodsNinety-thre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of 6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of 30 cases.Scalp acupuncture,body acupuncture plus moxibustion with box were used in treatment group.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cured rate was 69.8%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3%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33.3% and 76.7%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针灸中药及静点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静点丁咯地尔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4.78%,对照组59.37%,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理想方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针刺太冲、合谷为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对治疗组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76.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后SEP异常率下降了41.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且对SEP轻度异常的改变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谭锋  张唐法 《中国针灸》2004,24(3):181-182
目的:比较头针与泰必利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服用泰必利无效且停药1月以上的140例患者采用头针治疗,以美国耶鲁YGTSS综合量表评估该症患者的症状变化.结果:140例患者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及综合损伤得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5.30±5.86、9.07±5.31、25.13±9.30减少为6.82±3.54、3.77±3.51、13.08±11.91(均P<0.01).结论:头针能有效控制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运动、发声和综合损伤效应,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头穴久留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头针不同留针时间对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入选的62例TS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以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治疗主穴均取额中线、顶中线、顶旁1线,配穴取顶颞前斜线、颞后线.观察组每次留针2 h,对照组留针30 min,隔日1次,观察治疗2个月.采用耶鲁抽动程度综合量表(YGTSS)和多发性抽动症综合量表(TSGS)为疗效评定标准,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等症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1.3%,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留针2 h与头穴留针0.5 h均可有效改善TS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大体一致,无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并用结合药物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186例眼外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针刺组取头针的颅底带前1/3、颅底带中1/3、额中带、额顶带后1/3、顶枕带下1/3,体针取太阳、四白、攒竹、足三里等穴;药物组用甲钴胺注射液0.5 mg、甲硫氨酸4ml肌肉注射,红花注射液30~40 ml静脉点滴;针药组采取针刺组和药物组相结合的治法。观察治疗前后睑裂宽度、眼球运动及眼位变化。结果 3组患者的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2,P0.05),痊愈率最高的为针药组患者,其痊愈率为79.03%,痊愈率最低的为药物组;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8.24,P0.05),总有效率最高的为针药组(95.16%),最低的为药物组(58.06%);治疗后3组患者的斜视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8,P0.05),治疗后患者斜视度最小的为针药组(7.85±2.13)度,偏斜度最大的为药物组(12.64±2.24)度;治疗后3组患者睑裂大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1,P0.05),其中针药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睑裂最大(8.85±2.13)mm,最小的为药物组(5.64±0.24)mm。结论头针体针并用配合药物治疗眼外肌麻痹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及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报告191例中,头针治疗148例,对照组43例。40岁以上占70.7%。疱疹形态:红斑丘疱疹占86.5%;脓疱型占5.3%;血性疱型占45%;渗出溃烂型占3.8%;分布在肋间神经占71.2%;颈神经占11%;腰骶神经占17.8%。头针组不加用任何药物,根据疱疹及疼痛部位选择相对应的感觉区和运动区。在头面部取感觉区和运动区的下2/5,胸胁及上肢取中2/5,腰骶及下肢取上1/5。每日针刺1-2次。对照组由协作单位随机选择,用维生素B12等常规治疗。疗效结果:头针组痊愈10例、显效35例、进步37例;对照组痊愈无,显效2例,进步37例,无效4例。在治疗过程中,要求针刺部位准确,捻转频率快.适当延长留时间。  相似文献   

20.
头七针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顽固性失眠是困扰广大患者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现代医学中属神经衰弱范畴,是大脑机能平衡失调引起的功能疾患.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头七针治疗顽固性失眠78例,效果显著,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