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瞳孔检影是一种客观测定屈光不正的方法。即先将光束投入被检眼,使视网膜照明,后观察从瞳孔射出来光影特征,用凹凸球镜和凹凸柱镜改变射出来光束的集散度,使之成为聚焦在被检眼前方一米处的集合光束,从而把被检眼的远点移到检影者眼部。把所得球镜和柱镜度数减去+1.00D,即远点移到被检眼前 X 处而得出度数。检影者将检影镜左右转动一二下看到映光向一侧移动,同时有暗影跟踪而来,称为影动。所谓影动:为映光和影的互相变化。目前称映光移动、影动、光影各书记载不一,笔者认为叫光影较结合实际。光影中和标准:1、光影不动为中和;徐宝萃、林胜计等认为影象不再移动时谓之中和。孙桂毓等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眼科屈光不正患者有增多的趋势,尤以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学生最为明显。因而验光配镜已成为眼科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客观检影是配好眼镜的首要步骤,但是散瞳检影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中和标准,不仅初学者难以正确掌握,甚至一些较有经验的眼科医师对检影的方法认识也不一致。多数人认为检影法以看影子为主,其实不然,主要是看映光(红光)往哪里移动。医生在观察瞳孔区时,检影镜转动一、二下看到映光向一侧移  相似文献   

3.
相爱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801-4802
2年来,笔者对226例屈光不正的患者,进行了动态验光。其中近视98例,近视散光91例;远视14例;远视散光23例。动态验光法即小瞳孔验光法,为小瞳孔检影和小瞳孔试镜方法的总和。1动态验光的步骤、方法1.1步骤对一个主诉验光的患者,首先进行:远、近视力的检查;屈光间质的检查;眼位的系列检查;眼底检查等综合分析以确定验光的适应证和估计可能的屈光状态。1.2方法在暗室,医生与患者相距0.5m对坐(这样的距离便于更换镜片和观察影动),戴试镜架并遮盖左眼,依次先后检查。检查眼先加一“+2D”球镜片,以抵消对坐的0.5m焦距所产生“-2D”的人为近视。摇动检影镜,根据出现的影动,考虑屈光不正的性质,后用中和镜片(是顺动用“+”镜片,逆动用“-”镜片)求得返转点,确定其矫正镜片的度数。当有散光存在时(同时有两种影动或可见散光带),对易中和者则检影进行,否则,结合散光表或用交叉柱镜检查试镜确定散光。这样可节省时间,初步确立配镜度数。经主觉试镜后给近视、近视散光者最好视力、最低度的镜片;远视、远视散光最好视力、最高度的镜片。再经试戴30min。在矫正视力都达到1.0及其以上时(指远、近视力)并无头晕、字体偏斜、失真等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Foucault刀口对法原理对网膜镜检法中的影动、影动速度,眼的球差、中和及剪动等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此种分析方法较之传统方法简单而且合理。  相似文献   

5.
作视网膜检影(即验光)时,当受检者眼的远点与检查者工作距离相一致即达“中和”,寻找中和点是检影正确的关键。据以往传统的描述,中和时所见受检者瞳孔区反射图像或为全亮,或为全暗,无运动现象。作者在多年检影实践中发现并非如此,而是既有亮有暗以亮为显,并有顺逆两种运动,以顺为显。为探求中和的真面貌,我们应用一般光学和数学原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本室对1985年寒、暑假期间来配镜的,经小瞳孔检影初步诊断为近视类屈光不正的120例中小学生采用了散瞳检影法。结果在120例中,有59例近视屈光度较小瞳孔检影减少,即诊断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发生率为49.17%。近视眼发病初期,有过度使用调节的现象,这部分人大多是青少年,其中有少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测得角膜散光与检影验光测得散光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角膜地形图和带状光检影镜两种测量方法,对50例(100眼)复性近视散光眼患者进行检查并比较。结果:(1)散光轴向分布,检影验光100眼中散光64眼,其中循规性散光51眼(79.69%);逆规性散光11眼(17.18%);斜轴性散光2眼(3.13%)。角膜地形图测量100眼中,循规性散光77眼(77.0%);逆规性散光19眼(19.0%);斜轴性散光4眼(4.0%)。(2)检影验光散光为0~-2.5D,角膜地形图测量散光为-0.25~-3.07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影验光散光轴向为167.18±38.61,角膜地形图测量散光轴向为169.31±35.6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检查可对角膜做精确测量,但全眼散光仍以检影加插片、患眼接受的散光度数及散光轴向作为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等3种常用验光方法比较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散瞳前后的检测结果。方法:对78例(156只眼)53~17岁青少年分别在自然瞳孔下应用WelchAllyn 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及NIDEK ARK-510A型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行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3种验光法。结果:各方法散瞳前球镜代数值均低于散瞳后,数值更偏近视(P<0.05);散瞳前视力筛查仪与散瞳后的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柱镜值和散光轴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一致性优于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但是所得数值偏近视倾向;散瞳前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和柱镜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瞳后视力筛查仪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柱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验光,睫状肌麻痹散瞳后检影验光必不可少。自然瞳孔下,视力筛查仪验光优于电脑验光,尤其在判断屈光不正的性质方面(球镜值更准)。但是两者都有高估近视程度的倾向。散瞳后,电脑验光准确性高于视力筛查仪,可作为试镜的参考。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视网膜检影验光结合主观试镜仍是检查屈光不正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斜视是眼科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正确掌握儿童斜视的检查、诊断与治疗 ,需手术的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对改善外观、早日恢复双眼视功能有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文 31例儿童均为来自我院眼科斜视弱视专科门诊 ,并且在他院已作斜视手术的病例。其中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 4 5~ 11 0岁。诊断 :屈光检查 ,用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剂进行散瞳检影。眼位检查 :用角膜映光法 ,遮盖三棱镜中和法分别测看近、远时的第一和第二斜角 ,有高低眼位者作左、右视位以及上、下视等诊断眼位的斜视角。用Parks法及Bielschowsky…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梅 《吉林医学》2011,32(15):2979-2979
目的: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在睫状肌麻痹前后客观屈光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使用睫状肌麻痹剂验光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三组患者,即远视组、轻度近视组、中高度近视组各20例,共60例,120只眼,观察各组在睫状肌麻痹前后屈光度的变化。结果:睫状肌麻痹前后,客观检影球镜度在远视组有明显变化,轻度近视组变化次之,中高度近视组略有变化或不变;柱镜度数、轴位在各组中均有轻微变化。结论:青少年睫状肌麻痹前后,球镜度数、柱镜度数、轴位均有变化,所以,对青少年进行验光时,建议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后再行客观检影验光,可排除假性近视,获得较准确屈光度。睫状肌麻痹下检影验光公认为是较准确的客观检测屈光不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88年5月~1990年3月.用云雾验光法共100例。女性82例,男性18均例。有较满意效果。小瞳检影对一些调节能力强,度数小的远视患者可检为正视或轻度近视。用云雾验光法,由于先给患者眼前放一个大度数凸镜(一般用+400度),形成一人工近视,使睫获肌松弛,以减轻眼的调节作用,将患者的真正屈光度数表现出来。散瞳检影,度数一般较准确。但出现视疲劳的大多数患者是成人,散瞳后一周内难以工作.不易被人接受。对可疑青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温疫论》有关九传、《温热论》有关顺、逆传的概念。九传原指温疫的致病因素杂气的一组传变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湿热类温病的发展变化。顺传与逆传,虽能概括一般温病的传变,但主要反映温热类温病的发展演变过程。九传始动于膜原;顺逆传始动于肺卫。根据吴又可、叶天士的本意,着重阐明自里达外为顺,从表入里为逆。指出,顺传不是顺沿卫气营血的次第的传变;逆传也不是逆卫气营血之序的传变。叶氏顺、逆传理论是受吴氏所谓九传的启迪而提出,九传寓于顺逆传规律中。此外,据吴、叶二氏的论述,提出了促顺杜逆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降气逆八法     
中医学认为,“气机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所谓“气机”,指的是脏腑活动能力。从生活上体验,确实是如此。呼吸之气与水谷之气,都是下行为顺,上行为逆。据临床所见,肺气上逆则发咳嗽,胃气上逆则发呕恶,冲气上逆则发奔豚。运用降气逆的方药治之,确有良好效果。兹举成方为例,约列八法。  相似文献   

14.
检影验光法是测定屈光状态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由于检影法与其它验光方法相比,具有简单、准确、客观、实用、迅速、易掌握等特点,因而在屈光学方面及某些眼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中成为一项价值很高的常规检查。自检影法问世后,对其原理的解释,各国学者提出了各有不同的见解。传统的观点以共轭焦点定律为根据,对影动原理做了阐述,但学习者对此多感抽象。因此,笔者以几何光学的凸透镜成象原理为根据,用物理实验结果加以证实,对检影验光法的原理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获得了直观、易懂的答案。现将所做的工作汇报于下,请同道们指正。  相似文献   

15.
460只视力正常眼中,47例(10.22%)为+0.25~+1.00D 远视眼。在517只远、近视(包抱散光)眼中,有173眼(33.44%)为远视曲率与近视眼轴投或近视曲率与远视眼轴组成之远,近视眼,建议将此类型,分别命名为掺合性远视和掺合性近视。此外尚有1.35%经检查为远视眼的曲率与眼轴而散瞳检影验光实为近视;反之,由近视眼的角膜曲率与限轴组合而散瞳检影验光实为远视者共7例,建议将此类型分别命名为变异性近视和变异性远视。在远视眼的手术治疗中,角膜缘环切或半环切加缀合术,可以改变角膜曲率,对远视眼矫正幅度为+0.75~+5.5D。疗效较稳定,但矫正幅度之个体差异较大。尚待造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应用角膜映光加三棱镜中和法测量了42例病人全麻后1,2,3h的眼位。结果表明,42例均有外斜,平均—19.143±5.846(“△”表示三棱镜度),23例(54.76%)伴有上斜,平均8.652±2.690△,全麻后不同测量时间,眼球外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间眼球外斜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儿童全麻手术需用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时,应注意生理安静眼位对斜视矫正准确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光学离焦对雏鸡屈光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远视、近视离焦对雏鸡屈光状态的影响,了解光学离焦视觉回馈在相当于人类近视发展的关键年龄对屈光状态发育的调控作用。方法年龄7d的健康罗曼氏小鸡(相当人类1~1.5岁)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在白天12h的给光时段内,第1、2、3组雏鸡随机1只眼每天戴+6.5D眼镜1h(依次分割成2、4、6次配戴);其余11h戴-6.0D眼镜;第4、5组分别戴用+6.5D、-6.0D眼镜12h。5d后,用带状光检影镜和游标卡尺测量实验眼和对照眼的屈光度和眼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实验眼和对照眼的眼轴、屈光度均有显著性差异。②戴负镜组(第5组)实验眼较对照眼更为近视,眼轴相对更长。③交替戴正负镜组(第1、2、3组)和戴正镜组(第4组)的实验眼较对照眼均表现为相对远视.眼轴相对更短;相同戴正镜时间分成的次数越多,产生远视度数越高,眼轴相对越短。结论远视性离焦导致近视,近视性离焦导致远视,短时的近视离焦可以完全抵消相当长时间的远视性离焦的效果,分成的次数和效果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弱视屈光现状、视功能发育的特点及弱视的发病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弱视儿童187例313眼,全部病例初诊时行常规眼前节及眼底检查,删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同视机、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采用视网膜检影法。结果187例313眼弱视儿童主要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和斜视。儿童处于双眼视觉发育敏感期和可塑性关键期,也是弱视最佳治疗时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挽救视力、减少青少年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率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探索早期预防近视的规律与措施。方法(1)随机选取阳江市江城区、阳江市海陵试验区两地属下幼儿同5010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2)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专家指导下采用全自动检影仪对所选取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筛查。(3)凡可疑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给予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3d,然后由专人进行视网膜检影。(4)确诊为近视及屈光度≤+2.00D的儿童由专人进行相关因素调查。(5)确诊为近视者经适当的屈光矫正后,按要求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每半年进行1次屈光状态的检测。结果(1)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发生率为1.62%,城区1.68%,农村1.50%;其中3岁~0.92%,4岁~1.65%,5~6岁2.11%。(2)病因分析: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生与近亲近视史密切相关,城区与农村学龄前儿童近视眼发病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宜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近两年在眼科门诊发现16例被误诊的屈光不正患者,患者多因“各种眼病”久治不愈来诊,经验光检影确诊为屈光不正,配镜矫正后症状消失。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例中,男7例,女9例,年龄15~58岁,多为中青年。职业:职员6人,会计4人,教师3人,学人1人,检验及印刷各1人。误诊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5年。1.2 临床表现:5例头痛、眼痛被误诊为青光眼,经检影发现远视1人,近视复性散光2人,远视散光2人,误诊为陈旧性视网膜炎4例,表现为视力下降,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或反光暗,经检影近视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