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钟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4,(9):22-22
目的:胸部CT扫描时口服硫酸钡溶液,标识食道有助于与其他软组织鉴别。方法:采用X线双重造影硫酸钡干混悬剂Ⅱ型1:50溶液在摆位后口服约30ml,立即扫描。结果:135例病人中,127例清楚显示标识的食道,图象清晰。8例病人图象欠佳。结论:在胸部CT扫描前12服硫酸钡溶液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病人易于接受的显示食道的方法,为食道的准确定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4.
目前,我院临床科危重病人较多,他们行走不便,床旁摄片为患者及科室带来了很多方便,床旁摄片多为小型移动式X线机,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像质量难以保证,给患者病情诊断带来了较大的不便,放射科从2004年1月--2005年5月应用CR系统行床旁摄片200例,现论其影像质量及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经过计算机处理X线成像的设备。目前在各大医院中已普遍使用。本文介绍我院在450例床旁CR摄影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黄勇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5,(4):F002-F002
目的:探讨CR系统在床边摄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8张床边摄影X线胶片进行影像质量综合评估,分甲级片、乙级片和废片三类.结果:甲级片1874张,占92.9%,乙级片138张.占6.8%,废片6张.占0.3%,结论:CR系统床边摄片有明显优势,有着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洪锡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5,(10):35-35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CR)系统以其曝光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强,微细结构信息检出能力高,已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通过CR与传统X线摄影进行对比,来探讨CR在新生儿胸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胸部创伤病人以复合伤者居多,X线为首选检查方法,高质量快速获取X线片可为临床提供直接可靠的伤情资料,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以往普通摄片一次摄影得到的是一张多种征象混合存在的X线胸片。我们于2002年12月引进CR系统后,用于胸部创伤病人摄片,一次摄片经过图象后处理,可得到一张清晰显示每一种X线征象,由多幅图像组成的X线片,正确反映了伤情,影像质量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鲁爱勋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5,(11):17-17
临床有许多特殊病人(如危重抢救病人,身体极度虚弱无法下床病人,骨折术后需要复查而又牵引在床病人)都需要我们放射科工作人员进入临床进行床边拍片。床边拍片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依据,方便了行动不便的病人。是临床工作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传统的床边拍片采用胶片/增感屏系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我们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兰珠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6,(4):2-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以数字方式成像的影像成像设备,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自1981年第一台商用CR系统由日本富士公司推出,经历了几十年发展和技术改进,现已成为临床影像检查技术的主力军,它使摄片检查实现了数字化,并扩大了诊断信息量,提高照片的对比度、清晰度,使甲级片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