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建立稳定的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摄取18F-FDG的方法,探讨用18F-FDG 细胞摄取抑制率评价化疗、热疗和热化疗联合对肠癌细胞HCT-116的杀伤效应。方法:1.依次改变细胞结合实验条件中细胞浓度,反应时间,18F-FDG放射性活度,葡萄糖的浓度,测定结肠癌HCT-116细胞的18F-FDG细胞摄取率。2.在加入不同浓度5-FU后,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18F-FDG细胞摄取率和细胞摄取抑制率。3.在化疗(5-FU 浓度为100μg/ml 10μl,)、热疗(43℃,40min)和热化疗(上述两种条件联合,热疗后即加入5-FU)治疗24h后,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和18F-FDG细胞摄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测早期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和乳酸脱氢酶浓度变化。结果:1.当细胞浓度1×106/瓶、加入18F-FDG放射性活度为3.7KBq,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反应时间为100min,18F-FDG细胞摄取率为44.25±2.19% 。2.加入浓度不同浓度5-FU 100μL作用24h后,18F-FDG细胞摄取率随5-FU剂量增加而下降,两者呈负相关(r=-0.879,P<0.01),MTT实验细胞生长抑制率与18F-FDG细胞摄取抑制率呈正相关(r=0.831,P<0.01)。3.HCT-116细胞经热疗、化疗、热化疗治疗24h后,18F-FDG细胞摄取抑制率为(12.94±2.80)%、(28.25±4.59)%、(21.60±3.68)%,化疗组较热疗组和热化疗组都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24h后,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9.80±0.16)%、(19.80±2.40)%、(15.70±1.80)%,电镜下可见早期凋亡细胞,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和乳酸脱氢酶浓度较治疗前高。结论: 18F-FDG细胞摄取抑制率可以早期评价5-FU和热疗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温热(43℃,加热40min)对低浓度5-FU无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对HepG2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4(Toll—likereee-ptor4,ⅡR4)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在肝癌细胞株HepG2、HepG2-X和HepG2.2.15上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及阳性细胞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三种细胞TLR4的mRNA水平。结果肝癌细胞株HepG2.2.15上TLR4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及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8.24±8.18)、(17.79±9.46)%,TLR4mRNA水平为(0.62±0.11),明显高于HepG2-X和HepG2细胞的相应值(P’〈0.001),而HepG2和HepG2-X两者之间的表达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直接上调细胞TLR4的表达,这种上调是通过乙型肝炎病毒非X基因或蛋白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人肝癌细胞系 HepG2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杨梅素孵育HepG2细胞,在不同时间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液LDH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途径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杨梅素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杨梅素作用于HepG2细胞,随杨梅素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00μmol/L杨梅素作用于HepG2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100.02±5.97)%vs.(71.60±3.75)%,P=0.006];早、晚期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10.19±2.61)%vs.(2.52±2.05)%,P=0.003;(11.71±3.34)%vs.(3.69±1.13)%,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杨梅素浓度增加,线粒体途径的促凋亡因子BAX蛋白表达量增加,而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杨梅素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能具有潜在的抗肝癌活性;线粒体途径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雷  柳曦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41-43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3-脱氧-3-18F-氟代胸腺嘧啶核苷(18F-FLT)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对肿瘤放化疗的实验疗效。方法选用细胞株为LA-795的荷瘤小鼠96只,随机分为两组,放疗组48只和化疗组48只。放疗组荷瘤小鼠单次剂量为20 Gy,随机分为三组,16只未进行放疗为A组,16只放疗1 d后为B组,16只放疗2 d后为C组。化疗组荷瘤小鼠给予0.1 mg/mL顺铂腹腔注射,随机分为三组,16只未进行化疗为D组,16只化疗1 d后为E组,16只化疗2 d后为F组。将每组荷瘤小鼠平均分为两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18F-FDG和18F-FLT注射,1 h后处死,检测其注入剂量摄取率和增殖细胞抗原(PCNA)。结果依对照、放化疗1 d后、放化疗2 d后顺序,18F-FDG与18F-FLT的注入剂量摄取率和增殖细胞抗原均呈现出了下降趋势。相互比较时,18F-FDG的注入剂量摄取率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18F-FLT的注入剂量摄取率、18F-FDG与18F-FLT的增殖细胞抗原下降差异显著(P〈0.05)。18F-FDG注入剂量摄取率与增殖细胞抗原无相关性,18F-FLT注入剂量摄取率与增殖细胞抗原有相关性。结论18F-FDG和18F-FLT PET均可用于肿瘤放化疗疗效评价。18F-FLT对肿瘤放化疗疗效评价的价值要高于18F-FDG。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7-AAG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17-AAG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碘化丙啶(PI)染色的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HepG2细胞中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关蛋白(VEGF-C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17-A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17-AAG作用HepG2细胞48 h后G2/M期细胞比例上升,G1/G0期细胞比例下降;0.63、1.25、2.5、5.0μmol/L 17-AAG作用HepG2细胞48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3.23±1.43)%、(9.71±2.20)%、(14.15±2.34)%、(23.65±2.58)%;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VEGF-C蛋白表达逐渐减少。结论 17-AAG对肝癌HepG2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并能抑制VEGF-C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INK4、P57kip2和Ki67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正常肝组织标本21例,肝细胞肝癌标本48例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4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分析P16INK4、P57kip2和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 P16INK4及 P57kip2蛋白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比较显著降低,阳性率分别为49.3%和34.2%,K i67蛋白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阳性率为91.7%,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高、低分化组P57kip2、Ki67及P16INK4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INK4、P57kip2表达降低及Ki67的高表达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宇  毛大华 《海南医学》2011,22(24):1-4
目的探讨Ki67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表达的差异及其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9例原发性乳腺癌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前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与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Ki67的表达进行对比,探讨Ki67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病理疗效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新辅助化疗疗效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阳性率为44.90%(22/49),乳腺纤维腺瘤中Ki67的表达率为10.0%(2/20),Ki67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Ki67表达与病理有效率之间无相关陛。乳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无关。小于50岁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化疗疗效优于50岁以上的患者(P=0.037),肿瘤直径小于2cm的患者更易通过新辅助化疗取得病理学完全缓解(P=0.039)。结论Ki67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于50岁或肿瘤直径小于2锄的患者更能从新辅助化疗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介入化疗前后MMP-2和Ki67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MP-2和Ki67在宫颈癌介入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及其对预测介入化疗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在介入化疗前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46例宫颈癌组织MMP-2、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介入化疗临床总有效率为78.26%,介入化疗有效率与临床期别无关(2χ=0.161,P〉0.05)。介入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MMP-2、Ki67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792、5.134,P〈0.05)。介入化疗前MMP-2阳性者介入化疗有效率为82.86%,MMP-2阴性者介入化疗有效率为63.64%,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χ=1.817,P〉0.05);介入化疗前Ki67阳性者介入化疗有效率为83.78%,Ki67阴性者介入化疗有效率为55.5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521,P〈0.05)。结论介入化疗能显著改变宫颈癌组织中MMP-2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浸润;介入化疗前检测宫颈癌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可能用于预测介入化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pyrazine,TMP)对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MP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细胞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 analyzer,RTCA DP)检测TMP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MP对HepG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全自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MP对p53蛋白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MP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时间剂量依赖关系;TMP可显著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且呈一定的时间相关性;TMP能够显著促进p53蛋白的表达(P<0.01)和降低Bcl-2/Bax表达比值(P<0.01)。结论 TMP具有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肝癌HepG2细胞周期,导致细胞周期阻滞有关;同时TMP可促进p53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Bcl-2/Bax表达比值,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Ki67在新疆地区年轻女性(≤35岁)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B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年轻女性BC组织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70例年轻女性BC中,ER、PR、HER-2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74.3%(52/70)、71.40%(50/70)、32.90%(23/70)和97.1%(68/70);(2)HER-2表达在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在民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R、PR表达在民族、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HER-2表达在民族和组织学分级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Ki67表达在肿瘤大小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ER、PR在年轻女性BC中表达较高,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2)HER-2和Ki67表达与年轻女性BC恶性度分级和转移有关;(3)Ki67在年轻女性BC中表达较高,且在不同民族中的表达存在差异;(4)联合检测ER、PR、HER-2和Ki67可作为判定年轻女性B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测定胰腺癌Patu8988细胞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细胞结合率方法和吉西他滨化疗后对胰腺癌Patu8988细胞摄取18F-FDG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胰腺癌Patu8988细胞的18F-FDG细胞结合率,细胞数量为5×104~1×107/瓶,18F-FDG放射性活度为1.85~29.6kBq,反应时间为20~120min,葡萄糖浓度为0~11.1mmol/L。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6mmol/L)吉西他滨10μl24h后细胞抑制率。测定加入不同剂量(0~60mmol/L)吉西他滨100μl24h后18F-FDG细胞结合率。结果当每瓶1×106个细胞、加入3.7kBq18F-FDG、葡萄糖浓度为5.55mmol/L、作用100min时,细胞结合率可达到(60.60±3.05)%。加入0、5、20、40和60mmol/L吉西他滨24h后,细胞结合率分别为(58.35±2.19)%、(56.34±1.56)%、(48.92±5.91)%、(39.14±7.40)%、(29.67±4.41)%。细胞结合率随吉西他滨剂量增加而下降,两者成负相关(r=-0.928,P〈0.01)。给吉西他滨24h后,MTT实验抑制率与细胞结合抑制率成正相关(r=0.856,P〈0.01)。结论吉西他滨作用24h后引起胰腺癌Patu898818F-FDG细胞结合率下降,有望用18F-FDG显像早期观测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诱导是否有协同作用,小鼠抑郁样行为是否伴随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SGZ)神经前体细胞状态的变化.方法 C57B/L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单纯卵巢切除组,单纯束缚应激组,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组,假手术组.束缚应激21 d后,通过旷场实验、蔗糖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SGZ区Ki67及DCX表达,并做细胞计数.结果 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21d后体质量为(18.70±0.25)g,和假手术组[(20.96±0.24)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21 d后,强迫游泳时间延长至(165.60±9.60)s,和假手术组[(140.28± 12.30)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见探索行为减少,蔗糖偏好率下降,单独卵巢切除或束缚应激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影响相对较小.卵巢切除联合束缚应激导致小鼠SGZ区Ki67阳性细胞数为8.6± 2.4/section,DCX阳性细胞数为4.2±1.4/section,和假手术组[Ki67为(16.7±2.5/section);DCX为(12.6±2.3/section)]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 雌激素水平低下联合束缚应激对抑郁发病有协同作用,并抑制海马SGZ区神经前体细胞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鼻型NK/T恶性淋巴瘤的增生活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研究31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和12例鼻咽黏膜反应性病变的增生活性,并统计分析Ki67标记指数(Ki67LI).结果:免疫表型分析支持31例鼻型NK/T恶性淋巴瘤的诊断.31例NK/T细胞淋巴瘤的平均Ki67LI为0.37±0.03,12例反应性病变为0.07±0.02,两组间有差异显著(P〈0.01).若将31例NK/T细胞淋巴瘤按高于或低于平均Ki67LI分为2组,则高于平均Ki67LI者19例,占61%;低于平均Ki67LI者12例,占39%.将低于平均Ki67LI的12例NK/T细胞淋巴瘤(0.2±0.02)与12例反应性病变相比(0.07±0.02)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鼻型NK/T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增生活性异质性明显的恶性肿瘤.Ki67LI有助于鼻型NK/T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门控18↑F—FDG/99m↑Tc—MIBI双核素显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MI)患者经冠脉搭桥(CABG)术对心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3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MI)患者在冠脉搭桥术前及4个月后行18↑F—FDG及99m↑Tc—MIBID1SA法显像。将左室心肌分为9个节段,根据术前显像结果分为灌注代谢匹配组(M)和不匹配组CMM),半定量法分别计算各节段99m↑Tc—MIBI、18↑F—FDG摄取分数F值,评价局部心肌灌注、代谢情况,计算术前术后各种心功能参数包括EF、SV,观察整体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1例患者,共分为279个节段;13例患者含有不匹配的节段108个,术前后99m↑Tc—MIBI、18↑F—FDG摄取分数F值分别为1.714±0.44、1.224±0.31和2.334±0.72、1.504±0.50(P〈0.01),术前后EF、SV值分别为(28.54±9.4)%、(47.14±17.0)ml和(34.24±9.7)%、(58.814±27.1)ml(P〈0.05);18例患者含匹配的节段152个,术前后”99m↑Tc—MIBI、18↑F—FDG摄取分数F分别为1.514±0.44、1.234±0.31和1.604±0.50、1.344±0.22(P〉0.05);术前后EF、SV值分别为(25.34±9、4)%、(45.64±17.0m1)和(26.54±9.7)%、(46.814±27.1)ml(P〉0.05)。结论冠脉搭桥术只能改善有存活心肌细胞的心室功能,而对无存活心肌细胞的心室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细胞结合率早期评价放疗增敏剂效果。方法对胰腺癌Patu8988细胞单纯照射及加甘氨双唑钠(CMNa)和2-脱氧葡萄糖(2-DG)后进行照射,测定照射后24和48 h18F-FDG细胞结合率。结果 24 h后,单纯照射组各照射剂量组间的18F-FDG细胞结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DG组和CMNa组各照射剂量组的18F-FDG细胞结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或〈0.01)。48 h后,各组18F-FDG细胞结合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均P〈0.05);2-DG组和CMNa组各照射剂量组的18F-FDG细胞结合率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均P〈0.01)。24和48 h后,MTT测定吸光度(A)值与18F-FDG细胞结合率成正相关(r=0.759,r=0.814,均P〈0.01)。结论 2-DG或CMNa联合照射后,24 h可引起胰腺癌Patu 8988细胞18F-FDG细胞结合率下降,提示可用18F-FDG显像早期观测放疗对胰腺癌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6.
余文静  徐慧琴  谯凤  苏晓雨  张丹  薛杨央 《安徽医学》2017,38(10):1236-1239
目的 探讨18F-FMISO、18F-FDG micro PET/CT显像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中肿瘤乏氧与增殖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先后进行18F-FDG及18F-FMISO PET/CT显像并采集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FDG)、SUVmax(FMISO)],所有模型显像结束后立即处死,取肿瘤组织行HIF-1α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SUVmax值与HIF-1α、Ki67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F-FMISO平均SUVmax值1.69,18F-FDG平均SUVmax值5.80.SUVmax(FMISO)与HIF-1α、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r=0.74、0.52,P<0.05).SUVmax (FDG)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86,P<0.05),与HIF-1α表达无相关性.HIF-1α与Ki6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0,P<0.05).结论 18F-FMISO PET/CT显像可同时对活体肿瘤进行乏氧及增殖的可视化监测,18F-FDG可提供有效的肿瘤增殖显像,但不能作为有效的肿瘤乏氧显像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耐5-氟尿嘧啶(5-Fu)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自噬活性的影响,探讨自噬抑制剂在逆转结直肠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浓度递增筛选法诱导耐5-Fu(100kig/L)的SW480细胞株,用10umol/L浓度的3一MA处理后,再用5-Fu(浓度200μg/L)作用24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丹酰戊二胺(MDC)染色和电镜检测细胞自噬活性变化。结果:3-MA对耐药细胞自噬活性的抑制率达89.7%,增殖抑制率为9.6%,凋亡率为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MA处理后,5-Fu对耐药SW480细胞增殖抑制率达71.6%±2.9%,凋亡率达36.6%土2.9%,而单用5-Fu细胞增殖抑制率仅为23.6%±2.9%,凋亡率仅为10.3%±2.5%,3-MA预处理后5-Fu对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明显增强(P〈0.05),自噬泡数量显著减少,自噬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3-MA单用时仅有较弱的抗肿瘤作用,与5-Fu联用时耐药细胞的增殖及自噬活性被显著抑制,增强了SW480耐药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提高了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17a 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DHEA)联合放、化疗对EC109食管癌移植小鼠的抑制作用及放化疗对荷瘤小鼠造血系统的防护作用.方法 每只小鼠右侧腋窝下接种0.1 mL EC109细胞悬液,接种当天计为第1天.在接种后3d,将30只接种EC109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5-Fu组(25 mg/kg)、DHEA组、DHEA联合照射组、DHEA联合5-Fu组,每组5只.DHEA按照7.5 mg/kg剂量腹腔注射给药,0.2 mL/只,1次/d,连续9d共给药9次.分别于第4天和第8天对照射组及DHEA联合照射组小鼠的肿瘤进行2 Gy局部照射.5-Fu按照25 mg/kg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0.2 mL/只,隔日1次,共给药4次.12d后分别检测肿瘤抑制率、外周血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等指标.结果 DHEA、DHEA联合照射组及DHEA联合化疗组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34±0.02)g、(0.30±0.02)g、(0.23±0.02)g比(0.90±0.02)g,P<0.01],DHEA联合照射组瘤重低于单照组[(0.30±0.02)g比(0.70±0.03)g,P<0.05)].DHEA、DHEA联合照射及DHEA联合化疗组单个核细胞数均高于照射组[(18.3±1.7)×106、(19.3±0.5)×106、(19.2±2.0)×106比(9.4±2.4)×106,P< 0.05].结论 DHEA联合照射或化疗对食管癌移植小鼠具有较好的协同抗瘤效果,DHEA对照射和化疗后荷瘤小鼠造血系统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嗅球损伤对成年大鼠脑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和NMDA受体亚单位2B表达的影响.方法 正常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嗅球损伤组,嗅球内局部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制作嗅球损伤模型,术后分3d、7d、14 d、28 d四个时间点取脑.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Nestin)、增殖细胞(Ki67)及NMDA受体亚单位NR2B阳性细胞数.结果 (1)各组大鼠SVZ均可见Nestin阳性细胞,嗅球损伤后7 d Nestin IOD值增加[(29601±1788)/0.01 mm2,P<0.05],14 d达到高峰[(31400±3435)/0.01 mm2,P<0.05],28 d后有所下降[(27600±3209)/0.01 mm2,P<0.05].(2)各组大鼠SVZ均表达Ki67阳性细胞,嗅球损伤后7d、14 d和28 d SVZ Ki67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8.60±2.41)/0.01 mm2]、[(34.00±2.55)/0.01 mm2]、[(30.40±1.14)/0.01 mm2],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阳性细胞数(P<0.05).(3)各组大鼠SVZ均表达NR2B阳性细胞,嗅球损伤3d,NR2B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加[(58.80±2.95)个/0.01 mm2,P<0.05],14 d达到高峰[(68.40±4.04)个/0.01 mm2,P<0.05],28 d阳性细胞数有所下降,但维持较高的水平[(62.20±3.56)个/0.01 mm2,P<0.05].(4)嗅球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R2B阳性细胞数与Ki67阳性细胞数有高度正相关性,r=0.968,P<0.05.结论 (1)嗅球损伤能刺激成年大鼠SV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2)嗅球损伤后NDMA受体亚单位NR2B表达增加,并且与神经干细胞的表达变化趋于一致,因此推断NR2B可能参与SV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72例乳腺癌患者Ki67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Ki67高低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评估其在选择新辅助化疗方案中预测性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72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空芯针穿刺免疫组化检测其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相关病理因素及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为Ⅲ期以及肿瘤直径>2 cm者,其组织中的Ki67过表达(P<0.05),而年龄因素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2%(61/72),Ki67的高表达患者对治疗敏感,化疗效果明显优于Ki67低表达患者(P<0.05);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5);病理完全缓解组(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 PCR)、临床完全缓解组( clinical complete remission , CCR)、部分缓解( partial response ,PR)组新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Ki67的阳性表达率。结论 Ki67反映了乳腺癌患者的病理情况,并可预测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