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CT所见。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L4/L5、L5/S1两个节段,其主要CT征象:①突入椎管内的髓核所形成的软组织块影;②硬脊膜囊受压、变形、移位;③神经根肿胀、受压移位或湮没;④碎块形成、滑移;⑤Schmorl结节形成;⑥突出的髓核部分钙化;结论:CT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其准确率在91%以上,且能清楚显示局部伴随征象。但也有一定的误诊。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传统X线平片只能显示间接征象,不能显示椎间盘形态,以往临床诊断只能依赖于X线脊髓造形。由于CT具有高分辨率的优点可以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目前已成为检查该病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就我院1992年—1995年5月间搜集了52例CT扫描诊断椎间盘突出,其中27例手术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切割腰椎间盘 (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疗法 ,该技术国内外均有报导[1~ 2 ] 。两年多来我们在国产 5 0 0mA电视X光机导向下使用ZC -Ⅱ、Ⅲ腰椎间盘切割器[3] 开展了此项工作 ,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8例 ,男 2 0例 ,女 2 8例 ,年龄 2 5~ 6 5岁 ,腰4~ 52 8例 ,腰5~骶12 0例 ,单间隙 30例 ,双间隙 16例 ,开放减压术后复发 2例 ,随访时间最长 2 4个月 ,最短 1个月。2 方法2 1 切割设备①较 5 0 0mA电视X光机②ZC -Ⅱ、Ⅲ腰椎间切割器③负压吸引器一台。2 1 操作方法①术前一日…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手术提供正确可靠的资料。方法:将160例经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60例术前CT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经骨外科手术证实为椎间盘突出148例(92.5%),椎间盘膨出12例(7.5%)。结论:CT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符合率高,CT在诊断腰腿痛病症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T平扫与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和X线平片影像资料。结果:CT平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192例(97.0%),X线平片诊断135例(68.2%)。结论:X线平片可显示腰椎骨质改变,适用于腰腿痛患者初诊检查,CT平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联合应用CT、X线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经本院手术结果证实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次进行X线扫描检查、CT检查,观察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CT的影像学分型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P<0.05),但与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线扫描联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CT多平面重建(MPR)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多排CT对我院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分型评估。结果各例经MPR重建后均能清晰地显示各型突出。结论多排螺旋CTMPR重建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正确分型,对手术方案的制订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6年7月~2003年12月,采用日本岛津4800全身CT机,对27例疑似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了检查。其中23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4例检查阴性。23例腰椎间盘突出,其中13例同时存在其它病变,根据CT提示并结合临床检查,对23例存在突出者和2例CT检查阴性,对症治疗无效者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X线机、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联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唐山市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做X线机及CT机扫描检查,分析扫描影像资料,比较X线机、CT机单独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效果与手术符合率。结果 X线机、CT机联合应用的确诊率(100.0%)明显高于X线机单独检测的确诊率(40.0%)及CT机单独检测的确诊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联合检测的手术符合率(100.0%)明显高于X线机单独检测的手术符合率(25.8%)及CT机单独检测的手术符合率(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机与X线机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率,有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附5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对它们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符合率为85.7%;CT分型:中心后型,后外侧型,椎间孔内或外型;主要CT表现有:(1)腰椎间盘后缘局限性后突软组织密度块影,边缘光滑,硬膜囊受压、变形;(2)游离碎块形成;(3)神经根受压、水肿或湮没;(4)突出髓核部分钙化或骨化;此外,CT还能清楚显示椎管及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病变以及椎间盘真空征等合并征象。结论:CT是诊断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大部分病例经CT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引起同平面神经根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经验。方法22例腰椎间盘突出引起了相同节段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分别采用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和椎板开窗的途径切除突出椎间盘。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就能取得椎间盘手术治疗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仰卧及俯卧过屈位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常规仰卧和俯卧过屈位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常规仰卧和俯卧过屈位CT的配对检查。结果 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40例行手术治疗,5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两种治疗方法显示俯卧过屈位CT对揭示椎间盘突出物的大小,突出后缘的粘连程度及角度,黄韧带肥厚等均优于常规仰卧位CT。结论 俯卧过屈位CT能更多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病理变化,对常规仰卧具有纠正和补充作用,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椎间盘内、外分别注射50μg.mg-1和25μg.mg-1医用臭氧5~10mL。结果 46例患者共53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均穿刺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优19例,良16例,一般8例,无效3例,优良率达76.1%;术后6个月随访,优21例,良18例,一般5例,无效2例,优良率达84.8%。结论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随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随访评价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效果。方法2003年6~8月采用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均为单间隙病变,手术节段为L4~5 10例,L5~S1 6例,随访28~32月,平均30月。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物理检查、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调查、目测类比法(VAS)和即时疼痛强度(PPI),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腰椎MRI检查,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和影像学资料对比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6例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随访时1例假体移位,1例假体脱出,5例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丢失,1例出现终板塌陷。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但存在一些潜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对1218例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椎旁穿刺,注入胶原酶1200u进行溶解治疗。结果:91%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9%的患者疗效欠佳。结论: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 Abstract:   We describe an incidental finding of intradu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diagnosed radiographically during discography. A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our center for discography with symptoms of worsening, intractable low back pain radiating to both hips and the left leg which was exacerbated when standing and walk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lumbar spine revealed multiple disc bulges and lumbar facet arthroses with ligamentum flavum hypertrophy producing moderate central canal and lateral recess stenosis. Discography was performed at three levels (L3-4, L4-5, L5-S1). During fluoroscopically guided injection into L4-5 it was noted that contrast was not contained within the disc and spread intrathecally with a myelographic appearance.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onfirmed accurate needle placement and a spread of contrast into the intrathecal spac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describing a finding of intradural disc herniation while performing discography. Physicians should be aware of this potential finding while performing this technique. ▪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D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D影像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作椎间盘造影后追加CT扫描,观察椎间盘病变形态、纤维环破裂部位、髓核突出走向并将CTD与临床对比。结果:72例中显像不清3例;椎间盘突出像分3型,退变分4度;纤维环的破裂大多发生在后中央区(73.9%),髓核从后中央途径 出后62%再发生偏移;术中所见髓核突出状况与CTD提示符合率74.2%,CTD1、2型分别相当膨隆型和突出型,3型多为游离型;临床症状与髓核突出后位置有关。结论:CTD能从水平面详细显示椎间盘的局部细微病变,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期探讨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对9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CT、MRI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9例患者在术后8~24d出现症状,生化检查结合MRI有助于早期诊断。6例患者保守治疗预后良好,3例后路手术治疗患者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