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澄江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摘要)研究生李武导师王同寅(昆明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昆明650031)关键词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育龄妇女,危险因素中国分类号R18R711.3为了探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2.
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03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因诊断。方法 2001年6月-2004年3月对我院妇产科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进行临床分析,病因探讨,治疗观察。结果和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因主要为不洁性行为,要根治的重要方法是配偶双方治疗。  相似文献   

3.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致不育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育症的关系。方法对84例不育夫妇的精液及宫颈黏液进行沙眼衣原体PCR检测,并对其及精液常规、免疫学检测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以探讨其与不育症的关系。结果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与不育、精子数、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衣原体感染性不育症可能是衣原体对精子发生与成熟的干扰或直接作用,也可能是抗精子抗体使精子不能激活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利华  肖国宏 《中外医疗》2008,27(16):125-126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并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多数学者认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一种免疫病理反应.沙眼衣原体侵入人体后,产生的细胞免麦、体液免疫及介导反应细胞因子,一方面产生保护性作用,另一方面也产生损伤性作用,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其在女性生殖道的感染,除了导致输卵管炎、宫颈炎、盆腔炎以外,尚可能引起输卵管性不孕、宫外孕等严重并发症.深入认识沙眼衣原体致病机理和机体的免疫防御机翻,对预防和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晓虹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10-1810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不孕症、异位妊娠、盆腔炎、流产以及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严重危害,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就诊者行宫颈沙眼衣原体检测和相应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淋球菌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属于性传播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且该感染类型主要是由于泌尿生殖道受沙眼衣原体的侵袭而产生,且受沙眼衣原体感染而产生的泌尿生殖道炎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并且沙眼衣原体的波及范围会不断扩大,累积到生殖道、眼以及其他脏器和组织等部分,并且能够通过母婴传播。故在公共卫生防疫中对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防治至关重要,临床治疗中只有及时明确淋球菌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状况,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早恢复身体健康。而在临床检测中选择应用LCR技术进行检测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并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判定,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龄备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1627名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门诊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接受自费或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高龄备孕妇女为调查对象,取其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有2.15%的高龄备孕妇女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其感染率与非高龄备孕妇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1.43%的感染者无自觉不适症状;妊娠次数大于3次、丈夫包皮过长以及伴随生殖道其他感染与高龄备孕妇女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几率显著相关.结论:应关注备孕妇女特别是高龄备孕妇女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单克隆免疫层析法检测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脂多糖抗原。结果3018例育龄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5.9%,以中青年女性感染率高。结论应加强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9.
黎秋波 《包头医学》2013,37(1):35+32
目的:了解妇女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状况,为妇女生殖道衣原体防治措施提供资料。方法:采集宫颈分泌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衣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对8677名妇女生殖道衣原体测定,阳性597例,阳性率6.88%。结论:加强女性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实验室检测,控制沙眼衣原体的传播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5例幼儿肺炎的沙眼衣原体检测纪祥瑞吴荣林爱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世界范围的,也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之一。女性生殖道感染以子宫颈为最常见,经沙眼衣原体感染子宫颈娩出的新生儿60%将被感染〔1〕,可发展为包涵体性眼结膜炎、沙眼衣原体性肺炎、中耳炎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分离株的基因型(血清型)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湘南部分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病人的62份阳性标本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沙眼衣原体基因型中,E型25份,D型14份,F型9份,G型7份,J型4份;有3份不典型基因型,未进一步分型。结论: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基因型别以E型为主,其次为D型、F型、G型、J型。  相似文献   

12.
沙眼衣原体与女性生殖道感染薛月珍,朱关珍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200011)衣原体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广泛寄生于人体内,少数有致病性。一般将衣原体分为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三型。其中沙眼衣原体(cHamydiatrachomatis,...  相似文献   

13.
王彬  杨佩兰 《西部医学》2005,17(5):457-458
目的探讨输卵管性不孕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已婚生育年龄的妇女分为不孕组(120例)和对照组(142例),分别对两组进行妇科检查,并取宫颈分泌物检验沙眼衣原体;同时对两组中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进行治疗。结果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者,不孕组46例(38.33%),对照组28例(19.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治疗后转阴率为72.97%。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是造成输卵管性不孕的重要原因;通过积极治疗,多数沙眼衣原体可以转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阴道上皮组织中E-选择素、血管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70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患者为感染组,选取10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或无生殖道感染的良性妇科疾病女性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阴道壁结缔组织的E-选择素、VCAM1表达水平.分析E-选择素及VCAM1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阴道上皮组织中E-选择素及VCAM1阳性信号的平均灰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阴道黏膜组织中E-选择素及VCAM1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02).结论 E-选择素、VCAM1可能参与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危女性人群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连接酶链反应(LCR)和问卷对966例高危女性惠者和527例对照组进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及相关高危因素调查。结果966例忠者衣原体感染检出率为32.2%,对照组为8.5%,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患者中年龄越小、教育程度越低者衣原体感染越严重。而使用安全套避孕者能显著降低衣原体感染。结论对高危女性人群应进行生殖道衣原体筛查并加强宣教,提倡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性行为,以减少生殖道衣原体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与宫外孕关系探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妇产科(200025)腾宗荣,朱钟治,李慧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张于屏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作为一种病原体在生殖道感染中所占比例逐年增...  相似文献   

17.
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沙眼衣原体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引起许多疾病。对于孕妇和胎儿尤为重要,可通过生殖道及血液传播给胎儿及新生儿,从而引起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儿等,严重影响孕妇及新生儿健康,从而影响人口素质。80年代以来,中国性病逐年增加,其中沙眼衣原体已成为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预防及治疗孕妇CT的感染对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十分重要。本文就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林丹,何韶生,周丽梅,杜云姣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第一人民医院(510030)研究资料表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是性传播性疾病(STD)中最多见的病原体[1,2]。所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由于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  相似文献   

19.
赵欣 《当代医学》2013,(10):76-7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住院分娩的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11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妊娠周数未感染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孕产妇110例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胎膜早破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胎膜早破率与对照组胎膜早破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感染解脲支原体孕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共58例,感染沙眼衣原体孕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共11例,同时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孕产妇共4例,发生胎膜早破3例,相比对照组胎膜早破5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感染的关系密切,在妊娠期中晚期应进行筛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然流产患者(自然流产组)及人工流产患者(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集宫颈分泌物及蜕膜组织进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培养,分析结果。结果自然流产组宫颈分泌物及蜕膜组织中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可作为确定自然流产病因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