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  孙政 《中国校医》2009,23(1):46-47
目的通过对某校高三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现阶段在校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我县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成效,为今后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800名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最高为96.14%;与非传播途径及一般知识两项目相比较有意义(P<0.01);蚊子叮咬是否可以感染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生下的小孩通过有效预防,可以不得艾滋病有关知识知晓率较低,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交往如一起吃饭、握手等是否可以感染艾滋病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46.26,P<0.01);传播途径中,有关性传播途径特别是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和其他二大传播途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8.21,P<0.01)。结论学校需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课中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增加性知识及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营市实验中学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和态度情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9年9月,在东营市实验中学开设健康教育课一学期,随机抽取学生720名在健康教育课开设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调查698人,健康教育后调查705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39.26%,健康教育后为89.36%(P<0.01)。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为53.58%、85.11%(P<0.01),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为31.23%、91.35%(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正确率,健康教育前为49.57%(346/698),健康教育后为77.59%(P<0.01)。[结论]对中学生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区,运用结构式问卷对3 302名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8.8%,男生(79.3%)高于女生(77.4%)(P<0.01),高二年级学生(85.4%)高于初二年级学生(71.5%)(P<0.01),城区(79.9%)高于乡镇(74.0%)(P<0.01),其中对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9.5%,78.3%和72.3%。获取知识途径的前3位依次为电视(83.0%)、教师(62.4%)、招贴画和挂图(58.8%)。结论安徽省示范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应继续加强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的教育,并以初中生、女生和农村中学生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学校教师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湖州市中学生艾滋病认知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湖州市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和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 ,为探讨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从湖州市随机抽取中学生 1 1 36名 ,采用不记名问卷法对其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和相关知识来源途径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得分为 (66 .68± 1 9.51 )分 ;年级越高 ,得分越高 (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rs=0 .1 86 ,P =0 .0 0 0 ) ;分别有 1 5 .7% ,35 .7%和 9.1 %的中学生对艾滋病感到恐惧、认为对家庭有威胁、认为对预防艾滋病无责任 ;82 .9% ,58.7% ,37.7%和 1 8.0 %的中学生表示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分别来自电视广播、书刊杂志、学校教育和与亲友交谈。结论 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 ,但掌握程度并不很高 ,知识不全面 ,存在错误认识 ;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于多方面 ,以影视、书刊所占比例较高。学校应继续加强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重点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与对艾滋病心理认知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张北县中学生艾滋病知晓水平与相关知识来源途径的现状,为制定适合中学的健康教育策略与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374名中学生艾滋病知晓情况和知识来源途径;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和城乡艾滋病知晓情况和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取途径的差异。结果被调查学生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知晓情况为:母婴传播知晓率94.7%,血液传播知晓率91.4%,性传播知晓率为45.7%。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9.5%。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89.8%)、书籍(64.4%)、报刊(59.6%)、免费宣传资料(57.8%)和学校教育(53.7%)。职业中学学生的艾滋病的知晓水平高于初级中学学生,乡镇中学生的艾滋病知晓水平高于城镇中学生。不同年级的中学在部分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学生对艾滋病性传播和非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这两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在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方面,应增强学校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以最有效的途径开展系统科学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知信行现状和健康知识的来源,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五市20所中学的1 9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收回1 837份,有效率为94.2%。【结果】40.6%的学生表示学校教育课和健康教育活动涉及了艾滋病预防知识;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的回答城市中学生好于农村中学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0%的城市中学生和57.7%的农村中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人应关心、同情(2χ=13.04,P0.05);中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书籍、报刊、杂志,但是他们最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取健康知识。【结论】中学生对部分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的比例较低,应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屯留县在校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县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238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0.16%,其中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61.45%,非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48.36%。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县级高中学生为60.25%,职业高中学生为52.65%,县级初中学生为64.55%(P<0.01)。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为51.38%。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互联网及电视占77.78%,书报杂志占59.45%,学校教育占50.96%,社会宣传占43.37%。[结论]屯留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认同率很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淮安市淮阴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艾滋病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对506名大学生、509名中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大学生为67.98%、中学生为65.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对非传播途径和部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68.77%的大学生和84.28%的中学生对艾滋病感到恐惧和害怕,18.77%的大学生和21.61%的中学生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学同班或同桌;14.23%的大学生和3.54%的中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0,P0.01)。结论淮安市淮阴区大、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偏见依然存在,应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25所中学的4 09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等信息.结果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8.69%(2 404/4 096).48.12%(1 971/4 096)的学生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艾滋病教育处方(63.48%)、艾滋病知识宣传栏/海报(60.63%)和专家专题讲座(4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9,95%CI=1.04~ 1.36)、学校提供过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OR=1.84,95%CI=1.56~2.17)、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OR=2.54,95%CI=2.21 ~ 2.92)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尤其对艾滋病流行形势、主要传播途径和新型毒品危害方面的知识缺乏.学校应加强针对流行新形势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小儿重症肺炎淋巴细胞凋亡与CD11b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淋巴细胞凋亡与CD11b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症肺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儿22例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和坏死率、CD11b表达,并与轻型肺炎21例、正常儿童20例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肺炎急性期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9.76±13.87)%,晚期凋亡及坏死率为(6.16±6.60)%,与轻型肺炎组〔(4.59±1.25)%和(0.13±0.06)%〕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t=15.46,P<0.001,t=12.83,P<0.001);淋巴细胞CD11b为(6.21±2.09)%,与轻型肺炎组(20.75±6.16)%、正常组(12.43±3.4)%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t=9.49,P<0.01,t=7.59,P<0.01)。重症肺炎恢复期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6.56±13.6)%,晚期凋亡及坏死率为(2.79±2.81)%,与轻型肺炎组〔(6.6±1.9)%和(1.43±1.58)%〕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t=3.32,P<0.01,t=2.03,P<0.05);淋巴细胞CD11b为(10.97±2.32)%,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22,P<0.01)。结论:淋巴细胞凋亡和CD11b表达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演变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莒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干预效果。方法在莒县选择10所中学,运用结构式问卷对1834名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结果莒县中学生干预前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2.10%,城区(64.97%)高于乡镇(57.75%)(P〈0.01);高二年级学生(66.56%)高于初二年级学生(57.34%)(P〈0.01);男生(64.89%)高于女生(58.66%)(P〈0.01)。其中对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64.45%、55.78%和65.27%。获取知识途径的前3位依次为电视(76.83%)、网络(70.17%)、宣传材料(68.70%)。干预后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76.29%)高于干预前(62.10%)(P〈0.01)。结论莒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初中生、女生和农村中学生为重点,加大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黟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2015年11~12月抽取黟县7所初高中的初三、高一及高二共69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之后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等干预活动,分别在干预活动结束时和干预2 W后对该人群再次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差异,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697名学生干预前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3.31%,干预活动结束时提高到96.42%,干预2 W后为95.18%,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P0.01)。干预前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初中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P0.01);城区初中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76.88%,乡镇初中生为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1);普通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80.36%,职业高中学生为6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8,P0.01)。结论黟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干预后得以明显提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以乡镇初中学生及职业高中学生为重点,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厂地区中学生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现状以及各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开展情况,从而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8.79%,其中初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4.19%(6347/9888),高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61%(6937/9424)。5所初中学间比较,经检验χ2=80.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比较,经检验χ2=199.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与创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艾滋病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初中学校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评价其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对改变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探索对建筑工地农民工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6个建筑工地的337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后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EpiData3.02录入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农民工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52.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不高,对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视现象;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不高,每次都用的仅6.1%。健康教育后,农民工对艾滋病多项知识的知晓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提高到84.5%(P<0.01);对艾滋病人的态度也有转变,如朋友得了艾滋病会像以前一样继续和他来往的比率提高到66.2%(P=0.008)。干预后,有85.8%的人愿意在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来预防性病/艾滋病。结论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依托民工学校、在建筑工地农民工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该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他们的态度及相关行为,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了解湖南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及其相关关系 ,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现状调查 ,分别对八个不同专业的一至四年级 132 6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均值为 12 .6 3± 2 .97,态度得分均值为 1.0 8± 2 .97;知识与态度的分值呈显著正相关 (r=0 .138,P<0 .0 0 1) ;态度与年级呈负相关 (r=- 0 .0 81,P<0 .0 1) ;女生的知识 (t=3.19,P<0 .0 1)和态度 (t=2 .2 1,P<0 .0 5 )均显著优于男生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上无显著差别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和态度上无显著差别。 结论 在大学生中开展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以增进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 ,并改善其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大冶市中学师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晟  黄咸月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81-982
目的了解大冶市中学师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及需求情况,为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冶市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对教师采用方便样本个人/小组访谈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结果608名中学生对艾滋病传播和非传播途径共8个问题回答正确率均在90.00%以上,但全部答对者只有304人,占50.00%;男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答对率高于女生。中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电视(83.39%)、教师(76.32%)和报纸杂志(65.30%)。大部分教师对艾滋病知识有所了解,但普遍未参加过专业培训。结论中学师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认知尚不够全面深入,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待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认识水平及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的现状,以便制定和开展符合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选择贵州省安龙县和印江县共5所乡级中学的学生96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统一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三大典型传播途径的答对率较高,但对非典型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的流行情况等较专业知识的答对率普遍较低,且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之间的答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应针对农村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健康教育,增强艾滋病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素质培训,加强同伴教育,提高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8.
浙江某地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艾滋病健康教育后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变化情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4126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讲座、观看VCD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教育,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健康教育前后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愿意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并帮助艾滋病感染者的学生从干预前的41.08%上升至干预后的62.17%(χ2=367.28,P<0.01),63.23%的学生能接受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工作和学习;干预后有64.86%的学生认为在感染艾滋病后应该坚定信心,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的52.96%(χ2=120.69,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郑州市部分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并探讨性别和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其影响。方法:整群抽样选取郑州市385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7%,其中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5.3%、83.7%、92.4%,41.9%的中学生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74.7%的中学生愿意和艾滋病病人握手,39.9%的中学生对艾滋病感到紧张、恐惧;女生对咳嗽、打喷嚏、拥抱、握手、共餐不能传播艾滋病知晓率高于男生(P<0.05);高中生对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低于初中生(P<0.05);女生对艾滋病感到紧张、恐惧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高中生愿意同艾滋病病人握手、共餐的比例高于初中生(P<0.05)。结论: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仍有误区;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延边大学医学院朝鲜族和汉族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水平 ,以便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 ,对 2 35名朝、汉族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结果  2 0项艾滋病基本知识问卷中 ,朝鲜族大学生的平均得分为 (1 4 .89± 2 .2 8)分 ,汉族为 (1 5 .57± 2 .38)分 ,男、女生分别为 (1 4 .88± 2 .51 )分和 (1 4 .92± 1 .93)分 ,汉族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得分高于朝鲜族。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 ,朝鲜族平均得分为 (1 8.54± 3.82 )分、汉族为 (1 9.2 7± 3 .83)分 ,男、女生分别为 (1 8.37± 3 .60 )分和 (1 8.81± 4 .1 9)分 ,其中朝鲜族大学生对艾滋病血液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的认识水平低于汉族大学生 ,男生对艾滋病血液传播途径的认识水平低于女生。对艾滋病持负性消极态度的朝鲜族大学生比例明显高于汉族大学生 ,接触过黄色书刊、录像的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结论 应尽快制定针对延边地区大学生的正确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