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攻里不远寒”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处》。远,指疏远、离避而言,如《汉书·刘向传》中有“远黜外戚”,颜师古注曰:“远谓疏而离也”。张景岳曾说:“郁于里者多热邪,故攻里之治不远寒”,可见“攻里不远寒”的实质是讲治  相似文献   

2.
问题解答     
问;怎样理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答:“发表”,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应用于表证之发汗解表法;“攻里”即“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应用于里实证之攻下法;“远”,即避免、注意之谓;“寒”、“热”,  相似文献   

3.
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情况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一山 《山西中医》2003,19(1):48-49
大黄味苦性寒 ,现代《中药学》把它列入泻下药中。其实 ,大黄也是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药物之一 ,早在明代就有“用单味大黄水泛为丸 ,名将军丸 ,治疗吐血”的记载 ;清唐容川称赞大黄“止血不留瘀 ,尤为妙药”。近 10年来 ,大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报道颇多 ,且取得了显著疗效 ,综述如下。1 止血机理大黄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逐瘀通经之效。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阶段 ,血热瘀滞为其基本病机特点 ,故宜用大黄止血 ,急则治其标 [1 ]。大黄具有缓泻作用 ,主要是大黄内含有蒽醌化合物成分所致 ,这可促进停积在胃肠道的瘀血排出 ,…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黄“推陈致新”之功贯在“通”湖南省株州市药材公司(412000)言镜泉主题词大黄/治疗应用《神农本草经》载:"大黄性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笔者根据长期积累的临床实践,认为大黄有"推陈致新之功...  相似文献   

5.
<正> 1.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原文是在回答“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的发问时说:“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这两句话是针对治疗学中的特殊情况讲的。“发表”、“攻里”,分别指辛温解表和苦寒攻里法。远,张景岳注云:“远,避也”,不远,即不避。热和寒,是针对气候而言,分别指炎夏和严冬。在一般的用药原则中,要注意“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但当寒邪束表,用辛温之品以发汗祛之,则不必泥于“热无犯热”之禁,在春夏炎热之时,辛温之  相似文献   

6.
大黄的炮制和应用如东县马塘中心医院(226401)葛福麟大黄素有“将军”之称,历代医家对它推崇备至。其性味苦寒,功效为泻火凉血,攻积导滞,逐瘀通经。据药理研究,大黄还有消炎镇痛、抗菌、抗病毒、收敛止血、利尿降压、利胆排石、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等作用。大...  相似文献   

7.
答:大柴胡汤系仲景方,《伤寒论》中未载大黄,而于《金匮要略》中却载有大黄,由是引起了历代医家之争议,诚如近人张锡纯氏所云:大柴胡汤或有大黄,或无大黄,以致用其方者,垣莫知所以也。其中力主无大黄者,当推柯韻伯为代表,他认为,按大柴胡是半表半里气分之下药,并不言大便。其心下急与心下痞,是胃口之病,而不在胃中。热结在里,非结实在胃。且下利则地道已通,仲景不用大黄之义晓然。若以“下之”二字,妄加大黄,则十枣汤“攻之”二字,如何味乎?然大多数医家则认为应有大黄。晋·王叔和要言不繁地说:“若不加大黄,恐不名大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第181条云;“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白虎汤是清解里热之剂,其证为里热证无疑,然条文却说“里有寒”。对此,后世注家众说纷纭,有谓“寒”字作“邪”字解者,有谓“表热里寒”应改为“表寒里热”者,亦有谓“白虎汤”系“白通汤”之误者。余认,为“里有寒”的寒字乃实字笔误。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黄为蓼科植物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味苦寒,具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的功效。金元时期的大医家李东垣称其“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至太平,故有将军之号”。  相似文献   

10.
大黄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物,炮制品有生大黄、酒制大黄及大黄炭。其作用各有差异,清代.张璐《本经逢原》云:“若峻用攻下生用。邪气在上,必用酒浸上行,而驱热下行。……实热内结,势不可缓,酒蒸用之。”生大黄味苦性寒,走而不守,能清阳明蕴热,荡涤宿食,推陈致新,故以攻积导滞、泻火解毒为主,常用于热积便秘和热毒壅盛之证,制大黄采用酒蒸后,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由沉降药变为升浮药,性变微寒,泻  相似文献   

11.
大黄的几种简易用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效。笔者总结了大黄用于临床的几种简易用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黄为蓼科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主要功效为泻下积滞,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大黄效峻而力猛,正如《汤液本草》所云"大黄,阴中之阴药,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黄解》中论述大黄颇细,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中应用其大黄经验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黄号称“将军”,为临床常用要药,味苦性寒,可以泻实热,荡积滞、下瘀血,破癥瘕,应用甚广。兹将个人在临床治疗急性热病时配伍运用大黄的体会浅述如下: 大黄配连翘、栀子、黄芩、薄荷、甘草,可清热攻里、凉散解表。适用于温病表邪未解,里热(实)已盛,高热头痛,便秘,脉浮而数,苔黄者。凡流行  相似文献   

14.
<正> 白虎汤(现今有些方书改名为石膏知母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该书第181条(据赵开美本)云:“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条《玉函经》改白虎汤为白通汤,以迎合“里有寒”句,而不顾“脉浮滑”三字之义,这无异于削足适履。考《伤寒论》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以此证彼,白虎汤证者,必是里有热,而非里有寒也。181条的“表有热”必是表有寒,“里有寒”必是里有热的错简。因为181条之首明明冠以“伤寒”二字,表有寒者,是表有寒邪之意也,表之寒邪不解,传里化热,则  相似文献   

15.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um Maxim exreg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根和根茎,其性味苦,寒,入胃、大肠、肝、脾、心经,其功效为攻里通下、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既可内服,也可外用。一般教科书认为,生大黄内服每次量为3~15克,但本人在临床上使用之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现就本人一些应用情况及体会,作下肤浅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历代医家对《内经》中"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的注释,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指出如下几点:(1)无论治疗表证里证,决定治疗方法的是疾病性质的本身,而不是时令气候。其关键在于病证真假。若是真寒,则不远热;若是真热,则不远寒。(2)"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是"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的一种特殊情况,"发表不远热"用于表寒之证,"攻里不远寒"用于里热之证。  相似文献   

17.
彭德意 《四川中医》1999,17(1):16-16
大黄性味苦寒,入脾胃、大肠、肝经,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逐瘀通经的攻效。《药品化义》记载:“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由于大黄为药力较猛的攻下药,临床中对其适应证及用量掌握不当,虽然奏效迅速,但易伤正气。为此,也有病家忌讳之。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应用大黄于方中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应用的点滴体会简述如下。1治疗肠胃湿热积滞之痢疾及变证痢疾之病,古人称为“滞下”。因肠道阻滞不通,故须调气血,通积滞。对肠胃湿热积滞痢疾初起,用大黄配伍木香、黄连、白芍、槟…  相似文献   

18.
许洁  王晞星 《光明中医》2016,(18):2632-2634
《伤寒论》以四方之神来命名方剂,并与风热燥寒相互联系,创造出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朱雀汤,皆寓所治之邪和方剂之效义。青龙为东神,故青龙汤为治风邪疗表证之剂,对应大、小青龙汤;白虎为西神,秋属西,故白虎汤以秋金肃杀之气降炎热烦暑,对应白虎汤;玄武为北神,玄武汤即今之真武汤,寒、水属北,故真武汤为治寒、治水之剂。朱雀为南神,热、火、暑属南,故朱雀汤应为治火、热、暑的方剂,对应黄连阿胶汤。  相似文献   

19.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大柴胡汤有无大黄争议颇多,使初学者莫衷一是。笔者重温原文及诸家之论,略有所悟,陈管见于后,以就正于同道。笔者认为本方无大黄符合经义,下面几点可作为佐证.首先从煎煮法以证之。正确的煎煮方法,能使药物充分发挥治病作用。历代医家对中药的煎煮法都十分重视。正如清·徐灵胎云:“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伤寒论》大柴胡汤证的病机是“热结在里,非结实在胃”,所以张仲景采用再煎法,令大柴胡汤中各药的功能,介于“急煎取其生而疏荡,久煎取其熟而停留”之间,起到和解少阳,调和阴阳的作用,使少阳邪解,热结得下,疾病自愈.因此说明大柴胡汤不必用大黄以攻下。那么,再看《伤寒论》应用大黄方剂中对大黄的煎煮法,可归纳为:1.渍浸法,取气轻扬,清利上部无形邪热,如泻心汤类;2.后下法,取攻下腑实,如大承气汤类:3.同煎法,取微和胃气,如调胃承气汤等。如果(?)柴胡汤中有大黄则有第四法——再煎法,即初煎,去泻  相似文献   

20.
“表有热,里有寒”见《伤寒论》181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历代注家对此争论颇多,如:《医宗金鉴》曰:“王三阳云经文‘寒’字当‘邪’字解,亦热也”。清·程郊倩曰:“此处‘表里’二字错简,里有热表有寒”。明·方有执曰:“里有寒者,里字非对表而称,以热之里言,盖伤寒之热本寒因也。故谓热里有寒,指热之所以然者言也”。笔者认为,“里有寒”之“里”指阳明,“寒”指寒邪;“表有热”之表,是与“里”相对而言,指体表之肌肉,“热”指里热蒸腾于外之热。现将此不同看法,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