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塑料瓶装液体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或处理办法。方法收集本院手术室2004—2007年塑料瓶装液体使用中发生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杲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共使用各类塑料瓶装液体40652瓶,发现瓶内絮状物生长、瓶口及瓶底塑料拉环被拉断及损伤操作者手指、启瓶不易、排气及静脉回血困难等问题,分别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进或避免。结论塑料瓶装液体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但使用中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可通过技术改进、细节处理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塑料瓶装液体因使用方便、安全,被临床广泛使用。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加药后即使抽出空气,在排气时也发生了因瓶内气压过大排气管滴出药液,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总结了一种比较方便、快速的排除瓶内气压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更换塑料瓶装液体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塑料瓶装液体有许多优越性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使用常规方法更换塑料瓶装液体,引起输液器排气管滴液体现象严重。这一现象不但造成环境污染,且易导致患者静脉接受输入的药物剂量减少,从而影响病人的治疗,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甚至引起医患纠纷。为此,本人通过临床实践对更换塑料瓶装液体方法进行了探讨,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157-157
一次性塑料瓶装液体因使用方便、安全,被临床广泛使用。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发现,加药后即使抽出空气,在排气时也发生了因瓶内气压过大排气管滴出药液,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总结了一种比较方便、快速的排除瓶内气压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塑料瓶装液体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发现,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如需用300mL液体时,以往用玻璃瓶装液体时,只需将瓶盖启开,按无菌操作原则将液体倒出200mL即可。塑料瓶装液体因其瓶盖与瓶身密闭为一体,护士通常是用20mL注射器分10次从塑料瓶中抽取200mL液体。这样既增加污染机会,也增加护士工作量,而且多次穿刺瓶塞易致输液时漏液,甚至小瓶塞进入液体形成异物,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7.
目前高压蒸气灭菌灭菌法在实验室消毒灭菌领域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但使用时应时刻注意安全。对于瓶装液体灭菌时,如用橡皮塞的,应插入针头排气的要求,在历屈教科书和各种操作手册中都有明确记载,实验人员也均非常熟知。但对于插入针头的根数,恐怕仔细考虑的不多,一般以一根为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肖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4):470-471
临床静脉输液虽已采用了大量的软包装,无需使用通气管,但在使用玻璃瓶装液体时仍需采用通气管通气。插入瓶塞后如果输液器的通气管针尖与输液管针尖相距较近,空气进入通气管后立即被输液管吸入,聚少成多容易在输液管中形成大段的空气,不及时发现可能进入人体,造成空气栓塞,危及生命。笔者发现,有些厂家对输液器进行了改进,用塑料材质制成针尖,通气管口留在瓶塞外,并盖以小塑料帽, 相似文献
9.
临床在输液、更换塑料吊瓶时,药液自排气管溢出,易污染护士的手、工作服及床单等,而且细胞毒性药物还会危害护士及患者,从而危及到人体的健康。现介绍一种预防方法;方法:护士加药时,常规是加入等量药液换取瓶中等量的气体,而塑料瓶装液体加药时,加入等量药液时,要多抽取瓶中的气体,使瓶内形成负压,这样插入输液器时换吊瓶中,药液就不易从排气管溢出了。 相似文献
10.
塑料袋装液体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本取代了玻璃瓶装液体。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使用塑料袋装液体时,液体盛放、袋塞消毒、袋内抽液、排气管处理、一次性排气等具体操作细节可以进行优化,使输液操作更加方便、科学,本文就这些问题与护理同行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由于塑料袋装液体具有运输方便,毁形容易、彻底,便于一次性应用等种种优越性,临床上用得越来越多。我们医院自2004年6月份开始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塑料袋装液体一次性注射器注入药液毕,用常规回抽空气的方法,效果不佳,造成密闭式输液排气或更换液体时,输液器排气管口滴液体现象严重(本院用的输液器为排气管与主管连在一起),不但造成护理人员身体及环境污染,而且造成药液的浪费,甚至引起医患纠纷。为此,我们对塑料袋装液体加药后的排气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新方法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10 ̄12月,从门诊… 相似文献
13.
液体出入量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旺敬强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41-41
液体出入量、排出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详细而准确的记录对了解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基础护理质量的标志之一。在实践中记录出入量容易产生误差,我们抽取了2005年4—7月的48份病历296d的出入量记录单,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吸痰是经鼻或口甚至在病人建立人工气道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常见而又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而吸痰盘作为开放式吸痰的必备物资,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呼吸道相关性感染多有报道[1-2].传统的吸痰盘内物资除持物钳外,还包括两个一次性换药碗,其中一个盛生理盐水后用于吸痰前湿润吸痰管,一个盛生理盐水后用于吸痰后冲洗吸痰管(生理盐水需要瓶装的开启后注入碗内备用).护士在吸痰操作过程中对两个吸痰盘应该严格区分使用,且无菌技术操作,以避免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尤其用于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盘,铺好后按无菌技术要求其有效期是4h.有研究报道[3]对吸痰过程中12 h更换一次的用于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冲管液的细菌阳性率高达100%.为了避免由吸痰盘管理不善引起的呼吸道相关性感染,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我们对开放式吸痰盘进行了改良,取而代之的是瓶装生理盐水,经过临床使用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现在静脉输液所用的液体全部是由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塑料瓶装液体,由于现在没有厂家生产塑料瓶装液体启瓶器,开瓶时护士常规用右手食指从拉环上面套入拉环开盖,科室集中配液时由于液体较多,护士连续开盖后手指极不舒适,甚至疼痛、红肿,有时用力不均,拉环断开造成开启液体困难.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采用直径约2 cm、高约6 cm的不锈钢"S"型挂钩(超市可购买或自行制作)代替右手食指套入拉环,向着操作者的方向轻轻一拉即可开瓶.护士使用"S"型挂钩,开启塑料液体瓶盖时省时、省力、又不伤手,并且美观耐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不锈钢"S"型挂钩可作为塑料瓶装液体的启瓶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08-3608
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玻璃瓶装液体时,输液花篮有时不能与玻璃瓶装液体配套,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一个方法,可以使一次性输液塑料软袋包装变身为输液花篮,使工作变得轻松方便. 相似文献
18.
液体渗出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如刺激性药物的渗出。极易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影响治疗。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这些病人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液体外漏,因此为了避免液体的渗出,下面就护理工作中与液体外渗相关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认识。 相似文献
19.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蒸汽及其释放的潜伏热对待灭菌物质进行灭菌处理。由于压力蒸汽灭菌器设计上固有原因,对固态物质的灭菌安全可靠,但如果对液态物质进行灭菌处理,若操作不当,易造成爆瓶发生。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密闭瓶液体灭菌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如下防患。1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问题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结构主要有外筒、上盖和内筒组成,外筒和上盖用紧固螺栓连接起来,外筒底部装有电热管,上盖安有限压阀和压力表。压力表显示灭菌器内部的压力,限压阀出厂时已经调试好,规定了灭菌器的工作压力。电热式压力…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有不少药是管制瓶装的药液或粉剂,容积大的管制瓶装药较容易被抽尽,但容积小的管制瓶装药(如2 ml)由于瓶颈的弧度大,经常有少量的药液残留于瓶颈,针梗的斜面无法触及瓶颈的药液,造成药液无法被抽尽。为此,我们总结出一种简单快捷的抽吸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1)选用针梗较长的一次性注射器(如10 ml);(2)按常规的方法抽药,进针前先回抽5 ml以上的空气注入注射器内,进针角度与瓶塞呈45°角斜刺入瓶内;(3)当瓶内的药液快抽尽时,将原来倒立的药瓶变成水平位,使残留在瓶颈内的药液流至药瓶体部,此时再将针梗的斜面对准药液,即可抽尽瓶内的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