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IPC)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和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IPC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后处理.IPC组在常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使用IPC。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和7d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及血浆D一二聚体(D—D)含量;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髂外、股及胭静脉管径和血流速度,计算平均血流速度(v)及血流量(Q)。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DVT8例(13.3%),IPC组发生1例(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rr、APTT、INR、FIB和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两组frr、APTT、IN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FIB和D.D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PT逐步缩短(P〈0.05),APTr和INR均无显著变化(P〉0.05),FIB和D—D逐步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3、5和7d,对照组下肢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小于I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能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效预防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是一种安全而简便的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研究各类颅脑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13年收治的227例单纯性颅脑创伤患者按损伤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组并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227例患者中,颅脑外伤后24小时内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和FIB检测值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1%、71.4%、34.4%和21.2%;颅脑外伤后72小时PT、APTT、TT和FIB检测值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降至2.6%、33.9%、5.7%和17.6%。在各类颅脑创伤中,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7天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和FIB检测值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颅脑外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创伤患者伤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凝血功能异常,72小时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颅脑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可能与颅脑创伤的性质和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玮  沈宏 《浙江创伤外科》2007,12(2):98-10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26例重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进行前瞻性研究,监测其入院当时、入院第2天、第3天及第7天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时间(TT)的变化。并检测14例单纯头部外伤患者在入院时的APTT、PT、FIB和TT值。结果APTT在入院3天明显升高。1周后仍未达到正常(P〈0.05);PT在入院当天即升高(P〈0.05),1周左右逐步恢复正常;FIB在入院当天即升高,第3天下降(P〈0.05),1周左右逐步恢复正常。有3例按照DIC诊断标准诊断为DIC,结果在观察期间均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可发生凝血功能异常,且外凝性凝血途径的启动早于内源性凝血途径。伤后早期即可发生高凝状态,至第3天左右向低凝状态转变,1周左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进展性慢性肝病及重症肝炎患者原位肝移植(OLT)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行OLT治疗进展性慢性肝病及重症肝炎患者各37例的围手术期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除术前PT、APTT,术后第5d PLT、FIB和术后第7d FI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时段2组患者的PLT、PT、APTT及FIB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重症肝炎患者凝血功能损害更为严重;OLT术后,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均逐渐恢复正常,但并非完全同步。结论进展性慢性肝病与重症肝炎患者OLT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显著,应注意监测及处理,但术后2组间各指标间比较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时凝血功能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Zivin法建立SCIRI模型,动态观察SCIRI时血液PT、APTT、TT和FIB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PT,APTT,FIB逐渐升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T逐渐降低,145时显著降低(P〈0.05)后逐渐升高;I/R组凝血四项各项指标逐渐升高,在I/R2h达到最高峰后逐渐下降,I/R12h降到缺血前水平;除门外I/R2,I/R6与缺血前比较均显著差异(P〈0.05)。结论:SCIRI引起凝血状态显著改变,可能为凝血因子水平、活性及功能改变导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内窥镜下局部喷洒血凝酶治疗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观察与凝血酶对比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各种原因所致消化道活动性出血住院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血凝酶2支组(M1组,46例)、血凝酶4支组(M2组,46例)和凝血酶对照组(对照组,46例),观察三组即刻止血率和止血时间,在给药前和手术结束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观察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凝血酶对照组三组间治疗前后血常规、PT,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凝酶两组平均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凝血酶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PT、TT、APTT、FIB 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血凝酶治疗内镜下活动性出血疗效高,止血快,优于凝血酶;所用剂量对血液凝血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查骨创伤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值,观察严重创伤后D-二聚体数据对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骨创伤患者120例,根据创伤和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将120例骨创伤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ISS≤16)、中度损伤组(16〈ISS〈25)、重度损伤组(ISS〉125),并将120例骨科创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60例健康体检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D-二聚体检测数值。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程度越重,术后1、3、5天血浆D-二聚体逐渐增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术后DVT与血浆D-二聚体呈正相关,P〈0.01。结论骨创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检验值升高后逐渐降低,通过D-二聚体水平检测及动态监测可用于患者伤情的判断和骨折术后DVT的诊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行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凝血-纤溶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5例伴乙肝肝硬变的手术患者根据疾病和手术的不同分为肝叶切除术组(n=18)和非肝叶切除术组(n=17),并分别于术前、术毕和术后24h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含量。结果非肝叶切除组患者的PT、APTT和TT在手术前后不同时相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叶切除组PT水平术前明显高于术毕和术后,并明显高于非肝叶切除组(P〈0.01),APTT术后则明显高于术前和术毕,也高于非肝叶切除组(P〈0.01),而TT在组内不同时相间及与非肝叶切除组相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Fbg和D-D水平术后均较术前和术毕明显升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实施肝叶切除术时,血液处于低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提示有潜在出血的危险,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止血药对腹部手术后凝血功能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1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胃癌20例,结肠癌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与不使用止血药两组,每组30例。止血药组于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应用巴曲亭2U/d。检测手术前、后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PLT)的变化,并于术后5-7d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以明确有无血栓形成。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D-D、t-PA、PAI-1均明显升高,PT、APTT延长,TT缩短,PLT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非止血药组相比,止血药组患者术后D.D、t—PA、PAI-1明显增高,T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止血药组和非止血药组分别有7例(23.3%)和3例(10.0%)术后出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使用止血药可加重高凝状态,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预防性止血药的应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与救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创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救治措施。结果酸中毒组及非酸中毒组、休克组与非休克组、低体温组与非低体温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患者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相关发病因素,采取对症措施防治疾病发生,可有效防止创伤性凝血病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艳超  刘勇  黄波 《中国骨伤》2017,30(3):198-20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科损伤控制理念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治疗的4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9.00±4.12)岁;ISS评分(25.36±10.81)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未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治疗的4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常规组)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常规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8.00±3.24)岁;ISS评分(26.56±11.44)分。术后按照Matta评价标准对复位进行评价,采用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价。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手术后7 d凝血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治疗后应用Matta评价标准对复位进行评价,治疗组(7.38±5.09)mm;常规组(10.11±6.53)mm(P0.05)。Majeed功能评分:治疗组(86.12±6.84)分;常规组(77.53±8.30)分(P0.05)。手术后第7天,治疗组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念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骨折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继发骨折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采用PVP治疗的1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5例,女105例;年龄68-95岁,平均(79.50±5.45)岁。依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判定责任椎,行椎体成形术共362个椎,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根据再次出现疼痛和核磁或骨扫描检查判定是否继发骨折,分继发骨折和未继发骨折两组,继发骨折组按性别不同分两组,每组分原手术椎再骨折、邻椎骨折和跳跃椎骨折3类。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泄露、继发骨折部位、继发骨折率和继发骨折类型等情况。结果:男性椎体成形术109椎,女性椎体成形术253椎,术后继发骨折共22例27椎,其中行2次椎体成形术13例16椎,3次椎体成形术2例4椎,保守治疗7例7椎。继发骨折组和未继发骨折组年龄、性别、骨水泥注射量和骨水泥椎间隙泄露与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骨折组内男女两组间继发骨折率、继发骨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跳跃椎骨折发生率与邻椎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骨折多发生于术后半年内,而与是否单双侧注射、是否椎间隙泄露无明显关系。结论: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骨折与性别和部位无关,术后跳跃椎骨折与邻椎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支持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刚度增加所致邻椎应力增加继而邻椎易骨折这一生物力学观点,认为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骨折多发生于术后半年内,是骨质疏松的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实时跟踪和虚拟成像技术(real-time tracking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RTVI)辅助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术中配准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应用创伤骨科机器人手术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RTVI技术辅助机器人手术将患者分成两组:RTVI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28~60(46.2±9.3)岁。单纯天玑手术机器人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32~58(48.2±7.8)岁。观察并记录两组配准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所有患者术后接受定期随访,常规复查髋关节X线片,记录Garden对线指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RTVI组随访9~16(13.0±1.2)个月,单纯天玑手术机器人组随访10~14(12.0±1.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股骨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RTVI组配准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  相似文献   

14.
袁光华  梅永珍  黄红光  姚红军 《骨科》2014,5(4):225-228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femul plate,LPF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LPF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6例(LPFP组)、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DHS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0~24.0个月,平均12.6个月.LPFP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评分方面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F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70岁以上高龄患者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70岁,37例)和非高龄组(<60岁,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手术当天、术后第3天及第7天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PLT)水平.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当天FIB、DD显著升高(P<0.05),ATⅢ降低(P<0.05),提示两组均处于高凝状态,且纤溶亢进,此时段TT延长(P<0.05)、PT延长(P<0.01),血小板明显降低,提示存在出血风险.术后第3天,两组TT、PT显著延长(P< 0.01),非高龄组FIB、DD较手术当天明显下降,且恢复至术前水平,PLT恢复显著,高龄组DD降至术前水平,而FIB仍处于较高水平,PLT恢复不显著.非高龄组ATⅢ恢复至术前水平,高龄组ATⅢ恢复较慢,提示高龄组术后第3天有明显的出血倾向,且高凝状态依然持续.术后第7天,除高龄组FIB仍未恢复外,其余指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提示凝血与纤溶系统趋于平衡;组间比较,术后当天FIB、INR升高幅度大于非高龄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间INR、FIB、DD和PLT变化幅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70岁以上高龄患者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术后高凝状态,纤溶亢进,存在出血倾向,且高凝状态持续时间明显长于60岁以下患者,凝血功能恢复速度慢于60岁以下患者,提示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应更加谨慎使用抗凝药物并适当补充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16.
刘更夫  张远金  贺桂文  段军 《骨科》2015,6(1):32-35
目的观察联合多种技术手段、药物对骨科手术患者失血、凝血功能和血液氧合状态的影响以及实施血液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71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行储存式自体输血,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技术、稀释式或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并使用凝血药物等;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s count,BP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及混合静脉血氧分压(mixed venous blood oxygen tension,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2)等指标的变化,对比分析实施血液保护对患者贫血程度、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液氧合状态的影响。结果本组病例围术期自体输血共179 010 mL,异体输血共35 000 mL,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术后Hb、Hct、BP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vO2、SvO2较术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PTT、PT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科围术期联合应用多种血液保护方法能明显减少失血,减少异体输血,保护血液资源,且未对患者凝血功能、氧合状态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Injury》2018,49(8):1451-1457
IntroductionOrthogeriatric ankle fractures seem to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erm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lderly. Knowledge of the outcome after orthogeriatric ankle fractures is sparse.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outcome after surgically treated ankle fractures at a certified orthogeriatric trauma center.Material & Methods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performed investigating the outcome of surgically treated ankle fractures in orthogeriatric patients between 2015-2017. Outcome parameters included but were not limited to the EQ-5D 3 L, Barthel Index, Karlsson Score and the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Housing situation and mobility were evaluated and potential associations to the fracture pattern and the related treatment strategy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In total, 58 patients were included (age 77.7 ± 6,2 years). The majority were AO-44 B2 fractures (72%). General outcome was related to the Parker score; a Parker Score of 9 prior surgery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n improved outcome according to the EQ-5D 3 L and Barthel Index. Patients under 80 years of age also had better results.Place of residence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after surgery. Neither different types of implants nor initial use of an external fixator (e.g. open fractures) did influence outcome. A wound healing impairment was found in 10% of our patients whereas the overall unplanned reoperation rate was 7%.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was 20%, one-year mortality was 10%.ConclusionsSurgically treated ankle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which are treated in a certified geriatric fracture center seem to have limited negative effect on their quality of life. We did not observe the otherwise often demonstrated high mortality rates, but still nearly half of the patients demonstrated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hich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optimal perioperative care at an orthogeriatric trauma center. Since there was a reasonabl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wound healing issues this study supports the idea of a staged protocol using external fixation with secondary ORIF.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126例行单节段PVP治疗的OVCF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3.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非手术椎体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未骨折组,其中骨折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4~82岁,平均(67.63±7.28)岁;未骨折组94例,男40例,女54例,年龄55~76岁,平均(66.26±6.79)岁再将骨折组按部位分为邻近椎体骨折组20例和非邻近椎体骨折组12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水泥注入量、椎体高度恢复率及矢状位后凸纠正度数,分析引起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骨折组与未骨折组比较,年龄、性别、BMD值、骨水泥注入量及矢状位后凸纠正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高度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椎体骨折组与未骨折组比较,BMD值、矢状位后凸纠正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入量及伤椎高度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邻近椎体骨折组与未骨折组比较,BMD值、骨水泥注入量、伤椎高度恢复率及矢状位后凸纠正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高度的恢复增加可能预示着OVCFs患者PVP术后非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风险增大,而邻近椎体骨折可能跟骨水泥注入量及椎体高度恢复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低中心静脉压(ANH+LCVP)在肝癌手术中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40例ASA I~II级拟行肝癌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全麻后行ANH,入室到肝实质横断分离完成前行控制性LCVP,对照组按常规处理。记录患者术中、术后的出血量和术后因腹腔出血需再次手术的患者例数,以及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例(INR),凝血时间(ACT)、血块凝结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出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因继发性出血而再次手术的患者;观察组在采血后、肝癌切除后、恢复容量后Hb、HCT、PLT、FIB、CR、PF较术前均明显下降,APTT、PT、INR、ACT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但恢复容量后比肝癌切除前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从手术开始至结束,Hb、HCT、PLT、FIB、CR、PF呈进行性降低,APTT、PT、INR、ACT呈进行性升高;手术结束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 结论:ANH+LCVP能够减少术中出血,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会导致异常出血,可以安全应用肝癌手术中。

  相似文献   

20.
创伤患者凝血及血栓前状态实验诊断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血栓形成前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寻找特异、敏感的指标识别血栓前状态。方法 将创伤骨折患者40例,DVT患者10例及40例正常人血浆标本按对照、创伤手术后、DVT及同一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分组,用放免、酶免及ACL血凝仪分别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TXB_2)、6-酮-前列腺素_(1α)、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元时间(APTT)、纤维蛋白元(FIB)、D-二聚体(D-D)等指标。结果 创伤组、DVT组与对照组比较GMP-140、TXB_2、FIB、D-二聚体有显著增高,6-Keto-PGF_(1α)有显著下降;APTT、PT的变化不明显。创伤后同一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GMP-140、TXB_2、D-二聚体三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几项指标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GMP-140、TXB_2、D-二聚体三项指标对不同骨折患者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创伤会造成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监测GMP-140、TXB_2、6-酮-前列腺素_(1α)等指标可以对血栓前状态(高凝状态)生理性防御反映阶段进行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