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kg·d),观察组增加给予丙种球蛋白1g/(kg·d),2d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和住院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5±1.1)d、(2.6±0.7)d、(2.5±0.7)d、(2.9±0.9)d和(3.3±1.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仅2例,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效果显著,能显著缩短患儿病程、降温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2.
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9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程均小于1d,不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的1~5岁的HFMD婴幼儿98例随机分为喜炎平组和病毒唑组,分别采用喜炎平和病毒唑治疗,比较两种药物在5d疗程内的疗效。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高于病毒唑组(79.17%)(P=0.003);喜炎平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06±0.82)d,显著少于病毒唑组的(3.67±0.60)d(P=0.0001);喜炎平组皮疹消退平均时间(4.18±0.75)d,显著少于病毒唑组(4.71±0.62)d(P=0.0003)。结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病毒唑,而且副作用不常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足口病80例患者,以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n=40)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0.4mL/(kg·d)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体温消退时间(2.85±1.49)d、口腔疱疹消退时间(3.59±1.59)d、食欲恢复时间(2.66±1.26)d,均短于对照组体温消退时间(4.02±1.65)d、口腔疱疹消退时间(4.57±1.79)d、食欲恢复时间(3.87±1.31)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对症治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喜炎平联合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 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病毒唑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病毒唑治疗,比较两种药物在7d疗程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病毒唑组总有效率78.1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792.500,P〈0.01)。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两组患儿分别为观察组(3.05±0.83)d,病毒唑组(3.56±0.5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疹消退平均时间两组患儿分别为观察组(4.20±0.69)d,病毒唑组(4.68±0.6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病毒唑,而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喜炎平0.2~0.4ml·kg<'-1>·d<'-1>静脉滴注:对照组33例,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1>·d<'-1>,疗程均为3~5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7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剂.结果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其退热及退疹时间,退热退疹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手足口病时效果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西医干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联合干扰素雾化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4例,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治疗组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出10.83%(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干扰素雾化在手足口病治疗中有独特之处,口腔疼痛、皮疹消退速度快、治疗效果佳,与传统治疗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传染性较强,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措施主要是抗病毒、对症、防止严重并发症。我院应用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有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4月-2009年4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42例,均24 h内发病,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男82例,女60例,其中1~6月11例,6月~1岁53例,1~3岁68例,3岁以上15例。患儿随机分为喜炎平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喜炎平组给予喜炎平(江西青峰制药厂,批准文号:Z20026249)5~10 mg/(kg·d)+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 d。2结果喜炎平组有效67例,无效5例,有效率93·1%;对照组有效56例,无效17例,有效率80·0%;2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儿无一例出现药物性皮炎、荨麻疹、末梢神经炎、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3讨论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9月份多见。该病是由肠道病毒...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通过密切观察、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置对手足口病患儿中危重症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重症诊断标准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2月_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病例进行筛选,对这些筛选出来的病例,护理人员着重观察患儿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末梢循环情况、面色变化,加强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指脉氧和血糖的监测,积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相关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所筛选患儿49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在护理过程中有高度的警觉性,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辖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所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辖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高峰为4月份至7月份,职业全部为学龄前儿童,年龄以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数有发热、出疹症状,绝大多数患儿精神、饮食不佳,病原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氯化钠在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辅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5例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均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静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20%甘露醇、速尿及降温、镇静、止惊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加用3%氯化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精神状态恢复、肢体震颤缓解、外周循环改善的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后遗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呼吸机使用时间、精神状态恢复、肢体震颤缓解、外周循环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缩短、低钠血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氯化钠在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inese medicine(CM) plus Western medicine(WM)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 by conducting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and randomized trial. Methods: A total of 451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evere HFM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WM therapy alone(224 cases, WM therapy group) or CM [Reduning Injection(热毒宁注射液) or Xiyanping Injection(喜炎平注射液)] plus WM therapy(227 cases, CM plus WM therapy group) for 7–10 days, according to a web-based randomization system.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fever clearance time, which was presented as temperature decreased half-life time. The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the rate of rash/herpes disappearance within 120 h, as well as the rate for cough, runny nose, lethargy and weakness, agitation or irritability, and vomiting clearance within 120 h. The d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were also recorded. Results: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half-life time was 40.4 h in the WM therapy group,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27.2 h in the CM plus WM therapy group(P0.01). Moreover, the rate for rash/herpes disappearance within 120 h was 43.6%(99/227) in the CM plus WM therapy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9.5%(66/224) in the WM therapy group(P0.01). In addition, the rate for cough, lethargy and weakness, agitation or irritability disappearance within 120 h was 32.6%(74/227) in the CM plus WM therapy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19.2%(43/224) in the WM therapy group(P0.01). No d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Conclusions: The combined CM and WM therapy achieved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treating severe HFMD than the WM therapy alone. Reduning or Xiyanping Injections may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lementary therapy to WM for relieving the symptoms of severe HFMD. 相似文献
16.
171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71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加以总结。方法:对2008年4月至8月收治的171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皮疹以手、足、口为著,所有病例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可形成大规模流行,但只要及时、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病毒唑治疗,而对照组仅用病毒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8.37%)明显优于对照组(58.14%),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和退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病毒唑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宾阳县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宾阳县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重症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宾阳县重症手足口病报告70例(死亡8例),全部集中在流行季节的3~7月;发病地区以县城所在地的宾州镇为最多(30例,占42.86%)。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58例(占82.86%);其次为托幼儿童12例(占17.14%)。年龄全部集中在5岁以下,尤其1岁及以下最多(1岁组35例占50%,0岁组11例占15.71%);经对70例重症手足口病人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57人检出EV71核酸阳性占81.43%,且死亡的8例全部系EV71核酸阳性。结论 2010年宾阳县重症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是以EV71感染为主,病人以5岁以下尤其以1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d mouth disease,HFMD)的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0例重症HFMD患儿,进行一般资料分析,评估中医体质类型、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常见神经系统受累及心肌损害的实验室指标。结果:重症HFMD患儿偏颇体质占85%,其中特禀质(28%)、气虚质(25%)、阳虚质(13.5%)占多数;重症HFMD中医证型主要为热扰心肝证(94%);重症HFMD患儿神经烯醇化酶(NSE)、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升高,其中热扰心肝证患儿NSE升高明显(P0.05),可作为该证型的微观化敏感指标。结论:特禀质、气虚质、阳虚质类体质更易发展为重症HFMD;该病主要表现为热扰心肝证,NSE可作为该证型的微观化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