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 波终末电势(P termihal force,简称 Ptf),是左心房受累的心电图表现。因为左心房异常的空间向量较易反映在横面上,从而使心电图 V_1导联上的 Ptf 发生变化,故近年来用 V_1导联的 Ptf 作为对冠心病的诊断及观察病情的一种方法,受到临床上的重视。本文对 V_1导联上 Ptf 的测定方法作一介绍,并重点分析了它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电图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_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变化及与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对照研究尚少。本文探讨AMI患者Ptf-V_1的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冠心病患者480例,均为我院近5年的住院病人。根据病史分为AMI早期、AMI后期和慢性心肌缺血组3组。1.1.1 AMI早期组140例,男性128例、女性12例,年龄49~74岁。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周以内的病人,其临床症状、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VE导联的心电图特点,探讨该导联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下壁有病理性Q波的患者进行常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描记,并加做VE导联。比较VE导联的心电图特点,分析该导联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在38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中30例VE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ST-T段无动态演变;余30例VE导联呈rS型。结论 VE导联的心电图特征对病理性Q波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5.
Ⅰ导联逆行P波在隐匿性房室旁道定位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起栋  郭娟 《江西医药》1994,29(1):35-37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不同年龄,病种的V_1ptf异常病例121例,以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大小,进行临床分析对比。其中风心病45例;冠心病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肺心例32例。另选择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各病种均按年龄分为三组:40岁以下组;41—60岁组;60岁以上组。以V_1ptf绝对值大小再分为四组:(1)在-0.02mm.s以下者;(2)-0.02至-0.03mm.s  相似文献   

7.
下壁单、多导联病理性Q波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卓  赵先仙 《江西医药》2006,41(6):346-347
目的结合冠脉造影探讨下壁单、多导联病理性Q波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15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常规12导联ECG检查,并加做V3R、V4R、VSR导联及冠脉造影,进行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比较。结果下壁单导联病理性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12.9%、特异度68.6%、假阴性率(漏诊率)为77.1%假阳性率为31.4%、阳性预测值为42.1%、阴性预测值为30.8%。双导联病理性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28.7%、特异度70.6%、假阴性率(漏诊率)为71.3%,假阳性率为28。4%、阳性预测值为68.8%。三导联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为31.6%、特异度85.7%、假阴性率(漏诊率)为68.4%假阳性率为14.3%、阳性预测值为86.1%。结论(1)下壁单双导联病理性Q波诊断冠心病灵敏度较低,单凭该标准诊断冠心病漏诊率较高,也有一定的误诊率(31.4%),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病理性Q波并不全代表心肌梗死,有些非心肌梗死却可出现酷似心肌梗死的图形,如左侧气胸、肺气肿、肺梗死、心肌炎、心肌病、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感染或休克、颅内病变等;(2)三导联Q波较单双导联Q波诊断冠心病特异度高.阳性预测价值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认为,V1导联终未电势(PtfV1)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对115例冠心病患者作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旨在探讨PtfV1值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1研究对象选择1997-10~1998-08我院的115例冠心病患者,男68例,女47例,年龄45-77岁,均经临床资料确诊。2方法①采用上诲NIHONKOHDENECG-6353型心电图仪、描记常现十二导心电图,当V1导联P波呈正负观相时,自基线电平线上缘,测量终末负性P波的振幅(mm)和时间(m.s),取其乘积为PtfV1值,正常<-0.03mm.s。①采用日本TOSHIBASSA-270A型心脏彩色超声仪,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息心电图T波异常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T波倒置组和T波低平组,各组内根据心电图T波倒置或低平所在的导联,再分为两个亚组:局限导联组(T波倒置或低平位于胸导联或肢体导联)和广泛导联组(T波倒置或低平位于肢体及胸导联),对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每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T波倒置者,83.78%造影诊断为冠心病;T波低平者48.78%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局限导联的T波低平者68.4%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广泛导联T波倒置者,造影诊断为冠心病者的比例较高,占87.5%。结论心电图T波倒置的最常见的原因仍然为冠心病;T波低平的患者也将近一半为冠心病;而且T波于广泛导联低平者,冠心病的可能性更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异常Q波出现的规律与内在联系。临床资料:常规心电图存在异常Q波患者124例,其中心肌梗塞40例,合并心室肥大42例以及A型预激综合征42例。方法 比较以上患者Wilsn导联和头胸导联异常Q波的分布情况。结果 头胸导联和Wilson导联的异常Q波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头胸导联对右室梗死、后壁梗塞的诊断优于常规导联;左心室肥大和前壁心肌梗塞均可在V1-V3导联出现异常Q波,当头胸导联HV3R-HV88R同时存在异常Q波时为前壁心肌梗死,无异常Q波则为左心室肥大所致;头胸导联对A型预激综合征的旁道定位诊断,要结合常规导联才能准确地判断是左前游离壁、左前侧壁房室旁道。而在左后间隔房室旁道的定位上不及常规导联有意义。结论 头胸导联对右室和后壁梗死的诊断以及鉴别异常Q波的来源具有重要价值,对A型预激综合征的定位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冠心病(CHD)患者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30例冠心病患者,均予以12导联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7.69%,高于常规心电图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漏诊率2.31%、误诊率0均低于常规心电图的7.69%、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检出疾病情况,并具有安全、便捷、可重复性等特点,作为辅助诊断依据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正>室性心律失常(VA)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以发生于健康人,起源于流出道的VA是特发性VA最常见的形式[1],目前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此类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2,3]。体表12导联心电图对于室性早搏的起源判断、指导消融有着良好的价值。Ouyang等[4]提出了左侧起源室早的一些特点,包括V1和V2导联R波持续时间指数>0.5,以及R/S波幅指数>0.3。本文对该诊断标准进行验证,旨在进一步创新采  相似文献   

14.
心电图正常 T 波形态为上行肢缓慢渐行升高,下行肢急速向下返至基线的正向不对称波形。异常T 波有多种形态,目前对正常形态的正向 T 波尚无精确的正常标准。Groos.D 及楼福庆氏等曾论述关于标准导联心电图 R 波与 T 波关系在临床上的意义。作者等为了明确标准Ⅰ、Ⅱ导联心电图 R 波与 T 波相互关系,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意义,选择了100例高血压病与50例健康成年人心电图将 R 波与 T 波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电图u波异常对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267例,男225例,女42例,常规作12导联心电图。结果在267例老年冠心病中共检出u波消失者107例,u波倒置者6例,共113例,u波异常检出率为42.3%。结论u波异常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是:u波倒置是冠心病的有力佐证;而u波消失是心肌缺血的有力佐证,且可作为一种常用的无创性的老年冠心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P波离散度对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者76例,另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者76例,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测出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房颤动组Pmax为(118.55±12.19)ms,Pd为(41.46±11.71)ms。对照组Pmax为(101.41±9.12)ms,Pd为(35.51±9.80)ms。两组Pmax和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波离散度是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体表心电图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心电图V_1导联出现PTFv_1对冠心病诊断的探讨虽有报道,但与左心室收缩时间间期(STI)的对照资料甚少。本文就240例冠心病患者有关的上述内容以及观察结果和体会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肢导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累及右室(RV)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初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122例,根据右胸导联V38~V58是否具备2个导联的ST段抬高≥0.1mV,分为单纯AIMI组与合并右室梗死(ARVI)组。测定Ⅲ导联与Ⅱ导联ST段升高的比值。结果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简称ST↑Ⅲ/Ⅱ〉1)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ST↑Ⅲ/Ⅱ〉1对AIMI累及右室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肺型 P 波的一般概念被认为是右房扩大的特征。然而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具有肺型 P波的不少病人,却缺乏右房扩大的临床依据。即认识到肺型 P 波不一定就是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和右房扩大的特异性指征。为此,我们查阅了本院心电图室2105份心电图,符合肺型 P 波诊断标准的有72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电图二级梯运动试验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对心房内特殊传导系统的研究和心电向量各个平面P波平均电轴的方向和测量受到重视。一些学者对P波终末电势(Terminal force)作了研究,认为可作左室功能不全和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指标(1)、(2)、(3)。但多系休息时心电图,而运动负荷的研究报告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