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肥胖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对血脂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和分析 310例肥胖心病患者的 Apo E基因型 ,检测他们的血脂水平。 结果  1检出 5种 Apo E基因型分别为Apo E3/3、Apo E3/2、Apo E4 /3、Apo E4 /2、Apo E4 /4。 2肥胖冠心病患者 Apo Eε4等位基因频率 (0 .14 2 )较健康人增高。 3Apo Eε4等位基因具有升高总胆固醇 (TC)的作用 ,而 Apo Eε2等位基因则降低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C)。 4 Apo E基因多态性影响肥胖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结论 肥胖冠心病患者有 Apo E基因型的变化 ,且明显影响其血浆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潮汕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分型技术检测100例潮汕地区汉族人群的Apo E基因rs429358和rs7412多态性。PCR-测序法作为金标准进行比对。结果在潮汕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Apo E基因rs429358和rs7412多态性。潮汕人的Apo E基因型分布以E3/E3最常见,其次为E4/E3。与非洲及欧洲人群比较,Apo 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中国汉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法进行Apo E基因多态性检测,其操作简便省时,不易交叉污染;获得的各种基因类型特征性强,适用于临床陕速诊断分型和遗传学人群研究。Apo E的3种常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蛋白(NLRP3)炎症小体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为NLRP3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42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定量测定NLRP3水平,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 A1)和载脂蛋白B(Apo B)水平。根据冠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进行定量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157例)、轻度病变组(137例)、中度病变组(70例)和重度病变组(64例),观察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NLRP3水平的关系。结果 NLRP3表达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431和4.812,P0.01)。4组间TG、TC、LDL、Apo A1和Apo 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NLRP3与Gensini评分值进行偏相关分析(偏相关系数为0.347)及逐步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为0.40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LRP3的表达能够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慢性炎症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炎性反应可由血管内皮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慢性感染或其它因素的反应引起。监测炎症过程中的血浆标志物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015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血浆炎性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炎症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炎性反应可由血管内皮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慢性感染或其它因素的反应引起。监测炎症过程中的血浆标志物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炎症因子与脂蛋白的变化.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3月-2010年12月10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前1月内与病后1、5、30 d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E(Apo E)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前所测CRP、Apo A1、ApoB、Apo 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CRP、Apo A1、Apo B、Apo E发病前分别为(231.00 153.00)pg/ml、(6.31 2.19)mg/L、(1.29 0.29)mmol/L、(0.68 0.15)mmol/L、(3.79 1.28)mmol/L,发病后第1天分别为(290.00±132.00)pg/ml、(12.31 2.64)mg/L、(1.19 0.26)mmol/L、(0.92 0.13)mmol/L、(6.01 1.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o A1、Apo B和Apo E应列为临床常规血脂检查,C-反应蛋白联合血脂检查可用于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已知循环中活化血小板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标志。一项鼠的研究揭示 ,它可能促进单核细胞召募至血管的动粥样硬化病变而在病变形成过程中扮演活跃、积极的角色。作者认为这是循环中血小板参与病变形成的首次证明。主要研究者美国 Virginia大学的 Klaus L ey说“我们希望能研发出抗血小板药物 ,限制其活化 ,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这些重要的观察能够转化为限制这一罹患率甚高的疾病。”L ey等观察因 L DL 高而易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apo E- 1 - 小鼠循环中的活化血小板与单核细胞、白细胞和粥样硬化的颈动脉。 apo E- 1 - 小鼠多次重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及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正常健康者(对照组)50例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21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po E基因,用限制性酶切法检测Apo E基因片段,分析Apo 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Apo E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内各亚组分析,E3在重症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基因频率要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乙肝携带组(P0.05);E3/E3占E3/*的比率在上述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4在乙肝携带组基因频率要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E3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致病因子,携带E3/*尤其是E3/E3基因的人群更易向慢性乙型肝炎重症阶段发展;E4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来说,是一种保护因子,在慢性乙肝肝炎初期起到一种应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 -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显示 :年龄、吸烟、高血压、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与血CRP浓度升高有关 ;CRP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载脂蛋白B水平呈正相关 ,与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1,2 ] 。本文就CRP水平在冠心病发病及其预后方面的意义作一总结。1 CRP与冠心病的关系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重要特征 ,机体对炎症的反应在影响粥样硬化进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低水平慢性炎症状态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 C2、apo C3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载脂蛋白C是肝脏中合成的水溶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包括四种亚型:apo C1、apo C2、apo C3、apo C4,其中apoC4是最近新发现的。主要存在于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中,在人体脂质代谢中起重要的作用[1]。国内外研究表明,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L -6、TNF -α和左旋卡尼汀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 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 3 3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 ,血浆游离左旋卡尼汀水平 ,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以血浆游离左旋卡尼汀水平 <3 5umol/L为判断左旋卡尼汀缺乏的标准 ,血液透析患者左旋卡尼汀缺乏的发生率 85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左旋卡尼汀水平与IL -6和TNF -α水平无显著相关 ;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组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较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升高 ,有统计学意义 ,而血浆游离左旋卡尼汀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浆左旋卡尼汀水平降低 ,但与慢性炎症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肺脏的炎性损伤及机制。方法采集上海市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选用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和C57BL/6小鼠(对照)各32只,进行气管滴注PM2.5染毒,隔天滴注1次,共2次,根据染毒剂量的不同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取小鼠肺泡灌洗液进行白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细胞分类计数,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染毒组Apo E-/-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6、IL-17、TNF-α水平[(207.08±33.51)、(119.20±17.92)、(117.18±15.22)pg/m L]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毒组C57BL/6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6、IL-17、TNF-α水平升高;细胞分类计数结果显示,Apo E-/-小鼠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巨噬细胞绝对数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淋巴细胞百分比随染毒剂量升高而降低;肺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高剂量染毒组Apo E-/-小鼠和C57BL/6小鼠肺泡壁增厚显著,肺泡间隔增宽,部分区域可见肺实变表现,肺泡支气管旁可见多灶淋巴组织浸润。结论与C57BL/6小鼠比较,大气细颗粒物急性暴露可引起Apo E-/-小鼠更为严重的肺脏炎症。  相似文献   

13.
NF-κB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药物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病变。核因子NF-κB在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关基因的表达中起关键性的调控作用。就NF-κB信号通路的概况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以NF-κB为靶点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干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 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各32只;每组再随机分为3月、6月、9月、12月4个时段进行实验观察,每时段8只。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模型组喂饲高糖高脂饲料。应用放免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外周血内毒素及相关的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以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的表达;并观察主动脉及心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及Tunnel观察巨噬细胞在心肌的浸润及心肌凋亡情况;苏丹IV特殊染色观察脂质在心肌细胞内和心肌肌束间的异位沉积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从第3月即发生了内毒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同时出现了中心性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糖症及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病理形态学显示模型组随鼠龄增加,主动脉发生脂质异位沉积及典型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心肌细胞内及心肌肌束间于第6个月出现显著的脂质沉积,在第9~12月加重至严重程度,心肌细胞凋亡于6月组明显发生,第9~12月组发生较广泛凋亡。结论高糖高脂膳食可诱导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可能在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的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我国健康儿童载脂蛋白 E(Apo 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261名健康儿童禁食12h,采静脉血.用 PCR-SSCP银染法检测 APO E基因多态性.用酶法或免疫比浊法测定7项脂质指标.结果Apo E等位基因ε_2、ε_3、ε_4的频率分别为6.32%、86.97%及 6.71%,无性别差异.APO ε_(4/3)基因型血TC、Apo B显著高于Apoε_(3/3)基因型,Apo ε_(3/2)基因型血 LDI.-C、Apo B显著低于Apoε_(3/3)基因型.结论 我国健康儿童Apo 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有明显影响,且与成人类似.携高脂血症易感基因Apoε_4的儿童应及早预防小儿成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及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选择24只ApoE-/-基因敲除小鼠,雌雄各半,另选同龄的雌雄各半C57BL/6J小鼠24只为对照,观察小鼠血脂及心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ApoE-/-基因敲除小鼠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poE-/-基因敲除小鼠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ApoE-/-基因敲除小鼠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poE-/-基因敲除小鼠心肌发生粥样硬化病变改变。结论 ApoE-/-基因敲除小鼠更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炎症性疾病,一旦发展到阻塞动脉管腔的程度,则会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导致冠心病、脑梗死或外周血管病变。目前其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但危险因素已经发现了很多,如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肾病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等,饮食营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饮食营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注意日常的饮食营养尽可能地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减缓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其中大血管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是引起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糖尿病死亡原因中,动脉粥样硬化约占80%。新近研究发现,CD40与CD40L是一对互补跨膜糖蛋白,是新的炎症标志物,CD40L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CD40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促进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19.
中国毛南族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启燕  龙思方  范平  白怀  王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24-326,337
[目的]研究毛南族人群载脂蛋白(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体遗传学以及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221例贵州省黔南州毛南族人群血样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apoE2/E3/E4基因多态性。[结果]毛南族人群apoE2/2、E2/3、E2/4、E3/3、E3/4和E4/4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6%、12.22%、3.17%、64.71%、18.10%和0.45%;ε2、ε3、ε4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05%、79.86%、11.09%。与不同种族和国内不同民族人群比较,毛南族ε4等位基因频率处于中等水平;ε2等位基因频率与国内多数汉族和少数民族人群相似。与apoE2携带者(apoE2/2+E2/3+E2/4)比较,apoE3/3纯合子和apoE4携带者(apoE3/4+E4/4)有更高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动脉硬化指数(P﹤0.001)。[结论]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民族、种族差异。毛南族apoE2/E3/E4基因多态性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共同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研究表明,OX-LDL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既往研究显示传统的清道夫受体如:SR-B1、CD36、CI)68等是通过介导巨噬细胞识别OX-LDL,参与泡沫细胞的形成。而内皮细胞摄取OX-LDL的具体机制不详。Sawamura等^[2]首次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克隆出OX-LDL特异性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