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华 《中国血液净化》2007,6(5):240-241
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它严重影响着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因此我们应该早期认识,积极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脑血管、外周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状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展,尿毒症患已能得到长期生存。但是,尿毒症患的各种近、远期并发症,死亡率仍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以往认为这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透析液及透析用水有关。自从名的Hemo研究问世以来,认识到即使使用高通量、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增加透析剂量,患的死亡率和并发症亦无明显改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引起尿毒症患死亡的主要疾病是心血管疾病。Stenvinkel等提出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alnutrition—inflammatory—atherosclerosis syndrome,MIA)与患的心血管疾病和高死亡率显相关,三形成了恶性循环,其中炎症起到了起始和驱动作用。本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慢性炎症状态的发生率、原因、炎症存在的临床意义以及预测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尽管对尿毒症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血液净化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够理想。经过治疗的ESRD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25%,预期寿命比正常人群少20~25年[1]。其中最主要的死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50%[2],是普通人群的20倍以上[3],而加速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受关注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个非传统的危险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进展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的认识尚不足,有效的防治手…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已有近百年历史,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进步,尿毒症患者的长期存活已经成为可能.但是,MHD患者的生活质量仍远低于正常人.2005年谢红浪等报道MHD患者5年生存率为72.57%.寻找影响MH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变得极为重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MHD患者牙周病发病率高,程度重,可能作为微炎症状态的一个隐秘来源,加重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就牙周病与MHD患者微炎症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MHD患者为病例组,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空腹和病例组血液透析前静脉血血清hs-CRP、TNF-α、IL-6及检查病例组颈总动脉内壁厚度(IMT)、粥样斑块,记录病例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37.5%患者hs-CRP升高,hs-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2)病例组hs-CRP升高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hs-CRP正常者(P<0.05)。(3)病例组颈部动脉有粥样斑块者IMT比无斑块者厚(P<0.05);颈部动脉有粥样斑块者血清hs-CRP、TNF-α明显高于无斑块者(P<0.05)。(4)病例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7.5%;MHD患者心血管事件阳性者IMT较阴性者厚(P<0.05);心血管事件阳性者hs-CRP、TNF-α、IL-6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MHD患者中37.5%有微炎症,微炎症与动脉硬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净化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显著提高,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其主要的致命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同龄的其他人群,死亡率是一般人群的30倍^[1]。究其原因除已知的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以外,近年来人们发现MHD患者自身存在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2]。  相似文献   

7.
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终末期肾病(ESRD)是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人群,而心血管并发症又是影响ESR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80.0%以上患有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出一般人群10~20倍。据美国肾脏病资料系统(USRDS)统计,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死亡占ESRD总病死率的45%。  相似文献   

8.
应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认识   总被引:41,自引:7,他引:41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血液净化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尿毒症再也不是不治之症,尿毒症患的长期存活成为可能。但是,血液透析患的生活质量仍远低于正常人,合并症及死亡率非常高,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每年的死亡率几乎达到20%。随着每年血液透析患人数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33-1934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状态的影响。将2 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6例,A组患者予血液透析及常规治疗,B组患者于A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间其微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其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后A组患者其各因子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比较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Cr、Bun较治疗前升高,且与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比较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RP、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可较好的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前,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最常用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但ESR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是影响其生存的主要原因。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0%以上患有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出一般人群10~20倍。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是触发和(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关键因素,而VEC功能障碍普遍被认为是ESRD患者的基本特点,并且参与了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本文就血液透析对VEC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D)、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两百色市人民医院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稳定MHD患者48例,随机分为HD组16例、HFD组16例和HD+HP组16例.3组患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前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t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含量,同时测定20例健康志愿者CRP、IL-6、TNF-α血清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3组MHD患者共48例治疗前的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均升高,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均下降,其中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IL-6、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HD+HP组的CRP、IL-6、TNF-α值低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下降百分比高于H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FD和HP可以降低CRP、IL-6、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HP可能优于HFD.3个月治疗并不能完全纠正微炎症状态,需进一步观察更长时间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缬沙坦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在治疗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例,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后,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非缬沙坦治疗组。用药后24周检查CRP、IL-6、TNF—α。并设30例健康者作对照比较。结果①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IL-6、TNF—α显著高于健康者(P〈0.01);②治疗后24周,缬沙坦治疗组CRP、IL-6、TNF—α的水平均有所下降,缬沙坦治疗组CRP、IL-6、TNF—α下降的水平与治疗前及非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缬沙坦治疗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微炎症状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本院4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患者追踪随访6个月,按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不良事件组(n=71)和对照组(n=353),比较两组红细胞参数及CRP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相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RDW与CRP的相关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RDW及CR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良事件组RBC、Hb、Hct、MH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RDW及CR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及CRP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分析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DW与CRP呈现正相关关系(γ=0.336,P<0.05)。ROC曲线显示:RDW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AUC值为0.762,截断值为18.6%,截断值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敏感度为0.794,特异度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高血压肾病患者不同病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特点,行长期血液透析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变化,及其与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将1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按CKD不同病程分为3组:CKD1—2期组60例(A组)、 CKD3—4期组58例(B组)、 CKD5期组62例[C组,按是否合并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分为合并ESS组(C1组)与未合并ESS组(C2组)2个亚组]。比较A、 B、C组甲状腺功能水平[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C1、C2组甲状腺功能、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水平,及C1组患者行血液透析前后甲状腺功能、rT3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高血压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肾病患者随着CKD病程的进展,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A组>B组>C组,P<0.05),尤其高血压CKD5期患者,呈低T3、低T4综合征表现。C1组血清T3、T4、FT3、FT4水平显著低于C2组(P<0.01),血清rT3、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C2组(P<0.01)。C1组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后低T3、低T4状态较前明显改善,血清T3、T4、FT3、FT4水平较透析前显著升高(P<0.01),血清rT3、hs-CRP、IL-6、TNF-α、IL-1β、IFN-γ水平较透析前显著降低(P<0.01)。FT3、FT4与rT3(r=-1.251、-1.625,P=0.026、0.008)、hs-CRP(r=-1.265、-2.032,P=0.015、0.007)、IL-6(r=-1.125、-1.845,P=0.033、0.014)、TNF-α(r=-1.254、-1.336,P=0.017、0.036)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高血压肾病终末期常伴发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与微炎症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T3水平会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长期血液透析后,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低T3、低T4状态亦较前改善,监测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对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长期血液透析的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93-399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水平及微炎症状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减轻其微炎症状态,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血微量元素与微炎症状态(micro-inflammatory stat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规律MHD的患者,收集受试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测定透析前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锰、铅、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根据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微炎症状态组(hs-CRP 3~15mg/L)和对照组(hs-CRP<3mg/L),比较2组临床特征。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评价与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28例MHD患者,其中微炎症状态组65例,对照组63例,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hs-CRP、IL-6与全血铜水平呈正相关(r=0.530、0.427,均P<0.001)。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全血铜升高(OR=1.008,95%CI:1.004~1.012,P<0.001)和全血铜≥810.60μg/L组(OR=7.406,95%CI:3.080~17.807,P<0.001)是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MHD患者全血铜水平升高与微炎症状态独立相关,值得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有必要加强对该患者全血铜水平的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桔抗剂--替米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血透中心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后,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20例)和非替米沙坦组(20例).用药24周后复查CRP、IL-6、TNF-α,并与健康对照组20名作对照.结果 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分别为(5.36±12.7)、(3.19±0.89)ms/L,(160.11±27.64)、(91.65±15.10)ng/L,(2.45±0.76)、(1.44±0.29)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非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分别为(5.28±1.32)、(5.18±1.43)ms/L,(158.33±39.47)、(147.40±40.69)ng/L,(2.53±0.62)、(2.39±0.81)n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替米沙坦组与非替米沙坦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患者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CRP:(1.58±0.68)mg/L,IL-6:(13.54±4.12)ng/L,TNF-α:(0.18±0.12)ng/L]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应用替米沙坦治疗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瘦素(leptin)的水平及其与炎症及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9例MHD患者(MHD组)和2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ADPN、瘦素、肝肾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计算体质晕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围比(waist to hip ratio,WHR),分析血清ADPN、瘦素与MHD患者慢性炎症及脂代谢异常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MHD组的血清ADPN、瘦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MHD组血清ADPN与BMI、WHR及CRP显著负相关,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正相关(均P<0.05).血清瘦素与年龄、BMI、WHR及三酰甘油显著正相关,与HDL-C显著负相关(均P<0.05).合并慢性炎症的MHD患者血清ADPN水平降低,而瘦素水平升高(P<0.05).结论血清ADPN、瘦素水平在MHD患者中明显升高,与慢性炎症及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