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余军 《中外医疗》2022,41(2):83-86
目的 探究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中等量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行翼点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经眶上锁孔入路的内镜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冬  刘祺  王业忠 《医学综述》2008,14(22):3469-3471
随着内镜及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神经内镜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神经外科医师的青睐。在熟悉解剖知识的基础上,眶上锁孔入路的已被许多神经外科医师运用于特定部位动脉瘤、垂体瘤和部分颅脑损伤手术中。本文就眶上锁孔入路的内镜解剖及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迟发性脑内血肿指伤后首次CT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此种现象可见于各种外伤性脑内血肿。对本院2000年7月至2008年5月,97例颅脑外伤发现迟发血肿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分析脑内迟发性血肿发现的时间、临床表现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DTICH)在CT应用前发现较少,我院1987-1995年共收治32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2.9%。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7~55岁。头部外伤至出现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时间:最短17小时,最长26天。3天以内出现者33例,占71.8%;3天至2周以内出现者5例,占155%;伤后2周内发生较多,占87.4%。受伤机制:减速性损伤20例,占62.5%;加速性损伤12例,占37.5%。临床表现①症状与体征:伤后有意识障碍者20例,清醒者12例,进行性意识障碍22例。频繁呕吐16例。癫痛发作8例。一侧瞳孔…  相似文献   

5.
内镜辅助下眶上锁孔入路大型垂体腺瘤手术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大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手术中经眶上锁孔入路可获得与传统开颅手术相当的显微镜下暴露,垂体瘤切除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术后住院较常规开颅平均缩短约3~4d。结论在内镜辅助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垂体腺瘤是一个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 810例 ,手术 2 54例 ,其中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3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 ,男 2 8例 ,女 7例 ,年龄 16~ 75岁 ,平均 4 8岁 ,>55岁者占 57%。致伤原因 :车祸伤 2 6例 ,坠落伤 7例 ,打击伤 2例 ,砸伤 2例。伤后 <6小时入院2 1例 ,占 6 0 % ;>6小时入院 14例。入院时昏迷 18例 ,意识模糊 13例 ,清醒 4例。入院时 GCS≤ 8分 2 1例 ,GCS9~ 12分 9例 ,GCS 13~ 15分 5例。入院后出现颅内压增高 2 4例 ,瞳孔改变 16例。合并颅前中窝骨折 8例 ,合并胸腹…  相似文献   

7.
8.
我们从 1 997年 3月~ 1 999年 6月收治对冲性额叶挫裂伤并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 2 1例 ,通过手术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1例患者中男 1 3例 ,女 8例 ,年龄 2 8~ 55岁 ,车祸伤 1 5例 ,坠落伤 6例 ,均系后枕部着地致减速性伤 ,双侧额叶损伤 8例 ,单侧损伤1 3例 ,入院时间从伤后 2 0 min至 3h不等 ,首次头颅CT扫描均在入院后 1 h以内进行 ,未显示脑内血肿 ,仅发现额叶挫裂伤或脑肿胀。入院后 3h~ 3天再次或多次复查 CT,显示额叶损伤区出现血肿 ,血肿量在 2 0~ 50 ml,并伴有明显脑水肿 ,部分有脑室受压中线结构…  相似文献   

9.
尽管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相当部分的颅内动脉瘤可不通过直接开颅手术治疗,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凡能通过显微手术直接夹闭的动脉瘤,均宜采用直接手术。颅内动脉瘤的直接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而随着现代高科技在神经外科的综合应用,采用微创显微手术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已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自2006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锁孔入路,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DTICH)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经复查头部CT和手术探查证实。手术治疗 2 7例 ,保守治疗 1 3例。结果 恢复良好 2 3例 ,生活基本能治理 5例 ,生活需要他人照料 7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3例。结论 对颅脑损伤怀疑DTICH者 ,及早复查CT有利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可改善预后和降低DTICH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入路中的结构及其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3例成人尸头,取眉弓微骨孔入路,手术显微镜下解剖鞍区和鞍旁区,观察和测量其内容及比邻关系。结果鞍区和鞍旁区有5个间隙和8个脑池:视交叉前间隙、视交叉与颈内动脉间隙、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视交叉后上经终板入路间隙、颈动脉分叉上间隙,分别为第1至第5间隙;脑池有颈动脉池、终板池、侧裂池蝶部、嗅池、交叉池、环池、后交通动脉池、脚间池,其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和下丘脑结构。Zinn腱环内有来自视神经管的眼动脉、视神经和来自眶上裂的展神经、鼻睫神经及动眼神经穿行。结论该入路可作为鞍区和鞍旁区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经终板第三脑室造瘘、视神经管减压等手术的常用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前窝小病灶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切除7例颅前窝小病灶,讨论其临床解剖和手术效果。结果7例病灶均获全切除,预后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与传统入路对比,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颅前窝小病灶具有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康复期短等优点,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幕上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2年9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中等量幕上SICH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内镜辅助下非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经颞顶入路),研究组接受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经眶上锁孔长轴入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并发症、预后及经济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差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颅内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颅内血肿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现象,探讨分析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34例急性颅内血肿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现象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决定再次手术清除还是保守治疗。结果:34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4例家属拒绝再次手术治疗,其余12例采用保守治疗。有15例恢复较好,6例中度残废,6例重度残废,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结论:急性颅内血肿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原因一般与头部钝挫伤、颅内压发生较大变化以及颅骨骨折有关,对病情恢复情况应给予严密监控以及定时定期复查头颅CT,早发现早治疗以便保证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我院住院病人72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ADL分级I-Ⅲ级51例(70.83%),Ⅳ-V级12例(16.67%),死亡9例(12.50%)。结论掌握手术时机,及时手术,防治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后循环动脉瘤患者12例,包括基底动脉(BA)6例(基底动脉分叉部1例,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3例,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PCA)5例(PCA1-2段1例,PCA2段2例,PCA2-3段2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1例.6例BA远端动脉瘤及2例PCA1-2段动脉瘤均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3例PCA2-3段动脉瘤采用颞下锁孔入路,1例PICA动脉瘤采用枕下外侧锁孔入路.结果 12例手术中,动脉瘤完全夹闭9例,2例PCA2-3段巨大动脉瘤行孤立术及血栓切除术,术后脑血管造影(DSA)复查发现1例PICA动脉瘤夹闭不全,该动脉瘤呈葫芦形,手术中夹闭了动脉瘤远端大半,随访6个月无再出血.所有患者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出院时,患者均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等残疾.结论 锁孔入路下,可磨除前床突或后床突骨质,增加对后循环动脉瘤夹闭操作的空间;载瘤血管近端球囊导管控制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神经导航有助于对PCA远端动脉瘤的快速定位.个体化的锁孔手术入路应用于后循环动脉瘤手术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兔脑内血肿动物模型。方法 :家兔 16只平均分为 2组。采用二次注血法 ,首次注血 0 2ml,30min后注入其余血量 ,2组分别于 1d和 2d断头处死。用CT观察血肿形态并行病理检查。结果 :2组血肿体积及形态相对一致 ,能有效避免自体血从针孔溢出。结论 :以自体血并采用二次注血法制作的脑内血肿动物模型操作简单 ,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1例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后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资料,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为邻近型3例、远隔型8例、对侧型10例;发生在幕上19例,幕下2例;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伴脑内血肿2例;治疗后恢复良好10例,轻度伤残3例,中度伤残2例,重度伤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迟发性脑内血肿多发于患者伤后72 h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血管麻痹、低氧血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及时行CT检查,早期发现及处理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住院期间立体定向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及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早期电针治疗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血肿的影响.方法 从60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其余50只用于大鼠ICH模型的复制,然后根据模型成功的评判标准随机选取模型复制成功大鼠30只,再分为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电针组选取“人中”、“(风)府”,非经非穴组选取大鼠臀部非经非穴点.电针每次20min,每隔24h1次,连续3d.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均不予电针.结果 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电针组大鼠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及血肿;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电针组大鼠大脑注射区域均可见组织内有不同程度的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肿胀、细胞核碎裂溶解或消失、组织内可见红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等;与非经非穴组、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肿直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早期介入,可减小脑血肿的直径,能有效控制ICH后脑血肿的发生、发展,对保护脑组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