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肾移植受者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频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环抱素(CsA)血药浓度监测频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296次CsA血药浓度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2组:规律组15例201次规律性监测;非规律组9例95次因各种原因不能定期监测。比较2组CsA血药浓度统计学变异系数(CV)的差异及排斥反应组与非排斥反应组CsA血药浓度CV的差异。结果:规律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非规律组(P<0.05);非排斥组CsA血药浓度CV小于排斥组(P<0.05)。结论:规律性CsA血药浓度比非规律性监测平稳;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与CsA血药浓度的CV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与效应关系 ,定性分析影响CsA血药浓度的各种因素。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999~ 2 0 0 1年 197例肾移植患者服用CsA 3d以上血药浓度达稳态后谷浓度数据 ,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CsA血药浓度 3 0 0~ 40 0ng ml组的平均肌酐清除率与 10 0~ 3 0 0ng ml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对CsA血药浓度有影响。结论 不能单纯依赖血清肌酐浓度判断治疗效果 ,肾移植术后第 1m ,CsA血药浓度不宜低于 3 0 0ng ml,以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3.
存活7年以上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素兰  蒋艳  钱春艳  钱爱而 《中国药房》2010,(18):1661-1663
目的: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环孢素A(CsA)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91例存活7年以上肾移植患者2291例/次的CsA血药浓度,分析术后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与CsA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CsA血药浓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且个体差异大;男性、女性2组CsA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在同一时间段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CsA血药浓度,可防止免疫过度、不足和药物毒性,从而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与血清胱抑素C(CysC)和血清肌酐(Scr)的相关性。方法:118例肾移植患者术后肾功能稳定(肌酐清除率>40 ml/min),其中男性60例,女性58例,共监测307例次。术后同时监测CsA血药浓度、CysC值和Scr。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CsA血药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CysC的均值高于正常参考范围,而Scr值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术后不同时间段组、不同药物浓度组的CsA血药浓度与CysC和Scr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肾移植术后CsA血药浓度的高低,不影响CysC、Scr对移植肾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药硫氮唑酮(Dil)长期应用对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CsA)用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Dil用于67例服用CsA的肾移植受者,以同期59例肾移植受者为对照,调整2组CsA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观察2组用药后36mo内CsA用量以及血肌酐变化。结果:术后第12、24、36moDil组每例CsA用量较对照组同期平均少14353、9656、7817mg;术后12mo内2组血肌酐无显著性差异,以后对照组血肌酐水平上升较快,术后18mo~36mo,Dil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Dil不仅可明显减少肾移植受者的CsA用量,而且可以改善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环孢素(ciclosporine,CsA)血药浓度与肾移植术后病人空腹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监测32例肾移植病人术后第1、2、3和4~6个月的CsA血药浓度及相应的空腹血糖。结果:空腹血糖升高的发生率先上升后下降,在术后第2个月达到高峰,而相应的CsA血药浓度是逐渐下降的。空腹血糖正常组与非正常组之间的CsA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而空腹血糖非正常组术后第1~2个月CsA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A血药浓度的变化与肾移植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长期存活的肾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 A(CsA)的治疗窗.方法:将已存活4a以上的39例肾移植患者763个血浓谷值按术后时间分为7组,按肝肾功能指标分为3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移植患者的全血CsA谷值(多克隆)维持浓度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肾移植患者各个时期CsA较适宜的治疗窗为:450~600ng/ml(0~6mo),400~550 ng/ml(6~12mo),350~500 ng/ml(1~3a),300~450ng/ml(3~5a),250~40Ong/ml(5~7a).结论:肾移植患者的全血CsA谷值维持浓度随术后时间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移植(RT)术后患者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监测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1医院的7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357例次CsA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对其CsA谷浓度(C0)、术后时间、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357例次CsA血药浓度监测中,88.8%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00~400μg/L),6.4%低于有效血药浓度(<100μg/L),4.8%高于有效血药浓度(>400μg/L)。CsA血药浓度和服药剂量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且个体差异较大。术后24个月,男女两组血药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环孢素A不良反应大,治疗窗范围窄,因此应定期监测CsA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对于提高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降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肝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CsA血药浓度和肝毒性的关系。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患者CsA血药浓度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 (GPT)、总胆红素 (T BIL)进行监测。结果 :患者CsA血药浓度升高 ,特别是大于 60 0 μg·L- 1时 ,患者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 /或谷丙转氨酶增加可能性显著增大。结论 :CsA血药浓度过高是引起患者肝毒性的主要原因。启示术后发生CsA肝毒性反应时 ,应密切监测CsA的血药浓度 ,调整CsA的剂量 ;合并应用保肝药以逆转肝中毒。  相似文献   

10.
邹素兰  薛晖  陈荣  钱爱而 《中国药房》2007,18(26):2026-2027
目的:探讨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患者内源性氢化可的松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化可的松血药浓度,并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时间、性别、剂量与血药浓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内源性氢化可的松血药浓度,术后1a内个体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mo,浓度趋于稳定,平均为(52.15±25.58)μg.L-1;强的松用药剂量及内源性氢化可的松血药浓度,在术后1a内,男、女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a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源性氢化可的松的血药浓度测定,可为临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患者体内环孢素与血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患者肾移植术后应用环孢素与其血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肾移植术后0y~1y、1y~2y、2y~3y、3y~4y、4y~5y、5y 以上时段分为6组 ,患者口服环孢素12h后采血 ,进行环孢素血药浓度测定和血生化指标检验 ,采用Stata软件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用药、血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患者肾移植年限的延长 ,所服用的环孢素剂量降低 ,环孢素血药浓度逐渐降低。血尿素氮的第1组、第5组和第6组的均值高于其标准参考值的上限 ,甘油三酯的第1组、第2组、第3组、第5组和第6组的均值高于标准参考值上限 ,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γ -谷氨酰转移酶6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而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尿素氮、肌酐6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肾移植手术后服用环孢素可导致肾移植患者生化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长期存活肾移植患者环孢素 A( Cs A)血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 FPIA)测定 674例肾移植患者5 3 93例次 Cs A血药浓度 ,根据术后时间分为正常组、中毒组、排异组 ,分析其疗效 ;并对其术后时间、年龄、药物相互作用、存活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中毒组、排异组与正常组相比 ,Cs A全血药浓度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在同一时间段内 Cs A血药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 ,术后时间 1年以上 ,3组患者的 Cs A血药浓度范围重叠较大。 结论  根据 Cs A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 ,合理用药 ,建立长期随访制度 ,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是提高长期存活率的根本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受者环孢素A治疗窗浓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寻找环孢素A(CsA )在肾移植受者三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中的理想治疗窗浓度。方法 :用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268例患者全血CsA谷值浓度 ,并按术后时间及临床诊断分组比较。结果 :CsA理想治疗窗浓度为 :术后1mo内300~400μg/L ,2mo~3mo内250~350μg/L ,4mo~6mo内150~250μg/L ,7mo~12mo内100~200μg/L ,12mo以后100~150μg/L。结论 :CsA在理想治疗窗浓度内 ,既能达到满意的免疫抑制效果 ,又能减少CsA毒性反应和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国内患者服用环孢素A(CsA)2h血药浓度峰值在不同时期的监测范围。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同时测定92例肾移植受者CsA谷浓度(C0)和服药2h后峰浓度(C2),并观察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肝、肾毒性反应。结果肾移植术后CsA C2在不同时期监测范围建议0mo~1mo为1000~1300μg/L,2mo~3mo为950~1250μg/L,4mo~6mo为900~1100μg/L,7mo~12mo为750~1000μg/L,12mo以上为600~800μg/L。结论在上述治疗窗浓度范围,CsA既能达到满意的免疫抑制效果,又能减少排斥反应和肝、肾毒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克拉霉素对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对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对l0例肾移植术后感染的患者,服用克拉霉素0.25g,每日2次,l0d后测其环孢素A血药浓度及肾功能,停用克拉霉素l0d后,复测环孢素A血药浓度及肾功能。结果 服用克拉霉素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停用后相比较,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 克拉霉素可提高环孢素A血药浓度,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感染时,应减少环孢素A剂量,并定期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RPM)口服液联合环孢素(CsA)预防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首次肾移植患者20例,随机分成RPM试验组和硫唑嘌呤(Aza)对照组,每组各10例,分别接受以CsA和类固醇激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6mo,比较2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7例完成治疗者人/肾均存活;仅Aza组1例发生2次急性排斥反应;2组各发生2例严重不良事件。结论:RPM联合CsA可有效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并维持肾功能于良好水平,但是也可能增强CsA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肾移植(RT)术后环孢素A(CsA)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将RT患者分成3组:正常组、中毒组、排异组。应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对921例次RT术后患者进行常规CsA血药浓度监测,同时观察疗效。结果:平均血浓度正常组为256.10±47.52ng/ml;排异组为142.25±44.71ng/ml;中毒组为432.96±107.99ng/ml。正常组分别与中毒组、排异组之间血药浓度的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sA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口服国产环孢素A(CsA)软胶囊后治疗药物监测的适宜指标。方法:采集10例肾移植术后稳定期患者口服国产CsA软胶囊后12h内不同时间点的血样,以单克隆荧光偏振免疫(mFPIA)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各采样点CsA浓度与AUC0~12和AUC0~4的相关系数,考察相关系数间的差异性。结果:除0.5、0.75h外,其余各时间点与0h的相关系数两两间检验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稳定期口服国产CsA软胶囊患者,谷浓度(c0)仍然可以作为适宜的治疗药物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带肾存活5a以上肾移植患者环孢素(CsA)gn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mA)测定112例肾移植患者2530例次CsA血药浓度,并对其术后时间、性别、免疫抑制方案、CsA谷浓度(c0)、服药后2h血药浓度(c2)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药浓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且个体差异较大;男女2组血药浓度差异未见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种免疫抑制方案中,CsA的用药剂量与血药浓度差异分别呈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CsA血药浓度,可防止免疫过度、不足和药物毒性,从而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