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目的探讨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评价侧支循环在椎基底动脉狭窄致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狭窄致PCI患者76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无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健康体检者7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PWI检查。结果病例组PWI检查呈低灌注改变,对照组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与颈内动脉血管显示良好,血管腔畅通,血管壁光滑完整。病例组微小动脉团显示、软脑膜动脉显示与后交通动脉开放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rMTT明显延长,rCBV、rCBF值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与DSA检查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检查符合率94.74%。结论 PWI可准确评价侧支循环在椎基底动脉狭窄致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代偿作用,了解缺血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为治疗方案制定与预后评定中提供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检测,为TIA提供独到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TCD对126例TIA患者行颅内动脉检测,观察、分析颅内动脉的血流信息.结果 87.5%血管流速异常.其中51%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异常,23.9%的患者颈内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均有异常;15.8%为单纯颈内动脉系统流速异常,12.5%为血管流速正常.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为动态、实时观察―基底动脉TIA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为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早期预防提供了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后循环系统TIA的TCD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勇  孙燕嫦 《河北医学》2008,14(1):66-67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TIA)的TCD表现。方法:用TCD检测76例TIA患者椎-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系统各分支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等有关血流动力学的数值。结果:76例中有69例(90.79%)TCD异常,主要为椎-基底动脉分支血流动力学异常;1个月TIA发作较频繁(≥3)的患者TCD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发作较少(<3)的患者。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TCD检测结果与临床判断的符合率较高,TCD检查结果可作为评价椎-基底动脉系统分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PTA治疗前后对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行TCD检查,收集各项血流参数〔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比较分析,并与DSA血管形态学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术前42例患者TCD检查病变动脉血流速度增快,频谱分布紊乱,频窗填充,可见涡流信号,RI及PI增高,闻及粗糙血管杂音或鸥鸣音;1例起始部未探及确切血流信号。TCD检查异常率为97.6%,其中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6例,单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28例,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8例,基本正常1例。术后42例患者病变动脉血流各项参数恢复至参考范围,双侧对比基本对称,血流频谱形态正常,频窗清晰,血流音频信号正常;1例变化不大。PTA手术前后TCD各项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CD与DSA结果相符率为97.6%;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无再发狭窄。结论 TCD可以为PTA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前后的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提供客观依据,结合DSA结果可清楚了解脑缺血改善之后各项血流参数的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5.
刘宝南 《安徽医学》2014,(9):1287-128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狭窄行支架成形术的患者42例,全部患者支架成形术前后均采用TCD评价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患者成形术前后的平均流速(Vm)、收缩峰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大脑中动脉狭窄处的Vm、PSV、ED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狭窄远端血管的Vm、PSV、ED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TCD可有效判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适用于大脑中动脉狭窄成形术后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白雪  王枫  刘会玲  林占峰  赵冬梅 《河北医学》2008,14(11):1293-1296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颅内动脉狭窄≥70%或闭塞的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方法:43例CT血管造影(CTA)证实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用TCD对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严重颈动脉狭窄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流速和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的正常人,颈动脉闭塞患者最低(p<0.05).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前交通动脉开放占58.14%,后交通动脉开放占48.84%,颈内外动脉开放占44.19%.结论: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同侧半球血流量下降,侧支循环开放.TCD与CTA从不同角度为本病提供全面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症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表现,探讨神经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对261例神经症患者与264例正常体检者行TCD检测,记录椎-基底动脉及颈内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病例组TCD异常率为71.26%,对照组TCD异常率为32.20%,两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且两组在椎基底动脉流速异常、一支或多支颈内动脉流速减慢的病例数有差异.结论:神经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脑血流改变,为神经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应注意改善脑血流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200例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以寻找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例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的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结果:TCD正常者40例(20%),异常者160例(80%).TCD异常表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低120例(60%);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0例(5%);血管狭窄140例(70%).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120例(60%)、单纯颈动脉系统狭窄18例(9%)、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35例(17.5%);115例(57.5%)伴有脑动脉硬化改变.结论:眩晕或头晕患者中最常受累的部位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或头晕患者中颈动脉系统亦是容易受累的部位;TCD具有无创伤,操作便利,可重复性好,可直接获取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特点,在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或头晕患者诊断方面有肯定价值,尤其适合动态观察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TCD)对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方法:30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用TCD对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严重颈动脉狭窄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流速和搏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的正常人,颈动脉闭塞患者最低(p<0.05)。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前交通动脉开放占58.14%,后交通动脉开放占48.84%,颈内外动脉开放占44.19%。结论: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同侧半球血流量下降,侧支循环开放。TCD为本病提供全面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与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260例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发现226例血管流速异常(占86.9%)。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异常(53.1%),部分患者颈内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均有异常(28.3%);少数患者单纯表现颈内动脉系统流速异常(18.6%)。结论:表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为临床研究椎—基底动脉TIA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及早期预防提供了较为理想的非外伤性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椎动脉优势(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 VAD)、基底动脉延长扩张(basilar artery dolichoectasia, BADE)与后循环梗死的独特相关性,探索椎基底动脉系统形态学改变的各项影像学指标以区分新发后循环梗死及前循环梗死的患者。方法 选取新发后循环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新发前循环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的VAD及BADE的相关指标,筛选与后循环梗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筛选出的指标代入ROC曲线,找出区分新发前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后循环梗死组与前循环梗死组在基底动脉理论长度(basilaf artery length, BAL)、存在VAD或基底弯曲患者所占比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两侧椎动脉管径差值(D值)2级、3级是发生后循环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D值可对新发前、后循环梗死进行区分,其最佳截断值为0.41 mm,其AUC为0.753,特异度为0.78,敏感度为0.66。结论 VAD增加了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探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 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CD 检测63 例高脂血症患者( 高脂血症组) 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并与64 例血脂正常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间相同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ulsatile index,PI)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组频谱形态异常者有52 例,占82.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中仅有椎基底动脉系统频谱形态异常者22 例,仅有颈内动脉系统频谱形态异常者2 例,两者均有频谱形态异常者28 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频谱形态异常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系统(P<0.005)。结论: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高脂血症患者常合并脑动脉频谱形态异常,并以椎基底动脉系统为主,提示TCD 对高血脂患者脑动脉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眩方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脑后循环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定眩方,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分别用药一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峰值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前对比,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定眩方能够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迂曲及迂曲程度与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5例行头颅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ic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检查的后循环缺血患者(PCI组)和108名无前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的正常人。在VR图像上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是否有迂曲,并分别测量每个迂曲的角度。根据迂曲数量和迂曲角度对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迂曲程度行迂曲评级。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与PCI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照组和PCI组的左右侧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迂曲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χ2=66.860,P=0.000;χ2=43.457,P=0.000;χ2=19.203,P=0.000)。(2)PCI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迂曲程度≥Ⅲ级者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1.115,P=0.000;χ2=86.620,P=0.000;χ2=43.371,P=0.000)。(3)椎动脉颅内段走行迂曲与PCI相关(r=0.49,P=0.000);椎动脉颅内段迂曲程度≥Ⅲ级与PCI中等强度相关(r=0.65,P=0.000)。基底动脉走行迂曲与PCI相关(r=0.25,P=0.000);基底动脉颅内段迂曲程度≥Ⅲ级与PCI相关(r=0.37,P=0.000)。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走行迂曲可能引起PCI,尤其是当椎动脉迂曲程度达到Ⅲ级以上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PCI治疗的120例AMI患者作为病例组(单支病变47例、双支病变43例、三支病变30例),另选取40例同期住院心衰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并分析三种指标在AMI患者PCI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变化.结果 病例组入院24 h内的血清Lp-PLA2[(209.81±38.49)mg/L]、IMA[(89.51±18.74)U/mL]、H-FABP[(26.75±4.72)μg/L],均高于对照组[(148.26±22.74)mg/L、(45.39±10.25)U/mL、(3.21±0.69)μg/L(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的AMI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H-FABP水平在术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血清IMA在术后24 h升高,后逐渐降低;血清Lp-PLA2水平在术后72 h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的血清Lp-PLA2、IMA、H-FABP水平升高明显,并且与冠脉病变支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孟氏十二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孟氏十二针疗法(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上风池、上完骨、风府夹穴);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疗法(双侧风池、完骨、天柱)。两组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MV值均显著上升(P〈0.01),PI及RI值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130例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发现113例血管流速异常(占86.9%)。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异常(53.1%),部分患者颈内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流速均有异常(28.3%);少数患者单纯表现颈内动脉系统流速异常(18.6%)。表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为临床研究椎-基底动脉TIA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临床诊断、观察病情、指导用药及早期预防提供了较为理想的非外伤性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晕可消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TCD、SPECT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晕可消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患者TCD、SPECT的影响。方法:120例VBIV患者随机分为晕可消治疗组(观察组)和眩晕停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通过TCD检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观察组中1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前后的SPECT检测。结果:VBIV患者普遍呈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和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15例接受SPECT检查的观察组患者中14例呈现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rCBF)减低或缺失,晕可消治疗后缺血灶总数目下降,低灌注灶有不同程度充填。结论:晕可消可提高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改善其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在诊断和预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TCD诊断仪对 6 4例 5 0岁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及 5 9例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进行脑血流检测。 结果 糖尿病组的 PI值增高 (P<0 .0 1~ 0 .0 5 ) ;血流速度亦增高 ,其中 MCA、ACA、PCA的 Vs、Vm、Vd及 VA的 Vs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0 .0 5 ) ,BA的 Vs、Vm、Vd及 VA的 V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糖尿病组颈内动脉系统血管 PI值较椎基动脉系统血管 PI值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TCD对糖尿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灵敏度较高 ,在诊断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预测和减少脑血管意外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局灶体征脑干梗死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局灶体征脑于梗死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型脑干梗死的认识。方法 对23例无局灶体征的脑干梗死(A组)与2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AI)(B组)患者的临床表现、CT、MRI、经颅多普勒(TCD)进行分析。结果 A组以持续症状为主,治疗效果较差,其TCD改变不如B组明显;A组所有患者脑干MRI上均可见到等或长T1W、长T2W梗死灶。结论 凡症状持续、疗效较差、TCD改变不明显,要高度怀疑脑干梗死;MRI是无局灶体征脑干梗死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