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长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10(4):47-48
1 病例选择 共观察69例肝硬变腹水患者,均为1995年以来的住院和门诊病人。全部病例诊断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35例,女性7例,年龄28~69岁,平均48.9岁,病程1~20年,平均3.5年;其中血吸虫肝硬变者13例, 相似文献
2.
张海兵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6):53-54
1 一般资料 40例肝硬变腹水患者均于1996年~199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均符合第四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有关肝硬变失偿期的论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2.9岁。对照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1.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入院时各项化验指标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变腹水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逸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6):55-55
1 临床资料 56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随机分成2组。中西医结合组男27例,女9例,平均年龄48岁(31~65岁),平均病程7年(1~31年)。对照组即纯西药治疗组,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46.5岁(30~67岁),平均病程6.5年(1~28年)。两组均经正规利尿剂治疗6周,腹水仍无明显消退,临床诊断均(?)(?)肝(?)变腹水。 相似文献
4.
顾尔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3):F003-F003
我们从1995年2月~1998年2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肝硬变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36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66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经临床、实验室和B超、CT等检查确诊为肝炎肝硬变代偿期,并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1993年11月洛阳会议制定的肝硬变腹水诊疗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26人,女10人,年龄30~69岁,平均44.5岁,病程2~14年,平均7.2±4.5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86年8月至1995年5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342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支持、利尿等对症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306例,女3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1岁,35~55岁共283例,占82.7%。既往曾确诊为肝炎者310僻,占90.7%;入院后初次发现HBV或HCV感 相似文献
6.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现将我们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0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报告于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6例,女4例,年龄40岁以下8例,41~50岁9例,51~60岁11例,60岁以上2例,平均年龄48.5岁。病程1年以内12例,1~3年7例,3~5年6例,5年以上5例,平均22.7月。本组病例以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及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腹水为主。合并肝肾综合征、肝昏迷、消化道出血者未列入本组。 二、实验室检查 (一) 肝功能变化:血清总胆红质升高的16例。其中5例在60μmol/L以上,ALT异常13例,AST异常12例,麝浊异常25例,白蛋白降低18例,白/球比例倒置19例,HBsAg阳性29例,HBeAg阳性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1年~1996年收治肝硬化腹水病人92例,其中52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经对照分析,有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7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们从1997年10月~1999年1月共治疗142例顽固性肝硬变腹水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鉴于目前国内外对顽固性肝硬变腹水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我们参照有关文献制定了以下标准。①符合1995年北京肝病会议制定的肝硬变诊断标准;②腹水量多,增长迅速;③腹水持续超过3个月;④对钠和水不能耐受;⑤无自发性利尿反应,用利尿剂而无利尿效应;⑥有肝肾综合征者尿钠≤ 相似文献
14.
吴瑟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7,(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35例吴瑟夫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传染科224500SubjectheadingsLivercirhosis/zhongxiyijieheliaofaAscites/zhongxiyijieheliaofaCaptopril...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3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肝硬化腹水病例均为我科2001-2003年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19~70岁,平均43.2岁,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32例,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2例,肝硬化病史0.5~7年,平均4.3年.对照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18~67岁,平均43.8岁,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30例,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2例,肝硬化病史0.6~7.1年,平均4.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程度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16.
刘光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6,(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①具有肝硬变的症状及体征;②肝功能损害;③肝脾肿大或脾大伴有腹水者,均为治疗对象。80例中,男66例,女14例,男:女为5.7:1。<20岁3例。21-30岁15例,31-40岁23例,41-50岁25例,51-60岁13例,>61岁1例,最小15岁,最大62岁。干部发病占首位(34/80例),工人次之(19/80),农民占第3位(18/80)。病程:<6月36例,7-12月17例,13-24月9例,25-36月3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腹水1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柏寿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7,7(3):169-17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自1984年3月~1995年3月住院肝硬化腹水85例中顽固性腹水12例(占14.1%),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者44岁,平均年龄55岁。所有病例一般情况较差,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B级8例,C级4例,均经B超提示为大量腹水,持续3个月以上,并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积极控制诱发腹水加剧的因素,休息,足够的热量,限钠,限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肝,利尿等)无效。 1.2 诊断标准 按1990年上海会议修订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92年至1993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26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文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9~62岁,病程1~2年,属第一次腹水者15例,第二次腹水者8例,第三次腹水者2例,第四次腹水者1例。有甲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5):308-309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 44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88例肝硬化病例是笔者 1997年至 2 0 0 3年收治的患者 ,诊断均符合 2 0 0 0年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4例 ,男 3 7例 ,女 7例 ,年龄 2 9~ 76岁。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 42例 ,丙型肝炎肝硬化 2例。肝硬化病史 0 6-10年 ,平均 4 5年。对照组 44例 ,男 3 3例 ,女 11例 ,年龄 2 6~ 69岁。其中乙型肝炎肝硬 3 5例 ,丙型肝炎肝硬化 9例。肝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20.
唐福康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1994,(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3例,中药以益气化瘀为主,辅以利水,适当配合西药治疗,近期有效率达91%、有效者58例中43例随访1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