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腹血糖(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受糖尿病治疗和控制状况的影响,如饮食不控制、无运动或运动量过小、用药量过低,空腹血糖会升高;餐后血糖的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空腹血糖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到餐后血糖水平和升幅。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  相似文献   

2.
丁毅 《内科》2008,3(2):198-199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并与口服磺脲类或双胍类等药物治疗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做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比较。结果与口服磺脲类或双胍类等药物治疗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血糖达标率高,HbA1c明显下降,Fins、C-P(rig/ml)水平及IAI明显升高,HOMA-IR明显下降。结论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显著改善血糖和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近15年以来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体质量、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等代谢指标的发展变化,对加强糖尿病患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6330(男性3085,女性32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份划分为3组:1994~1999年,2000~2004年,2005~2009年。结果三组分别有患者1253例(19.79%)、1865例(29.46%)和3212例(50.75%),随时间进展,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提高,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比例增加明显,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和血压下降明显,总胆固醇略有下降,但是体质量指数、腰围和甘油三酯反而有所上升。全部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HbA1c达标率分别为16.9%、13.2%和25.7%。结论近10年来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压控制情况较前有所改善,但患者代谢控制整体达标情况并不理想。糖尿病教育管理的重点应强化行为教育和干预,充分重视患者自我管理和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4.
对56例2型糖尿病(1r2DM)病人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皿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胰岛素(FINS)与空腹血糖(FPG)的比值。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INS与FPG比值、HOMA—β、IS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利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病率低、控制血糖效果显著以及治疗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给予对照组胰岛素治疗,以便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给予观察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饮食控制治疗,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并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的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数,确保母婴的安全,减少巨大儿或新生儿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茹(化名),女,51岁,4年前因精神抑郁而渐感口渴、多饮、乏力,到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8.7mmol/L,诊断为“糖尿病”,予达美康和迪化糖锭治疗,症状逐渐减轻。后一直规律服用上述药物,病情较为平稳。6个月前患者突感口渴、多饮、乏力症状明显加重,到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经加用降糖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遂转院治疗。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治疗管理的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已成为重要问题。本文就糖尿病治疗的费用、胰岛素的使用时机、糖尿病血糖控制现状及不同治疗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霞 《内科》2010,5(3):285-286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访视对120例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查确认的2型糖尿病120例患者开展家庭访视治疗,每半个月访视一次;并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访视前后的测评。结果访视3个月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状况明显优于访视前(P〈0.05,P〈0.01)。结论家庭访视可为患者提供方便、有效的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水平,较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曾智玲 《内科》2012,7(1):7-8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对3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UA、FPG、2h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UA水平.  相似文献   

10.
汪晓峰(化名),男,20岁,身高180厘米。1年前曾因多尿、多饮、多食住院,当时查空腹血糖15.8mmol/L;尿常规:葡萄糖(+++),酮体(+);血气分析正常,初步诊断“糖尿病,糖尿病酮症”,经补充液体、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较满意。结合该患者的外婆、舅舅均有糖尿病病史,出院诊断“MODY”(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对大系列(2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带泵治疗前后的多项目、多指标临床观察。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水平(FMN)均有显著性下降(P〈0.001);血压(BP)、胆固醇、甘油三酯、肾功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变化(P〈0.005);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胰岛素泵有明显的降低糖尿病患者FBG、PBG、HbA1C、FMN水平的“短、平、快”效应,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对糖尿病患者高效和较安全的高科技设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中饮食营养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菏泽医专附属医院儿内科收治的80例小儿糖尿病新诊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数值(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糖尿病治疗期间,实施饮食营养治疗,可提升血糖控制质量与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永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122-1123
目的对比不同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A和B组,分别接受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并同期选择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控制、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和痰菌转阴等指标。结果 B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患者病灶显效率、空洞闭合率及痰转阴率显著高于A组(P〈0.05)。A、B组在6个月与12个月组间比较痰转阴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尽早首选胰岛素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4.
我中心自2009年起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选取辖区(孔浦街道)15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甬江街道)1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网格化管理,社区综合性干预。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松散型管理。一年后对每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其治疗依从性,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c)并进行评价。结果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监测FBG、2hPBG、HbA1c、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差异。试验组血糖控制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网格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地控制血糖,明显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观察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及饮食治疗,对治疗效果及患者并发症进行全面观察。结果饮食治疗后患者病情控制有效率为92%,感染3例(6%),死亡1例(2%)。此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及用餐血糖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以饮食治疗为主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患者刘芸(化名),女,65岁,2型糖尿病病史8年。诊断时血糖:空腹8.6mmol/L,早餐后两小时14.3mmol/L。口服格列本脲及二甲双胍治疗,服药剂量不固定,血糖未规律检测。两年后看报纸广告,自购某“纯中药”胶囊服用至今。近半年明显消瘦,伴尿频、尿急、尿痛,自服三金片、氟哌酸治疗,无明显疗效,遂来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口服益生菌对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探索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辅助方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初期控制血糖方案均为“三短一长(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方案)”,确定胰岛素治疗方案后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组(益生菌组)和非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组(非益生菌组),益生菌组予胰岛素治疗的同时规律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非益生菌组仅给予胰岛素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糖代谢及脂代谢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益生菌组和非益生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平均动脉压、体质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糖代谢均较前改善,脂代谢改善不明显,其中益生菌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非益...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对II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选择实验组23例Ⅱ型糖尿病病人,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以生物反馈放松训练4周,对照组33例,仅常规药物治疗,测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发现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血糖及HbA1c均有所下降,实验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血糖日波动范围明显减小,对照组血糖波动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果显示生物反馈放松疗法有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改善,并可以作为糖尿病治疗的  相似文献   

19.
田敬 《糖尿病新世界》2014,(12):129-129
目的探讨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该院接诊的86例糖尿病护理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该组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饮食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结果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18.24±10.27)mmol/L,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28±2.37)mmol/L,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餐后血糖(24.16±10.38)mmol/L显著高于观察组(10.01±2.37)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强化血糖控制对糖尿病肺结核治疗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效光  李桂宾  郭帅  吕艳  熊瑜  王静 《山东医药》2007,47(22):50-51
90例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控制组(“七点法”检测血糖)和一般控制组(常规监测空腹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沉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显示强化控制组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及血沉、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善情况均优于一般控制组(P<0.05).认为强化控制血糖有益于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