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检出的影响。方法52例病人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扫描心电门控技术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每一病例原始数据进行2种不同层厚(1m和3mm)重建。结果3mm组检出的钙化斑块数最多为52个。其中小钙化斑块数达到45个。以1mm组检出的钙化斑块数及其中的小钙化斑块数为标准,3mm检出的钙化斑块及小钙化斑块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检出钙化斑块时,3mm层厚是不适宜的,1m层厚较3mm层厚可以检出更多的钙化斑块,尤其是小钙化斑块,对于临床确定钙化斑块的存在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放射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临床患者病例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进行诊断,并将每1例患者的原始数据分别进行1mm和3mm的重建,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得知,1mm组检出钙化斑块48个,小钙化斑块42个;3mm组检出钙化斑块35个,小钙化斑块26个。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对冠状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并且不同重建厚度的钙化斑块检出情况存在差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采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患者血管狭窄及闭塞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84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且检查间隔时间3个月,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参照,分析诊断CABG后患者血管狭窄及闭塞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共评价搭桥血管241支,包含159支大隐静脉桥血管、82支静脉桥;241支搭桥血管中共闭塞77支,164支通畅;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参照,CTA诊断闭塞特异度为95.73%(157/164),敏感度为98.70%(76/77),准确度为96.68%(233/241);诊断狭窄≥50%特异度为94.49%(120/127),敏感度为79.57%(74/93),准确度为80.50%(194/241)。与CAG结果比较,诊断闭塞一致性Kappa值=0.925,95%CI为0.799~1.051,诊断狭窄≥50%一致性Kappa值=0.596,95%CI为0.470~0.722,诊断一致性较高。结论 CTA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血管狭窄及闭塞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在冠心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SCT对患者冠状动脉进行平扫及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同期对患者进行常规有创性CAG检查。根据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对比两者诊断效果的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SCT冠状动脉成像共评价698节段血管,正常491段,占70.34%;轻度狭窄73段,占10.46%;中度狭窄69段,占9.89%;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65段,占9.31%。CAG共评价649节段血管,正常460段,占70.88%;轻度狭窄68段,占10.48%;中度狭窄62段,占9.55%;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59段,占9.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为临床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且MSCT安全无创,可作为CAG的临床替代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9月问来我院诊断的7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DSCTA检查,2周后再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双源CT的原始数据均行容积再现、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横断面重建。结果76例患者993段可评价的冠脉节段中经DSCTA检查后有812段显示正常,181段冠脉显示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与CAG检查结果相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其对冠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76%、96.14%、82.32%、97.91%。结论DSTCA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无创,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AI)辅助检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在冠状动脉狭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CCTA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3例疑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CTA扫描,将图像上传至后处理ISP星云工作站,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完成手动冠状动脉图像后处理及报告,另将CCTA图像传至AI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工作站,由AI辅助辨识图像中的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主支(RCA)主要血管及病变并生成报告,以评估AI与医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在53例患者的CCTA图像中共解析159支血管节段,AI的平均后处理和诊断时间明显少于医师诊断时间。AI对冠状动脉LAD、LCX和RCA病变的判断与医师的诊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I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8%、87.93%、77.99%、93.00%和86.44%;医师的诊断分别为95.05%、91.38%、84.91%、95.05%和91.38%,AI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医师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844)。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48例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利用多种方法重建、分析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及其显示率,其中7例中度以上狭窄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成像清晰度优33.33%(16/48),良56.25%(27/48),差10.42%(5/48);总优良率89.58%.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分支显示率右冠状动脉近段100%(48/48)、中段95.83%(46/48)、远段75%(36/48);锐缘支81.25%(39/48);左冠状动脉主干100%(48/48);左前降支近段100%(48/48)、中段93.75%(45/48)、远段72.92%(35/48);对角支95.83%(46/48);回旋支近段100%(48/48)、远段83.33%(40/48);钝缘支89.58%(43/48).发现钙化13例,管腔内充盈缺损3例,管腔中度以上狭窄7例,支架通畅7个(1个支架内再狭窄),桥血管通畅2例.7例中度以上狭窄患者随访外院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均有冠状动脉狭窄.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的、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血管造影(DHCTA)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诊断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疑有CHD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双层螺旋CT扫描检测CAC积分,并行DHCTA扫描,源像输入HP4.1工作站后作多模式三维重建。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来分析DHCTA和CAC积分对CHD的诊断效能。结果DHCTA和CAC积分诊断CHD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90.9%、78.8%和93.3%、63.6%、80.8%。二者比较DHCTA的灵敏度低于CAC积分,而特异性明显高于CAC积分,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二者结合起来诊断CHD,则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3%、90.9%、92.3%。结论在诊断CHD方面,CAC积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DHCT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将二者优势结合运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罗振立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2,(10):109-112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运城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且结果显示为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后续评估方式将其分为冠状动脉造影(CAG)组(接受CAG检查,40例)和FFRCT组(接受FFRCT检查,60例)。比较CAG和FFRCT对心肌缺血病变靶血管和病变血管数的检查结果,并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作为金标准,比较CAG、FFRCT检查心肌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缺血病变靶血管(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和病变血管数(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FFR检查作为金标准,CAG检查4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其中36例确诊,2例误诊,1例漏诊;FFRCT检查6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其中48例确诊,0例误诊,1例漏诊;CAG检查52支缺血病变...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CH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50例,所有患者均在1月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价64层MSCT诊断冠脉狭窄≥50%的诊断价值以及斑块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50例共计683个冠脉节段可用于评价;64层MSCT诊断冠脉节段≥50%狭窄与CAG符合率为84.0%(63/75),诊断冠脉节段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4.0%、97.9%、96.5%;不同斑块性质对冠脉狭窄程度影响不同,单纯钙化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常较轻,混合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较重,而非钙化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分布无一定特异性,常与CAG表现一致;钙化与非钙化斑块、钙化与混合斑块在狭窄程度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于CHD的筛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大于60岁34例,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26例,为非老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给予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心电图改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19例患者(老年组患者11例,非老年组患者8例)57支血管进行常规冠脉造影和MSCT检查。结果: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患者在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方面出现异常,并且心悸、胸闷和胸痛的临床症状较为常见。老年组患者经MSCT检查发现26支血管狭窄和冠脉造影结果一致,其敏感性83%,特异性100%,阴性预测值95%,阳性预测值93%。冠脉造影和MSCT检查结果总体一致。结论:在控制患者心率前提下,采用MSCT检查方法作为诊断患者是否患冠心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比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CTA)与冠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其评估冠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先行冠脉CTA筛查,经其诊断为重度狭窄或闭塞的31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CAG检查,分析比较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评估其精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冠脉CTA对于评估正常或重度狭窄的冠脉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判断的精确率达73.4%。结论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比较可靠、简便而且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手段,对冠脉病变的评估较准确,可以作为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筛查与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组(CPR)及容积再现等技术(VRT)重组图像,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其中,有18例患者同时行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MIP、CPR、VRT重组图像都能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左冠脉主干、左冠脉前降支、左冠脉回旋支及右冠脉),在同时行两者检查的18例中,常规血管造影显示36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狭窄;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38支显示不同程度的狭窄,18支冠脉内见软斑块。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低剂量CT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危害。方法 选取临床怀疑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应用常规剂量650 mA扫描,B组采用低剂量450 mA扫描。比较并评估两组图像质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结果 A组与B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6±0.43和3.52±0.63,噪声分别为29.62±4.24和27.32±5.21,两种剂量下图像质量全部符合诊断要求,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扫描的CTDIvol、DLP、E分别是常规剂量的49.53%、49.53%、49.55%。结论 应用降低mA大小30%的冠脉CT扫描技术图像质量不差,可以大大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降低公众人群的辐射风险,保护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和材料对6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心脏冠状动脉CT成像。男32例,女28例,年龄28 ̄76岁,平均54.8岁。所有患者进行了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术做对照,分析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灵敏度为81.35%,特异度为96.43%。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显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很高,作为一项非创伤性技术,是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重要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发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1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对其中两例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21例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发现冠状动脉管壁钙化59例,软斑块形成27例,其中64例冠状动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6层螺旋CT与DSA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探讨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患者同时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DSA冠状动脉造影,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DSA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患者心率在55~70次/min时,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血管狭窄≥50%的准确度为94%,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显示达到诊断要求,并且可显示动脉壁的改变。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对血管搭桥和内支架放置术后的评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MSCT)的问世和开发,使得冠状动脉无创的检查替代有创检查成为可能,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就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及其诊断价值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