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3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功能评价.结果 30例患者随访12~34个月,除1例发生轻度髋内翻,其余29例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内固定方法,且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粗隆下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2006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4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和粗隆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粗隆间骨折30例,粗隆下骨折16例.术中均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46例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9.6个月(3~14月),骨折均I期愈合,无1例发生断钉及内固定失效.结论 高龄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粗隆下骨折手术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解剖锁定钢板起到内固定支架作用,其固定方式使内置物与骨折端形成了“角稳定复合体结构”,力学强度明显提高,使骨折稳定强度加大,提高骨折愈合机会,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早期下地活动,降低卧床并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在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在我院收住的20例患者在联合硬膜外麻醉情况下行患侧切开复位、股骨近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站立及行走等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20例全部获得时间6个月-2年的随访,根据许学猛等对股骨粗隆下骨折资料的评定标准,20例患者中优1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达90%。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具有安全可靠、能允许术后早期部分负重等特点,是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和研究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28例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定术后患髋功能。结果:本组随访12~3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8个月。根据黄公怡临床评定标准:优20例,良7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符合股骨近端解剖形态,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简单实用,安全有效,对股骨头血供干扰小,内固定牢固,创伤小,能早期活动和负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并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股骨粗隆间伴粗隆下骨折患者44例,分为解剖型锁定钢板组(n=20)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组(n=24),随访分析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4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0~36个月。解剖型锁定钢板组较DHS内固定组能够获得更高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且感染、疼痛、股骨头坏死和断钉断板的发生率明显为低。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伴粗隆下骨折具有安全有效、牢固固定、能早期活动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闫丹舟  张鹏贵 《河北医学》2016,(12):1964-1966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视为对照组,其余50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随访期间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患肢功能的Harris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疗效肯定,并发症较少,骨折固定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兰昱前 《右江医学》2008,36(1):60-61
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下肢常见骨折之一,手术治疗内固定器材有多种。我院自2003年8月以来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粗隆间骨折12例,粗隆下骨折14例,粗隆间及粗隆下均有粉碎骨折5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27~82岁,平均52岁。直接暴力20例,间接暴力11例。  相似文献   

8.
何玲玲  许苗雨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96-1197,122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2周拆线出院,伤口均一期愈合,8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均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功能评价按照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其中优70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6%。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粉碎性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该骨折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围术期处理技术的提高,常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和Gamma钉手术固定。但因老龄骨质疏松及骨质粉碎,手术治疗满意率不高。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们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骨折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新型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17例,按Evans分型Ⅰ型9例,Ⅱ型6例,Ⅲ型2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平均7个月,手术平均用时70分钟,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无髋内翻、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退钉现象,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符合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生物力学要求,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髋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结果除1例73岁男性术后第2天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6例随访7~17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5例,良1例。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2.
张小军  王海贤  王玉  王婕 《吉林医学》2011,32(12):2301-2302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96例病例中,94例获得随访,随访8个月~3.5年,随访中位数为26个月,骨折于术后3~6个月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按照Harris功能评分,优85例,良5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93.8%。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牢靠、可抗旋转、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髋外侧切口,骨科牵引床闭合复位骨折微创技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19例。结果:随访5~36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1例。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后期无复位丢失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较适用于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固定要求高的中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28月,根据王福权疗效评定标准,优1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7.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Tronzo-EvansⅢ、Ⅳ型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对其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2患者48例获随访,随症时间10-28个月.48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感染及股骨头坏死.优32例,占66.7%;良12例,占28%;中2例,占4.15%;差2例,占4.15%.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锁定钢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取髋外侧纵行切口,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术后行髋膝关节功能锻炼,逐步下地负重。结果 32例获随访7-1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均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退钉现象,无明显患髋部不适表现,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63~87岁,平均72.6岁。EvansⅡ型8例,Ⅲ型12例,Ⅳ型3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3.5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定根据Harris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优14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可早期床上或离床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在股骨粗隆下及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用PFN内固定治疗的1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8例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 20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均骨性愈合,无锁钉折断、无近端锁钉穿透股骨头、无髋内翻,术后起床活动时间3~4周,患髋关节优良率90.6%.结论 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及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是股骨粗隆下及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解剖钢板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进 《西部医学》2007,19(2):206-206
目的探讨解剖钢板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按照美国骨科协会(AAOS)的评定标准,优36例,良18例,可3例。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确实、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包括股骨近端骨折手术适应证.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手术方法及手术对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 对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部及股骨近端骨折有明显移位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内固定材料选择DHS或Gamma钉,术后患者获得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30例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优良率达到93.3%(28/30)。降低了髋内翻的发生率。结论 股骨粗隆间、粗隆下、股骨近端、粗隆间合并股骨近端复杂双段骨折,骨折移位明显.患者全身情况允许.采用DHS或Gamma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早期功能锻炼,可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其治疗重点是可靠的内固定及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