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海顺  范滨 《陕西中医》2007,28(9):1140-1141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清热利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和胃利胆汤(柴胡、黄芩、半夏、代赭石、枳实、炒大黄、白芍等)。对照组口服吗丁啉及雷尼替丁。结果:治疗组38例,总有效率92.1%,治愈率63.2%;.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治愈率43.3%,P<0.05。提示:自拟和胃利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消除胆汁反流及粘膜炎症。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4,(12):1650-1651
目的:观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胆汁返流性胃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利胆和胃汤(半夏、枳实、龙胆、茵陈、厚朴、大黄、陈皮、郁金、金钱草等)治疗本病。并设对照组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利胆和胃的功效,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7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拟利胆和胃汤(柴胡、黄芩、茯苓、白芍、半夏、白术、枳壳、川楝子、制大黄、炙甘草、菜菔子、乌药、大枣等)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总有效率94.44%。提示本方具有疏肝利胆、健脾和胃、降逆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4.
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 2 0 0 0年 ,笔者运用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6 8例 ,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 8例中 ,男 5 6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者 17岁 ,最大者 6 1岁 ,平均年龄 36岁 ;胃病史 5年以下者 2 6例 ,10年以上者 4 2例。症状表现 :中、上腹疼痛者6 5例 ,嗳气者 2 5例 ,纳差者 4 7例 ,伴呕吐胆汁者 2 9例。并发胆道感染者 4 3例 ,并发胆结石症者 16例 ,并发糜烂性胃炎者 12例 ,并发胃溃疡者 9例 ,并发慢性胃炎者 35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内窥镜确诊 ,胃镜下见 :胆汁返流量多或胃粘膜上有黄绿色胆汁凝块附着 ,或有大量黄绿…  相似文献   

5.
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2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84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204例患者均系我院门诊病人,全部病例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120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21~68岁,平均38岁;病程8个月~15年,平均3.72年。伴有胆道感染者30例。对照组84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6例;年龄22~58岁,平均35.5岁;病程5个月~9年,平均3.89年。伴有胆道感染者1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6.
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吴红玲(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医院盐城224001)关键词胆汁返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利胆和胃汤笔者近年来自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满意,故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系门诊观察病人。其临床特点为持续性上、中腹(胃脘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和胃降逆类中药配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采用自拟疏肝和胃汤(柴胡、香附、枳实、白芍、半夏、代赭石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3例。结果:总有效率93.9%。提示:疏肝和胃汤具有调节胃肠功能,防止胆汁反流,促进胃粘膜炎症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拟利胆通降和胃汤(大黄、金钱草、砂仁、枳壳、莱菔子、白芍等)。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108例,总有效率95%。提示本方具有利胆和胃作用。  相似文献   

9.
陶惠江 《陕西中医》2011,32(9):1127-1127
目的:观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经辨证分析,用利胆和胃汤(龙胆草、苏梗、藿梗、香附、半夏、吴茱萸、白芍、茯苓等)加减治疗1~3疗程(4周为1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总有效率91.7%。结论:利胆和胃汤具有疏肝利胆、降逆和胃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冠华  刘经国 《陕西中医》2008,29(5):557-558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胆胃汤(柴胡、白芍、姜半夏、郁金、木香等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吗丁啉、果胶铋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自拟胆胃汤具有调和肝脾,通降胆胃,使胆汁循其常道下行,助消化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
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疏肝利胆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 999免煎中药利胆和胃汤 (金钱草、枳壳、木香、玄胡、陈皮、姜半夏、白术、槟榔、大黄、甘草等 )治疗本病 46例 ,并设对照组 3 2例纯西药治疗。结果 :两组在症状缓解 ,胆汁反流控制 ,胃粘膜病变恢复等方面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5)。提示 :免煎中药具有改善疾病症状 ,阻止胆汁反流 ,改善胃粘膜病变等作用 ,并有应用方便 ,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自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5例224001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医院吴红铃笔者近年来用自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5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5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系门诊观察病人,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返...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采用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胆汁返流性胃炎发病机制,治疗有较多的研究报导,目前尚无特殊疗法。笔者十余年来采用中医疏肝和胃利胆法为原则治疗10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科全部病例选择具有明显临床症状,在治疗前2月内经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同时排除肝、胆、胰等疾患,疗程结束前均复查胃镜.患者男82例,女18例,年龄21~68岁.病程1~5年者60例,6~10年者31例,10年以上者9例.  相似文献   

15.
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跃刚  史仁立 《陕西中医》2004,25(9):786-787
目的 :探索疏肝利胆、和胃降气中药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 :用自拟利胆和胃汤 (柴胡、郁金、内金、白芍、枳壳、黄芩、半夏、木香、瓦楞子、代赭石 )治疗本病 68例 ,结果 :总有效率 91 .2 % ,提示 :本方法有疏肝利胆、和胃降逆功效。  相似文献   

16.
利胆和胃汽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0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中药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和胃降逆汤;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9%;对照组58.2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和胃降逆汤有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功效,治疗胆计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和胃利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自拟方和胃利胆汤治疗难治性胆汁反流性胃炎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观察38例,均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8年;H.pylori感染  相似文献   

19.
宋金玲 《陕西中医》2012,33(7):837-838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清热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治疗组予疏肝和胃清热方(合欢皮、厚朴、枳壳、降香、柴胡、枳实等)治疗,疗程4周,疗后3个月随访1次。结果:2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90%,对照组77.7%(P?0.05)。2组内镜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73.3%(P<0.05)。2组3个月复发率比较:对照组复发13.3%,治疗组复发33.3%(P?0.05)。结论:疏肝和胃清热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内镜下食管黏膜组织的病损程度、降低复发率及延长复发时间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采用口服利胆汤(柴胡、黄芩、金钱草、大黄、枳壳等),对照组口服消炎利胆片、氟哌酸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7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