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需第二次气管切开术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的患者,19气道狭窄患者为接受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手术后气道狭窄的占有比例为86.4%;发生气道环形狭窄的患者17例,发生气道肉芽增生后狭窄的患者7例,气道环形狭窄发生率为70.8%;狭窄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患者软骨的患者为20例,发生于其他气管环的患者4例;经皮气管切开术导致的气道狭窄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84.2%,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中气管环形狭窄占有比例为2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气管环形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后15~30天内,肉芽组织增生狭窄多发生在气管切开术后2~3月内。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气管狭窄,其中多以发生在第一气管环及环状软骨的环形缩窄为主,这与经皮气管切开时气管切开部位不准确,伤及环状软骨有关。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很多紧急情况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以取代常规的开放气管切开术。许多报导显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的发生显著增加,但确切的发生率还没有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后管腔狭窄支气管支架置入术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东 《河北医学》2006,12(12):1331-1331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42岁。5个月前脑外伤住院期间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拔管后患者喘憋,进行性加重,偶有进食、水呛咳,6h前呼吸困难加重,发绀不能平卧急诊住院。体检:P120次/m in,R36次/m in,口唇发绀,急查血气分析示氧分压48.2?Hg,氧饱合度84.6%,PH7.408,PCO235-45?Hg,HCO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切口大小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气管切开术后导致气管狭窄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加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平均分4组行气管切开术.Ⅰa组为大切口加细菌注入组,Ⅰb组为大切口不注入细菌组;Ⅱ a组为小切口加细菌注入组,Ⅱb组为小切口不注入细菌组.于术后1,2,3,4,8周分批处死白兔,在多时间点观察气管内横径、纵径,气管外横径、纵径,气管内环面积,气管外环面积,狭窄率,感染率及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4组在气管内横纵径,气管内径面积,狭窄率,感染率方面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气管切开时切口大小及急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产生气管狭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气管插管后的气管切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静  王晋  付尤英  王静  罗启荣  陈瑶 《四川医学》2007,28(6):684-685
目的总结气管插管后的气管切开术的方法、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对我科在全院范围内施行的气管插管后的气管切开术与同期作的未插管的气管切开术进行效果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本组409例中共发生手术并发症39例次,发生率为9.53%,其中插管后行气管切开术286例,发生并发症19例,发生率为6.64%;直接气管切开术123例,发生并发症20例,发生率为16.26%,两组相比,P<0.01。结论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其效果更好,更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中应用倒“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替代传统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9年以来,在气管切开术中采用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98例,并与同期传统手术方式气管切开患者90例进行比较。结果 1例脱管及喉气管狭窄发生.仅5例颈部皮下气肿.经过适当处理自行消失。而传统手术方式盲目性大,并发症多。结论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制作简单,效果确切。能有效地预防喉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总结我院外科1993年12月~1996年12月所作60例紧急气管切开术的经验,特别讨论如何操作才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5例,女15例。最小5岁,最大73岁,平均245岁。重型颅脑损伤48例,高血压脑出血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实行科学的标准化护理进行探讨. 方法 对46例气管切开术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体位与饮食、套管护理、局部观察及护理等科学的标准化护理. 结果 患者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缩短了治疗时间. 结论 采用科学的标准化护理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护理,病人痛苦小,效果好,值得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气管切开术后继发大出血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气管切开术后继发大出血是其少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遇到了3例,皆抢救无效死亡。现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例1,男,23岁。因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广泛性脑挫裂伤入院。入院后行气管切开呼吸机维持呼吸,术后第10天,气管切开处突然流出大量血液,涌进并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术后气管套管的护理尤为重要,如护理不当.直接影响其呼吸,可随时发生窒息。我院1997年6月~1999年6月共施行气管切开术46例,由于术后气管套管护理及时、恰当,无1例出现套管脱出、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l心理护理施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大多是病情危重影响呼吸或咽喉部大手术时阻碍呼吸者,术后病情重,患者和家属心理负担极重。护士对患者要主动热情,生活上体贴、安慰患者,护理及时周到,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各种疑虑,要耐心地解释,言语温和,态度诚恳,而对于癌症患者则实行保…  相似文献   

13.
陈健 《中外医疗》2009,28(33):140-140
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但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更多的是治疗和预防合并症,近几年来,气管切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与神经外科领域,气管切开后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梗阻,减轻阻力,使胸内压、颅内压随之下降,切开后能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改善脑缺氧状况,降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是保证患者有效呼吸,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对我科2000年1月~2006年6月6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气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芹  陈蕾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69-69,7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气管切开术适应汪的逐渐增加,气管切开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0例气管切开患者,有26例治愈,成显率86%.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必须给予科学、正确、严密、周到的护理,充分氧疗,气道湿化,正确的吸痰等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胡桂艳  于洪维 《当代医学》2010,16(3):102-102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2例气管切开患者,有10例治愈,成显率80%。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必须给予科学、正确、严密、周到的护理,充分氧疗,气道湿化,正确的吸痰等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了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12岁。因摔伤头部着地 ,昏迷 ,鼻、口腔内出血。在当地医院CT检查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广泛颅内积气 ,颅骨骨折 ,伴呼吸困难 ,于次日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套管周围出血 ,手术探查诊为锁骨下动脉的甲状腺分支出血 ,缝扎止血。术后3~ 5d每日早晨气管套管周围少量渗血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细致而有效的护理可防止术后并发症。现将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环境温、湿度适宜 ,一般温度在 18~ 2 0℃ ,湿度在 90 %以上。保持呼吸道通畅。内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一般每隔 4~ 6h清洗消毒内套管一次。外套管要防止阻塞或脱出 ,如有脱出 ,要配合医师重新插管。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分泌物较多 ,须勤吸痰 ,根据病情给氧输入。严密观察局部病情变化 ,防止术后并发症。做好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 ,病房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 30min。拔管前先堵管 1~ 2昼夜 ,待呼吸平稳即可拔管。…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系将气管前壁切开 ,插入套管 ,多为解除喉梗阻抢救急危患者而随时行之的救命手术。我院外科自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5月共行气管切开术 2 1例 ,由于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 ,并加强了呼吸道的护理 ,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 ,从而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8岁 ,其中呼吸道烧伤3例 ,重度颅脑损伤 12例 ,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及钻孔引流术后 5例 ,胸外伤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 1例 ,其中治愈出院19例 ,死亡 (原发病 ) 2例。2 护理2 .1 保持呼吸道通畅2 .1.1 体位 :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