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超声晶氧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19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超声晶氧(CPP)输卵管显像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结局。方法:对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98例采用超声晶氧进行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治疗;对照组180例采用输卵管通液术。结果:治疗组198例中,一次晶氧治疗后52例双侧输卵管通畅。对于双侧或单侧输卵管梗阻患者或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再进行第2次或第3次的晶氧治疗,术后随访3.5年。93例妊娠并分娩,3例异位妊娠,7例流产。治疗组妊娠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晶氧输卵管显像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其疏通输卵管的作用明显,临床效果显著,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的诊断及治疗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 (SSG)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1996年 6月至 2 0 0 2年 10月对 74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HSG)诊断的输卵管阻塞患者行SSG诊治。结果 经过SSG后希望妊娠且随访 1年以上者 6 4例中妊娠 2 4例 ,妊娠率 37 5 %。其中自然妊娠 18例 ,人工授精 (AIH) 5例 ,配子输卵管内移植 (GIFT) 1例。双侧阻塞组 2 0例中有 3例妊娠占 15 0 % ;单侧阻塞组 4 4例中有 2 1例妊娠占 4 7 7%。即单侧阻塞组妊娠率高 ,与双侧阻塞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SSG因操作简便 ,疗效确实 ,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疗效。方法:选择23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双侧输卵管近端梗阻的患者行宫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结果:23例不孕症患者45条输卵管近端梗阻输卵管插管通液成功27条,经Cook导丝介入治疗后通液成功15条,手术再通率93.33%。术后随访21例妊娠9例,妊娠率39.13%。结论:宫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插管通液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具有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妊娠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女性不孕症中 ,由于输卵管因素所致的不孕占 2 5 %~5 0 % [1] ,宫腔注药、输卵管插管通液、理疗、中药等治疗方法 ,效果多不理想。我所自 2 0 0 1年 3月将CookRoadrunner导丝应用于电视宫腔镜下治疗输卵管梗阻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5月来我所就诊的不孕症患者 338例 ,其中经输卵管通液或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确诊为输卵管单侧或双侧梗阻 12 5例 ,经详细询问病史 ,排除结核病、盆腔炎及阴道炎 ,心、肺功能正常。其中原发性不孕症 74例 ,继发性不孕症 5 1例 ,2 6~…  相似文献   

5.
不孕症子宫输卵管X线造影分析(附20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文报告207例不孕症的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原发不孕156例(75.4%),继发不孕51例(24.6%)。根据杨珂的分类法,输卵管梗阻157例(75.8%),输卵管通畅50例(24.2%)。结合文献分析了不孕症与子宫异常、输卵管梗阻及宫体过分倾移的关系,认为子宫异常是不孕的重要因素;子宫输卵管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输卵管梗阻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也是宫体过分倾移的一个原因。并对Ⅵ类不孕症(输卵管通畅)的妊娠、预后良好的看法,提出一些不同的见解。子宫输卵管造影在国内外都已广泛应用,是诊断女性不孕症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之一。造影检查可了解子宫输卵管有无发育异常或病  相似文献   

6.
B超宫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150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996年 5月至 1998年 2月 ,我院不孕专科门诊收治不孕症 15 0例 (共 2 74条输卵管 ) ,均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HSG)证实单侧或双侧输卵管梗阻。不孕年限为 2 15年 ,平均 4 76年 ,X线片见输卵管积水者除外 ,其中 11例为一侧输卵管梗阻 ,对侧输卵管通畅 ;15例为一侧输卵管梗阻 ,对侧输卵管已切除。 15 0例中原发性不孕49例 ,年龄 2 5 42岁 ,平均年龄 30 2 1岁 ,继发不孕 10 1例 ( 8例为输卵管吻合术后 ) ,年龄 2 341岁 ,平均 31 35岁。所有患者均曾行输卵管通液 12 0次 ,平均 4次 ,丈夫精液检查、基础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输卵管药物通液术解除输卵管梗阻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过氧化氢(H2O2)B型超声下子宫输卵管通液,确诊输卵管阻塞后,将庆大霉素80000FU,α-糜蛋白酶4000IU,地塞米松1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用输卵管通液管向子宫腔内注入。结果 26例治愈并获妊娠,治愈率达68.4%。结论 输卵管通液术是治疗梗阻性输卵管不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宫腔镜向子宫输卵管开口插入导管治疗252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本组病例中一侧输卵管插通率为75%,双侧插通率为15%,10例获得宫内妊娠。无宫外孕及其他副反应。据此,作者认为在宫腔镜指引下输卵管插管术为一安全、化费少、有高效的治疗与诊断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方法。妇科医生均应学习并掌握此项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晶氧声学造影与泛影葡胺造影对不孕症诊治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不孕症患者142例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晶氧与泛影葡胺输卵管造影,半年后随访。结果:66例患者行超声晶氧声学造影,2例输卵管阻塞,其余64例患者半年内受孕26例,受孕率40.63%,76例患者行泛影葡胺X线造影,12例输卵管阻塞,其余64例患者半年内受孕18例,受孕率28.13%。结论:超声晶氧声学造影与泛影葡胺造影在不孕症诊治方面有同样的效果,且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用于评价盆腔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输卵管梗阻或盆腔粘连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236例患者,行宫腹腔镜探查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比较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盆腔输卵管病变与宫腹腔镜探查联合输卵管通液术中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输卵管近端、远端梗阻的敏感度分别为55.3%和7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输卵管粘连仅17条,敏感度为12.1%。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可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明确输卵管阻塞部位,该法结果准确可靠,在诊断输卵管远端梗阻可靠性更佳,但用于评价盆腔输卵管粘连的可靠性欠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估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程度及形态.方法 选取10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宫腹腔镜联合进行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式检查输卵管的通畅程度及形态情况.结果 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临床诊断为输卵管阻塞准确率为92.11%,通畅准确率为94.12%,通而不畅准...  相似文献   

12.
潘萍  李素春  冯苗  吴穗妹  苏耘  刘标英 《生殖与避孕》2011,31(10):704-706,699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合并输卵管积水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输卵管积水不孕症患者(积水组)和532例单纯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单纯阻塞组)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标准输卵管通液术后,积水组累积自然受孕率、宫内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24.8%、86.5%、13.5%和0%,平均获孕时间为治疗后4.5±4.2个月;单纯阻塞组累积自然受孕率、宫内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24.1%、85.9%、9.4%和7.0%,平均获得妊娠时间为治疗后4.6±3.7个月;组间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1.9%的患者输卵管积水≤3 cm,积水>3 cm的患者仅有1例自然受孕;单侧输卵管积水的患者占90.6%,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无1例自然受孕。结论:与单纯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相比,输卵管积水患者经治疗后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不孕妇女输卵管积水具有以下特点:以≤3 cm和单侧积水为主,当积水>3 cm或出现双侧积水时,患者基本不能自然受孕。  相似文献   

13.
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6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在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6 7例不孕症患者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并随后行腹腔镜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和腹腔镜探查术 ,子宫、卵巢和输卵管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超声输卵管盆腔显影术可初步了解输卵管通畅性、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卵巢有无粘连。有助于不孕症患者明确腹腔镜探查指征。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输卵管癌8例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我们对近6年来3所医院8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结合文献对误诊原因、诊断及鉴别诊断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原发性输卵管癌8例,22~65岁,平均49.5岁。其中原发不孕1例,继发不孕6例,阴道流液7例,阴道流血4例,腹痛6例,盆腔肿物7例。术前诊断为卵巢肿瘤(癌)5例,诊断为子宫肿瘤2例,诊断为阑尾炎1例。2 结 果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一侧附件切除1例,一侧附件切除加阑尾切除1例,次全子宫切除加单侧附件切除1例,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2例,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及大网…  相似文献   

15.
超声下输卵管通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研究超声下通液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84例不孕妇女,采用生理盐水通过气囊导管通液,152例接受经腹部超声检查。132例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97例妇女双侧输卵管通畅。28例患者双侧输卵管梗阻,159例患者输卵管通而不畅。结论 超声下通液诊断输卵管通畅性较准确。安全、易行,可作为不孕门诊病人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52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应用宫、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单用腹腔镜下子宫导管内加压注入美蓝液检查证实双侧输卵管通畅者8例,一侧通畅者4例,双侧因各不同部位梗阻而不通者40例.对双侧及一侧不通的44例患者,根据不同部位病变进行治疗,如盆腔粘连松解,伞端扩张、造口及宫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插管加压通液,开腹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宫角植入等.结果52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双侧榆卵管通畅40例(77%),单侧通畅10例(19%),完全不通2例(3.9%).结论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可避免单独使用宫腔镜、腹腔镜或开腹整形的局限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COOK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将COOK导丝用于电视宫腔镜输卵管近端梗阻的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 2 0 0 1年 3~ 12月来我所就诊的不孕妇女 ,经输卵管通液或子宫输卵管造影 (HSG) ,确诊为输卵管单侧或双侧近端梗阻 ,并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未能疏通的患者作为治疗对象 ,共 2 5 8例 ,有 5 11条输卵管 (2例单角子宫 ,3例输卵管妊娠术后 ) ,其中输卵管梗阻 383条 (74 95 %) ,通而不畅 30条 (5 87%) ,通畅 98条 (19 18%)。原发不孕 140例 ,占 5 4 2 6 %,继发不孕 118例 ,占 45 74%。年龄 2 4~ 42岁 ,平均 31 19岁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 ,了解输卵管通畅性 ,探讨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方法 对 110例不孕妇女进行输卵管通液检查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HSG)、宫腔镜和腹腔镜及镜下通液检查。结果 以宫腔镜和腹腔镜镜下通液 33例双侧通畅为对照标准 ,110例患者中 ,宫腔镜和腹腔镜镜下通液准确率为 30 0 0 % ,输卵管通液检查准确率为 6 5 45 % ,两者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镜下通液与HSG准确率比较 ,宫腔镜和腹腔镜镜下通液 2 1 33 % (16 / 75 ) ,HSG33 33 % (2 5 / 75 ) ,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宫腔、腹腔炎症与不孕症有关 ,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等仍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宫腔镜和腹腔镜通液检查在诊断治疗不孕症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疗效。方法:首先对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近端梗阻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行美蓝通液,进一步了解输卵管梗阻情况,再在腹腔镜监视下对近端梗阻的输卵管行宫腔镜下导丝治疗。结果:150例双侧近端输卵管梗阻患者中,136例双侧输卵管通畅,术后再通率90.67%。95例坚持治疗,3月后85例输卵管通畅,再通率89.47%。妊娠66例,妊娠率44%。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具有可视、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可提高妊娠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的疗效。方法首先对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近端梗阻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行美蓝通液,进一步了解输卵管梗阻情况,再在腹腔镜监视下对近端梗阻的输卵管行宫腔镜下导丝治疗。结果65例双侧近端输卵管梗阻者中58例双侧输卵管获通,术后再通率89.23%,其中48例坚持治疗,3月后42例输卵管通畅,再通率87.50%,妊娠23例,妊娠率35.38%。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导丝治疗输卵管近端梗阻具有可视、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可提高妊娠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