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抗-ds-DNA抗体阳性和阴性患的肾损害情况及其相关的化验指标的差异。方法:对抗ds-DNA抗体阳性33例及阴性24例,分别比较其肾损害及临床化验指标。结果:抗ds-DNA阳性与阴性比较,尿蛋白定性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苷测定值、血清补体C3和C4差别有显性意义。结论:抗ds-DNA抗体阳性的狼疮性肾炎患的肾损害情况及体内免疫紊乱均较抗ds-DNA抗体阴性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脂蛋白酶抗体(抗LPL)和抗C1q抗体(抗C1q)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77例SLE患者分为A组(LN组,41例)和B组(非LN组,36例),比较抗dsDNA、抗LPL和抗C1q单项及联合检测与LN的关系。结果在A组患者中抗dsDNA、抗LPL、抗C1q单项和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敏感性有所降低,但特异性明显提高。抗LPL、抗C1q与抗dsDNA诊断一致性均较好(KLPL=0.447,P〈0.001;KC1q=0.436,P〈0.001)。结论抗dsDNA、抗LPL和抗C1q单项和多项联合检测能很好有助于LN的早期诊断,抗LPL和抗Clq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抗dsDNA对LN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刘杰  陈小珍等 《河北医药》2000,22(12):917-918
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血清中存在各种自身抗体 ,抗Sm抗体仅在约 30 %全身性红斑性狼疮 (SLE)病人出现 ,其特异性很高 ,很少出现在其它风湿性疾病 ,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硬皮病等[1] 。本文对 2 16例狼疮性肾炎病人依是否具有抗Sm抗体分组进行比较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人入选标准 病人 2 16例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SLE诊断标准[2 ] ,具有蛋白尿、血尿和 (或 )肾功能不全的表现。1.2 试剂来源及检测方法 使用深圳恒家公司生产的抗原血清 ,采用印迹法及南京军区总医院生物制品中心生产的抗原血清 ,…  相似文献   

4.
郭珲  李荣山  罗静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14-8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突出表现有多种自身抗体。狼疮肾炎(LN)是SLE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资料表明对SLE患者进行肾穿检查,几乎所有的SLE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病变,SLE患者肾脏受累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仍是SLE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抗C1q抗体在狼疮性肾炎(LN)及不同病理类型L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7例分为合并LN(LN组,67例)和非LN(非LN组,30例);20例健康者为对照(NC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抗C1q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及与LN肾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LN组血清中抗C1q抗体阳性率为59.7%,高于非LN组的10.0%和NC组的0(P均<0.01);其对LN诊断的敏感性为59.7%,特异性为94.0%.Ⅳ型LN抗C1q抗体阳性率77.8%,高于Ⅱ型的16.7%(P<0.01);LN抗C1q抗体对Ⅳ型LN诊断的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81.5%.血清抗C1q抗体水平与肾脏病理活动指数(r=0.675,P<0.05)及SLE疾病活动指数(r=0.367,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在SLE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C1q抗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LN肾损情况和活动指数,在诊断和鉴别Ⅳ型LN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我国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狼疮性肾炎为其较常见的组织损伤,患者血清中含有多种自身抗体,除既往研究较多的抗核抗体(ANA)外,近年来还开展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研究.本文通过对30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中ANCA检测,旨在探讨ANCA在狼疮性肾炎中的阳性率以及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晖  朱清  邵凤民  程银桢 《中国医药》2008,3(9):531-532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表达和意义。方法狼疮性肾炎患者共56例,按照狼疮性肾炎活动性指标将狼疮性肾炎患者活动期31例作为活动期组,稳定期25例作为稳定期组,同时选健康志愿者28例为对照组。抗艮糖蛋白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狼疮性肾炎患者抗β2糖蛋白1抗体在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8.16±15.12)Ru/ml和(20.36±5.41)Ru/ml,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抗心磷脂抗体在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分别为(12.35±4.89)Ru/ml和(11.28±5.16)Ru/ml,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和稳定期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明显升高,同时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抗磷脂抗体在狼疮性肾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盛敏玲  李德发 《河北医药》2001,23(3):187-188
目的:探讨了ENA技术、抗ds-DNA抗体及ANA联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免疫斑点法和免疫金根染色法检测患者血清。结果,抗Sm抗体阳性43.28%,抗ds-DNA抗体阳性55.22%,ANA阳性85.07%,前两种联合检测阳性64.26%,三者联合检测阳性91.07T,结论三种抗体联合检测提高了对SLE诊断的阳性率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SLE患者淋巴细胞早期凋亡与抗双链DNA抗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欧  孙凌云  王杰 《江苏医药》2002,28(12):889-891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体内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在狼疮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AnnexinV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同时与抗ds DNA抗体滴度、疾病活动性评分 (SLAM评分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 (1 3 0 7± 7 39,n =30 ) ,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 (4 0 8± 3 55 ,n =8,P <0 0 1 )及正常人 (5 1 3± 3 37,n =1 1 ,P <0 0 1 ) ,稳定期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无差异。活动期患者初发病组 (1 1 0 1± 7 56 ,n=1 0 )与已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组 (1 4 1 0± 7 2 7,n =2 0 )相比无差异。 (2 )SLE患者抗ds DNA抗体阳性组 (1 2 98± 9 2 5 ,n =2 0 )与阴性组 (9 35± 4 76 ,n =1 8)淋巴细胞凋亡率相比无差异 (P =0 1 4 ) ;抗ds DNA阳性患者中抗体滴度与淋巴细胞凋亡率无相关性 (r =0 1 1 2 ,P =0 77)。 (3)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与SLAM评分呈正相关 (r =0 533 ,P <0 0 0 1 ,n =38)。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但未发现与抗ds DNA抗体滴度相关 ,也许可能反映了对体内免疫活化状态的一种调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活动性评分 (SLAM)的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可以作为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罗伟军  彭瑞美  苏晛  陶怡  吴修信 《河北医药》2013,35(11):1649-1650
目的观察分析免疫吸附疗法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3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免疫抑制剂即泼尼松及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插入免疫吸附疗法1~3次,观察单次免疫吸附治疗3d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免疫球蛋白等变化情况,同时评估患者肝肾功能情况。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6~36个月的观察走访,再次观察上述项目,并记录患者红斑狼疮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单次免疫吸附治疗后,抗核抗体阳性率为9.67%、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为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疫球蛋白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走访过程中发现,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吸附疗法能够较大程度清除狼疮性肾炎患者体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对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肝肾功能情况有明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抗Sm抗体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及其在狼疮性肾炎( LN)中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70例儿童SLE患者资料,检测所有患儿血清抗Sm抗体,评估 SLE疾病活动性及 LN病理组织学分型。根据抗Sm抗体的定性情况,分为抗Sm抗体阳性组和抗Sm抗体阴性组,分析抗Sm抗体与SLE疾病活动和LN之间的关系。结果抗Sm抗体阳性组出现肾损害高于抗Sm抗体阴性组(82.6%比55.3%,P<0.05)。两组 SLE疾病活动性均以中度活动比例最高,但各活动水平的比较无差异(P>0.05)。抗体阳性组肾脏病理Ⅲ、Ⅳ型中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抗Sm抗体与儿童SLE疾病活动程度无明显相关,但抗Sm抗体阳性患儿更易出现肾损伤且病理表现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受损脏器以肾脏最为常见,是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产生大量的自生抗体,这些抗体沉积于肾脏,对其造成损害。肾脏受累后可以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对16例诊断为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的误诊原因。方法对6例初期误诊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狼疮性肾炎误诊率占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40%。结论狼疮性肾炎早期易误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14.
李晖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73-74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核抗体系列含量在狼疮性肾炎(LN)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0月收治的35例经确诊为狼疮性肾炎和50例经确诊为其他类型肾炎(易与狼疮性肾炎混淆)的患者分别用线性免疫印迹法进行抗核抗体系列的检测。结果:狼疮性肾炎组患者的抗核抗体系列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狼疮性肾炎组,两组抗核抗体系列测定结果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狼疮性肾炎组患者联合检测抗核抗体系列比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核抗体系列(ANA系列)联合检测对提高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早期诊断和鉴别狼疮性肾炎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青年女性,常表现为多系统、多器官病变,当累及肾脏时即为狼疮性肾炎(LN).LN 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时,易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混淆[1].现将我院近年来诊治的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LN 10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血清IgE、IgG水平在狼疮性肾炎(LN)患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E水平,同时检测血清IgG天南地北有关指标。结果发现:①LN口才血清IgE水平升高,肾病综合征(NS)组升高更明显,与非NS组和对照组比较,P1〈0.05和P2〈0.01。②NS组血清IgG降低,而非NS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③NS组血清IgE与IgG呈负相差,与尿蛋白排出量呈正相关,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探讨联合用药多靶点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他克莫司联合酶酚酸酯治疗)与对照组(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4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62%、80.95%,两组结果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狼疮性肾炎临床治疗中应用联合用药多靶点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联合抗核小体(Nuc)、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抗核内核糖蛋白/Sm(nRNP/Sm)抗体定量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7例SLE患者为SLE组,61例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为非SLE组,另选取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抗Nuc、抗dsDNA、抗nRNP/Sm抗体检测,分析三者及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效能。结果 SLE组的抗Nuc、抗dsDNA、抗nRNP/Sm抗体水平高于非SLE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SLE组的抗Nuc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抗dsDNA阳性表达率高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抗Nuc抗体、抗nRNP/Sm抗体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Nuc、抗dsDNA抗体、抗nRNP/Sm抗体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50%、特异度为81.43%、AUC值为0.986。结论 联合...  相似文献   

19.
20.
贾林啸  陈春梅  赵文  燕纪林 《河北医药》2013,(14):2098-2100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C1q抗体浓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度及进展的相关性,及抗C1q抗体对于狼疮肾(LN)患者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66例狼疮肾患者(LN组)和86例无肾炎临床表现的SLE患者(非LN组)的血清进行检测分析。按照SLEDAI评分标准,将152例SLE患者,分为SLEDAI≥10组和SLEDAI<10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C1q抗体阳性率,并与SLE活动度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组血清中抗C1q抗体浓度显著高于非LN组(P<0.01),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DAI≥10组中,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抗C1q抗体浓度越高,SLEDAI评分也越高。与LN变化相关抗体有:抗C1q抗体、抗Sm抗体,与SLEDAI相关抗体有:抗C1q抗体。结论抗C1q抗体浓度可以作为SLE患者反映肾脏损伤的重要指标,并可以成为LN诊断和判断活动性大小的重要指标,与SLE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并且能较好的反映SLE患者疾病的活动性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