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泰山白首乌的生药学鉴定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建立泰山白首乌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本草考证、原植物形态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泰山白首乌为萝藦科植物戟叶牛皮消的块根,原植物形态的专属特征是叶戟形或三角状窄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花冠白色或黄绿色;种子顶端有多数白色长丝光毛。性状特征有根呈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类白色,凹凸不平,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显微特征表现为石细胞数个排列成环,无乳汁管,有众多的淀粉粒,草酸钙簇晶多单个散在。结论泰山白首乌为萝藦科植物戟叶牛皮消的块根,其原植物形态特征、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均可作为建立其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首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内外有关文献为依据,综述了白首乌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认为白首乌的正品为戟叶牛皮消,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材,系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又称首乌、交藤根、铁秤砣、地精、马肝石、红内消、赤首乌、黑首乌等。传说汉武帝时有一何姓老者,发现服用此物能乌发,因此后人称之为何首鸟,以“何首乌”、“陈知白”之名始载于《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称其能“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  相似文献   

4.
18.汉防己VS木防己 [汉防己]为防己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粉防己的根。 功效:利水退肿、祛风除湿。常用于下焦湿热、水肿、小便不利、湿脚气等。 [木防己]为马兜铃科藤本植物广防己的根。 功效:祛风止痛、行水消肿。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肾病水肿、膀胱炎、小便不利。 二者之别,汉防己以利水消肿为主;木防己则长于祛风止痛。 19.赤首乌VS白首乌 [赤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何首乌的异名。  相似文献   

5.
泰山白首乌与其混淆品耳叶牛皮消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文 《中国药事》2013,27(6):642-644
目的寻找泰山白首乌与其混淆品耳叶牛皮消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试验。结果与结论泰山白首乌与耳叶牛皮消在横切面显微特征与薄层色谱上均有较大差异,可作为二者定性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首乌,曾用名地精、赤敛、陈知白、红内消、马肝石、黄花乌根、铁秤砣,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 florum Thunb.的块根.入药首载于《何首乌录》.多于繁殖后的第二年采收,秋末至早春未发芽前采挖块根,洗净泥土,削去须根和头尾,大个切成数块或厚片,晒干.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伪充品种,综合几种伪品的传统鉴别方法,供各位同行参考,见表1.……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及文献考正 ,订正了甘肃鹅绒藤属药用植物 5种 1亚种的拉丁学名。它们是 :戟叶鹅绒藤、牛皮消、华北白前、徐长卿、地梢瓜、隔山消。  相似文献   

8.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的干燥块根.历代本草中记载其炮制方法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原药材的净制方法、加热方式、辅料的种类等[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规定何首乌“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2].刘振丽等[3]研究表明:间接切制片比直接切制片中二苯乙烯苷含量有所降低,蒽醌类含量无明显差异.笔者在现有加工方法基础上,比较不同加工因素对何首乌品质的影响,直接采用在产地将新鲜药材直接切制成何首乌饮片,既可以简化操作程序,降低成本,又可以避免水溶性成分的流失.确定适合企业及农户的加工工艺,为建立何首乌炮制加工标准操作堆积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三平 《中国药房》2007,18(27):2147-2149
何首乌始载于《开宝本草》,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Thuab.的干燥块根,其性味苦、甘、涩、温。生品具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功;制何首乌具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1]。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含铁量在补血药中最高,含锌量高于48种补血药的平均值,并含有丰富的锰、钙等元素,具有养血、益肝、补肾、乌发作用。何首乌中卵磷脂约占3.7%,蒽醌衍生物约占1.1%。药理实验发现,何首乌具以下药理作用:(1)能与胆固醇结合,从而降低胆固醇;(2)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所含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特别…  相似文献   

10.
何首乌、制何首乌生产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品始载于宋《开宝本草》。苏颂谓:"春生苗,蔓延竹木墙壁间,茎紫色……结子有棱,似荞麦而细小……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并谓"有赤、白二种"。其赤者即指本品。白者为民间用的白首乌。药用品种为蓼  相似文献   

11.
<正>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生品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之功效,一般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还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多方面的作用[1]。随着何首乌作为保健用品的使用越为广泛,临床上因服用何首乌及其制剂而造成肝损伤的报道也日益增多[2],研究人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致肝损害的文献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P0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始载于《开宝本草》,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相传此药名为交藤.具有味苦,甘,涩,微温,补益类药[1].具有乌须发、悦颜色、益精血、强筋健骨,抗衰老等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中药何首乌及其几种伪品的理化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细发 《海峡药学》2007,19(9):68-69
介绍正品何首乌与几种伪品隔山消、白首乌、酱头、鬼灯檠、红药子与朱砂七的比较鉴别,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是历代的补益中药。据炮制方法不同,有何首乌与制何首乌之分。何首乌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效,制何首乌主要用于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1]。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近二十年来,人们对何首乌的研究日趋深入,为了客观认识何首乌、合理开发利用中药材,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本文就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毒理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耳叶牛皮消对胃肠道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硫酸阿托品抑制小鼠小肠推进运动,观察耳叶牛皮消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以夹尾刺激法制造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观察耳叶牛皮消对模型大鼠胃黏膜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用苦寒泻下法制造大鼠脾虚泄泻模型,观察耳叶牛皮消对模型大鼠血中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耳叶牛皮消能显著提高小肠运动受抑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显著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黏膜NO含量,显著升高脾虚泄泻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含量。结论:耳叶牛皮消促进胃肠运动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胃黏膜NO含量、提高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管淑玉  苏薇薇 《中南药学》2008,6(4):454-455
何首乌来源于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 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是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何首乌别称首乌、山精、地精、山首乌、赤首乌、赤敛、小独根等,是多年生缠绕草本,主产于广东、河南、山东、广西等多个省区。其中,广东德庆产何首乌种植历史悠久,品质好,产量大,是何首乌的道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毕凤兰 《齐鲁药事》2012,31(12):733-734
<正>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为蓼科植物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何首乌始载于宋《开宝本草》,有生何首乌与制何首乌之分,生首乌具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功效,制首乌可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生首乌日用剂量3~6 g,制首乌6~12g。何首乌在国内有上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近十余年来,临  相似文献   

18.
肖耀军 《首都医药》2006,13(16):50-50
苍术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材,因其根皮苍黑,故名苍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术”。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提到:“术”有白(即白术)赤(即苍术)之分。故又名赤术。《本草纲目》称其为“仙术”。现商品又将苍术分为两个品种。一种名南苍术,主产华东,中南,因其水湿切片后析出白霉如毛,故又称“毛苍术”。其中,产于江苏南京、句容,溧阳溧水茅山一带者,即称为“茅苍术”。该品种主销江浙地区。另一种名北苍术,主产华北、东北两省,鲁、陕、陇等地亦有生产,切片后不生白霉,又称为“山苍术”。该品种主销北方地区。现将此二品种的性状鉴别作一…  相似文献   

19.
白首乌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白首乌主要品种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根中首次分得三个已知甾体酯型甙元:告达亭(caudatin),开德甙元(kidjolanin),萝藦甙元(Metaplexigenin)和一种新的二苯酮衍生物(Ⅳ),经光谱分析推定其结构为2,6,2′,5′-四羟基,3-乙酰基,6′-甲基二苯酮,命名白首乌二苯酮。  相似文献   

20.
白首乌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白首乌主要品种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根中首次分得三个已知甾体酯型甙元:告达亭(caudatin),开德甙元(kidjolanin),萝藦甙元(Metaplexigenin)和一种新的二苯酮衍生物(Ⅳ),经光谱分析推定其结构为2,6,2′,5′-四羟基,3-乙酰基,6′-甲基二苯酮,命名白首乌二苯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