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从生物雷达非接触检测到的呼吸和心跳的混合信号中有效地分离出心跳信号。方法:利用基于RLS算法的自适应噪声抵消器,提出一种分离心跳信号和呼吸信号的方法。结果:采用基于RLS算法的自适应抵消器能够分离出心跳信号,其心率与从心电信号获得的心率具有很强相关性(γ2=0.95,P<0.000 1)。结论:该文提出的分离心跳信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有望实现呼吸和心跳信号的实时分离。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生物雷达非接触式检测所得生命参数信号中提取心跳信号,实现呼吸和心跳信号的有效分离。方法:首先用生物雷达采集系统采集由呼吸引起的携带有心跳等信号的体表微动信号,其次对采集的信号进行预处理.滤除高频噪声,并放大信号,然后运用自适应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进行处理。结果:自适应RLS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生命参数信号中的呼吸成分,提取出心跳信号。结论:自适应RLS算法可以自动调整自身参数以逐步实现最优处理结果,这对于处理随机性强的生物医学信号十分有效;此外,算法收敛速度快,便于信号实时处理,对临床监护十分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生物雷达实现对心率的检测。方法:通过提取雷达X-Q输出端的数据,采用基于LM(1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参数估计来获取心率。结果:对静止呼吸以及伴有体动正常呼吸这2种情况下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I-Q双通道雷达系统无需相位展开操作,对于信噪比非常小的生物信号较为有利。结论:生物雷达可以在非接触的状态下实现对心率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穿透非金属障碍物情况下,用生物雷达实现对人体的呼吸和体动信号的现场、实时、非接触监测。方法:设计基于超宽谱(UWB)生物雷达的实时监测系统和参数;采用多线程编程技术,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实时采集携带人体微弱生命体征的生物雷达回波信号;实时对生物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处理。结果:从生物雷达的回波信号中能有效提取出微弱生命呼吸信号和体动信号,并实时显示波形。结论:该系统实现了在穿透障碍物情况下现场、实时、非接触监测人体微弱生命信号,为平、战时更有效地实施医学救援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手段,对临床非接触监护的实现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生物雷达检测心跳信号的原理,综述了生物雷达回波信号中的心跳信号分离方法和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基于生物雷达的心跳信号分离和特征提取方法有望应用于心脏疾病快速诊断、老年居家监护、用户身份认证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自适应胎儿心电监护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的胎儿心电监护仪,对母腹胎儿心电信号采用更先进的自适应处理方法来消去母体心电波及其它噪声,提取胎儿心电信号。并使用了高速度、高精度的TMS320系统构成硬件系系,保证了自适应处理的实时运行。这种监护仪能提供母亲的和胎儿的心电图和心率曲线等众多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算法如何从母体腹部信号中提取出胎儿心电信号。方法:根据母体腹部信号中母体心电和胎儿心电在小波变换下具有的不同特性,首先对母体腹部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及模极大值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抑制某些与胎儿心电相关的极大值点而去除相应的信号奇异性,然后采用Mallat交替投影法使用处理后模极大值重构小波系数,进而重构信号,识别出母体腹部信号中的母体心电信号和胎儿心电信号。结果:使用临床数据对该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单通道信号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算法能够识别母体腹部信号中的胎儿心电信号。结论:同时与传统的基于多通道信号的提取方法相比,不存在多通道信号相关性对提取结果的影响,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雷达式生命参数检测系统采集的微弱生命参数信号是受到检测对象呼吸及心跳所导致的微动共同作用的复合信号.而且背景噪声随机性较强。为从复合信号中提取出特征明显的心跳信号,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应用Symlets小波将信号各成分分解细化,调节小波分解系数后进行小波重构,从复合信号中提取出规则的心跳信号,为临床监护提供了一种新的非接触检测人体生命参数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非接触的方法实现对心率变异性的检测。方法:利用微波传感器连续检测心动信号,并将结果与心电图系统检测的心电信号进行时域、频域以及非线性动力学方面的对比分析,并对由心动信号和心电信号计算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电信号和心动信号的波形、功率谱分析以及心率变异性的测量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微波传感器技术可以在非接触的状态下实现对心率变异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心电检测过程中含噪声心电信号进行有效分离,本文结合小波变换和非负矩阵分解(NMF)算法特点及心电信号特征,对比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在心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针对心电信号自动分析和处理,采取基于小渡分析和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两种心电信号分离方法,在含有噪声的信号中提取有用的心电信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的特征,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硬件平台设计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实现体感诱发电位的快速提取。方法:通过对各模块的硬件算法设计,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对5例接受脊柱侧弯手术患者的原始SEP信号进行仿真实验,以工频干扰、EEG脑电为噪声,对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提取SEP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不同输入信噪比条件下,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比单一自适应减法器输出信号的信噪比高;输入信噪比为-15dB时,单一的自适应噪声减法器(adaptive noise canceller.ANC)输出相对于模板信号的失真比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ANC—RBF)小,但输入信噪比为-25、-30dB时,ANC输出相对于模板信号的失真比ANC—RBF大;ANC—RBF提取的SEP波形比较平滑。结论:径向基函数自适应减法器比单一自适应减法器对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不仅提取信号的失真度较小,而且信号波形更为平滑,使SEP信号的潜伏期和幅值更易识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0.3~0.6μg/kg,对照组给予芬太尼3~6μg/kg,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以及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情况。结果:观察组诱导时和插管后5 min其心率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插管时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诱导时和插管后5 min其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插管时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诱导,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几乎无变化,循环功能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城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决策树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446例流动孕产妇,平均年龄28岁.78.2%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45.3%为经产妇。影响产前检查次数的因素有第1次产前检查时间、认为需要做几次产前检查、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建立母子健康档案。结论流动人口孕产妇孕早期检查率(51.0%)、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59.5%)和8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低(31.7%)。建议流入地卫生部门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大宣传教育,促进流动人口孕产妇接受孕早期检查和定期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technique to identify heartbeats in multimodal data using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BP) signals. Multiple physiological signals such as ECG, ABP, and Respiration are often recorded in parallel from the activity of heart. These signals generally poss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s they are generated by the same physical system. The ECG and ABP correspond to the same phenomenon of contraction and relaxation activity of heart. Multiple signals acquired from various sensors are generally processed independently, thus discard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other measurements. In the estimation of heart rat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the R peaks are generally identified from ECG signal. Efficient detection of R-peaks in electrocardiogram (ECG) is a key component in the estimation of clinically relevant parameters from ECG. However, when the signal is severely affected by undesired artifacts, this becomes a challenging task. Sometimes in clinical environment, other physiological signals reflecting the cardiac activity such as ABP signal are also acquired simultaneously. Under the availability of such multimodal signals, the accuracy of R peak detection methods can be improved using sensor-fusion techniques.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sample entropy (SampEn) is used as a metric for assessing the noise content in the physiological signal and the R peaks in ECG and the systolic peaks in ABP signals are fused together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heartbeat detec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evaluated on the 100 records from the computing in cardiology challenge 2014 training data set.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re: sensitivity (Se) and positive predictivity (PPV). The unimodal R peaks detector achieved: Se gross = 99.40%, PPV gross = 99.29%, Se average = 99.37%, PPV average = 99.29%. Similarly unimodal BP delineator achieved Se gross = 99.93%, PPV gross = 99.99%, Se average = 99.93%, PPV average = 99.99% whereas, the proposed multimodal beat detector achieved: Se gross = 99.65%, PPV gross = 99.91%, Se average = 99.68%, PPV average = 99.91%.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空间独立成分分析法(sICA)和时间独立成分分析法(tICA)对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信号进行分离,比较信号间的时空特性对2种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性能的影响。方法模拟fMRI数据,并将2组独立的信号以及它们的线性混合信号叠加到空间独立的区域,分别利用Infomax、Combi、FBSS和ICA—EMB4种算法实现sICA和tICA,并对模拟数据中的3组信号进行提取和分离。结果sICA只能分离空间独立且时间高度独立的信号,无法分离空间相关、时间独立的信号;tICA不仅能够准确分离空间和时间高度独立信号,而且能够准确分离空间高度相关、时间独立的信号,并将时间相关信号整体提取;FBSS和ICA—EMB2种算法较Infomax和Combi性能稳定。结论空间或时间独立性假设违背到一定程度时,sICA和tICA对信号分离的结果存在差异。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sICA或者tICA方法对fMRI数据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硫酸镁组,低分子肝素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观察三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组、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心率方面,硫酸镁组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后具有明显心率缓慢现象(P〈O.05);硫酸镁组和低分子肝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硫酸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产后降压治疗及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单独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降压作用,且不引起心率波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