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因多种原因导致全院范围的信息系统故障下,如何采用应急方案优先保障门诊基本业务工作的运行。方法:通过应急服务器准备、数据表结构同步、应用程序开发及操作流程,制定实现门急诊最小应急系统的顺利运行。结果:最小应急系统既可基于网络、也可单机执行,不改变业务流程及操作界面,使应急状态下的门诊挂号收费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及药房系统正常运行。应急状态结束后,自动回导数据到HIS服务器,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结论:门急诊最小应急系统是保障医院门诊基本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备用系统,可作为医院信息应急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停机时,门诊挂号收费系统能维持原来的工作任务,设计了一套挂号收费应急方案。方法:设置一套独立的应急线路和应急数据库服务器,对必要的基础数据在应急数据库中进行保存。通过应急控制台程序,进行定时的数据下载,且在应急结束后将数据回传到主服务器。结果:工作站可以快速地切换到应急状态,进行正常的挂号收费操作。结论:该方案满足了医院门诊信息系统不可停顿性和数据完整性的要求,完善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一个高效便捷的医院综合自助系统,用于提高医院门诊的整体服务水平。方法:采用预交金模式,联合农业银行和第三方软硬件供应商,开发和部署相应的自助设备及其软件系统,并在医院原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出门诊一卡通系统、银医转账系统和预约挂号系统等3个系统。结果:详述了医院综合自助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完成了医院综合自助系统的设计和部署,缩短了患者就诊的等待时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医院门诊拥挤问题。结论:医院综合自助系统和预交金模式具备突出的优点和强大的生命力,能够解决门诊拥挤的难题,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门诊流程,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一种针对灾害救援相关人员进行模拟仿真培训的医学应急救援分队管理系统。方法:基于B/S设计,建立基于LabView平台的虚拟培训中心,局域网内计算终端可以通过普通浏览器访问,具有操作便捷、易于维护等优点。结果:该系统降低了培训的难度,提高了医学应急救援训练的现代化水平,能够模拟医院医学应急救援设备特性,帮助救援分队成员掌握医疗设备的使用及常用维护方法,提高应急培训的智能化与现代化。结论:该系统具有投资小、效率高的特点,可为医疗人员的应急救援设备使用培训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降低救援分队培训的起点和难度,为应急救治培训创造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门诊智能排队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系统组成。方法:通过硬件构成和软件开发实现智能排队系统在医院门诊的应用。结果:经过近1年的运行和调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得门诊秩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医院门诊复杂的就诊环境。  相似文献   

6.
着重介绍网络环境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从三个层面来构筑数据保护的屏障。首先,对医院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建立一个高效的、全冗余的热切换容灾系统其次,基于数据库快照技术将数据库日志快照复制到全院的应急服务器上,当数据库出现软故障或病毒入侵时,可进行即时切换:最后,配备门诊应急服务器,适用于整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可以在门急诊部分形成院内局部的网络,承担起医院业务最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智能语音技术的门诊危急值闭环管理系统,以提升医院的危急值管理水平。方法: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设计,由Ensemble平台、语音平台、危急值质控管理模块组成。其中Ensemble平台和危急值质控管理模块采用Cache数据库搭建;语音平台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搭建,通过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实现。结果:该系统完成了由人工通知危急值到智能语音通知危急值的过渡,而且能够对危急值临床处置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便于危急值的统计和追溯,提高了医院的质控水平。结论:该系统规范了门诊危急值的处置过程,有助于避免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设计一套可适用于卫生应急现场处置装备所需的应急电源系统。方法:在明确应急电源系统使用需求、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的基础上,研究分析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和实现途径。结果:应急电源系统采用适合需要的电源,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具备稳定性好、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强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能够满足野外应急条件下卫生应急队伍现场处置装备电源机动需求。结论:该系统可作为卫生应急现场处置装备的主要保障电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苏州市某综合性医院2011—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特点、用药趋势等进行分析,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该医院2011年—2015年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2015年该院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医生应该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患者进行合理整治,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控制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漏费问题,改善医疗设备的管理方法,提高医院的效益。方法:利用嵌入式系统设计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型设备使用。结果:系统能够实现对医疗设备使用的实时监测,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结论: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漏费问题,降低了医疗设备成本,增加了医院收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方舱医院门急诊布局及人员配置。方法:门急诊分开,建立急诊绿色通道;设立门诊挂号分诊区,由医疗组各专科医生出正常门诊,随伤员流动情况调整出诊医生人数;成立中心换药室及特诊帐篷。结果:某部野战方舱医院在2008年赴四川绵竹,2010年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执行任务中,采取此门急诊布局及人员配置,对患者的预控、分诊、治疗、技术操作和抢救等做到了救治质量零缺陷。结论:此种门急诊布局及人员配置,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方舱医院的门急诊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方舱医院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2.
This investigation explored the demographic and service use correlates of age among young, midlife, and older adult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spectrum disorders (N=513), using the administrative data set of a statewide behavioral healthcare system. More African Americans persons were represented in the younger groups (age 18–35, 36–44) than in the older group (age 45 and older). Nearly two thirds of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spectrum disorders seeking outpatient treatment were younger than 45. With the exception of crisis/emergency department services, person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did not differ in the amount and type of outpatient service utilized and in the likelihood of dropping out of services early. However, persons aged between 18 and 44 used significantly more crisis/emergency department services than did those aged 45 and older. The finding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relapse prevention for persons aged 18–44 treated in outpatient settings.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以工作量为导向的传统门急诊绩效分配模式,通过建立并试行门急诊优势病种电子化临床路径,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考核新思维,建立了以临床专业能力评价、医师工作量贡献、医师劳务贡献及分配方式改变等为核心的多维度门急诊绩效考核新机制。实践以来,30个优势病种的门急诊量与同期相比增加8.9%,临床路径入组率达89.2%,完成率达91.5%,患者满意度从92.1%提升至97.2%,90%以上的医务人员收入明显增加。绩效引导下的门急诊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方法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医师工作效率和临床服务能力,进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门急诊服务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描述门急诊患儿家长的投诉率、投诉事件分类、被投诉科室和投诉解决结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1月某儿童医学中心门急诊就医患儿家长投诉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测量指标包括被投诉科室、投诉事件和投诉解决结果。结果:2005年-2007年间门急诊患儿家长平均投诉率为0.133‰。各种投诉事件中,治疗、沟通、患者权利受损、服务便捷性问题位居前四位,分别占37.4%,29.8%,11.6%和9.9%。73%的投诉通过道歉、解释和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得以解决。结论:将投诉率作为质量保证的参考指标,采取干预措施加强医护人员沟通能力教育,加强门急诊的管理,特别是流程的合理化是降低患儿家长投诉率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results from a pilot surveillance system fo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 significant yet preventable public health issue for which most public health agencies do not conduct routine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METHODS: The authors developed a rate-based statewide surveillance system. Cas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1998 Council of State and Territorial Epidemiologists' case definition in hospital discharges,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hospital outpatient visits, and mortality data. Intentional and fire-related injuries were excluded. The system was supplemented with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from newspaper articles. Annual, age, and sex-specific incidence rates were estimated. Exposure source/setting was described using E-codes; occupational setting was assessed by combining E-codes and payer code. Cases occurring during a disaster-related power outage in January 1998 were compared with cases identified during routine surveillance from 1999 through 2003. RESULTS: During the five years of routine surveillance, 740 cases were identified; 47 (6.4%) were hospitalized, 442 (59.7%) were seen in an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251 (34.3%) were seen in another outpatient setting. More cases were observed in fall/winter; 23.1% of patients aged 16 or older were classified as exposed in an occupational setting. Among disaster-related cases, more were older (> or =65 years of age; 11.9% vs. 4.2%) and female (61.6% vs. 45.3%); and fewer were in occupational settings (1.8% vs. 23.1%). CONCLUSIONS: Establishing state-based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for CO poisoning is feasible and essential for gui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orts. The finding that more than 20% of cases were classified as occupational should be investigated further.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索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季节乘积模型在预测儿童肺炎门急诊人次的应用,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乌鲁木齐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2011-2016年儿童肺炎逐月门急诊人次数据,使用R 3.4.1软件进行模型的识别、参数估计与检验,建立ARIMA季节乘积模型对2011年1月-2016年6月儿童肺炎逐月门急诊人次进行拟合,并利用2016年7-12月数据计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平均预测相对误差来评价预测效果。 结果 ARIMA(0,1,2)(1,1,0)12模型是拟合儿童肺炎门急诊人次的最佳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9.82%。 结论 ARIMA 季节乘积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和短期预测效果,能为医院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门急诊病历质量督查,探讨如何提高病历质量。方法 分别对门急诊病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法。结论 努力提高门急诊病历质量,加强门急诊质量管理,促进门诊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防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西南地区某医院2015-2019年医务人员上报的职业暴露资料,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类型、暴露源及处置随访等情况。结果 共上报411例次职业暴露。暴露者以护士为主(47.44%),暴露科室主要为内科系统(39.41%)、外科系统(22.63%)和急诊科(12.41%)。暴露类型主要为锐器伤(78.10%,主要发生在整理诊疗器具/医疗废物、采血时),皮肤黏膜接触(19.71%)和其他类型(2.19%,主要是抓伤、咬伤所致)。暴露源不明的职业暴露主要分布在急诊(33.38%)、门诊(13.89%)和后勤(8.33%)等科室,主要由于整理诊疗用物/医疗废物(44.44%)、门急诊注射输液(27.78%)、门诊采血(13.89%)等操作引起。血源性病原体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螺旋体为主,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率为70.67%。结论 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工作中,应重点关注锐器伤,同时应加大职业防护培训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医院药品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个完整的医院药品计算机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分布于医院各药库,药房,制剂室,病房等各个部门的西药,中成药,中草药,制剂和化学试剂等各类药品的物流和相应的财流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具有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出库采放,库存控制,效期管理,毒麻贵重药品的重点管理,门急忙仍处方划价发药,病房医嘱用药,门诊协定处方用药的分装管理,药吕调价的统一管理,药品会计事务,数据的汇总统计和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