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对湖南某县农村母乳喂养现状及产妇缺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县农村母乳喂养现状为纯母乳喂养率74.2%,优势母乳喂养率9.3%,及时添加辅食率68.5%,继续母乳喂养率(1岁)57.9%,继续母乳喂养率(2岁)24.2%,奶瓶喂养率41.3%。②缺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产妇的营养状况、精神因素、哺乳习惯、开奶时间,同时尚发现缺乳者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WHO1991)母乳喂养最新评价指标的方法,对内蒙古阿左旗巴音浩特992-1993年0-2岁403例城镇儿童母乳喂养现状及产妇缺乳的危险进行了调查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母乳喂养现状为。纯母乳喂养率43.37%;优势母乳喂养率22.89%;及时添加辅食率62.62%;继续母乳喂养率(1岁)62%;继续母乳喂养率(2岁)3.57%;奶瓶喂养率34.83%;(2)产妇幼乳的危险因素是  相似文献   

3.
90年代湖南某农村母乳喂养现状及产妇缺乳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某农村母乳喂养现状及产妇缺乳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农村纯母乳喂养率为74.2%,优势母乳喂养率为9.3%,及时添加辅食率为68.5%,1岁继续母乳喂养率为57.9%,2岁继续母乳喂养率为24.2%,奶瓶喂养率为41.3%。缺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产妇的营养状况、精神因素、哺乳习惯、开奶时间,同时还发现缺乳者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WHO1991)母乳喂养最新评价指标的方法,对内蒙古阿左旗巴音浩特1992~1993年0~2岁403例城镇儿童母乳喂养现状及产妇缺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母乳喂养现状为:纯母乳喂养率43.37%;优势母乳喂养率22.89%;及时添加辅食率62.62%;继续母乳喂养率(1岁)62%;继续母乳喂养率(2岁)3.57%;奶瓶喂养率34.83%;(2)产妇缺乳的危险因素是:产妇产后1周内的食欲、睡眠、精神、疾病状况、喂乳习惯、开奶时间以及产妇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对此提出了相应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九十年代农村产妇缺乳的危险因素研究刘爱忠,文万青,刘一心,苏基海,谢超贵为了弄清农村产妇缺乳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我们于1993年5~6月对湖南某县农村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1992年8月30日至1993年4月30lH出生的...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母乳喂养率已由50年代的80%下降至15%,农村的母乳喂养率目前也仅占50%~60%。造成母乳喂养率下降的原因很多,如许多母亲因工作原因或外出打工没法母乳喂养,有些母亲担心产后哺乳影响形体美而不愿亲自喂养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产后缺乳”。调查表明,目前有70%以上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后缺乳甚至无乳。其原因如下: 精神因素 不少母亲和家属因不满意婴儿性别,精神抑郁;产妇得不到亲人的安慰和照顾,甚至造成  相似文献   

7.
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剖宫产率日趋增高,临床上剖宫产产妇术后前3天泌乳量多数不能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要,以致新生儿体重下降快,回升慢。影响缺乳的原因较多,有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产妇哺乳延迟,乳量减少,纯母乳喂养率低于阴道分娩产妇。本文对剖宫产、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率和产后血清催乳素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观察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丈夫陪伴分娩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丈夫陪伴分娩是新近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娩模式,本文就84例丈夫陪伴对产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及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了观察。1资料和方法1.1对象:1.1.1丈夫陪伴组:为1999年5月~9月在本院住院并经阴道分娩的孕妇84例,平均年龄26.2±3.6岁,平均孕周 39.3±1.5 W,其中初产妇82例,经产妇2例。1.1.2非丈夫陪伴组:同期经阴道分娩孕妇62例,平均年龄27.7±2.8岁,平均孕周 40. 6±1. 3 w,其中初产妇59例,经产妇3例。1.2方法: 对陪伴组…  相似文献   

9.
我国5城市已婚育龄妇女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中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计划生育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州等5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抽样调查。以寿命表法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城市妇女产后母乳喂养率为94.57%。平均母乳喂养时间8.01月,4个月后继续母乳喂养率为61.03%。母亲文化程度高者、初产婴儿产后母乳喂养率高。但继续母乳喂养率,受母亲生理及自身文化程度等社会心理特征和家庭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母乳喂养受母亲、家庭和社会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产妇出院后继续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我地区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7424名1970年以来末次分娩的全部活产婴儿的母亲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得到完整资料5691份和1067份。采用王特MIS共享软件统计,得出4个月婴儿纯母乳养率70年代为74.2%;80年代为71.9%;90年代初(90 ̄94)为71.8%,95 ̄97年为74.2%。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产妇自觉奶量不够,其次为患乳腺炎、不会吸等。本文针对影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302名婴儿产后四个月母乳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产假不足四个月,产后母乳不足及产前未接受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为影响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根据存在问题,作者提出了本地区提高产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学芹  邵红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46-2748
目的调查产褥期母乳喂养的现状,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4月产后42d复查的产妇123例,对其一般状况、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方式、人工喂养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产褥期母乳喂养率为60.2%,影响母乳喂养最主要的因素是奶量少(42.3%),母乳喂养与开奶时间有关(χ^2=21.46,P〈0.01),自然分娩和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有一定关系。结论产妇接受有关母乳喂养知识的教育,临床认真贯彻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规则,尤其是早开奶的真正实施,将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乳清HCMV-IgM特异性抗体;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乳清HCMV-DNA。结果:农村哺乳期妇女HCMV-IgM和HCMV-DNA阳性率(18.1%和21.0%)皆高于城区(8.3%和11.2%);成熟乳HCMV-DNA阳性率(20.4%)高于初乳(11.5%)。结论: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对早产儿和免疫缺陷儿,不易采用感染的母乳喂养,对感染的母亲及其哺乳的正常婴儿,应定期进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4.
院外坚持母乳喂养行为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们在广州市2所爱婴医院追踪调查221例4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暴发现:产妇出院后母乳喂养率呈逐月下降趋势。本文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影响母乳喂养持续行为的5个因素,根据标准偏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各影响因素强度依次为:母乳量,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母亲患病,家庭经济收入及对“母乳喂养完全能满足4个月婴儿全部营养而不必给婴儿添加任何辅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丽水市区6月龄以下婴儿喂养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儿保科门诊6个月以下婴儿进行调查,就婴儿喂养、母亲情况及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675名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40.89%,部分母乳喂养率为39.11%,配方奶喂养占20.00%;不同月龄婴儿的喂养方式存在不同;单因素分析显示喂养方式与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母亲有无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是否入住新生儿监护室、是否早开奶、母亲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出生胎龄等因素有关(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新生儿是否入住新生儿监护室、是否早开奶、母亲是否接受健康教育5个因素有关。配方奶喂养比母乳喂养肥胖发生率更高。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早开奶、降低剖宫产率、良好的环境及家庭氛围、在新生儿因疾病住院期间保持泌乳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崔颖  叶健莉  潘晓平  杨丽  谭丁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08-4409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的现状,并验证纯母乳喂养与婴儿患病、感冒和腹泻的关系,从而找出存在问题,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在中国西部10省45个项目县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对13 433名3岁以下婴幼儿的喂养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现况调查。采用SPSS软件,选用寿命表法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平均为16%,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5%。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儿童中近两周患病率、近两周感冒发病率和腹泻发病率分别为17.3%、12.4%和6.5%,非纯母乳喂养儿童中分别为24.2%、17.1%和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原因是添加了水,另外淀粉类食物也添加过早。纯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两周患病率、两周感冒发病率和腹泻发病率。[结论]西部农村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还很低,该地应大力提倡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东区纯母乳喂养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攀枝花市东区315名2岁以内婴幼儿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将293份合格问卷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母乳喂养坚持到18个月以上仅占1.4%,纯母乳喂养到4~6个月只有34.5%。结论 开奶时间越早、纯母乳喂养的方式、自觉母乳量可以满足婴儿使母亲更倾向于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The 1991 Mauritius Contraceptive Prevalence Survey (CPS) included a special module on infant feeding patterns in Mauritius. Since 1985, when a similar CPS was conducted, the incidence of breast-feeding has fallen from 86% to 72%. The duration of any breast-feeding among those breast-fed remained constant at 13.6 months. The module allowed for an assessmen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breast-feeding indicators on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timely complementary feeding and continued breast-feeding. Only 16% of infants 0–3 months old are exclusively breast-fed; only 29% of infants 6–9 months old receive breast milk and complementary foods and only 27% of children 12–15 months are still breast-fed. These patterns of limited breast-feeding and early supplementation may signal future declines in breast-feeding for other African and Asian countries. Published by Elsevier Science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