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及HE染色技术,观察缺血前后应用TL(0.2—0.4mg/kg)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侧ICAM—1表达、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数、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与损伤模型组比较,TL两治疗组大脑中动脉闭塞侧脑组织微血管内皮ICAM—1免疫阳性表达量、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减少。结论:结果提示TL具有明显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ICAM—1表达和微血管内中性粒细胞粘附的作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证实,中性粒细胞在缺血梗死灶周围脑组织的浸润对脑组织的损害起着重要作用;而脑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需要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经ICAM—1等粘附分子介导和炎细胞相互作用才能完成附壁游出和浸润。抑制和阻断粘附分子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脑缺血损害,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雷公藤内酯醇0.2、0.4mg/kgip后,检测大脑中动脉闭塞侧的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脑组织含水量、脑微血管内中性粒细胞计数。同时光镜下观察脑组织损伤程度和脑神经细胞IL-1β免疫组化染色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内酯醇两治疗组大脑中动脉闭塞侧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微血管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光镜下脑神经细胞受损程度均明显减少或减轻。脑神经细胞IL-1β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也明显改善。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蔚  朱遵平 《中药材》2005,28(5):403-405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脑梗死区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阻塞制成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再灌注后2 h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25或50 mg/kg.再灌注24 h后分光光度法测定缺血区大脑皮层和尾壳核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大脑皮层和尾壳核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大脑皮层和尾壳核MPO活性和ICAM-1表达明显增加,三七总皂苷50 mg/kg治疗用药能降低MPO活性和抑制ICAM-1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可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脑梗死区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L)对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损伤影响。方法 预防性给予TL(0.2,0.4mg·kg-1,腹腔注射)3 d,实验第4天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仍同法腹腔注射TL。观察大鼠脑功能的变化及大脑中动脉闭塞侧脑皮质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大脑中动脉闭塞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损伤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脑功能受损程度、大脑中动脉闭塞侧脑皮质电镜下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损伤程度明显改善;脑组织SOD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TL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脂质过氧化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L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假手术组、模型组(再灌注6h、24h、72h)、针刺组(再灌注6h、24h、72h)I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6h,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出现增高趋势,并于24h达到高峰,模型组与针刺组及模型组与假手术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 脑缺血后1CAM—l表达增加,针刺可降低1CAM.1的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后ICAM—l导致的缺缺血性脑损伤。说明针刺对缺血性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脑内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血管生成素(Ang)-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变化规律并分析脑缺血后Ang-1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又分为缺血再灌注后6、24、48、96h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影区内Ang-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ng-1 mRNA中等量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头皮针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Ang-1 mRNA含量增多,其中脑缺血再灌注48hAng-1 mRNA含量达高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Ang-1可能在局灶性脑缺血后与其他血管特异性生长因子共同参与缺血半影区的新血管形成.有利于缺血半影区脑组织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参素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并于缺血后0、2、4、6 h腹腔注射给药,手术24 h后,观察丹参素钠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丹参素钠在缺血-再灌注后0~2 h内给药能显著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体积范围;缺血后4 h给药,疗效下降;缺血后6 h给药则无显著治疗作用。结论:丹参素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为4h,以2 h内给药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6,(10)
目的:研究丹参素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并于缺血后0、2、4、6 h腹腔注射给药,手术24 h后,观察丹参素钠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丹参素钠在缺血-再灌注后0~2 h内给药能显著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体积范围;缺血后4 h给药,疗效下降;缺血后6 h给药则无显著治疗作用。结论:丹参素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为4h,以2 h内给药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络欣通对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水肿、神经体征及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虚血瘀证大鼠以线栓法阻塞其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1、3、7d.用干湿重法、Long等评分标准,评价脑水肿、神经缺损体征;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脑组织含水量、神经体征明显改善,Fas、Fas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脑络欣通可能通过抑制Fas、FasL蛋白表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缺损体征分数,改善气虚血瘀证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血红素加氧酶(HO)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组织表达。[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SPF级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缺血组15只参照Zea-logue方法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假手术对照组5只采用同样方法暴露颈动脉后缝合切口。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测定HO-1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大脑缺血区组织明显水肿。HO-1表达相同部位缺血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血HO升高,HO-1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乌苏里藜芦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乌苏里藜芦碱 (V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模型 ,缺血 90min后再灌注 2 4h ,观察VnA对大鼠神经行为、脑梗死灶大小、相关脑区组织病理学改变、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VnA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 ,降低行为评分 ,并降低相关脑区神经元损伤程度 ;并能显著降低缺血 再灌注后大鼠脑梗死面积 ,2 0、4 0 μg/kgVnA分别使脑梗死面积降低 34 3% (P<0 0 5 )和 6 1 6 % (P <0 0 1)。VnA可显著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区ICAM 1表达 ,但对nNOS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Vn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与降低损伤区ICAM 1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葛根素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否与其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相关。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以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细胞 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以比色法观察其对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结果:葛根素能有效地抑制再灌注各时间点的 ICAM-1蛋白的过量表达,并抑制 MPO的活性(P<0.05或 P<0.01)。结论:葛根素可下调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 ICAM-1蛋白的表达,并可抑制MPO 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7,(4)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多糖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损伤和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0 mg/kg),金钗石斛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采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7 d开始灌胃,每天1次。缺血2 h再灌注24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脑指数以及脑含水量;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缺血区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明显,大脑指数及脑含水量升高,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PO活性及MDA含有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多糖各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改善,大脑指数及脑含水量明显下降,脑组织及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MPO活性及MDA含有量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金钗石斛多糖高剂量组大鼠右侧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结论金钗石斛多糖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9和IL-1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9及IL-1β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干湿比重法检测脑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MMP-9的表达,ELISA法检测脑组织IL-1β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MMP-9和IL-1β的表达及含水量。结论: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明显的抗炎和减轻水肿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胆酸、栀子苷及两者配伍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 -α、IL - 1β和ICAM - 1含量的影响 ,探讨中药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 (胆酸组、栀子苷组、合用组、血栓通组 )。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 ,制作缺血 2h再灌注 12h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脑组织匀浆TNF -α和IL - 1β含量 ,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脑组织ICAM - 1含量。结果 :再灌注 12h后 ,脑组织TNF -α、IL - 1β和ICAM - 1蛋白量升高。胆酸可以明显降低TNF -α和IL - 1β含量 ,与模型组比较P <0 0 1和P <0 0 5 ,而不影响ICAM - 1含量。栀子苷对三者表达无明显影响。而两者合用可显著降低TNF -α和ICAM - 1含量 ,与模型组差异显著 (P <0 0 1) ;而合用对IL - 1β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胆酸降低致炎因子TNF -α表达的作用在和栀子苷配伍应用后作用更显著 ,而胆酸干预IL - 1β表达的作用在与栀子苷配伍后降低 ,两者合用产生了单独使用时均不具有的降低ICAM - 1的作用。据此推断 ,中药的配伍作用不是组分各自生物效应的简单累加 ,而表现为增效或减效的作用 ,配伍应用与药物单独使用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 (triptolide,T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雷公藤内酯醇 (0.2~0.4mg·kg-1,ip)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影响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侧髓过氧化物酶 (MPO)免疫染色阳性细胞数、细胞原位凋亡 (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与损伤模型组比较 ,雷公藤内酯醇两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 ,并减少MPO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白细胞浸润、抗神经细胞凋亡作用 ,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三七总皂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中性粒细胞(PMN)核因子-kB(NF-kB)活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中性粒细胞粘附浸润的变化及三七总皂甙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124只分为:(1) 缺血-再灌注组;(3)三七总皂甙预处理组(PNS预处理组);(3)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又分缺血前(0)、再灌注后30、60、90、120、240、360分钟时相点。用流式仪检测中性粒ICAM-1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NF-kB的活性,测定中性粒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EC-340)的粘附率,用髓过氧化酶法(MPO)定量测定心肌组织中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结果:在缺血-再灌注组中心肌再灌注30分钟后NF-kB活性开始增高,120分钟达到高峰,之后活性下降,中性粒细胞ICAM-1的表达在心肌再灌注120分钟开始增高,并与中性粒细胞的粘附率升高及心肌浸润增加有相关性;在PNS预处理组,PNS能抑制NF-kB的活化、中性粒细胞ICAM-1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及心肌浸润。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三七总皂甙能抑制中性粒细胞NF-kB的活化,减少细胞间粘附分子表达及中性粒细胞附浸润而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在分子水平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脑中动脉埋线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取受损脑组织提取总RNA。用大鼠全基因组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检测电针"水沟"、"百会"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相比,有17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15个基因表达增高,60个基因表达下调;电针组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相比,有7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6个基因表达增高,48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参与了针灸抗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水孔蛋白4(AQP4)的表达,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的Na-K-ATP酶活性。结果:模型组AQP4蛋白表达升高;予丹红注射液的治疗组AQP4蛋白的表达下降;模型组脑组织匀浆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予丹红注射液的治疗组则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脑组织缺血区AQP4蛋白表达的上调和Na-K-ATP酶活性降低可能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丹红注射液有抑制脑水肿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脑组织TNF-α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脑组织TNF-α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复制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分别再灌注1、3、7d,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与脑组织匀浆TNF-α浓度,应用免疫组化SC法观察脑缺血半暗带TNF-α蛋白表达。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与脑组织匀浆TNF-α浓度升高,脑缺血半暗带TNF-α表达的平均吸收光密度值与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以再灌注3d最为显著。结论TNF-α是参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细胞因子,其血浆含量与脑组织表达的高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