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口服胺碘酮对起搏器术后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后伴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口服胺碘酮是否有效和安全提供证据.方法对36例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并口服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并跟踪监测心室起搏阈值.另外40例为对照组、监测心室起搏阈值.结果胺碘酮有效率83.3%.术后两组均有心室起搏阈值升高.两组相比较,胺碘酮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结论胺碘酮对起搏器术后心室起搏阈值有一定影响,但仍在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对心室慢性起搏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胺碘酮对心室慢性起搏阈值的影响 ,对 12例安置心脏起搏器 3个月后伴发症状性心律失常患者 ,予胺碘酮治疗 ,用相应的程控仪测试用药前后的起搏阈值。药前 ,药后 1h、4h、1周和 2周的起搏阈值 (输出固定为2 .5V)分别为 0 .0 8± 0 .0 2 ,0 .0 8± 0 .0 1,0 .0 7± 0 .0 2 ,0 .0 8± 0 .0 1和 0 .0 8± 0 .0 2ms(P >0 .0 5 )。结论 :胺碘酮对心室慢性起搏阈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常伴发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特别是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胺碘酮是临床上在结构性心脏病中广泛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目前关于胺碘酮对起搏器植入术后同时伴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起搏阈值的相关研究性尚少。因此,本文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并口服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观察其疗效及心室起搏阈值有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起搏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口服胺碘酮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窦综合征 )患者起搏参数的影响 ,为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后 ,因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口服胺碘酮是否安全提供证据。方法 :对 4 5例病窦综合征患者 ,置入心脏起搏器。其中 2 5例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口服胺碘酮 ,另外 2 0例为对照 ,监测起搏参数。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均有心室起搏阈值升高 ,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下降。两组相比较 ,胺碘酮治疗组 ,术后第 4天至第 3个月起搏阈值升高更显著、感知阈值和电极阻抗下降更明显。结论 :胺碘酮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起搏参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右房快速起搏兔肺静脉心肌袖细胞膜钾通道亚型(Kir3.1、KvLQT1、HER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快速心房起搏组(起搏组,600次/分频率起搏7天)及心房快速起搏+胺碘酮组(胺碘酮组,快速起搏+胺碘酮灌胃7天),每组10只。剪取3组兔肺静脉心肌袖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肺静脉心肌袖细胞Kir3.1、KvLQT1、HERG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起搏组Kir3.1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42.8%(P<0.01),胺碘酮组低于对照组46.4%(P<0.01);HERG mRNA的表达起搏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胺碘酮组比对照组高28.8%(P<0.05);KvLQT1三组无差异。结论快速心房起搏可引起兔肺静脉心肌袖细胞钾通道基因表达变化,胺碘酮对其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松文 《心电学杂志》2006,25(4):237-238
在植入或更换心脏起搏器手术中,心室内往往有临时和永久起搏两付导管,同时以VVI工作模式发放起搏脉冲。由于其发放脉冲的频率、感知灵敏度、起搏阈值的差异,造成起搏频率较慢的一组起搏信号完全被抑制,而起搏频率较快的一组由于起搏输出不足、导管漂浮或心肌阻抗过大又未能带动心室,而因患者对起搏器具有完全或高度依赖,此时可导致长时间的心室停搏,诱发阿-斯综合征,危及生命。现报告2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对心力衰竭犬心室电生理特性的频率依赖性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胺碘酮对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犬模型心室电生理特性的频率依赖性影响。方法32只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7)、正常服胺碘酮组(n=7)、CHF组(n=9)及CHF服胺碘酮组(n=9)。服胺碘酮组给予口服胺碘酮300mg/d、4~5周。采用快速右心室起搏(240次/分、4~5周)制作CHF模型。应用心脏电刺激和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测定电生理参数。结果胺碘酮对正常及CHF犬的心室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有效不应期(VERP)的影响及增加VERP/MAPD90比值的作用无频率依赖性,延长心室传导时间的作用呈频率依赖性。结论胺碘酮对CHF犬心室电生理效应的频率依赖性与对正常犬相类似。  相似文献   

8.
起搏阈值分析与低能量起搏安全性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起搏阈值进行分析研究,随访观察低能量起搏的安全性。方法对106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术中、术后3个月及1年分别进行起搏阈值测试,并于术后3个月时将起搏器输出电压降为实测起搏阈值的2倍,随访观察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时间为1~6年,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电极的起搏阈值。结果106例起搏器均安全起搏。比较电极的起搏阈值,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无差别,心房电极高于心室电极,激素电极明显低于非激素电极。结论经长期随访观察证明,为节省能耗延长起搏器寿命,长期采用低能量起搏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观察静脉注射 (简称静注 )单剂量普罗帕酮对慢性期心室起搏阈值的影响。安置起搏器 3个月后的患者 30例 ,随机单剂量静注普罗帕酮 70mg或 14 0mg,用相应的体外程控仪测试用药前后心室起搏阈值。结果 :固定脉冲宽度 (脉宽 )为 0 .5ms或 0 .4 9ms时 ,普罗帕酮 70mg组用药前、用药后即刻、30min、2h的起搏阈值分别为 0 .5 7± 0 .13,0 .5 1± 0 .12 ,0 .5 9± 0 .10 ,0 .5 4± 0 .11V ;14 0mg组分别为 0 .5 8± 0 .14 ,0 .5 4± 0 .13,0 .5 7± 0 .14 ,0 .5 2± 0 .12V。结论 :单剂量静注普罗帕酮对慢性期心室起搏阈值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心脏起搏器各参数中起搏阈值是最重要的功能参数,起搏阈值升高是起搏器植入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正常植入后起搏阈值存在一定的波动,近年来随着激素电极的应用,起搏阈值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现代观点认为起搏阈值受生理、药物、心肌病变及纤维化、电极导线、化疗、电解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