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纳米粒技术在转运药物通过血脑屏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粒(nanoparticles)是一类粒径为1-1000nm的固体胶粒,现已被用作传递药物的载体。利用纳米粒将药物转运通过血脑屏障可能会提供更具有显著优势的脑内给药方法。纳米粒载体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纳米粒能克服血脑屏障限制治疗药物通过的特性,此外,这类给药系统还能延缓药物在脑内的释放,降低外周毒性。本文评价了以往的脑内给药方法,讲座了纳米粒通过血脑屏障的转运机制,描述了纳米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和特性。此外,对与药物转运通过血脑屏障有关的影响纳米粒制备的因素(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类型、纳米粒的粒径和药物分子)也作了详细阐述。目前,评价纳米粒脑内给药的报道主要是针对麻醉药和化疗药。本文对这类报道中转运的机制和效果作了叙述。同时讨论了突破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等生理因素对药物转运进入大脑的限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脑部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股给药系统很难穿透血脑屏障抵达病变部位,但靶向递药系统的出现,实现了药物在脑内递释,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Angiopep是一类能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介导穿透血脑屏障的相关肽家族,其中angiopep-2可用于药物脑靶向递送,改善药物转运及精准作用于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脑靶向纳米载体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相关最新发表的文献,对纳米载体给药系统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构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血脑屏障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过程的一道难题,血脑屏障既可以保护大脑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维持脑部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也限制了药物进入脑部发挥其治疗作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载体系统(如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胶束,纳米凝胶,微乳和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应用使药物的跨血脑屏障转运和脑内传递成为可能。这将该变脑部疾病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结构修饰策略改善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使药物有效地穿越血脑屏障并发挥药效,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大难题。通过结构修饰,可以改善小分子药物的理化性质,使其可由被动扩散的方式到达脑部;另外,可将药物修饰成能借助载体或受体介导的转运系统运输的结构,经由载/受体转运进入脑部。这两种手段是目前常用的改善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化学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药物传送到脑部的主要途径,并重点阐述基于传送途径对小分子药物利用化学手段进行结构修饰以改善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吸附介导脑内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吸附介导促进脑转运主要是利用递药系统表面的正电荷与血脑屏障(BBB)膜上阴离子(包括腔面侧的唾液酸和基膜侧的硫酸肝素)之间的静电作用完成的。常见的递释系统有碱性多肽、阳离子化蛋白、嵌和蛋白和阳离子蛋白结合载药系统等。结论:通过吸附介导能够有效地促进药物的脑内转运,该类递释系统对于脑部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促进药物跨血脑屏障转运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血脑屏障(BBB)主要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其阻止98%小分子和几乎全部大分子化合物入脑,是制约脑药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将药物递送入脑的主要途径为神经外科学、药化和生理学途径,后者利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受体介导的跨细胞系统(RMT)为载体携载药物经主动转运入脑。基于RMT可构建促进药物入脑的载药平台,该文重点介绍该平台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泊洛沙姆在药物穿越血脑屏障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方晓玲 《药学学报》2008,43(9):890-897
泊洛沙姆是一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多功能药用辅料,在药剂学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研究发现泊洛沙姆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帮助药物穿越血脑屏障,抑制血脑屏障上的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等外排泵系统;吸附血浆中的不同载脂蛋白后,通过与血脑屏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使泊洛沙姆包被的纳米粒主动转运入脑;连接各种配体及单克隆抗体等导向性分子,使其通过受体介导的转运进入脑部。本文综述了泊洛沙姆在促进药物穿越血脑屏障的重要作用,对设计脑靶向药物传递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脑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方法:查阅近年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综述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受体介导转运载体、吸附介导转运载体、基因载体、内源性物质载体及药剂学修饰等载体的特点及应用。结论:新的脑靶向给药载体的研究将极大地促进脑部疾病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脑靶向性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鼻腔给药作为脑靶向给药的途径之一,可有效地使通过其他给药途径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绕过血脑屏障,靶向递送到脑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给药途径.现从药物由鼻腔到脑的转运方式、影响因素、剂型、评价方法以及增强脑靶向性的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鼻腔给药脑靶向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转导结构域的跨血脑屏障药物递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物递送入脑的主要障碍是血脑屏障,为克服血脑屏障,目前主要采取神经外科手术、增加分子脂溶性、通过内源性血脑屏障转运载体的递送策略。PTD介导跨血脑屏障药物递送是近来出现的新技术,可以方便、高效地使各种分子通过外周血、腹腔等途径,跨越血脑屏障进入脊髓、脑组织细胞。PTD递送快捷、简单、安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