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报道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早期应用气管插管,清除呼吸道深部的羊水及分泌物,静脉插管给药的方法,经抢救82例患儿出生后5-10分钟再次Apgar评分转为8-10分。早期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可争取抢救时间,减少缺氧、酸中毒对机体的危害,预防新生儿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产房助产士、护士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吸引器、呼吸囊加压给氧等急救技术,以保证新生儿窒息复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抢救重度窒息患儿,可及时准确吸出其气管内异物、补充氧气,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年采用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抢救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结果20例重度窒息儿经气管插管加压给氧等抢救后,5分钟Apgar评分均在5分以上,lOmin评分为8~10分,经儿科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有效地改善因缺氧而导致的脑细胞损害,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并改善了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是最常见的产时并发症,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我院1997年1月~1997年12月共抢救新生儿窒息132例,其中气管插管抢救86例,临床上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7年1月~1997年12月共分娩活产儿175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3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53%。窒息分度根据1983年陕西临潼会议,以出生后1minApgar评分进行,本组轻度窒息54例,重度窒息78例。12 插管指征 凡是窒息儿有胎粪污染者不论Apgar评分高低均予插管吸引;重度窒息患儿出生后立即气管插管;轻度窒息患儿经吸痰、…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189例,重症窒息83例,轻症窒息106例。主要急救措施:气管插管正压给氧(重症),时间5分钟~20分钟以上。均做气管吸引,吸引后正压给氧。脐静脉推注5%碳酸氢钠。心率<100次/分时做心脏按压等。复苏后处理包括1.4%碳酸氢钠和20%甘露醇。少数采用鼻塞持续正压给氧(CPAP),持续正压通气。轻症窒息采用面罩加压给氧,1.4%碳酸氢钠纠酸及脱水疗法及氧疗。对窒息伴羊水胎粪污染、胎粪粘稠、胎粪不粘稠(但为Ⅱ度者),进行气管插管眙粪吸引。不能吸出者行气管冲洗。儿科医师要充分认识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窒息的多脏器损害。重视窒息现场抢救,使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纠正缺氧,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气管插管在抢救重度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方法:对63例重度窒息儿出生后全部行气管插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羊水,对粘稠的胎粪吸入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加压给氧,自主呼吸有力拔除气管插管,结合新生儿复苏药物治疗.结果:63例窒息儿中,死亡3例,其中2例为严重畸形儿,1例第二产程延长,其余60例经气管插管5分钟后Apgar评分达6分以上,无胎粪吸入综合症发生,也无颅内出血,均痊愈出院.新生儿产后6~18个月随访均未发现异常及智力低下儿.结论:气管插管能较彻底地吸出呼吸道的羊水及分泌物,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快速改善新生儿的缺氧状态,迅速纠正酸中毒,从而防止脑水肿及脑细胞坏死,为以后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有效地降低围产儿的死亡及改善其预后.因此,气管插管在抢救重度新生儿窒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庆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14-114
目的:探讨气管内插管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气管插管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30例,行气管内插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羊水,对黏稠的胎粪及黏液吸出,正压给氧,自主呼吸有力后拔除气管插管,结合新生儿复苏药物治疗等方法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结果:30例重度窒息儿中,死亡2例,其余28例经气管插管,5例Apgar评分均在5分以上,10例Apgar评分为7~10分。抢救成功律为93%,存活儿无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也无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和气胸发生,2例因患缺血氧性脑病经儿科诊治,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结论:气管插管配合新法复苏,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有效地改善因缺氧而导致的脑细胞损害,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并改善了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为前瞻性临床试验,在对中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初级复苏期间,可经鼻导管进行间断性加压给氧治疗,也可经面罩给氧治疗,本文对比这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以617例出生时发生中度窒息的新生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经鼻管间断性加压给氧复苏组(n=303)和面罩给氧复苏组(n=314)。复苏过程依据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复苏程序指导》(第三版)进行。结果:鼻导管给氧复苏病例很少需要使用胸部挤压和气管插管治疗(面罩给氧组的314例中,26例需胸部挤压,20例需气管插管;鼻导管给氧组的303例中,5例需胸部挤压,2例需气管插管)。两组间比较,下列指标无差…  相似文献   

8.
清理呼吸道粘液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所采用的首要方法 ,因操作不当致导管遗留食道 ,实属罕见。现将我科发生 1例气管插管导管遗留食道的情况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 ,女 ,新生儿 ,胎龄 4 0 - 4周 ,G2 P2 ,RSA方位 ,行臀牵行术助娩出生 ,体重 35 0 0g,Apgar评分 1分钟 2分 ,用吸球吸出口咽、鼻粘液后刺激足底 ,5分钟评分 8分 ,面色躯干红 ,四肢紫 ,心率 12 6次 min ,四肢活动好 ,喉反射正常 ,哭声欠宏亮 ,喉头深部有痰液 ,接生者用已连接好的气管插管导管连玻璃接头插入婴儿口咽部 ,再由台下护士协助连接低负压吸引器吸痰 ,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法及纳洛酮用于重度窒息复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分娩的4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轻度窒息者采用ABCDE复苏的方法进行干预,重度窒息的患儿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气囊面罩加压给氧、经脐静脉注射纳洛酮等措施进行治疗,观察干预效果。结果轻度窒息患儿通过ABCDE治疗措施治疗后,患儿在复苏后5min的Apgar为10分,治疗成功率为100%。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经过治疗后,有3例患儿经气囊面罩加压给氧之后病情显著好转,经气管插管和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的12例患儿的5min Apgar评分在8-10分之间,死亡的患儿为2例,治疗成功率为88.2%。结论纳洛酮应用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治疗过程中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及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新生儿喉镜下气管内插管有哪些适应证? 通常有以下几个适应证。 1.新生儿窒息时,生后1分钟Apgar评分≤3分(重症窒息)者应立即行喉镜下气管内插管先吸引、后正压给氧,同时体外心脏按压以达到及早建立呼吸、增加通气及维持循环的目的。 2.气管内插管可保证人工呼吸机顺利进行工作。多在提供面罩、鼻塞正压给氧后,PO_2<50mmHg、PCO_2>60mmHg时使用。 3.如遇羊水粘稠或新生儿躯体有明显胎粪污染者即使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在4分以上甚至8~10分者也应常规在喉镜下作咽喉部及气管内吸引。如生后不立即行气管吸引,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高。 4.极低出生体重儿(VBLW<1,500g)有低氧血症时,应及早插管应用呼吸道持续正压呼吸(CPA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应用早期气管插管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阿氏评分≤7分新生儿82例,实行早期气管插管进行抢救(插管组),阿氏评分≤7分新生儿104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其窒息儿死亡率、围生新生儿死亡率、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早期插管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纽,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或羊水Ⅱ~Ⅲ度污染疑胎粪吸入即使出生评分较高,也应早期气管插管对声门下气管内吸引和冲洗。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膈疝、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杨侃(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廖毛毛,女,孕38周。孕4胎第1产。因宫内窘迫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出生体重2.45kg。1minApgar评分4分。经气管插管、加压给氧、脐静脉用药,20min评8分。患儿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气囊面罩给氧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发生重度窒息的45例新生儿抢救成功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实施气囊面罩给氧组(22例)与气管插管给氧组(23例)通气后Apger评分及15min后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值。结果:气囊面罩给氧组5minApgar评分高于气管内插管给氧组(P<0.05),两组患婴10minApger评分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确使用气囊面罩给氧用于新生儿窒息抢救效果确切,适合新生儿窒息的急救。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双侧气胸1例姜红,石秀兰,魏书珍,丛金松病人,男,12h.因青紫、呼吸困难6h入院。病儿系第2胎第2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Ⅲ度污染,剖宫产娩出。1minApgar评分6分,5minApgar评分8分。经气管插管吸出黄绿色胎粪样液...  相似文献   

15.
杨丽  夏地艳 《农垦医学》2001,23(1):41-42
本文总结了近 3年来我院 52例早产儿窒息抢救经验 ,自应用新法ABCDE复苏技术 ,早产儿窒息复苏率达 90 .4% ,成活率达 73.8% ,明显降低了早产儿死亡率及并发症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997~ 1 999年收治早产儿窒息 52例 ,男 2 7例 ,女 2 5例。Apgar1分钟评分 <3分 2 5例 ,4~ 7分 2 7例。凡高危早产儿分娩产、儿科医生均提前到达产房、手术室 ,做好复苏前准备 ,应用ABCED新法复苏技术。对所有早产儿在呼吸建立前迅速清理呼吸道。不论Apgar评分高低 ,只要早产儿呼吸道不通畅 ,有胎粪、粘液或羊水 ,呼吸或心跳…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为产房、剖宫产术中常遇的紧急情况,且在新生儿死亡原因中占主要位置。笔者通过长期麻醉工作观察认为,旱期新生儿重度窒息,应尽快进行气管插管,吸出粘液加压氧吸入。这样可减少气管内无效腔及呼吸阻力,易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胃内容物及口腔粘液的误吸,便于呼吸管理,是抢救旱期新生儿窒息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 窒息原因1.1 胎儿窘迫:胎儿在分娩前未得到纠正,娩出后即表现为新生儿窒息。1.2 呼吸中枢损害:①胎儿脑部缺氧;②产妇呼吸抑制;③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全、颅内出血等造成中枢性呼吸衰竭,导致新生儿窒息。1.3 呼吸道阻塞:①临产时胎儿宫内缺氧,即可发生深呼吸动作,将产道内之粘液、血液、羊水及胎粪吸入呼吸道引起阻塞;②在面先露发生分娩创伤,可引起喉头水肿而阻塞呼吸道。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2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复苏2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体会。方法28例新生儿出生后1min内Apgar评分均在0—3分,经保暖,负压吸引鼻、口腔内分泌物后,及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必要时改用气囊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辅以心外按压或兴奋呼吸中枢药物,自主呼吸恢复后以鼻导管给氧。结果复苏全部成功,严重并发症少。结论重度新生儿复苏中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可靠、简便有效,易于操作,为气管插管清理气道和有效通气赢得了时间,缩短了复苏时间,提高了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在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喉镜直视下,暴露声门,吸痰管清理口咽部羊水、粘液,置入气管套管,进一步清理呼吸道后接复苏气囊加压给氧,每分钟30次左右.结果:有47例复苏成功,成功率97.92%.结论:气管插管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理想方法,具有效果确切、抢救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NHIE)的关系。方法:新生儿窒息84例。经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供氧者49例;未经气管插管清理呼吸供氧者35例。对两组出现NHIE者进行分析。结果:经气管插管,呼吸道清理,出现NHIE3/49,为重度窒息者;未经气管插管,呼吸道清理,出现NHIE28/35(重度11/11,轻度17/24)。结论:NHIE与窒息复苏方法、宫内窘迫、Apgar评分、窒  相似文献   

20.
基层医院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如何运用新生儿复苏教程进行重度窒息抢救以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 按时间顺序分为A、B两组,均采用新生儿复苏教程(NRP)的复苏方案,即ABCDE复苏方案,A组(n=29)重度窒息儿经过初步复苏、气囊面罩加压给氧后仍需气管插管抢救时请麻醉师插管抢救;B组(n=35)由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和气管插管术的儿科医师提前进产房或手术室陪产,重度窒息儿娩出立即由儿科医师气管插管抢救,对于0~1分极重度窒息儿,ABCD四步同时进行.结果 两组复苏成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整正确地认识新流程图、加强人员、器具管理和准备是正确运用新生儿复苏教程进行重度窒息抢救、提高重度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