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与血清IL-6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α-干扰素(IFN-α)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与乙肝病毒消长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治疗前后血清标本-20℃保存,通过ELISA法同步检测并与正常人做对照。结果:治疗前病人组血清中IL-6水平均较正常组高,尤其IFN-α治疗有效应答组增高明显。经IFN-α治疗的有效应答组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IFN-α除本身有抑制病毒复制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FN-γ和IL-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血清标本各16例,16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FSA)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IL-2R和IFN-γ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IF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125例IMN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33例未缓解,92例缓解。检测2组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其水平,分析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疗效患者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IL-2、TNF-α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IL-10、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压、24 h尿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均较对照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IL-10水平与血压呈负相关(P<0.05),TNF-α水平与24 h尿蛋白、CRP均呈正相关,IFN-γ水平与血压、CRP均呈负相关(P<0.05);缓解组... 相似文献
5.
重组干扰素α1与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组干扰素α_1与α_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邹淑碧,张定凤,赵有蓉,周亚苏,潘澄清,秦波,范淳,张全海,王志毅,何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常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目前认为病毒不断复制和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为引起肝...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血清sTNF-R、IFN-γ、IL-6、IL-8、NO、NOS水平与其严重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 (AP)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 R)、γ 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8(IL 8)、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为三组 ,轻症AP(MAP)组 ,重症AP(SAP)组和对照组。在发病 3天内取外周静脉血检测 ,同期测定对照组。结果 MAP组sTNF R、IFN γ、IL 6及IL 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NO及NOS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SAP组所有因子均高于MAP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上述血清因子有助于判断AP严重程度和预后 ,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2、IL-10和IL-15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59例,采用ELISA法于每次治疗前后检测TNF-α、IL-2、IL-10、IL-15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LSS治疗后TNF-α水平明显下降,而IL-2、IL-l0则呈上升趋势,治疗前后IL-15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ALSS治疗能降低重型肝炎患者TNF-α含量,并升高IN-2和IL-10水平,从而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0和IFN-γ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0和IFN-γ水平,探讨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理。方法:用双抗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25例急性乙肝。35例慢性乙肝和30例正常人血清IL-10和IFN-γ水平。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急性乙肝患者(P<0.01),且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慢性乙肝组患者血清IFN-γ浓度明显低于急性乙肝组(P<0.01),两组的血清IFN-γ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组(P<0.01)。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FN-γ浓度与ALT有相关性。结论:慢性乙肝患者IL-10水平增高,限制了IFN-γ合成,削弱了其对HBV清除作用,可能是乙型肝炎慢性化机理之一;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FN-γ浓度与ALT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IFN-α2b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 1999年 5月以来 ,用IFN α2b(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与胸腺肽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制药厂生产 )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5 2例 ,取得较理想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0 2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临床诊断符合 1995年第5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诊断标准。治疗组 5 2例 ,男40例 ,女 12例 ,年龄 16~ 49岁 ,平均 2 9.6岁 ,病程 6个月~ 15年 ,平均 3 .5年。对照组 5 0例 ,男 37例 ,女 13例 ,年龄 18~ 40岁 ,平均 2 5 .5岁。病程 6个月~ 12年 ,平均 2 .2年。两组病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或中度 ,在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11.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sIL-2R、IL-6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 IL- 2 R)与白细胞介素 - 6 (IL- 6 )水平 ,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标法 (EL ISA)测定原发性高血压组 (EH组 ,32例 )、白大衣高血压组 (30例 )及正常血压组 (30例 )血清 TNF-α(ng/ L )、s IL - 2 R(k IU / L )、IL - 6 (ng/ L )水平 ,并测量诊室血压及2 4h动态血压 (ABPM)值。结果 :1诊室血压参数 :EH组及白大衣高血压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P <0 .0 1 )。ABPM参数 ,EH组平均日间、平均夜间、平均 2 4h SBP及平均 2 4h DBP均明显高于白大衣高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 (P<0 .0 1 )。EH组平均日间、平均夜间 DBP高于白大衣高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P <0 .0 5 )。2 EH组血清 TNF- α,s IL- 2 R,IL- 6水平均高于白大衣高血压组 (P <0 .0 5 )和正常血压组 (P <0 .0 1 )。白大衣高血压组 s IL- 2 R,TNF- α及 IL- 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P <0 .0 5 ,<0 .0 1 )。结论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介于 EH者与正常血压者之间 ,反映白大衣高血压时机体已产生免疫调节与自身保护 ,提示白大衣高血压是介于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之间的临床状态 ,应视为 EH早期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血清免疫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初诊初治CLL患者53例(CLL组),Binet分期A期15例、B期22例、C期16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IFN-γ、IL-17、IL-6水平,比较CLL组与对照组、CLL组不同分期患者的血清IFN-γ、IL-17、IL-6水平。采用Pae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IFN-γ与IL-6、IL-17与IL-6的相关性。结果 CLL组血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17、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CLL组C期患者IL-17、IL-6水平低于A、B期,A期IFN-γ水平高于B、C期(P均<0.05)。CLL组A、B期患者IFN-γ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833、-0.873,P均<0.05),IL-17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90、0.829,P均<0.05)。结论 CLL患者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IL-2、sIL-2R、IL-6、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IL-2、sIL-2R、IL-6、T细胞亚群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ABS-ELISA法和红细胞花环实验,对46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进行了IL-2、IL-6、sIL-2R和T细胞亚群的测定,并与66例健康献血员进行了对照。结果肝炎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IL-2、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NC)组(P<001),而IL-6、sIL-2R水平明显升高,HCC组的平均IL-6水平高出正常10倍以上,较肝硬化组明显升高(P<001)。在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均发现IL-2与CD+4/CD+8比值、IL-6与sIL-2R正相关,IL-6与CD+4/CD+8比值显著负相关,而与IL-2无相关关系。结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低下、淋巴因子网络失衡,这与其病理生理机制有关,也为临床上LC、HCC应用IL-2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IL-6的显著增高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人免疫缺陷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血清IFN-γ、IL-10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IFN γ和IL 10在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3 0例HIV携带者、16例艾滋病 (AIDS)患者血清IFN γ和IL 10水平 ,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G、IgA和IgM水平 ,选择 2 3名健康人作对照组。 结果 AIDS患者IFN γ水平为 (4 .5± 2 .7)pg/ml,对照组为 (8.2± 4.1) pg/ml,AIDS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HIV携带者、AIDS患者血清中IL 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12 .4± 7.4) pg/ml ,(2 8.1± 11.2 ) pg/mlVs(6.9± 3 .8)pg/ml ,P <0 .0 1] ,且AIDS组高于HIV携带组 (P <0 .0 1)。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HIV携带者存在Th1型免疫应答缺陷 ,Th2型免疫应答与感染慢性化及疾病持续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李超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11):1009-1010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119例患者是否运用干扰素治疗以及在使用于扰素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以治疗前后的血清病毒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总结干扰素α-2b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χ^2值分别为21.13,58.99;P分别为〈0.05,〈0.05)。在治疗组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病例与无不良反应病例之间在显效率(17.2%,64.3%)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9.516,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24.1%,71.4%)差异无显著性(χ^2=0.763,P〉0.05)。结论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较为有效的药物,其抗乙肝病毒作用予以肯定。但对于干扰素治疗中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病例,在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因此对其不良药物反应应予以重视,分析认为对干扰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在对明显不良药物反应病例治疗过程中应寻找合理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IL-12、IFN-γ和IL-10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SA法检测9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动态观察45例接受免疫增强剂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上述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IL-12及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1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免疫增强剂治疗获得完全应答反应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IL-12、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1),IL-10水平下降(P<0.05),无应答者治疗过程中上述细胞因子无明显变化。结论:Thl型免疫应答对机体清除病毒起关键作用;Th2型免疫应答与感染慢性化及疾病持续发展有关;免疫治疗可使部分Th2型免疫应答占优势的慢性肝炎患者转化为Th1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18例膀胱癌患者术前、术后15 d、术后30 d及7例健康人的血清,进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测定。结果膀胱癌患者术前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术后15 d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0 d时低于术前及术后15d(P均〈0.05)。SIL-2R水平与肿瘤分级、分期无关。认为膀胱癌患者术后15 d内,SIL-2R水平仍然较高,术后30 d基本恢复到正常。因此应于术后30d后行IL-2治疗。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米夫定治疗后,同样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或下降后,却有着不同的应答程度,反映了治疗前免疫水平的差别和治疗后免疫水平变化的不同。通过检测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比值来反映Th1/Th2平衡变化,观察Th1/Th2平衡变化与治疗应答程度的可能联系及作为疗效判定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