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云 《北京中医药》2007,26(1):57-58
目的 金银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及传统饮片的比较研究.方法 对金银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和饮片中的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绿原酸的含量及浸膏得率1 号颗粒为2.4160%和40.75%,2号颗粒为2.5044%和44.35%,3号颗粒为2.6406%和46.21%;饮片为2.4720%和43.03%.结论 金银花制成生药颗粒后,2号和3号颗粒煎出率和绿原酸含量均高于饮片含量,1号与饮片相近.可进一步进行金银花生药颗粒代替饮片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浸膏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金银花浸膏进行提取工艺研究,探索含量高、成本低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水提,水提醇沉,醇提,1%、0.5%、0.1%碳酸钠水(碱提酸沉法)等6种方法分别提取金银花浸膏,采用HPLC法测定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从材料、干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几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比较.结果:水提取虽然成本低,但干膏得率(19.8%)和绿原酸总量(4.8312g)均较低;水提醇沉不仅得率(7.9%)最低,绿原酸总量(3.2232g)也最低,而且耗用乙醇,成本较高;醇提取成本高,得率(15.1%)、绿原酸总量(9.0902g)均较低;3种碱水(碱提酸沉法)提取比较,0.5%碱水提取绿原酸总量(14.9480g)最高,所用成本最低,含水率(1.85%)也最低.结论:用0.5%碱水(碱溶酸沉法)提取金银花浸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复方二妙散三种剂型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中药复方二妙散生药袋包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的药效学研究。方法 :用正交实验 ( L934)对二妙散的袋包颗粒剂与免煎饮片和传统饮片汤剂的浸膏得率及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在动物体内进行药效比较。结果 :三种剂型中 ,袋包颗粒的浸膏得率及其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最高 ,在动物体内实验中 ,其药效比对照组和其他两种剂型组有显著的提高。结论 :中药复方二妙散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中药饮片汤剂 ,可节省大量药材资源 ,还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金银花流动性饮片制备与传统饮片的比较研究。方法:通过2005版《中国药典》的常规检查项目、压片正交工艺设计、HPLC法对金银花水煎液中主要成分绿原酸含量测定等方面,分别对金银花流动性中药饮片与传统饮片进行比较。结果:金银花流动性饮片的总固形物与原药相近,水煎液中绿原酸的含量与传统饮片含量相比有所提高。结论:金银花流动性饮片具有颗粒均一,流动性好,可以取代传统饮片进行机械化生产,具有质量标准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金银花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从外观和TLC鉴别对金银花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进行对比;以绿原酸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对金银花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煎煮溶出情况及二者在复方银翘散中煎煮溶出情况进行对比;对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的绿原酸溶出曲线进行对比,并进行f2相似因子比较.结果:金银花压制饮片外观形态良好;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在单味饮片和复方银翘散的煎煮中,压制饮片干膏率和绿原酸提取量均略高于普通饮片;f2相似因子比较表明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溶出行为相似.结论:金银花经压制后未改变药材质量,不影响金银花绿原酸成分的煎煮溶出,可保证汤剂煎煮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翘解毒颗粒中与金银花共煎饮片对绿原酸转移率的影响,为其制备工艺筛选及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提供试验数据。方法:选择银翘解毒颗粒中5种药材饮片与金银花共煎,分为金银花组,金银花+淡豆豉组,金银花+牛蒡子(炒)组,金银花+桔梗组,金银花+淡竹叶组,金银花+甘草组,金银花+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组,煎煮后采用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并计算绿原酸转移率。结果:金银花分别与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及以上5种饮片共煎后绿原酸转移率均有所降低。结论:不同中药饮片与金银花共煎对绿原酸转移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不同批次金银花干浸膏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每10万片银黄片所用金银花干浸膏中含绿原酸高者为1095.9g,低者仅为782.3g,相差313.6g(约28.6%)。  相似文献   

8.
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生产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金银花的提取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得率及降低溶剂消耗量。方法:首先用少量乙醇水溶液润湿金银花,然后加沸腾热水搅拌提取。结果:绿原酸得率为7.89%,浸膏中绿原酸含量为16.7%,均高于传统醇提及水提,但乙醇用量仅为醇提的6%。结论:新工艺对绿原酸的提取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金银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金银花从花蕾到开花的过程中绿原酸的含量变化。方法 以绿原酸含量和提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 ,通过对水提和水提醇沉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金银花花蕾中绿原酸的含量较高 ,达 7.86 %。结论 金银花开花过程中绿原酸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醇沉能有效去除提取物中的杂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饮片质量均一性是中药稳定临床疗效的基础。本文基于成分分析与DNA分子鉴定手段,考察金银花精准准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质量差异,探索精准煮散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应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金银花饮片进行鉴定;对比金银花市售原饮片及精准煮散饮片的干膏收率;采用HPLC-DAD法进行3批次饮片混合粉碎前后指标成分含量、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结果:金银花煮散饮片出膏率及指标成分绿原酸含量均略高于市售饮片;市售饮片绿原酸的批间溶出量有明显的差异性,RSD为11.93%;混合制成煮散饮片后差异降低,RSD为8.29%。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显示,混合粉碎后指纹图谱相似度提高,标定共有峰7个,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金银花精准煮散饮片与市售原饮片基本属性相一致,但煮散饮片的出膏率、成分溶出及质量均一性均有明显提高,表明煮散饮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1.
黄芪生药袋包颗粒和免煎颗粒及其饮片汤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黄芪生药袋包颗粒代替饮片汤剂的研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芪生药袋包颗粒制备工艺 ,并用香草醛 -硫酸比色法测定生药袋包颗粒、免煎颗粒及饮片煎液中的黄芪总甙含量 ,对煎出率也进行了比较。结果 :黄芪生药袋包颗粒的优选工艺是药材粒度为 5目 ,加水量是药材的 2 0倍 ,煎煮 3次 ,每次 15分钟。三种入煎汤剂中 ,生药袋包颗粒的煎出率最高 ,是饮片的 1.0 6倍 ,免煎颗粒的 2 .73倍 ;黄芪总甙含量也以袋包颗粒为最高 ,是饮片的 1.46倍 ,免煎颗粒的4.5 3倍。结论 :5目黄芪生药袋包颗粒的煎提效果明显比其它二种入煎汤剂好 ,方法可行 ,可替代饮片汤剂。  相似文献   

12.
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化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复方超微饮片能否代替传统饮片积累数据。方法 :通过对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浸泡液与传统饮片煎煮液的水溶性浸出物得率、总挥发油量、绿原酸、连翘苷含量的比较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结果 :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的水溶性浸出物得率、总挥发油量及绿原酸、连翘苷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传统饮片。结论 :银翘解毒汤超微饮片可以代替传统饮片 ,且节省药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柏生药袋包颗粒替代饮片汤剂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以煎出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指标,优选出黄柏生药袋包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粒度为5目,加水量为药材的20倍,煎煮2次,每次15min。在此条件下,测定比较黄柏生药袋包颗粒、饮片、免煎颗粒剂的煎出率,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其煎出率是饮片的1.14倍、免煎颗粒剂的2倍;其小檗碱含量是饮片的1.27倍、免煎颗粒剂的1.54倍,结果表明5目黄柏生药袋包颗粒为最佳,替代饮片汤剂,方法可行,可节省大量的药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3个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绿原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60%乙醇溶液按料液比1∶20超声提取30 min;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65℃下用60%甲醇溶液按料液比1∶10超声提取30 min。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的绿原酸和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并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来检测山银花、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建立了良好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绿原酸在0.119~1.190 m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2(n=6);总黄酮在8.48~50.88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 5(n=6)。湖南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99%、13.43%、62.41%。重庆产地山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及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29%、10.08%、51.48%。广西产地金银花绿原酸量、总黄酮量、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55%、7.10%、39.51%。结论提出了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性活性来比较不同产地山银花和金银花之间区别的分析方法,从"谱-效"结合思路,为山银花和金银花质量控制及鉴别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潘浩敏  刘微  梁钧杰  饶小勇  张尧  余德发  李哲  罗晓健 《中草药》2023,54(12):3842-3850
目的 研究半浸膏颗粒中饮片细粉含量对其物理性质和压缩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肠炎宁片为模型药物,测定含不同饮片细粉比例的肠炎宁颗粒的粉体学性质、压缩过程参数、抗张强度等指标,采用不同压缩方程对片剂抗张强度-压力、孔隙率-压力、抗张强度-孔隙率的变化规律进行拟合,阐明肠炎宁半浸膏片的成型机制,并用主成分分析对粉体学性质、压缩过程参数及拟合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当肠炎宁颗粒中的饮片细粉含量小于6%时,随着饮片细粉含量的增加,粒子间的结合力增强,粉体的成型性增强;当含量超过6%后,饮片细粉弹性作用增强,粒子间结合力减弱,抑制成型。结论 从压缩成型角度说明了肠炎宁半浸膏片中饮片细粉含量的临界值为6%,可为半浸膏片的处方工艺优化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TLC-UV法测定复方三花茶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并利用正交试验优选复方三花茶剂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建立TLC-UV法测定复方三花茶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后,以绿原酸含量及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温度(A)、浸出时间(B)、加水量(C)、浸出次数(D)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提取工艺中影响三花茶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显著因素是A、C、D。结论以绿原酸含量和浸膏得率二者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的最优提取工艺为A3B2C3D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茬次金银花性状和成分变化,为其质量监控与定向选育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并记录豫金1号、四季花不同茬次金银花的性状特征.采用HPLC对样品整体进行成分测定,将金银花头部膨大处与尾部分开进行成分测定.结果 2个品种金银花的一、四茬花蕾明显较二、三茬大.不同茬次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逐渐降低,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含...  相似文献   

18.
正交实验法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最佳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对冷浸、渗漉、水提石灰乳沉、热回流4种方法进行比较,再以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结果: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2h/次。用醋酸乙酯萃取金银花浸膏,可以显著提高干膏中绿原酸的含量。结论:该实验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热毒宁吸入粉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实验对热毒宁吸入粉雾剂进行制备工艺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热毒宁吸入粉雾剂中绿原酸、栀子苷和青蒿素的含量。运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热毒宁吸入粉雾剂的粉末粒径分布,结合药典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热毒宁吸入粉雾剂的质量标准。结果:15 g金银花和12 g青蒿在3倍体积的水中提取6 h,可以获得最佳的挥发油提取量,在6倍水体积,pH=2.5的条件下,提取240 min可以获得最优的绿原酸和浸膏得率。在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180 min, 6倍加液条件下,获得最佳的栀子醇提物得率。在温度80℃、风速600 L/h,进药量3 mL/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发现乙醇含量为60%时为最优条件,其粒径分布在1~5μm的体积百分数为67.6%,且得粉率为71.2%。喷雾微粉在25℃条件下储存1个月和3个月,药物分别降解0.25%和2.13%,水分分别增加0.02%和0.05%,且在避光和正常光照条件下无明显变化。热毒宁喷吸入雾剂中绿原酸含量不低于5.0%、青蒿素含量不低于3.2%、栀子苷含量不低于6.8%。热毒宁喷吸入雾剂中总菌落数低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菊花传统饮片、压制饮片和煮散颗粒的煎煮质量,为筛选新型中药饮片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饮片形式在不同煎煮时间点的绿原酸、异绿原酸A、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考察菊花传统饮片、压制饮片及菊花煮散颗粒的煎煮情况。结果:同等条件下,煮散颗粒的煎出效果略优于其他两种饮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形式的饮片不影响菊花的煎煮溶出效果,3种饮片形式均可以保证菊花煎煮质量。除传统饮片外,其他饮片形式可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