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腰椎间盘造影和MRI影像学比较研究,评价腰椎间盘造影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患者66个椎间盘进行腰间盘造影及MRI检查。利用MRI与椎间盘造影的所见之异同将各期病变进行比较,了解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髓核、纤维环以及引起诱发性疼痛的情况。结果(1)MRI检查表现为椎间盘突出、膨出、或形态正常、高度及信号降低(尤其在T2WI图像上)者,与椎间盘髓核造影检查时表现为髓核及纤维环退变为2、3期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2)椎间盘造影显示2~3期与0期表现,两组间引起诱发性疼痛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χ2=23.55,P<0.05。(3)MRI显示椎间盘膨出、突出两组间引起诱发性疼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造影能够显示椎间盘纤维环放射性撕裂、内环或外环破裂以及髓核碎裂等病理改变,可作为除MRI外的一个较好的补充检查方法,同时椎间盘造影时所引起的诱发性疼痛和临床下腰痛有较高相关性,因而对判断引起疼痛的椎间盘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背景:建立最佳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动物模型对了解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发生机制、预防与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以针刺损伤制备兔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模型,通过X射线及MRI分析针刺损伤对椎间盘高度及退行性病变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 材料:实验于2005—06/2006—04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动物中心完成,选用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平均6月龄,体质量平均为2.5kg,均来自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动物中心,许可证号码为SCXK(hu)2002-0006。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 方法:①采用腹膜后入路对实验兔腰椎进行手术,以L3-4椎间盘为正常对照,不做处置;L4-5椎间盘作为假手术,只进行暴露;L5-6椎间盘暴露后用24G针头从椎间盘的前外侧针刺3次。②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周采用Simens公司CR机拍摄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测量L3-4,L4-5及L5-6椎间隙高度,计算与术前椎间隙高度比值;采用Simens Avanto 1.5T医用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检测各节段腰椎间盘T2加权信号,根据信号强度记分,4分为正常椎间盘,髓核内信号均匀、明亮:3分为轻微退行性病变椎间盘,T2加权信号部分降低:2分为中度椎间盘退行性病变,T2加权信号明显降低;1分为重度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其T2加权信号明显降低,而且伴有椎间隙狭窄。 主要观察指标:①腰椎X射线侧位片椎间盘高度变化。②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程度。结果:纳入实验兔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椎间盘高度变化:L3-4及L4-5术后与术前椎间盘高度比分别为0.9825±0.01708,0.9725±0.01708,均高于L5-6椎间盘高度比(0.5500±0.02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腰椎MRI的T2加权像上观察椎间盘退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和亚急性下腰痛患者腰椎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因下腰痛至本院就诊并行腰椎MRI检查患者177例。根据病程时间将患者分为亚急性下腰痛组(n=103)和急性下腰痛组(n=74例),另招募42例无下腰痛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o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腰痛程度。观察各组研究对象腰椎MRI影像学特征,包括: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Schmorl结节、椎体终板炎、小关节退变、小关节积液、棘间韧带高信号、皮下或椎后旁肌肉水肿、小关节退变等,对不同组间腰椎MRI影像学特征分布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亚急性下腰痛组研究对象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发生率较高(P0.05)。3组间椎间盘膨出、Schmorl结节、腰椎终板Modic改变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下腰痛组患者腰椎MRI纤维环后方高信号、棘间韧带高信号、皮下或椎后旁软组织肿胀发生率均高于亚急性下腰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亚急性下腰痛组患者中小关节退变和小关节积液发生率均高于急性下腰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退变、突出是腰痛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棘间韧带高信号和皮下或椎后旁软组织肿胀与急性下腰痛相关;小关节退变、小关节积液与亚急性下腰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膝关节退行性病变MRI影像学特征,并分析MRI定量指标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3年4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接诊的疑似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162例。患者检查前均先休息30 min后行MRI扫描,并对对内侧髁、外侧髁T1、T2、T2*值及髌骨脂肪含量(FF)值进行测量。在MRI扫描后1周内行膝关节镜检查,根据镜检结果是否符合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3)与对照组(n=69)。比较2组各MRI指标,并以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结果 MRI常规扫描对关节软骨变性检出率仅为66.67%,半月板退变检出率为61.53%。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腔隙狭窄、关节积液检出率较高,分别为89.47%、92.86%、93.33%。观察组患者内侧髁T1值、内侧髁T2值、内侧髁T2*值、外侧髁T1值、外侧髁T2值、外侧髁T2*值及F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内侧髁T1值、内侧髁T2值、内侧髁T2*值、外侧髁T1值、外侧髁T2值、外侧髁T2*值及FF(%)对膝关节退行性该病诊断截断值分别为1018.92、39.27、22.34、994.71、39.91、22.74、79.1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1、0.892、0.619、0.813、0.904、0.917、0.791(P < 0.05)。 结论 MRI常规扫描对关节软骨变性、半月板退变检出率较低,内侧髁T1值、内侧髁T2值、内侧髁T2*值、外侧髁T1值、外侧髁T2值、外侧髁T2*值及FF(%)均可用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取回顾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椎间盘造影术在腰痛融合邻近正常椎间盘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行椎间盘切除和后路椎间融合术的患者,手术前行椎间盘造影时,不包括邻近融合节段的正常椎间盘。所有的患者随访35.6个月(24—80个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49例临床效果优良,随访2年以上,38例患者无任何症状。15例患者在渡过21个月的无症状期后出现疼痛复发,采用腰椎MRI和椎间盘造影复查。结果MRI发现15例患者中的8例出现了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而此8例中仅有1例(2%)经过MRI和椎间盘造影同时证实该节段为疼痛的原因,从而再次进行融合手术。结论术前MRI上表现为正常的相邻椎间盘在椎间融合术后不容易变成病变节段,因此没有必要常规在术前为了排除病变节段而行相邻于拟融合节段的正常椎间盘的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分析腰椎间盘造影术图像及技术在椎间盘源性疼痛所致下腰痛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资料来源:检索Pubmed数据库1985/2006有关椎间盘造影与椎间盘源性疼痛诊断的文献,检索词“discography,discogene,HIZ,Modic”,同时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5/2006有关椎间盘造影与椎间盘源性疼痛诊断的文章,检索词“椎间盘造影,椎间盘源性疼痛,诊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椎间盘造影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有关的文献,通过摘要开始查找全文。数据提炼:纳入30篇与椎间盘造影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相关的文章,排除12篇重复研究和与主题联系不密切的文章。资料综合:椎间盘源性疼痛是由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所引起的,属于非神经根性疼痛。由于患者主诉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合,椎间盘源性腰痛客观体征少,又缺乏特异性物理检查和辅助检查,所以难以明确诊断。椎间盘造影是指在病变椎间盘内注入造影剂,根据所诱发出的类似平日的一致样疼痛,来判断椎间盘源性病变。结论:在CT导引下所行的椎间盘造影术,目前是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惟一有效的手段,通过椎间盘造影并参照腰椎MR,能够准确区分在T2加权上低信号的腰椎间盘是正常老化的椎间盘还是导致疼痛的病理性椎间盘。  相似文献   

7.
目的:收集行椎间盘造影结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术后及1年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8月~2008年11月,我们对67例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并经过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的患者,采用椎间盘造影结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后第2天与1年后视觉疼痛评分比例尺和SF-36躯体疼痛调查问卷评分分析,评价椎问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67例患者中,术后2天VAS得分较术前平均降低了4.33,SF-36问卷评分平均上升了20.11;术后获得1年随访的47例患者中VAS得分较术前平均降低了4.16,SF-36问卷评分平均上升了17.55.术后2天内及术后1年VAS得分和SF-36问卷评分与术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造影结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近期疗效比较理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由椎间盘本身结构病变引起,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很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曾受下腰痛困扰人数占总人口75.0% ~ 85.0%,且1.0%因下腰痛而永久致残[1];另有调查显示,45岁以下人群下腰痛是引起身体失能最常见原因,而45~65岁人群下腰痛是损害身体健康的第3位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关节炎[1].Crock 1970年在椎间盘损伤再评价一文中首先提出椎间盘内部破裂(IDD)可致下腰痛观点,后称之为DLBP.虽椎间盘造影术为诊断DLBP常用手段[2-3],但其较高假阳性率,加上不完全清楚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难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本文对DLBP主要发病机制和影像学改变进行综述,以期对同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背景:建立最佳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动物模型对了解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发生机制、预防与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以针刺损伤制备兔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模型,通过X射线及MRI分析针刺损伤对椎间盘高度及退行性病变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5-06/2006-04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动物中心完成,选用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平均6月龄,体质量平均为2.5 kg,均来自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动物中心,许可证号码为SCXK (hu) 2002-0006.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方法:①采用腹膜后入路对实验兔腰椎进行手术,以L3~4椎间盘为正常对照, 不做处置;L4~5椎间盘作为假手术,只进行暴露;L5~6椎间盘暴露后用24 G针头从椎间盘的前外侧针刺3次.②分别于术前及术后4周采用Simens公司CR机拍摄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测量L3~4,L4~5及L5~6椎间隙高度,计算与术前椎间隙高度比值;采用Simens Avanto 1.5 T 医用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检测各节段腰椎间盘T2加权信号,根据信号强度记分,4分为正常椎间盘,髓核内信号均匀、明亮;3分为轻微退行性病变椎间盘,T2加权信号部分降低;2分为中度椎间盘退行性病变,T2加权信号明显降低;1分为重度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其T2加权信号明显降低,而且伴有椎间隙狭窄.主要观察指标:①腰椎X射线侧位片椎间盘高度变化.②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程度.结果:纳入实验兔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椎间盘高度变化:L3~4及L4~5术后与术前椎间盘高度比分别为0.982 5±0.017 08,0.972 5±0.017 08,均高于L5~6椎间盘高度比(0.550 0±0.025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腰椎MRI的T2加权像上观察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程度:L3~4及L4~5椎间盘T2加权像信号得分分别为(4.00±0.0),(3.75±0.5)分,均高于L5~6椎间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针刺损伤实验兔椎间盘4周后可造成椎间盘高度降低,并使椎间盘出现明显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闫慧博  鲁凯伍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2):3475-3478
<正>慢性下腰痛[1](chronic low back pain)是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既往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导  相似文献   

11.
脊柱MRI检查中,颈腰椎退行性变占大多数,其中又以椎间盘病变最常见。根据信号强度高低,我们把631只颈椎间盘(177例受检者)和426只腰椎间盘(114例受检者)分为三型:Ⅰ型(高信号),Ⅱ型(不规则信号)和Ⅲ型(低信号X经统计学处理,我们发现正常的颈椎间盘和腰椎间盘型别之间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与性别、年龄(40岁至60岁组)和椎间隙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k)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疾病,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变,若遇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则可加速变性,是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该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平片、造影、CT和MRI,随着影像技术的日趋完善,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临床认识也不断深入,现就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影像学分型、诊断方法及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囊性病变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诊断价值以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南通瑞慈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囊性病变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接受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判断MRI诊断盆腔囊性病变的准确性,并汇总影像学表现。结果:手术病理结果证实,66例研究对象中,卵巢巧克力囊肿22例,卵巢囊性畸胎瘤12例,卵巢囊腺瘤8例,输卵管积液11例,输卵管系膜囊肿3例,卵巢单纯性囊肿10例;MRI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22例,卵巢囊性畸胎瘤12例,卵巢囊腺瘤7例,输卵管积液11例,输卵管系膜囊肿3例,卵巢单纯性囊肿10例,诊断准确率为98.48%(65/66)。不同类型囊性病变均有典型影像学征象,可作为疾病鉴别和诊断依据。结论:MRI软组织对比分辨率及成像技术表现优异,应用于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临床诊断中,能够直观且清晰显示病变组织学特征,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 T1rho值对下腰痛者腰椎间盘退变的定量研究价值。材料与方法 38例下腰痛者及28名无症状志愿者接受腰椎MRI检查,分别采集腰椎矢状位T2WI及矢状位T1rho图像,对腰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测量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的T1rho值,比较下腰痛者与志愿者不同节段腰椎间盘T1rho值的差异性,并分析T1rho值与椎间盘退变等级、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结果下腰痛者与志愿者相应各节段腰椎间盘NP区T1rho值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且下腰痛者L4/5、L5/S1椎间盘T1rho值明显低于L1/2、L2/3(P0.05);PfirrmannⅠ~Ⅳ级的NP区T1rho值分别约(141.5±9.8) ms、(117.1±13.0)ms、(85.6±13.9) ms、(60.5±10.5) ms,且各腰椎间盘T1rho值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r=-0.86,P0.05),各Pfirrmann等级间T1rho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腰椎间盘NP区T1rho值与年龄、BMI均呈负相关(r=-0.63,P0.01;r=-0.33,P0.01)。结论 MRI T1rho成像可用于定量评估下腰痛者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对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诊断存在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背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一种椎间盘外周部基本保持完整,而内部各种病理(退变、终板损伤、炎症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 感受器引起的功能丧失性下腰痛,并且不伴有根性症状,无神经或节段过度活动的放射学证据.目的:综述了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理变化、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安全性以及各种诊断方法存在的争议观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EMBASE 数据库1970/2010 有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 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共保留42 篇文献归纳总结.目前临床上根据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病理变化有多种诊断方法,包括物理检查的 中心化趋势和骨震动测试,MRI 上的黑间盘、高密度区、Modic 改变,椎间盘超声检查,血清学中的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 和椎间盘造影.其中腰椎间盘造影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一种椎间盘外周部基本保持完整,而内部各种病理(退变、终板损伤、炎症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起的功能丧失性下腰痛,并且不伴有根性症状,无神经或节段过度活动的放射学证据。目的:综述了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理变化、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安全性以及各种诊断方法存在的争议观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1970/2010有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共保留42篇文献归纳总结。目前临床上根据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病理变化有多种诊断方法,包括物理检查的中心化趋势和骨震动测试,MRI上的黑间盘、高密度区、Modic改变,椎间盘超声检查,血清学中的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和椎间盘造影。其中腰椎间盘造影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分级与下腰痛评分的相关性及其在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 FLLDH)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35例FLLDH患者的MRI表现,并选择同时期其他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包括中央型、侧后型共35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其突出间盘大小及与神经根受累情况进行MRI分级,并分析MRI分级与各自下腰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 )腰痛评分]的相关性。MRI分级评分越高表示突出间盘越大及神经根受累情况越严重;下腰痛评分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明显。结果(1)MRI下,FLLDH与其他类型LDH分布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FLLDH多见于L3-L4 , L4-L5节段,而L5-S1,无FLLDH分布。( 2) FLLDH的MRI分级高于其他类型LDH(t=5.714,P〈0.01),下腰痛评分低于其他类型LDH(t=4.406 ,P 〈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 FLLDH的MRI分级与下腰痛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54 , P 〈0.05)。结论MRI的FLLDH分级评分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下腰痛虽然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临床应用中还应注意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采用射频疗法与前路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差别。方法:①于1999-01/2005-08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33~58岁。纳入对象影像学检查显示无明显神经根受压、腰椎不稳等其他腰椎疾病;符合国际疼痛学会1988年制定的椎间盘造影阳性标准;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②所有入选病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射频组21例:行经皮穿刺射频汽化成型术;前路椎体间融合组14例:行腹膜外椎间盘切除、Cage植入、结合后路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髂骨取骨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融合组18例:行后路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入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③统计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1年进行放射学评估融合情况。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无痛为0分,腰痛到无法忍受的最大程度为10分)。参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患者腰部功能恢复程度(分值越高表示功能受限程度越重)。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进行评分。改善率=[(术前评分-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00%。分级标准,优:改善率≥75%。良:改善率50%~75%;可:改善率25%~50%;差:改善率<25%。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连续型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椎间盘性下腰痛患者5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明显长于/高于其他2组(P<0.05),射频组明显短于/小于前路椎体间融合组(P<0.05)。②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射频组良9例,可10例,差2例;前路椎体间融合组和后路椎体间融合组疼痛评分改善均为优。射频组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③术后功能改善情况:射频组良5例,可13例,差3例;前路椎体间融合组优12例,良2例;后路椎体间融合组优6例,良12例。射频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明显低于前、后路椎体间融合组(P<0.05),前路椎体间融合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明显高于后路椎体间融合组(P<0.05)。④椎体融合情况:前、后路椎体间融合组术后1年椎体融合率均为100%。结论:射频治疗创伤小但疗效差,前路椎间盘切除Cage植入结合后路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后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固定可明显改善疼痛,前者创伤相对小,功能恢复更好,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系腰腿疼的常见及重要原因,是中老年及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青年也不乏见。本文通过经手术证实并同时具有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旨在提高诊断水平,并在三者间有选择的组合检查,为临床治疗提供详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